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就夠了雜文隨筆

來源:才華庫 2.31W

新浪讀書抽獎,十本新書隨機發放。我看中了十本新書裡劉震雲的那本《吃瓜時代的兒女們》,就轉發微博參與抽獎。然後我中獎了,中的是“少年派”作者揚。馬特爾的新書《葡萄牙的高山》。我讀過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對其十分服氣。揚。馬特爾當年大火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只看過電影,我知道“少年派”本身也是一部暢銷書,但是看了電影后就懶得去讀書了。因此雖然沒有中到我想要的,我還是欣然接受了這本《葡萄牙的高山》。拿到手裡的當天我就讀了,第二天讀了一下午,終於讀完,然後轉手送了人。

相信就夠了雜文隨筆

我不喜歡太晦澀的小說。哲學書、精神分析著作我認為越晦澀,越有趣。因為學術著作,晦澀是在一定理論基礎上的晦澀,小說不是的,基本可以完全天馬行空到讓你不自覺地得說出“WTF”。這就很尷尬,尤其是當你還發現別人都能讀明白的時候,你就更鬱悶。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個想法在心裡不停打鼓。然後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站出來,我個人認為基本任何解讀都很成問題。《葡萄牙的高山》就是這麼一本小說。你看封面、背面的那些雜誌報紙的評價,你就能體會。你會發現他們的點評大概中心詞都是“奇妙”、“奇特”、“隱喻”這種詞,不怎麼講關鍵性的內涵。以我小人之心的觀點就是八成這些報紙、雜誌也沒太讀懂這本書,所以才不敢放言說自己讀出了什麼,讀懂了什麼。

從表面上,這本書寫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講一個喪子喪偶的男人,去葡萄牙的高山區尋找一個神父雕刻的耶穌受難十字架。據說這個雕像完美體現了主在受難時的情景。第二個故事,是講一個病理醫師加班喝多了,跟自己去世了的妻子的幻象,討論了《新約》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關聯。然後他又為一個老婦人解剖她死去的丈夫。第三個故事,是講一個加拿大參議員,經歷喪妻之痛後,在美國參觀的時候看中了一隻黑猩猩,於是領養了它,然後帶著黑猩猩去了葡萄牙高山區住。在那裡,在跟黑猩猩的相處中得到了救贖,最後安然去世。這三個故事我想了兩天,我覺得應該就只講了一件事,這本書應該就講了一件事。當然也許是我短視,但是我就看到這麼一件事。那就是“信仰什麼不重要,‘信仰’這種行為本身就已足夠”。

這三個故事共同點之一是故事裡都有一個深陷悲傷的人,對沉痛的過往深深陷入,難以自拔的人。書裡描述了這種人的`狀態,是通過第二個故事裡闡述的關於耶穌的一個神蹟描述的。耶穌顯現神蹟,在水面上行走,門徒彼得看到了,下船在水面上走向耶穌。然後因為風大,彼得心裡害了怕,於是往下沉。闡述這個神蹟的時候,說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會游泳,掉入水中只會一直下沉,任由水把自己淹沒,一點辦法都沒有。接著引申道:這水代表的就是我們的脆弱,我們都是脆弱的,常常就任由脆弱把自己淹沒。這段就講出了三個故事裡的人共有的狀態。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拯救被脆弱淹沒的自己呢?在我看來,就是通過信仰,不限於宗教,信什麼都好,只要信點什麼就可以了。

“相信”,讓人活下去。這是我的看法。首先“活下去”就是我們的第一個“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是該“活下去”的。如果不“活下去”,一切無從談起。但理論上,僅限於理論上,我們完全可以不去堅持“活下去”這個信念。你發現什麼了沒有?如果你選擇一切都不相信,你將不存在。不是什麼事都需要原因和道理的,這就是為什麼成年人回答孩子的問題總是回答到崩潰。孩子都是偉大的哲學家,他們會觸及到你習以為常的那些觀念的軟肋。是什麼讓你活到如今,一切運轉良好的,是你選擇了“相信”。相信什麼不重要,但是你總是相信了什麼,然後便可以不再顧忌、考慮和焦慮的。回到耶穌在水上行走的那個神蹟,書裡沒有把這個神蹟講完,只講到彼得沉到水裡,由耶穌把他撈起。後面耶穌對彼得說了重要的話,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也就是說只要彼得堅定信念,其實完全是可以在水面上走過去的。借用書裡將水比作脆弱的比喻,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面對脆弱,只要我們選擇相信著什麼,就也能像耶穌一樣在水面上走,風吹不動,浪打不搖呢?

也許相信的威力在實際的物理法則上不起什麼作用。耶穌受難,頭戴荊棘冠,受鞭責,被釘在十字架上直到嚥氣。那耶穌受難的樣子明明就是一個飽受折磨的凡人,但是你發現我們從未質疑地向其禱告。我們選擇相信耶穌三日後復活,而不是屍體被門徒偷走。我說相信什麼不重要,我認為這也是書裡的觀點。書裡的第一個故事,那個男人尋找神父雕刻的耶穌受難十字架時,讀了神父留下的日記。神父為當時被販賣的黑奴,畫了一張素描,然後決定以此為藍本雕像。日記裡稱黑奴為黑猩猩,神父看到那些黑奴,覺得他們跟自己實則無分別,卻飽受磨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感覺自己還不如這些飽受磨難的黑奴。男人在一個教堂裡找到了那個耶穌受難十字架,他站在教堂的門口看著那個耶穌受難像,發現這雕刻的明明就是一個黑猩猩。男人徹底崩潰,他崩潰什麼,他才意識到這個受難的耶穌也不過是個人,根據進化論也是黑猩猩變來的。天使變不成人,只有黑猩猩才能進化成人,這就是讓男人崩潰的地方。自己一直信仰的原來是一個不那麼值得信仰的存在。既然如此,自己又該信仰什麼?第一個故事停留在這個男人崩潰的地方。第三個故事則是以一個參議員與黑猩猩的相識開始的,我們看到第三個故事最後參議員被黑猩猩在靈魂上救贖了。第三個故事裡參議員寫了黑猩猩很多可貴的品質,他學到了很多,但是各位,參議員忘了一件事,他觀察的是黑猩猩。黑猩猩再了不起,他也只是黑猩猩,不是人,你是不該用人那一套邏輯去過度解釋黑猩猩的。然而參議員堅信在黑猩猩的眼神背後,舉止中,都有深意和可借鑑的地方。那麼參議員只是相信了這個黑猩猩有使人擺脫困苦的力量。

第一個故事裡,這個男人經歷了失去親人之痛後,開始倒退著走路。他背對著前方,他覺得這樣可以用後背來抵擋風霜雨雪還有要面對的艱難險阻。他來到葡萄牙高山區後也一樣,大家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了他的經歷,失去妻子孩子以後就這樣。過了大概一百多年後,在第三個故事裡。在葡萄牙的高山區一個村子裡有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習俗,死難者的至親之人會穿著黑紗倒退走路,因為曾經有個外地人來說倒著走會讓自己好過些。倒退走路,讓自己內心寬慰一定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或者沒有來由的,只是忽然這麼覺得相信這樣做是有用的,就這麼做了。

我們相信什麼好?相信血肉之軀的人?還是倒退著走這種健身偏方?又或是一隻黑猩猩眼裡的宇宙永珍?我覺得,這本書裡寫了這麼多,並不是要告訴我們要相信什麼的。而是人要往前走,不沉入、溺亡在自己的脆弱裡,是需要相信的力量的。憑藉什麼都可以,只要你相信這樣可以讓自己重新站起來,相信就是。相信就已足夠。

這本書讀完,可以讀讀福音書,我覺得會很有啟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