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來翻繩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來源:才華庫 3.18W

升人大班以來,我們班越來越多的幼兒喜歡上了翻繩的遊戲,只要有時間,不論是活動區、戶外自由活動、環節過渡,都要拿出來玩一玩。只見翻得好的幼兒在指間勾來挑去,一會兒就變出一個花樣,於是,經常會有不太會翻繩的孩子去向他們請教。

我們一起來翻繩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通過幾次觀察及與幼兒交流後,我發現幼兒在講述翻繩方法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有的幼兒不善於表達,只會一遍一遍翻給他人看,言語中多是用“這樣、那樣”來講述;有的幼兒有表達的興趣,樂意與人交流,但是敘述事情比較口羅嗦,口頭語多,講述的方法不夠清楚和準確;還有的幼兒雖然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不會正確使用交往語言。於是,我及時捕捉教育契機,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給予他們適宜的語言指導。

輔助不善於表達的幼兒進行講述

萱萱會翻的花樣較多,如果你問她:“你是怎麼翻出來的?”她便迅速地給你翻一遍。你再問她:“你可以教教我嗎?”她經常這樣回答:“可以。你這樣翻,這樣翻……然後再這樣。”如果再追問:“這個是怎麼翻的?”她就會幫你翻了。

遇到用這種方式表達的幼兒,我用具體的追問啟發她:“你可以給我講得更明白些嗎?用哪個手指勾哪根繩?從哪兒勾?”在我的追問下,她不得不用具體的語言講述她的翻繩方法,學會了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圖,表述能力有了提高。在我的追問下,當她回答不出問題時,我還根據她的動作,及時給她遞詞——“是用拇指嗎?是從下面勾嗎?”為她學習表達提供了支援。

幫助表達不夠準確的幼兒歸納經驗,學會說正確的句式

芊怡是個很樂於表達的孩子,比如問“你會翻什麼花樣時”,她會搶著說:“我會翻……我還會翻……我還會翻……我還會翻……”這個時候我就很自然地接著她的話說:“你會那麼多呀!會翻……會翻……會翻……還會翻……”有意識地重複正確的句式給幼兒以正確的引導。

引導表達能力強的幼兒提煉經驗,用最簡單的方法進行講述

遇到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時,我就引導幼兒借鑑已有經驗,比較兩種翻繩方法的差異,引導他懂得在這個基礎上用最簡單的方法講述出來。如,“編正降落傘就是在手心編,反降落傘就是在手背編,方法一樣”。又如,我發現有的幼兒會翻兩個孔的鐵索橋,有的幼兒會翻四個孔的鐵索橋,於是就及時為幼兒創設同伴交往的機會,激發同伴間相互學習。孩子們也從中發現編“兩個孔的鐵索橋”和“四個孔的鐵索橋”前幾步方法是相同的,只教給同伴不同的步驟即可。

運用討論法引導幼兒正確使用交往性語言

在翻繩遊戲過程中,有的幼兒雖然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和願望,卻不會使用交往語言,常常因為和誰一起玩翻繩而發生爭執。我就引導孩子們討論用哪些話最容易幫助自己找到玩伴,說哪些話可以不與同伴發生爭執。比如,“×××,我們一起玩翻繩好嗎?”“這個花樣我會翻,可不可以讓我試一試?”“你翻得真好,你可以教教我嗎?”“沒關係,你們倆先玩,玩壞了再輪我。”……過渡環節中幾分鐘的翻繩遊戲,讓幼兒在同伴互助中學會了與同伴友好相處,交往性語言獲得了應用和發展。

翻繩活動看似一個簡單的手工編織活動,其實蘊含著許多可供幼兒發展的機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以及偶發事件中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過渡環節中教師抓住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玩具材料,從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表現出發,用適宜的方式引發他們正確地表達,充分利用了過渡環節寬鬆、自主的語言表達氛圍的特點,為語言教育生活化開闢了新的途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