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讀書名人名言彙總94條

來源:才華庫 2.97W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英國)培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名人名言94條,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簡單的讀書名人名言彙總94條

1、賣弄風騷的女人和賣弄學問的男人好比兩個鄰居。他們的關係可以從自命不凡的態度上看出來。

2、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薛宣

3、哲學是認識世界之慧眼,科學是改造世界之 法寶。

4、讀書給人很多智慧,實踐給人很多方法。

5、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絡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

6、讀書,既充實精神世界又儲蓄無形資產,實踐, 既充實精神世界又豐富物質世界。

7、凡讀書即如古人面命,何書不當,以敬對之。若不衣冠端坐看書,即是侮慢古人,須戒之……讀書無他道,只須在行字上著力,如讀"學而時習",便要勉力時習,讀"其為人孝悌",便要勉力孝悌,如此而已。——顏元

8、在閱讀方面,智力的標誌乃是按照不同書籍的價值用不同的方式去閱讀的能力。至於那些好書,關鍵不在於讀了多少本,而在於你理解了多少本。幾個知心朋友勝過一個個泛泛之交。因此,你不因為讀了一部鴻篇鉅著要比讀一張報紙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耐煩。——莫蒂默·阿德勒

9、學習必須要善於思考,光讀書不善於思考是不行喲。每一個問題放在我們面我們要檢視許多書籍,這是起碼的工作。但僅僅的是檢視許多書,顯然是不夠光讀書不思考,結果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識,得不到真正的知識。所以治學問題,既要善於讀書,也要善於思考。——姚雪垠

10、我們不需要呆讀死記,但是我們一定使每個學習者用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展和完善自己的思考力。——列寧

11、凡人讀書,必須專心致志,不出戶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如或作或輟,一曝十寒,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與弼

12、當然書本里也有敗類,那是瘟疫之神,死亡天使,當與世人共棄之。——柯靈

13、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歐陽修

14、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培根

15、有些書是不該被人們忘卻的,但不該被人們記住的書是沒有的`。——奧登

16、書是祖先留下的財富,書是文化傳播的媒體。

17、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林語堂

18、書中緩急輕重處,悉憑讀者之意而定。讀者於書,隨心施為。所謂公認標準確立讀法,實無其事。讀者乃自由操業。無人能命我當如何所讀或如何讀也。——諾瓦利斯

19、說"讀書無定法",其實是說讀書方法極多。對不同型別的書有不同的讀對不同的讀物也有不同的讀法,對不同的目的更有不同的讀法。如為了教書,學習,為了消遣……在工廠、在學校、在家中、在旅途上,在不同的環境中也有不同的讀法。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中更有不同的讀法。讀書方法對頭,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趙啟正

20、持一本好書,如乘一葉扁舟弄潮於知識的浪巔,縱然驚、險、奇、難,然而縱橫於天地之間,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方鑄成一把金閃閃的鑰匙——開啟智慧之門。

21、活到老,學到老。——朱熹

2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23、如果肯鑽研,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馬逸越

24、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須識得他裡面骨髓方好。

25、讀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諺語

26、讀書要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27、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的享受。 ——孟德斯鳩

28、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美]愛迪生

29、讀死書是沒有用的,要知道怎樣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去思想才行。 ——茅盾

30、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義》

31、現在努力了,你將會征服人生;而不努力,人生將征服你。——莊伶

32、對於一個讀者來說保持獨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修養。

33、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並不見得好。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34、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35、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辛棄疾

36、無論在什麼時候,要想擺脫令人煩惱的胡思亂想,不妨去求助於書本。書本總和藹可親地歡迎你。——託·富勒

37、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陶行知

38、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 作者:陳獨秀

39、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現實世界的燈,愚蠢的行為是光和現實世界的障礙,是生命發展的障礙。

4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朗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41、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鄧拓引自《燕山夜話》

42、人而不學,雖無憂,如禽何! 作者:(漢)楊雄

43、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衝突,都願意放棄。吃一塹,長一智。

44、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於廢紙。 作者:華盛頓

45、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的,讀書也一樣。

46、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

47、我願意和中國讀者分享對黑洞和宇宙學中最近發現的激動。

48、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聶夷中

49、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到用時方恨少。

50、書籍是人非常忠實的朋友。

51、書籍是青年人離不開的導師。

52、賽會雖然不象現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談國事,為當局所禁止,然而婦孺們是不許看的,讀書人即所謂士子,也大抵不肯趕去看。

53、書是航向夫際廣闊生活的船隻。——凱勒

54、區別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歡讀書。——佚名

55、熟讀唐詩三首,不會吟時也會吟。——孫洙

56、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佚名

57、別忘記,讀書是取得多方面知識的最重要手段。

58、學習和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曾國藩

5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0、謹慎和勤奮帶來好運,勤勉是好運之母。

61、在如飢似渴的閱讀中,我悟出了三大讀書境界讀品悟。

6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作者:顏真卿

63、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作者:伏爾泰

64、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65、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作者:曾國藩 出處:曾國藩家書

66、學如才識,不日進,則日退。

67、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

68、讀書如果不與實際結合,知識但是是天空的浮雲。

6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出處:清詩鐸讀書

70、讀書不為別的,就為讀書而讀書,是一件多少奢侈的事情。作者:張紹剛

71、把浮躁的日子過得慢騰騰而紮實的人,是有品位的人。說話仔細,看人仔細,讀書仔細,走路仔細的人,都是有品位的人。一個人的品位,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仔細品味其中的味道,不急躁,不敷衍,不潦草,不厭煩,不牢騷,不拔高,也不控訴,淡淡的意思,熱愛的眼神。

72、如果我閱讀得和別人一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一樣少。

73、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74、書籍是巨大的力量。——[俄]列寧

75、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咱們的關聯,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咱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咱們。——叔本華

76、讀書就是力量,因為讀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拿破崙

77、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裡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78、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願,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

79、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80、知識不分年齡,知識不分高低。

81、讀書使我懂事,讀書使我聰明,讀書使我快樂地成長。——作者:王宗傑

82、一本好書,一條彩虹。——作者:許詩苑

83、欲高家世須為善;要好兒孫必唸書。

84、養子莫徒使;先教勤唸書。

85、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功夫不行輕。

86、得意念書樂,不邀為善名。——(清)王永彬

87、勞於唸書,逸於作文。——(元)程端禮

88、唸書,這個我們習覺得常的平凡程序,實際上是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伶俐相團結的程序。

89、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念書也並不見得好。

90、常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

91、讀書讀得太多,反而會造成一些自覺得是的矇昧的人。 ——[法]盧梭

92、看書的目標,在把書釀成我所有。——謝覺哉

93、我們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便是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足用,不能博搜資料。—— 梁啟超

94、觀書亦須從新循序漸進,可以淺深難易有所取捨,自然意味詳密。 ——朱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