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勝才的作品與三道茶隨筆

來源:才華庫 7.13K

任兄勝才,人很厚道。八小時以外,喜好寫作、篆刻、烹調。

任勝才的作品與三道茶隨筆

很久以來,一直想寫點文字誇他一下,可因為他渾身優點太多,好長時間竟使我躊躇,不知道該從何處下筆。

到大慶工作20年,說起來,勝才兄可能是我到這塊土地以後,見面認識最晚的文友,這和他做人的內斂低調有關。歲月蹉跎,讓我佩服的是,這些年來,勝才青春不老,始終執著夢想,筆耕不輟,先後出版的《關東老磨坊》、《九彩石》文集及兩部人物篆刻集就是明證。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作為一家油田企業的黨委書記,勝才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這一年中,他可以說是報上有名,廣播有聲,電視有影,但傳媒介紹的多是他的人與作品,和繁忙的黨務無關。這樣說,不等於說他不務正業,因為他有作家和官員的雙重身份。

我常認為,世界上有兩種人最為可怕,一種是天天晨起鍛鍊的人,這種人除了想長命百歲以外,一般來說,這種人意志比較堅強,做事不成功不罷休;一種是晚上廢寢忘食學習的人,這種人是不安於現狀,有夢想有追求的人。勝才兄是否天天鍛鍊我不知道,但他有夢想有追求卻是大家不能否認的.。由於喜歡學習他從工人走上了領導幹部的崗位,在幹部的崗位由於喜歡寫作他去省宣教幹部學院作家班深造,贏得了“官員作家”的美譽,他創作上的勤奮大家就更羨慕了,為人的厚道和真誠更使他的人氣飆升。文友加哥們的感覺,我想請他吃頓飯非提前一週休想請到。說白了,大家喜歡和他在一起,就是因為他那股瓷實勁兒。

我是勝才的“粉絲”,喜歡讀他的散文隨筆,尤喜讀他那些反映農村題材的作品。這一點可能和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有關。我對勝才的評價是,作品如人品。親切之外,感觸更多的是勝才書中之外的人格外延。正如小說家王立純在他的《九彩石》序中所說,他筆下的作品“沒有媚態,沒有說教,沒有矯情,沒有裝腔作勢,沒有酒裡摻水,實打實鑿,原汁原味,筆墨節儉,自然流暢,甚至連一點華麗的修飾詞都不用,卻有著乾枝梅的簡約效果。他採用高觀念低視點,從平凡的生活裡發現點滴的文學礦藏,擷取的都是凡人俗事,其中絕大部分都有親歷性,這樣就把讀者放到了平等對話的朋友位置上,相當於向人娓娓傾訴自己的見聞和體驗,很容易實現閱讀零距離。”

可能同是做為女兒父親的關係,我讀勝才《九彩石》一書裡邊的《女兒回家》,覺得特貼近心靈,那種對女兒出嫁後的不捨、牽掛、關愛把一個慈父的形象躍然於讀者面前。行文的過程中,作者也寫了自己小時候的父母之愛,一段故事,讓我們感到,親情能使生活變得溫暖。類似的還有《兩頭帶尖的鞋》、《母親的目光》等,勝才在感恩生活中,讓我們看到他純爺們的心中,也有俠骨柔腸情感細膩的一面。

我讀勝才的散文隨筆,常常是讀完一篇,咂磨品味多時,再開始讀下一篇,《關東老磨坊》裡的《痴情狗》、《東北疙瘩湯》、《火盆》、《粘豆包》等蘊有北方濃郁風情的作品,讀起來,就彷彿去了故鄉,回到了老屯。有撫摸黑土地,參觀民俗博物館的感覺。他的書中雖然沒有圖片,但你讀他作品的同時,腦海裡卻會自然地出現一種影像,因為你熟悉他書中描寫的生活環境。不知為什麼,看眼前勝才娓娓道來的那些平實文字,不由得使我想起去雲南大理遊洱海時喝的三道茶。

第一道茶是“清苦之茶”,寓意做人“要立業,就要先吃苦”,茶的滋味苦澀,謂之苦茶。

第二道茶是“甜茶”,茶中放入少許紅糖,茶的滋味發甜,寓意“人生在世苦盡甜來”。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茶中放入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三道茶概括起來說,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

讀《關東老磨坊》和《九彩石》中的作品,給我的就是這種“三道茶”的感覺,這是勝才生活濃縮後的五味雜陳,也是勝才豐富的生命歷程。

不信,你可以讀後感覺一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