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音樂老師隨筆

來源:才華庫 2.49W

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中音樂老師隨筆,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中音樂老師隨筆

國中音樂老師隨筆一

自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遇到"學生搗亂"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學生插老師的嘴,當教師在講解、引導或統一要求時,學生突然給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話;學生插同學的嘴,當同學在提出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時,有的學生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兩種現象給老師們多少擔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與多少思考啊!作為一名一線的音樂教師我深有感觸,在此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案例:

《誰在叫》是國小一年級的歌曲,它以活潑的節奏、流暢的旋律,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動物的叫聲。由於有了教學課件運用,學生以濃厚的興趣學會了歌曲。於是,我趁熱打鐵,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夥伴,根據歌曲中的小動物形象,一起進行表演。隨著動聽的音樂響起,同學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來。喜歡唱歌的同學很投入地用自己最動聽的歌聲演唱歌曲;喜歡跳舞的同學,則隨著音樂展現出了或優美、或活潑的舞姿;喜歡畫畫的同學在黑板上或在自己的紙上描繪出可愛的小動物;喜歡打擊樂的同學則選用樂器給歌曲伴奏;還有些可愛的“小動物”圍在一起做遊戲,正當我為學生們的表現高興,為自己教學過程設計的成功感到自豪時,忽然“嘭——嘭嘭”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傳入了大家的耳膜。“怎麼回事?”我皺眉問道。“老師,李成來搗亂了!”有學生忿忿地喊道。(李成是這個班裡最頑皮的學生,學習習慣較差,還喜歡搞破壞,在我給這班上第一節音樂課時班主任就向我提醒過他。)我向發出聲音的地方望去,只見李成城扭著屁股,張牙舞爪地要往“小動物”堆裡擠。我看了有些惱,想過去馬上制止他,並批評他。這時,我想起曾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班級中一些頑皮、淘氣的學生往往是自卑的、缺乏自信的孩子,他們是想以一些搗亂的行為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這一觀念提醒我,發火遏制是不明智的,也許我可以試著為李成的“搗亂”行為找個理由。於是,我再看了他的動作,發覺很像獅子,我靈機一動,微笑著對他說:“李成 ,你是在表演百獸之王獅子嗎?”他以為我要批評他,便歪著腦袋,低著頭不吭聲了,一雙黑溜溜的眼睛卻偷偷地觀察著我的反映。同學們都靜靜地注視著我們,看我怎麼做。我笑著對那群跳舞的同學說:“小夥伴們,原來你們還請了獅王來做客啊!你們還請了那些小動物呢?”同學們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眨著眼睛看著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還有蝴蝶7!”有位膽大點的學生冒出一句。“請得很好啊!小蝴蝶的舞姿很優美,肯定能為我們的‘森林音樂會’增色添彩的!”我馬上鼓勵道。“還有小黃鶯,它的歌聲很動聽!”又有學生接道,“還有兔子,它會跳舞!”“小象會演奏樂器??”學生們紛紛加入進來了。課堂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了,學生的興致也上來了。他們依據自己的喜好,唱出了新編的歌詞:“青蛙唱歌呱呱┈”有的用血還操起了樂器模擬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再看李成城,他正和一位同學在模仿小象甩著長鼻子走路,表演的有模有樣、有滋有味的。望著興致勃勃的孩子們,我突然有了個感觸:這不是很好的二次創作嗎?雖然和我原先設計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有所不同,但是課堂教學本身就存在這許多機動、偶然的因素。看這情景,我想可以取名叫《森林音樂會》了。

課後感悟:

上完這堂課,我感觸頗大,我想自己在教學設計時是絕對沒有想到過,課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尾。無疑,學生們創造出的《森林音樂會》是課堂學習的昇華,是想象力、表現力的極好體現。我們新課程所追求的不就是這些嗎?當然,這要歸功於那位“搗亂”的學生,還要歸功於我為那位學生找了個恰當的理由。設想,如果沒有他給我的啟示,我就不會對學生提出那樣的疑問;如果沒有我對他的包容,而是嚴厲地責備,他肯定會有逆反情緒,恐怕從此以後他會對音樂課失去興趣。正是對他的“獨出心裁”給予肯定,並巧妙地加以引導,才有了後面精彩的場面,才有了《森林音樂會》的誕生。

思考與研究:

一、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景觀

傳統教學的"問答式"、"說聽式"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舉手再發言、只有經過老師的同意才可以發言,課堂上一般不會出現 "學生搗亂"的現象。然而,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研究者,在這種寬鬆、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 "學生搗亂"現象的產生是合情合理的、無可非議的,它不是"亂"、而是"活",它是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景觀。

二、學生張揚個性的最佳途徑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華。 "學生搗亂"是學生自我實現個性張揚的最佳途徑,因為學生是在一種沒有約束、沒有負擔的的教學情景中產生的"搗亂",這種個性的張揚是真實的、積極的、有意義的,它是學生的直覺、頓悟和靈感而迸發出來的創新性思維。

三、教師展示才華的真實平臺

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教師的成長,使課堂成為教師展示教學才華的平臺。"學生搗亂"現象的產生將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控水平、應變能力以及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當學生的"搗亂"不盡人意時,你怎樣讓學生愉悅地坐下來;當學生的"搗亂”富有挑戰時,你如何盤活、如何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變學生的"搗亂"為學習的資源,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發現規律的新的起點。

對策:

一、等待--給"學生搗亂"留有空間

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我們要學會做延遲判斷,讓學生自己來判斷,而不是老師作為一個法官來判斷,這是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要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我們老師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馬上急於告訴學生,沒有必要的"。面對學生的"搗亂",等待可以給學生一個表白的機會,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能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他們就會去判斷、去發現、去創新、去收穫。

二、喝彩--為"學生搗亂"添磚加瓦

《音樂課程標準》在"情感與態度"中強調:學生應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音樂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音樂的信心。面對學生的"搗亂",我們不僅要認真傾聽、耐心等待,而且要經常為學生喝彩;這是因為:喝彩,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產生積極的、主動的、衝擊式的學習慾望。例如:在教學《小袋鼠》這首歌曲時,當唱到"挺著一個大肚子”時,一位學生竟然在座位上跳了起來,還沒等我制止,他竟得寸進尺得跳到了講臺上,其他同學見狀也都跳了起來,就這樣一群調皮的`小袋鼠門邊歌邊舞,此時,我不是等待,而是喝彩:"孩子們老師來扮演袋鼠媽媽帶你們一起去摘果子好嗎?”接下來的情景使小袋鼠們活潑而有序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這真是我意想不到的。在課堂教學中,強調一定的教學常規和課堂紀律,是保證教學有序地進行,保證課堂教學有效實施的前提之一。但是,孩子生性好玩、好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傾向,因此有時會在課堂中出現“搗亂”、甚至“惡作劇”等這樣那樣的“小插曲”。此時,教師的態度和觀念就會顯得格外重要。

反思與研究:

就要教師允許學生犯錯誤,學會給學生的行為找個理由,這就是教師寬容心態的體現。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老師完全可以給給予寬容、諒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勵的方式幾哦裡學生髮現錯誤並自己改正錯誤。教師的寬容,象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氣氛比起疾風驟雨更見效。她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創造出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能無拘無束,更好地發揮創造力。有人這樣透視教師的寬容,很值得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和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教師而言,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局為重,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得學生,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的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所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

感中獲得自信。因此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同時適時地為他們的一些小錯誤行為找個理由,進行誘導,我想我們都將會看到另一種情景,一種讓人欣喜的情景!

國中音樂老師隨筆二

作為一名剛剛工作第三年的青年教師,新教師,擺在我面前的問題常常有很多:如何才能從庸常的工作中脫穎而出,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這是我常存於腦中的畫面。同時,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常常想我的課堂何時才能“獨具精彩,與眾不同”呢?工作之餘,經過大量的閱讀與實踐,以及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經驗,我從“教育觀念”“教育研究”“教改實驗”三個層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慢慢明白了成為“有魅力的音樂教師”的小小祕籍。

現代的教育,既要求嚴謹又不失活潑。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魅力教師的從教、立教的奠基之路。教師的價值觀,課堂觀,評課觀,績效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等等都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教師需通過種種修煉來提高自身的魅力,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脫穎而出。以下我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教師人格的修煉。

一個教師的品德修養、知識經驗、教育和教學態度等,對學生的社會化與人格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可以說,教師以其全部行為和整個人格影響學生人格的發展,這種影響主要通過教師日常的言傳和身教來實現。因此,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作為教師,要以教學的藝術魅力抓住每一位學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與鼓勵,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因此,做專家型教師,首先要知識淵博。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創新能力絕不是憑空能產生的,必須以紮實的知識為基礎。現代教育對教師知識的層次、結構、體系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次,要具備教師教學所特有的能力。教育家葉聖陶說:“教是為達到不需要教”。

每位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經歷,對於教師來講實際面臨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複雜多面體,如何引導他們組成一個凝聚向心力、成為奮發向上的集體,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作為團體領導者的教師必須是民主的、合作的,並富於同情心,從內心深處愛學生,愛教師這一職業。唯有如此才能教育、感染學生懂得愛他人,懂得學會做人。教師只有營造自由、民主的氛圍,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才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產生創新思想並付諸創新實踐,素質教育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並立足於創新的智慧型教育。

教師應注重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以高尚的師德建構人格力量。將教育的科學性、藝術性有機地結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內化為自己的學習觀、價值觀、人生觀,不斷進取,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正如“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我認為,教師要提升人格魅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以下可供參考:

一是要真誠待生,嚴格要求自己。教師首先要真誠,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神祕的內心世界,教師要想步入神祕的世界並不容易。我想,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平心靜氣,心平氣和,因勢利導,變對立為平等,化怒氣為微笑,這樣才能使學生信任老師。教育學生不是演戲,不能搞雙重人格,只有真正發自內心,表裡如一,言行統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要使學生敬佩,必須要具備廣博的學識,豐富的經驗,在育人之前先育己。適時地給自己加油充電,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教師不但要熟悉本專業知識技能,還要掌握系統化、控制化、資訊化知識技能,能熟練地駕馭教學手段,能靈活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快速高效地學習。同時還要清楚地意識到:誰不及時充電,不繼續參加學習,不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就會被時代淘汰。

三是培育健康的心靈,完善教師人格品質。教師要敢於解剖自我、瞭解自我、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缺陷。老師要以“平常心”對待一切事物。教師要接納他人,以誠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老師要揚長避短,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

四是講究方法,以柔克剛。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最重要的就是講究方式。對待不同性格的學生,其講究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著名的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這方面堪稱典範。陶先生最重要的是把整個談話過程調整的平等、真誠、親切,沒有一句訓斥和說教,顯示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胸懷和風範,我想,關鍵是要放下架子和學生平等起來,用平和的語調去和學生對話,用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存在的問題。

二、教師學識的修煉。

自古以來,人類教與學的知識就分兩種。一種可稱為“普遍的知識”,它們往往和實際利益與運用沒有直接關係,而是關係到人類對自己,對世界,對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認識和理解,即現在一般稱為“基礎理論”的東西。它們雖然不能產生實際的利益,沒有實用價值,卻對於人性的完善和提高,以及人類文明程度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另一種則是“實用的知識”,也可稱為廣義的技術。這類知識與社會需要密切相關,具有廣泛的實用性,給人類帶來直接的利益。顯然,這兩種知識都是一個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一個教師,真正能吸引學生的,對學生將產生終身魅力的,還是第一種,一種人文科學知識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不足的教師,永遠成不了“大師”,成不了教育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教書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