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紅樓夢》有感

來源:才華庫 2.82W

讀了《紅樓夢》有感1

如果說偶然間的翻閱是一種偶得,好這次細細品味便是久別重逢。

請允許撥動鐘錶上的指標,讓時間倒流,回到那雍正年間。時空旋轉在這裡停留,讓我認識到一位在少年時代過著豪門生活卻因統治階級權力鬥爭而淪為犧牲品。也正是這般命運的變換,讓他深感世態的炎涼,對人生和乃至社會都有了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對清朝乾隆年間古典文學《紅樓夢》的高度評價。當時曹雪芹雖然窮困潦倒,但一直堅持創作,經過了“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艱辛,最終完成了《紅樓夢》的前四十回。故事主要是圍繞賈寶玉和林黛玉間的悲劇式愛情展開的,同時也映射出封建社會貴族生活的腐敗和頹廢。

第一次聽到《紅樓夢》這個名字的時候,是國小語文老師介紹四大名著。聽著老師的講解,感受那是一個神祕而又遙遠的世界,卻又擁有著永恆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那時的我便想,終有一天我也會是其中之一。可當我懷揣著好奇和敬畏之心,翻開《紅樓夢》這本書的時候,我都被裡面羞澀難懂的字詞嚇了回去。至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一本經典名著就這樣放在了床頭書架上積灰塵。

偶然間的翻閱高中語文必修二,誤打誤撞地敲開了賈府短短的幾頁紙,讓我身臨另一方天地。不知為何,原本生僻難懂的字詞,卻因為其語言精緻,意境優美而讓人意猶未盡。一個個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彷彿我與他們同處於大觀園內。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因為學業的繁重,沒能抽出時間細讀《紅樓夢》的其他章節。好不容易盼到了寒假,當然不能忘了這場約定。其實不能很好得融入紅學,在於其文精闢意之深刻。即使熟讀了多次,我方才領略其意之一二。其次,是書中人物關係之複雜,書中涉及到的服裝飲食、醫藥、建築,如果沒有專業知識的儲備就無法欣賞這派包羅永珍之景。好在這次久別重逢讓我找到了《紅樓夢》的無障礙版。書卷首頁精心地陳列了《紅樓夢》主要人物關係簡表,讓人頓時眼前一亮。此書為了讀者無障礙地閱讀,文中的生僻字詞和典故都有詳細的註解。那一層層籠罩在《紅樓夢》上的面紗,彷彿正等著我去揭開。

窗外狂風肆起,滿地的落葉在頃刻間被吹向天邊,在空中一連劃幾道弧線才肯作罷。不知是揚起的塵埃迷了眼,還是感染了黛玉葬花的悲情。

為什麼《紅樓夢》一定要以悲情結尾?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這個問題時常從我眼前飄過。我不只一遍地反問自己:“為什麼賈寶玉不能和林黛玉在一起?”雖然我不能親耳聽見作者曹雪芹的答案。但我想這樣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或許就是作者思想精髓的一部份。

讀了《紅樓夢》有感2

暑假裡,我讀了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它真不愧為是一本奇書,書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

在這本書中,林黛玉、薛寶釵無疑分別是《紅樓夢》的女一號和女二號,賈寶玉、林黛玉兩人感情悲據貫穿始終。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感情杯具。作者曹雪芹透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完美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讓賈寶玉娶了戴黃金鎖的薛寶釵,以至於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

《紅樓夢》的故事太感人了,寫得個性精彩,故事環環相扣,我時常投入不己。讀了它,我還真懂得不少道理。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個性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十分疼愛賈寶玉,但我並不是十分鐘愛他。我覺得賈寶玉這個人物有點“玩世不恭”。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能夠用在他身上。當然,最後他也在黛玉離世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我平日任性妄為的作風,我個性鍾愛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在一齊玩耍,兩人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十分要好,這在當時是社會所不能容的。但是,作為當代的孩子,我覺得咱們要堅強些,不好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林黛玉是《紅樓夢》眾多人物裡我最鍾愛的女一號,也是最令人感動的人物!

《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也閨成大禮。寶玉的新房和黛玉的病房構成了強烈的比較:一邊悲,一邊喜;一邊哭泣,一邊歡笑;一邊熱鬧,一邊冷清;一邊管絃絲竹鬧翻天,一邊傀?魍魎把魄牽。我讀到悲處悲,讀到喜處更悲,給心靈以巨大的的震撼。我恨不得鑽到書裡,跟寶玉說一聲,那不是黛玉。

我讀了《紅樓夢》後就十分佩服曹雪芹,他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來,能把裡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裡面的人物個個好像站在我的眼前,同我說話似的,讓我跟他們共同歡笑,共同悲傷,共同成長。我要學習他的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提高自我的寫作水平。

讀了《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感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杯具。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向琢磨著《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明白。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感情杯具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此刻婚姻、建築、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之後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最後繁華成空的大杯具。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杯具,肇始於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並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儘管實際上他心裡鍾愛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杯具。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我激動的情緒,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愉悅地生活在一齊,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麼悲慘的結局我卻怎樣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後,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正因她理解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麼不明白自我。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杯具啊!

我為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後竟然出家當了和尚,正因他知道林妹妹是為自我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一個風光顯赫的大家族,就這麼沒落了!不知看過《紅樓夢》的兄弟姐妹們,是否都和我一樣,為他們感到悲哀、痛心?

讀了《紅樓夢》有感4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裡,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裡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正因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正因在這背後,只是正因她太在意寶玉了,正因愛的深、愛的切,因此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刻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情緒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凶凶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理解,只是正因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洩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裡,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我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我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杯具。她哭泣,正因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感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生命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就應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讀了《紅樓夢》有感5

講的都是豪氣干雲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智慧,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

但《紅樓夢》不同,它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女人的慘態,金陵十二釵沒有一個好下場,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遠嫁,湘雲貧病,妙玉失蹤,迎春虐死,惜春為尼,熙鳳慘死,巧姐成婢,李紈守寡,可兒早夭。唯獨寶釵還不錯,不過自己嫁的那個人卻不愛自己。可比起其他人來講,還算幸運。紅樓女兒的悲慘又有誰知?

我喜歡黛玉,她能夠為自己的幸福而去爭取,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只是黛玉錯了,在這個年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於清高了。以至於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所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成寶釵在眾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表現太露,不比寶釵端莊沉穩,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典範妻子的表率。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父母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邸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豔同悲啊!

紅樓夢真的很不錯,我推薦大家也讀一下。

讀了《紅樓夢》有感6

讀罷紅樓,心裡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裡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裡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出世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裡麼?面對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男人,管他什麼金玉良緣,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根本不用問就知道,是奶的寶座。可是我又不禁反問,難道世上真的有喜歡孤獨的女人?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她最需要的不是什麼愛情的灌溉,而是自由!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其實她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愛情。

她的作為,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為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痴痴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

年長的老師曾經說過,人生就是偶然的堆積。我們所追求的不一定是我們可以真正得到的,所以,蘇東坡的“一蓑煙雨任憑生”生活態度真是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

讀了《紅樓夢》有感7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講的都是豪氣干雲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智慧,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

但《紅樓夢》不一樣,它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女生的慘態,金陵十二釵沒有一個好下場,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遠嫁,湘雲貧病,妙玉失蹤,迎春虐死,惜春為尼,熙鳳慘死,巧姐成婢,李紈守寡,可兒早夭。唯獨寶釵還不錯,但是自我嫁的那個人卻不愛自我。可比起其他人來講,還算幸運。紅樓女兒的悲慘又有誰知?

我鍾愛黛玉,她能夠為自我的愉悅而去爭取,這難道不值得咱們去學習嗎?只是黛玉錯了,在這個年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於清高了。以至於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因此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成寶釵在眾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表現太露,不比寶釵端莊沉穩,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典範妻子的表率。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父母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邸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豔同悲啊!

讀了《紅樓夢》有感8

一襲道袍,飄飄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潔而不沾染一死凡塵,她就像那年盛開在她庵外的紅梅,美麗而孤傲,妙玉的美麗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卻是命運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雙亡之後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卻被誤投於深海之中,賈府的放蕩風氣與藏圬納垢,讓她不得不正因保護自我而對別人冷目三分,甚而讓別人覺得她“可厭”!無非就是正因她的無權無勢與身份低微。

也許如果沒有讓她遇到玉賈寶,也許她沒有愛上他,甚而為他走火入魔,也許她便會擁有一個完整的生命,即使一輩子應對清燈古佛,獨自老去,她也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空虛,但她見到了他,這個第一個待她平等之人,第一個值得她為之傾心之人,第一個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個性之人。

從受到寶玉稱讚時的故作正經到一時真情流露時的面紅耳赤,她難道真的是一個心如死灰的道姑嗎?不,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十八歲的少女,僅僅是被封建禮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氣愛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卻沒有勇氣去衝破那層束縛,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我不循規蹈矩地做尼姑,她便會與寶玉見面機會也沒有,憑藉了賈府的勢力,豈能容忍此等傷風敗俗的事情出現!她只能留意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緒,戴上副不可侵犯的聖潔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過餘生?

雖然紅樓夢中有暗示,妙玉會那裡獲得愉悅,但我覺得高鄂的續書不無道理,在續書中,妙玉被強盜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慘,但我覺得,讓她在賈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輩子是更殘忍之事,也許此後的她有了一些轉機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到:“檻外人妙玉遙祝芳辰”,檻外人”三個字大有深意,妙玉無疑是聰慧的,她用三個字向寶玉證明心跡,體現她不願讓自我涉足於這紛擾的塵世間,保護自我也保護自我所愛之人,人人都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感情是千古悲歌,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妙玉對賈寶玉苦苦思戀,黛玉無疑是愉悅的,她畢竟還有一段完美的憧憬與感情,但妙玉的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結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