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75W

關於《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吳慶恆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關於《老人與海鷗》教學反思

課文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半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學這篇課文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圍繞文中兩個問題展開教學:1、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老人愛海鷗?2、老人死後,發生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從中體會到什麼?基本教學流程是:匯入課文,出示學習目標,然後出示自學指導,讓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基本流程如下:默讀課文——自主學習畫出句子(能體現老人愛海鷗的句子)——寫體會(批註)——小組討論——彙報(合作交流)——師生點評。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展開想象,豐富文字內容,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如在品味描寫老人的外貌描寫的句子中抓住三個“褪了色”體會老人的無私,適時讓學生補充課前查詢的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故事;抓住“背已經駝了”體會老人年紀很大,但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十多年來,一到冬天每天堅持步行二十餘里給海鷗餵食,因為工資不多,全是節省下來給海鷗買餅乾——說明他的無私,對海鷗就像對自己的兒女。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真正體會文字表達的情感。

這節課帶給我最深的一點感受是隻要大膽放手,有方法的指導,學生就能學得輕鬆,並且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他們自己也能找到答案,這是一件快樂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