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5篇)

來源:才華庫 2.49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心得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5篇)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

成長之路,引導之書

坐上木椅,隨意地拿出一本《弟子規》,輕輕地翻開一頁。飄逸潔白的紙張上,一串端正方圓的字跳動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它們喊著口令,踏著方步,走進了我的內心,高喊著;“你做到了嗎”我,做到了嗎我有些底氣不足,是心虛的表現吧!生活中的一幕幕像放電影似的在腦海裡掠過。捫心自問,似乎在成長這條五彩路上,我確實沒有做到。

“父母呼,應勿緩”。媽媽的大嗓門又嘮叨起來:“快過來!”“嗯。”我懶洋洋地應著,手裡仍拿著書,嘴裡仍舊嚼著餅乾,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不知過了多久,“唉,真好看!”我終於放下了書,這才想起去廚房看看。可一看,媽媽早把菜端到了桌上,正怒氣衝衝地看著我呢。哦,“父母呼,應勿緩”。我似乎明白了什麼。

又是一個鳥語花香的早晨。我開心地呼吸著空氣,身邊的風鈴草搖曳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快幫我去超市買包鹽!”唉,差點忘了還有媽媽嘮叨的摧殘。我心中的金色大門轟然倒塌。我有些惱怒,裝作沒聽見,直奔洗手間“避難”。外面的動靜漸漸小了下來,我探頭探腦地從門後鑽出來。躡手躡腳地爬出來。像只小老鼠一樣東瞅瞅,西望望。在確定安全以後,我小心翼翼地走了出來。廚房裡,媽媽還在忙碌著,鍋碗瓢盆碰撞著,清脆的叮噹聲迴盪在廚房裡。桌上放著一包鹽,麵條的香味從廚房裡一陣陣的飄出來。我正準備悄悄地走開,媽媽像是察覺到什麼似的,猛的一回頭,我的身影暴露在她的視線裡。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正準備接受一場唾沫大戰。一抬頭,我橫起來的心又軟了下來———————媽媽的眼神有些失望,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我突然有些觸動,心裡似乎有什麼裂開了。“父母命,行勿懶”是不是心中早已習慣了做反面教材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的腦海裡不斷迴響著這兩句鏗鏘有力的話語。詩意早已存在腦中,可是否注入心中“你快來看看,這麼粗心,計算題錯了這麼多。”媽媽的聲音又響了起來,這次的嘮叨似乎不再讓人厭煩,倒像是對我的原諒和鼓勵。我張了張口,又下意識地閉上了。嘴邊本帶著厭倦的話語迅速變成了一句誠懇地認錯:“知道了!媽媽。下一次會注意的!”媽媽似乎有些奇怪:“今天態度怎麼這麼好贊一個!”一句看似隨意的話,卻如春風一般撥動了我的心,泛起了一絲絲漣漪。原來並不如書中的話所說,我們不能改變生活的現狀。因為只要用心改變自己,生活也會因為你的進步而變得美好。孝,也應該是這樣的吧。

我又拿起《弟子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只是這次,它不再是一部經典書籍,而是一冊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引導之書。“沙沙”,書頁翻動的聲音迴盪在房間裡,那麼輕柔,那麼美妙……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2

《弟子規》裡面講了做人要有禮貌,這本書很好,它裡面寫的是如何尊重長輩。還有一部分是說,要尊敬老人,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讀《弟子規》,想清楚裡面講的事情。《弟子規》這本書對我們的將來有許多的好處,如果咱們覺得它不好,那就是錯了。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為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孔子非常好學、好問,咱們要成為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為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家長慣著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麼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

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3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受益匪淺,體會很深,而且從中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首先它教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一些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其次,我通過學習《弟子規》,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越來越懂事了。已經在有意無意間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原來只要別人關心自己就行了,現在懂得了要關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周圍的人。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還送給了媽媽禮物。媽媽病了,會主動端水拿藥給媽媽吃。以前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現在我會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時幫忙煮飯、洗碗、掃地和澆花;雙休日在家裡洗洗自己的襪子,整理自己的寫字檯。

我學會了理解和支援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回家會有些晚,我不會著急,會自己自覺學習,完成好作業,如果遇到了不會、不懂的問題會自己打電話問同學。

我所取得的進步都是學校老師辛勤培養和學習《弟子規》所得到的結果,以後我一定更加認真的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4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

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

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5

今日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並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當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理解,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悲痛。看到那裡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樣做人處事時,我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我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我以前是多麼的不懂事。從此以後,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悲痛,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6

最早接觸《弟子規》,應該是在四、五歲的時候。在我朦朦朧朧的記憶裡,那時候是媽媽讀一句我讀一句,只覺得《弟子規》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好玩,至於它的內涵,一竅不通。剛上國小那陣子,老師也要求我們練習背誦《弟子規》,為了完成任務,我背得滾瓜爛熟,但依然沒有能真正理解文中的真正精華和內涵。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告訴我:《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生活規範,是我國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學好《弟子規》對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它可以讓你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於是在是懂非懂的情況下,我拿起了媽媽給我買的《弟子規》認真地研讀起來。媽媽給我買的《弟子規》除了有弟子規的全文和譯文外,還有一個個經過精心挑選的小故事,通過一個個故事對《弟子規》的深刻內涵進行解讀。故事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讓我終於領悟到了《弟子規》的精華,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自己以前的許多行為是多麼地不孝和錯誤。

例如以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我吃飯或幫忙做什麼事的時候,我總是一拖再拖,老是說“等一下、等一下”,遲遲不動身,爸爸媽媽責備我的時候還朝他們發火。認真學習了《弟子規》後,每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我吃飯、做事而我想偷懶拖延的時候,《弟子規》裡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我立刻起身去做,不再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催促。

以前沒有領悟《弟子規》的真正內涵的時候,我從來不懂得體貼媽媽,覺得媽媽為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而當媽媽生病的時候,我不懂媽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太操勞才生的病,也不懂得照顧媽媽,甚至連一杯水都懶得幫媽媽倒。當我讀到“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時我不禁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現在,偶爾媽媽生病了,雖然我還不能做到晝夜侍,不離床,但是給媽媽倒上一杯熱水,看到媽媽臉上欣慰的笑容,我也感到開心快樂。這就是《弟子規》給我的教誨和啟迪。

《弟子規》是一本講道理的書,一本能使人進步的書,它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孝,什麼叫信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友誼。我要時刻提醒自己,謹記《弟子規》教誨,善待每一個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7

想必大家都讀過《弟子規》吧,《弟子規》裡的資料蘊藏著許多道理,只要我們反覆回味,就會有許多體會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讀到那裡,我覺得自我沒有做到……

有一次,媽媽一個人在家裡大掃除,而我在做媽媽佈置的“海量”作業。經過兩個小時的“拼搏”,我最終把“海量”作業給消滅了。沒想到,我剛剛寫完作業,媽媽就叫道:“阿怡,幫媽媽洗洗拖把吧!”我聽了,說:“媽媽,我剛剛才把作業給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媽媽說:“我幹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給累壞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聽了,又說:”下次大掃除我就和你一齊幹活,這總行了吧!”媽媽聽了,說:“唉!算了,你還是好好學習吧!”

此刻回想起來,我覺得自我很對不起媽媽。媽媽期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什麼家務活都不讓我幹,全部家務一向都是她做的。此刻,媽媽很累很累,叫我幫她洗個拖把,我都不肯。唉,媽媽上班回來已經很累了,回到家她還要忙個不停,我又何曾幫過她幹過一點活呢?平時,我在看電視的時候,她叫我回去複習,不要再看電視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時甚至不聽呢,淨和她“唱反調”。媽媽處處都為我著想,可我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呢!可是,我此刻決定改變自我,要做一個好孩子!

今後,我必須會做個懂事、聽話、勤勞的好孩子,學會幫媽媽分擔辛苦,讓媽媽不再為我的學習操心。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8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彆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說,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發願: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後於別人一大截。在單位裡與領導和同事共事總是很難相處,關係不和睦,入黨申請書總是在抱怨不公平,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領導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調好上下級的關係,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曾經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教育他們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於心的人!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了無遺憾!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9

開學初,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此書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生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以往對電腦遊戲十分著迷,只要一碰到滑鼠,我就完全沉浸在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約定的結束遊戲的時間一拖再拖,為此,媽媽大發雷霆,我才不得已關掉了電腦。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十分的汗顏,做人是應當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樣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呢?《弟子規》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時刻警醒自我,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著自我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我的.人生綻放光彩。

總之,經過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我要把其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0

《弟子規》是依據大教育家孔子對弟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書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蘊含著生活的哲理。上學期,學校給孩子免費贈送了這本經典之作,而且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誦讀,同時號召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感受經典的魅力。

為了對孩子的行為起到很好的規範作用,我和孩子一起學習了《弟子規》。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受到了教育。記得蘇子芪有一段時間,當別人和她說話時,老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有時甚至千呼萬喚才能叫出來。自從背了《弟子規》後,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背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每當聽到這些句子時,她會馬上行動起來。漸漸地,孩子慢慢地改掉了很多不良習慣。現在,家裡有客人來訪,她會主動問候;吃飯時,也懂得謙讓,請大人先入座自己最後入座;生活中,也學會了與人分享玩具、美食。

一本經典,在和孩子一起誦讀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著自己的修養和學識,也對日常生活習慣的不停地檢驗,哪些地方合適?哪些地方不合適?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繼續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弟子規》讓我和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禮。一本書,教育兩代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讀書興趣,而且指導了行動,找到了努力方向,這大概就是經典的魅力吧。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1

《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於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現它——《弟子規》的內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後,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在才發現其實什麼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於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於精彩的電視節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麼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於是媽媽急匆匆的為我去做飯……。而我還在埋怨著…。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為我們耐心的講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現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髮……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後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吧!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2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就是我們常讀的弟子規。弟子規就是用來教育人們要做到那些做人的基本準則。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

讀完弟子規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沒做到弟子規中的很多規範,我自己也很慚愧,無顏再當一個人了。前些天我和媽媽鬧不和,我媽說非要把我弄出去,我說你過來把我拉出去啊,我媽拽著我往外推,我使勁的反抗,最後我媽沒把我扔出去,最後我十分慚愧,自己和媽鬧矛盾,實在是對不起我媽了。回想她把我生出來,是她給了我生命,是她給了我的一切,我自己都是她的,更不要說和她鬧矛盾了,在這個世界上,她給了我太多太多,恐怕我一輩子也還不清吧!

弟子規,不愧是聖人訓啊!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3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方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雖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物件為受訓的兒童,故而字意簡單,讀起來並不費力,加之在網上查到楊淑芬教師的解說,使我對整篇檔案的思想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全文以人的品性涵養為基本,教育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刻盡的本份和不應逾越的界尺,固然覺得有些古板,但字裡行間的勸叫,如明鏡般映照出我與文中教導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隨之而來的是我對人生的迷惑和無助:我終究應該怎樣活著

在讀大學的時分,對儒家思想產生過濃重的興味,在並不深化的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慨嘆古人的聰慧,之乎者也中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會動亂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得本來明晰的文化脈絡慢慢含糊,特別是肅清全社會價值取向的若干次運動,更是雪上加霜。或許,對共產主義和建國首領的崇拜支撐了上一代人的肉體體系,到了我們這一代,原有的價值體系徹底解體,物資的充分愈加彰顯肉體的慘白,我們是文化缺失和肉體貧乏的時期的產物,從何而開為何而去,我們沒有信仰,卻盼望信仰,我們對新的舊的道德規範都報以疑心的態度,不屑於權威,卻又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中。

或許會有人笑我矯情,本人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迷茫會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憤世嫉俗的內心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自在主義。

看《弟子規》,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曾經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範本,遵照著約束著,在短短的時光中,總有被主流思想認可的聖賢書指引著,不論對個人開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終身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駑鈍,仍然會有所成就的。

細讀《弟子規》,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單薄的中央。古人訓誡做人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關心朋友,都由於心胸感恩,正由於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忠誠的敬重之心,尊崇發至內心,然後狂妄自大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普通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然後標新立異,自在散漫然後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發現,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納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4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許多至理名言。在《弟子規》中寫到對父母要:冬則溫,夏則;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意思是:照顧父母時要冬天問一下是否住的溫暖,夏天問是否涼爽,早上要向父母問好,晚上也要向父母問好,出門要告訴父母,回家要面見父母。讓父母明白你的習慣,做事不要了變化,要讓父母明白你幹什麼。

如果你連上頭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話,你就不算是一個好兒女,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母親十月懷胎生出來了你,父親在外面打拼掙錢養活一家,母親在家中給你餵飯,侍候你。父親每一天在外面上班後累的精疲力盡,而你長大了卻煩你的父母,你想過你的父母多悲痛嗎?

假如有一天你老了,你生病了。而你的兒女像這樣對待你,你難道不悲痛嗎?所以我奉勸天下兒女善待父母,多關心父母,也不往父母養你一場。最終我祝天下父母一生平安!

弟子規的讀書心得1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他的名字叫《弟子規》。這本書講的是做人的基礎,要孝敬父母和尊敬長輩。要認真學習,誠實做人。要熱愛勞動,整潔衛生。

孝順篇:是講要孝順父母和長輩,還要愛護幫助比你小的人。

尊長篇:就是講的要尊敬長輩,比如說,在坐下或走的時候要讓長輩先,自己後。大人叫你的時候是應該及時回答的,不能慢慢吞吞,或不回答。

慎行篇:穿衣服的時候,要穿的整齊,在小時候是不能喝酒的,早上起來的時候,應該疊好被子,才能下床。下床之後,還要刷牙和洗臉等。

交往篇:做人是不能胡說八道的,而要誠實,也不能撒謊說謊話,做事的時候不要急。

學習篇:在學習的時候,是要一心一意的,而不能三心二意。在看書的時候要安靜,而不能吵鬧。在寫字的時候要寫得漂亮,而不能寫的很醜陋。借來的書,看完的時候,如果還想看的話必須先還回去,再借來看。

這本書是教我們怎麼做人的。希望同學們都認真的讀,認真的做,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不信不立”。作為一名高階動物,一個人講究誠信是最基本的。“信”穿透人的軀體,穿透人的靈魂,讓它奪目和耀眼。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本句話雖然短小精練,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撒過謊吧,有善意的也有惡意的,但如果張口就罵人,瞪眼就說謊,那樣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人敬而遠之,最後徹底不和你接觸。我希望大家說話要注意,都要說實話,但也不能太實在了。

我想六中對於口才教育是非常合格的。在六中的課堂,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嘴兒好,更應該誠實。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每天都有演講來鍛鍊我們的勇氣,有時候輪到了自己演講的時間而沒有準備這又成了失信。《弟子規》還教會我們吐字要清晰,我們在回答問題時要保持洪亮的嗓音,聲音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應該讓師長們聽見。

犯了錯誤要及時承認,要敢於面對缺點,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過能改,歸於心。倘掩飾,增一辜”。只要徹底地改掉缺點,就還是一個好人。

讓我們一路守信地敲開人生生命之門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