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些事雜文隨筆

來源:才華庫 1.27W

——一位85歲老人的親筆回憶錄

那年那月那些事雜文隨筆

這是一位85歲高齡老人的回憶錄,是老人親筆所寫。老人從小沒上過幾天學,能上學讀書學習一直是她心底的夢。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兒孫們一個個長大成人,老人讀書上學的夢想仍在心底發著璀璨的光。這篇回憶錄因此而成。正如老人自己所言,“用書寫的方式重提過去,既是對自己生活歷程的點滴總結,也是為自己當學生、學寫字採用的一種形式,(並藉以)延緩肢體和思維的衰老。”

老人的回憶文字質樸,沒有華麗詞句修飾,但讀來仍能令人深深進入場景,彷彿跟隨老人走了一圈——從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至今天。

雖歷經磨難,但初心不改。願天下每位老人都有一顆平和又炙熱的心,愛生活愛家庭,幸福享受每一天。

——編者的話

我的一生,也算是我的回憶。

這期間國家頒佈《婚姻法》,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我也該問問我的事了,不上學了,我在村裡宣傳《婚姻法》,搞文藝,學會了唱河北小調“小二黑結婚”、“婦女開荒”等。

1957年夏天放暑假,天津的二嫂回德州替我在家照顧公公和小妹,我很感激。我去新汶高高興興地住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裡,時榮教會我查字典,我看書有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偏旁,同音字。八月底我回到德州,二嫂見到我就笑。說二嫂這兩個月你辛苦了,你笑什麼?二嫂告訴我說,晚飯後她帶我去串門。我說我在濟南車站坐了一夜,咱明天再去不行嗎?二嫂說,現在告訴你,咱黃嬸給咱家找個老太太。為什麼叫我?二嫂說,你唱主角。老太太知道原來你在家,這是兒媳娶婆婆,人家怕你給她氣受。我說很好,晚上咱就去。我和二嫂都哈哈大笑,二嫂說我,這事你聽了也高興!晚上,我和二嫂一趟成功。

到了夏季,保光滿六歲,該上學了,老範出差把保光帶到時榮工作的`地方去上學,小敏自成春天出麻疹落下了咳嗽,後來轉成肺結核,到了秋天,我那可愛的女兒離開我走了!

1977年,單位叫我和薄成蘭辦幼兒園。沒有房子,機關食堂餐廳就當作集合點,下雨天帶孩子們在餐廳玩,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們排好隊唱著歌到野外去玩兒,做遊戲、講故事。快到下班的時間,孩子們排好隊,我們送孩子回家,也就是圍著家屬區轉一圈,轉到誰家門口,誰就回家,這就是基建隊伍的幼兒園。到了冬季還是沒房子就解散了。我又回到託兒所。

一晃到了1981年,高桐訂婚,到年底結婚。1982年11月28號,兒媳婦蘭真生了個男孩,取名楊博。全家都很高興。後繼有人啦。現在高桐蘭真都已退休,住在海悅區。

附:

後記

回首往事,幾十年的坎坷經歷難以件件敘述,卻又歷歷在目。自己曾渴望求學,憧憬未來,以至不惜揹負家庭重擔,克服重重困難,然而最終也未能圓上繼續讀書的夢想。時至今日,在有生之年能將往事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也算是自己重新找回求學的過去,再溫課堂習作的場景。早年離開家鄉之時並未想著會是遊歷千里,定居在外,以至於父親帶著一家老小逃荒東北數日之後才得到訊息,家是最終回不去了。六十年度過的艱辛在頭腦中留下了深深烙印,而八十年代從事的幼教經歷又是自己人生價值的精彩展示,也只有從那時起,才開始有了溫飽,不再擔憂,天天生活充滿陽光,這也是國家改革開放大好形勢帶來的美好光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