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弟子規教案三篇

來源:才華庫 1.67W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弟子規教案三篇

弟子規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弟子規》中“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幼兒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匯入(幼兒朗誦)

幼兒複習朗讀已經學過的《弟子規》內容。

(二)學習“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內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三、幼兒學念“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奏讀。

4.分組賽讀。

四、鞏固學習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

弟子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教學重點、難點:

1、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內容是什麼?

3、有餘力,則學文

教學內容:

學習《弟子規》的總序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採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後改叫《弟子規》。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複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容:

弟子規――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云:學有學業、退有居業。弟子規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聖人訓―― 聖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聖人。

訓:可以做為準則的話。指聖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裡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於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裡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訊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餘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瞭如上的品德),如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裡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後,大家都在讚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麼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麼?(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麼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後,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四、家庭作業:

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總序。

弟子規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複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

一、複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採用競賽闖關形式複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餘,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麼說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裡產生呢?說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後。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著馬就要下馬,坐著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後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絡。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著歌兒,空氣多麼清新,陽光多麼溫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

話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師範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於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視訊)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著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揹著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說)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說:

出示:“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教師:這裡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