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怎樣寫教育隨筆呢

來源:才華庫 1.72W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教師怎樣寫教育隨筆呢

教育隨筆(或者叫教育敘事、教育故事等等)就是一種旨在還原教師教育科研的本來面目,倡導教師立足實踐、及時整理和記錄自身的實踐感悟的教育敘事研究方式。這其中既體現教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和內心體驗,也有在經驗基礎上的理論提升與情感昇華。寫教育隨筆好處有三:

一是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麼,留下些什麼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

二是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閱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

三是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麼多的,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

耕耘於教學一線的教師,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之餘,及時把心得記錄下來,不僅對自己日後工作有促進作用;如果發表,對廣大同仁也具有借鑑意義。

正因為教育隨筆彰顯著一種求真務實的教育情懷,因而它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厚愛與青睞。

二、怎樣寫教育隨筆:

隨筆在寫作樣式上沒有什麼固定的限制,常見的有借事說理,夾敘夾議等形式。

a、借事說理。作者要著力描寫一個事件,不用太多的語言去發議論、做點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文章的結尾有個簡單的點題就可以。讀者通過讀作者的敘述的這件事,就能受到觸動,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於故事之中。

b、夾敘夾議。作者在敘述一個事件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敘述一邊評論。也可以是把事件先敘述完,再做評論。

教育隨筆的特色就在一個“隨”字:隨便、隨時、隨手、隨心。

隨手。隨筆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時發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當時產生的想法,那種想法也有點火花閃動似的,所以需要及時捕捉、記錄下來。

隨便。隨筆沒有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論點論據,文字可長可短。

隨心。一是隨心所欲,沒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筆要隨腦,文章是筆寫出來的,但卻是大腦想出來的,隨筆是筆要隨腦。

隨筆要想寫好,首先要有獨特之處,或是切入一個事件的角度不同於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於常俗。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我們的工作物件是活生生的人。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待續的書,和孩子的每一次傾心的談話,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有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眼光;有正確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發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