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散文景物描寫摘抄

來源:才華庫 1.71W

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著名散文景物描寫摘抄,僅供參考!

著名散文景物描寫摘抄

著名散文景物描寫摘抄

1、山容已經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絨絨的蘆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樹是墨綠的,荷葉桐是淺綠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綠的,剛冒尖兒的小草是黃綠的。還是那些老樹的蒼綠,以及藤蘿植物的嫩綠,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一山。我慢慢走著,我走在綠之上,我走在綠之間,我走在綠之下,綠在我裡,我在綠裡。

——張曉風《魔季》

2、京華秋色,最先想到的總是香山紅葉。曾記得滿山如火如荼的壯觀。在太陽下,那紅色似乎在跳動,像火焰一樣。二三友人,騎著小驢笑語與得得蹄聲相和,循著彎曲小道,在山裡穿行。秋的豐富和幽靜調和得勻勻的,向每年毛孔滲進來。後來驢沒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雙清這一邊,一段山路後,上幾年陡臺階,眼前會出現一大片金黃,那是幾棵大樹,現在想來,也是銀杏罷。滿樹茂密的葉子都黃透了,從樹梢披散到地,黃得那樣滋潤,好像把秋天的豐收集聚在那裡了,讓人覺得,這才是秋天的其調。

——宗璞《秋韻》

3、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1)的蘆花,釣魚山(2)的柳影,西山(3)的蟲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郁達夫《故都的秋》摘自《郁達夫散文集》

4、落基山嶺之勝,在石,在雪。那些奇巖怪石,相疊互倚,砌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太陽和千里的風看。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不過要領略“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臺灣溼度很高,最富雲情雨意迷離的情調。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溼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衝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祕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鬱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雲開的空處,窺見乍現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裡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遊戲。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經典作品》

5、你也許在夢中曾親吻過那些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須在想像中創造姚黃魏紫豆綠墨撒金白雪塔銅雀春錦帳芙蓉煙絨紫首案紅火鍊金丹……想像花開時節洛陽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雲;想像微風夜露中顫動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氣濡染的樹和房屋;想像洛陽城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花開花落二十日,滿城人人皆若狂”之盛況。

其實你在很久以前並不喜歡牡丹。因為它總被人作為富貴膜拜。後來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為之感動:一陣清風徐來,嬌豔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麼爍於枝頭,要麼歸於泥土,它跨越萎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留給人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體味。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摘自《牡丹的拒絕》

6、但江南的雪,卻總也是新鮮的,它是江南的冬天裡開放的曇花,美麗且短暫,所以江南人士,也總是要懷著賞花的心情看雪,對那忽然一夜間白茫茫的山野感到無比的.新奇。即便你是北方人,怕也會要對江南的雪發生別一樣的心情。因為這裡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雞小鴨的雛兒的絨毛,很輕很輕地覆蓋在山野上,稍有陽光的觸控,它們就承受不住,會溶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綠。

——古清生《江南落雪》

附:余光中《聽聽那冷雨》賞析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於朱自清,《茶花賦》之於楊朔一樣,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創作主張及藝術風格。

文章雖說通篇寫雨,寫愁,寫離怨,但決不借那朦朦的愁雲濛濛的雨幕來晦澀自己的觀點,他勇敢地涉足讓庸人卻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讓作品的社會意義、美感價值經歷洗禮和考驗。此文開篇,作者便將在悽風冷雨中產生的單調感順勢遷延為對歷史與現實的喟嘆:“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這妙喻準確、簡賅、新鮮,下筆時全然不想著會開罪於何人,只是讓藝術把真情實感饋返給現實——它的母體,大凡真愛,便不必諱言,無須粉飾,且讀這一句吧:“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裡,被她的裾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這聲音來自臺北,1974年。不是“箴言”,卻是“真言”!想當時,正統作家群中詩以“鶯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殺,愧殺!用藝術偽裝現實,藝術只能淪落。

余光中正視現實的勇氣還表現在他不沉湎於歷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輕信來自官邸或酒肆的傳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裡呢?”“在報紙的頭條標題裡嗎?還是香港的謠言裡?還是傅聰的黑鍵白鍵馬思聰的跳弓撥絃……”。難怪他要寫冷雨,聽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絲能清醒頭腦,“淅淅瀝瀝”的雨聲能增聰聽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則沁心潤脾。冷雨,冷語,冷靜的肺腑之語。

行文中,作者決不忽略文字的美感價值。冷雨中誘出了祖宗的詩韻,君不見“渭城朝雨浥輕塵”、“清明時節雨紛紛”都以“變奏曲”形式流韻在字裡行間。作者的“情絲”與雨絲始終交織著,在冷雨中憶起了初臨孤島時的“悽迷”,也憶起了初戀時的溫馨。他相信“商略黃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國方要盡享,也許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許在四川的池塘裡。他想起辭書中“雨”部字塊的繁紜,米家山水畫的雲情雨意,王禹偁為聽雨而造的竹樓以及現今雨城中千傘萬傘的奇觀。雨連著臺島與大陸,連著悠悠的歷史與難盡人意的現實。儘管為文的契機是感慨於海峽兩岸“參商太久”,但此文的審美物件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雨來濯滌自己的愁緒,用雨來勃發讀者的情趣。至於載什麼“道”,完全沒必要讓藝術去屈就。真正的藝術本身自有揚善祛惡,昭示美與光明的功能。關鍵是那藝術要真,不要偽,每個藝術品種都要遵從自身規律去反映現實。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與當代生活節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創作實踐對我們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文壇宿耆柯靈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闢一境。”這評論有深刻的見解,也很公道,會引起作家與散文愛好者的思考。讀《聽聽那冷雨》還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對散文藝術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開拓散文“可讀性”的範圍。所謂“讀”,不僅染人以目,感人於心,還講求易誦於口,悅之於耳。為此,他十分注意詞語的音韻美,化古求新,別具一格。疊字疊句的用法在他筆下出神入化了,讓人一看便不禁吟哦。餘氏對李清照的詞風是偏愛的,“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這句法顯然師承《聲聲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看這句,“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疊字連綿,表態、動態、聲響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質感寫活了。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善用疊字,“詩化”散句,似乎也可稱作“余光中現象”,讀起來有醉人的韻味,那巧構的諧音辭格又轂出一連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一句,“山”、“傘”相諧 ,借喻妥帖,寄寓著無盡的憂思與遺憾。桐城文人“因聲求氣”的觀點,在余光中的散文裡得到了印證和發展。

有時,作者也排出個把長句,但不累贅,彷彿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還是讓短語、短句參差跳躍產生出珠落玉盤的效果,讀這句便知此說不謬:“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僅可誦簡直可唱了。我們得到了啟示:詩句要有節奏,散句也要有節奏;而這節奏千變萬幻,排程得當便是藝術。

同類語或近義詞的連用在文中也不乏見。“不過說到廣義,他同樣也是廣義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一下子掃過萬水千山,大陸風情,如數家珍。再看這句:“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更籠上一層悽迷了。”一字之別,入木三分。

讀余光中的散文,對於愛好古典文學的人來說,則常有會心,時而頷首;對於發矇於新文學的青年來說,則知、美兼得,受益匪淺。當然,細心者也會發現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雜陳其間,另有意趣。這表明在對待“民族化”的問題上余光中既堅守主腦又不偏頗自囿,至於文中大跳躍式的聯想和具有現代風格的“情景置換”更能證明這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