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閱讀答案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1.6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閱讀答案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閱讀答案及賞析

浣溪沙

(宋)張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②聲裡繡旗紅。澹③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注】①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於湖居士,著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此詞調名下,乾道本《於湖先生長短句》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頭上的細皮條等。③澹(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6.下列對詞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詞的上闋寫邊塞平原遼闊之景,還表明了此人對收復中原的信心。

B.上闋前兩句描寫了晴空萬里、水天相接、鞭聲響亮、紅旗耀眼的景象。

C.“澹煙衰草有無中”不僅描寫了極目遠望之景,還表明了詞人對收復中原的信心。

D.詞的下闕抒寫了北望中原之無限感慨感慨以及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悲涼心緒。

7.下列對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向是()(2分)

A.詞的上闋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角度寫景,時節鮮明,色彩明麗。

B.“一尊濁酒戍樓東”一句在下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詞的下闕抒發感慨,儼然可見一位愛國志士的形象。

D.這首詞氣勢雄健,意蘊深厚,體現了豪放之詞風。

參考答案

6.【答案】C

7.【答案】A

譯文

秋日天空明淨,遠水蘸著長空,軍營裡紅旗飄揚,不時傳來馬鞭聲陣陣。遠處淡煙籠著衰草,秋色在若有若無之中。

萬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東門的城樓上借一杯濁酒澆愁。酒後揮淚灑向悲涼的秋風中。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縱目遠眺塞北風景的.明麗與壯闊,下闋抒因中原淪陷而起的悲痛之情。

這首《浣溪沙》上邊寫景,逼真地烘托出“邊塞”的氣氛、作者的心情。下片直寫作者對中原故國的懷念。

全詞只有六句,四十二個字,卻表現了頗為博大的主題思想。作者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對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現得淋漓盡致。該詞寫情真切,景物描寫、氣氛烘托、感情抒發巧妙組合,輝映成篇,作者的藝術技巧,由此也可見一斑。

詞牌簡介

浣溪沙,詞牌名之一。浣溪沙(huàn xī shā),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

作品格律

浣溪沙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為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祕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狀元及第,授承事郎,籤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祕書省正字。歷任祕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為建康留守。又為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

張孝祥善詩文,尤工詞,風格巨集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等傳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