你不想贏嗎美文

來源:才華庫 9.98K

我曾兩次到肯亞的馬塞馬拉大草原,面對靈巧的湯普遜瞪羚、溫順的斑馬、雄壯的大象、悠閒的長頸鹿、冷靜的獵豹、威武的獅子、猥瑣的鬣狗……我搞不清自己的同情心更應該放在哪一方,是給小豹餵食的母豹,還是那隻被咬斷脖子的羚羊?這片草原的生態比較平衡,植被、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食腐動物數量匹配,各有領地、各得其所。日出月落,風來雨往,生生死死,聚聚散散,每個種群、每隻個體,都頑強生存,也安於宿命。它們要贏,贏得土地,贏得配偶,贏得生育的機會。生存的法則雖然殘酷,但動物們並不貪婪,大自然沒有浪費:獵豹吃飽的時候即使瞪羚從眼前走過也不會發起進攻,鬣狗咬碎了最後一塊骨頭,還有甲蟲熱心地分解掉它們的排洩物。作為一種動物,想贏是常態。糟糕的是人比任何一種其他動物都要貪婪,而且浪費驚人。安然公司的垮掉和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就再次證明華爾街的貪婪和破壞力。

你不想贏嗎美文

贏,在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布蘭森眼裡似乎更是品牌的成功而非單純的規模或利潤指標。為此他曾經不惜代價將已上市的公司撤市。哪裡有壟斷他就衝向哪裡,似乎有種探險家兼俠客的味道。維珍因此進入了食品、保險、化妝品、鐵路客運、太空旅行等許多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中,而布蘭森本人就像是一個有著極重好奇心的小男孩,四處尋找著挑戰和樂趣。“幹嗎一定要做最大的呢?我要的是最好,有時做第三名、第四名也沒什麼關係。我認為品牌比利潤更重要。”他說。被公認為商業領袖的'他,居然分不清純利和毛利的區別,直到有人告訴他把網路想象成一張漁網,裡面的就是純利,他才恍然大悟。而平常如果有人向他彙報經營資料,他就問: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上世紀90年代,他決定出售自己創業起家的維珍唱片公司,以注資挽救不斷虧損、前途未卜的維珍航空,在許多人看來,這個行為根本不符合商業利益為先的原則。他回憶說:“我已經證明了我經營獨立唱片公司可以成功,但還沒有證明自己經營的航空公司也能成功。所以我做出了這個決定。滑稽的是,在我痛苦地向員工們宣佈了出售公司的決定後,心裡非常難過。我在街上跑著,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路上經過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布蘭森出售唱片公司狂賺10億。我就這樣淚流滿面地愣了一會兒,然後繼續往前走。”

布蘭森的莊園佔地很大,有靜靜的湖泊和悠閒的天鵝,房子卻樸素低調。他發現一家人相處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廚房,如果有很多空房間反而會顯得空蕩蕩的。在這一點,英國人的喜好似乎跟中國人相近,自然樸實的田園生活更令他們嚮往。不過英國人與中國人不同的是他們崇尚冒險精神,英國人尊敬那些探險哪怕失敗的英雄,這恐怕與地理大發現和海外擴張時代有關吧。身價億萬的布蘭森身體裡流動著冒險的血液,他常常以身犯險。布蘭森在家裡總待不長,剛剛學會駕駛熱氣球一個星期,他就試圖成為第一個乘熱氣球橫跨大西洋的人。結果中途熱氣球失控,與他同行的夥伴跳傘,而他被孤零零地困在了高空,絕望地俯視著海洋。幸好命不該絕,他落入海中被正巧在附近的直升機救起。你以為這下他該消停一陣吧?可不久後,他又挑戰飛越太平洋的極限。這回他遇上了一股高空氣流,時速達到250千米/時,創造了熱氣球飛行速度的最高紀錄。鑑於他熱衷於冒險,沒有保險公司願意為他投保,所以他乾脆自己開了一家保險公司。還有一次,他在乘熱氣球穿越中印邊境時,熱氣球被高空氣流吹到了中國西藏的軍事禁飛區內。面對中國邊境部隊的警告,他只有撥通英國首相布萊爾的電話求救:“拜託你告訴中國軍隊,我實在無意冒犯,但這該死的風偏偏把我吹到這兒!求求他們千萬別開炮。”他說:“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個部分。我覺得人生只有一次,就要活到極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