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集序》解讀

來源:才華庫 3.17W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無論是文采還是書藝,都是傳世極品。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獨出機杼,借題發揮,從一次普通的宴遊活動談到有關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顯得不同凡響。

東晉時期,由於士族統治階層門閥森嚴而且生活奢侈無度,使得相當一部分有文化教養的士族文人遁入縱情山水、遊山翰墨的隱逸之途。他們注重精神自由,珍視人格完美,崇尚自然情趣,善於哲理思辯,真率任情,風流曠達。但是,由於政治的險惡和社會的動盪,他們在流連山水、飲酒賦詩的同時,又感到所之既倦,情隨事遷而不能不臨文嗟悼,因而酣暢之餘,內心無不苦悶,無不感傷。

文章開篇記敘了這次會稽蘭亭的文人雅集,似乎突出了一個樂字,有良辰、美景,更有賞心、樂事。作者的敘述平穩舒展,保持了從容瀟灑的儀態。在景色描繪方面,三月是花季,該是繁花似錦,而攝入筆底的只有山、水、林、竹,這表明了作者排斥濃妝豔抹,追求清新淡雅的美學情趣。寫宴飲,在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之時,曲水流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沉浸於大自然之中,既有寬闊與開拓的襟懷,又有勃勃生機之體會,更是顯示了文人之雅。生命的意識滲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此乃信可樂也。

文章後半部分,感嘆人生之短促,命運之無常,緊扣一個悲字。由樂轉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來,卻也順理成章。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後,難免產生一種曲終人散的淒涼之感。作者進而深切感悟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面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作者只能感嘆死生亦大矣!而生死問題,特別是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慮,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注的重要話題。王羲之由眼前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情隨事遷,自然樂極而生悲,進而想到生命短促,會短離長,盛會難再,怎不令人痛心;由蘭亭一族到普天下之民,由生離到死別,傷感的廣度大大擴充套件了。不僅如此,作者更推進一層,由現在回顧過去,由現在推想未來,死生亦大矣,這種感傷,是對人生哲理的追索,傷感中蘊含著對生的執著,對永恆的生命價值和人生事業的企慕和追求,因而這種感慨不是消極,不是沉寂,其間自有積極的一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王羲之在文中所說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這是對莊子思想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虛無主義劃清了界限。世間畢竟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而這些美好的事物又是那麼難遇易逝,短暫的生命就顯得非常珍貴;死是生命的毀滅,長壽畢竟不同於夭折。王羲之對老莊思想的批判,反映了中國隱士的另一種思想取向。他作為作家和書法家,縱情於文學藝術,以形象思維為重,但他坦然承認生命的脆弱,而蘭亭盛會卻可以不因參加者的死去而湮沒人間,那就是作序記勝,流傳後世。王羲之處於玄談之風盛行的東晉,敢於批判莊子的虛妄之言,並且將深沉的傷感託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充分表現了他的膽識和理念,自然有其積極的意義。

解讀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自然灑脫的思想與深情超俗的情感無不讓人怦然心動,繼而掩卷長思。是啊,讀此文,也是在解讀人生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