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雜文隨筆

來源:才華庫 1.75W

故宮

北京雜文隨筆

來北京就去吃了烤鴨,味道不能說非常驚豔,卻能夠體會到老北京人的講究。這個城市的節奏非常快,也有一個大都市該有的樣子,地鐵裡的電梯分成兩排,一排行人耐心等待電梯的流動,一排匆匆的行人有秩序地趕路。車上的乘客有人藏著心事和憂鬱默默發呆,有人臉上帶著夢想傻傻微笑,有人匆匆翻書,有人靠著睡也睡不醒的車窗。

北京烤鴨

次日清早起床,老大爺們在路邊下著象棋扯著閒篇,聽著評書散步一搖一擺。走過了幾條街巷,決定去故宮,騎車行了一段路,不知是歲月痕跡還是這個城市眼淚讓共享單車粘稠破舊,一面是古城綠樹成蔭不知名的古老胡同、河流和橋貫穿城市的角落,一面是大都市的節奏催促著燈火更加明亮,這燈火照亮多少人的路,同時也亮的讓人睜不開眼、喘不過氣、留不住心底裡的某些東西。當我來到故宮,就被眼前的一切震撼。

黑白色的歷史展現的'精緻恢巨集與背後的笨拙堅韌,甚至北京的霾也壓不住故宮散發出的光,不知不覺地在故宮裡走了一天,這六百多年的歷史又怎能是一天渺小的雙腿就能竭盡,從午門到神武門穿越了24位皇帝,信步庭前聽關於他們的故事,這座紅色的宮牆究竟埋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啊?

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悲歡離合、嬉笑怒罵,讓一個個相似的院落散發不同的色彩,走在宮牆裡、宮殿前,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曾經如同天與地分割開來。如今遊人的腳步漫不經心,有人長久駐足,有人只是路過,歷史上漫長的瞬間此刻又是那麼不經意的發生著。

金水橋宮牆

下午坐地鐵到鼓樓,騎著共享單車從小衚衕裡穿越到什剎海邊,這條路悠閒而有趣,看著一個個老北京的院落有韻味的破敗殘舊,衚衕裡的時光是任意的慢,開往什剎海的路左轉、右轉,遇見一片海。一個不夠寬廣的湖、兩邊漢白玉欄檻平添了江南水鄉的氣息,喝醉的,親吻著,釣魚的。

再往前走,各路小販的叫賣和一條街的音樂酒吧讓什剎海有了煙火氣息,賣小吃,畫肖像的,轉角到了鼓樓。“107路再次經過,時間是帶走青春的電車。”聽到這句歌詞的時候,剛好看見107路經過車站,在鼓樓聽一遍《鼓樓》,經過地鐵時聽見流浪歌手在唱《南山南》,那些唱別人的歌和寫自己歌的人啊,執著的,迷茫的,沉浮在路上的,而我只是一個騎著單車望著海的過客,或許永遠也無法切身體會後海邊鼓樓下歌裡唱的生活,而關於這個城市的種種我也只能走馬而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