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題西林壁》教學設計範例

來源:才華庫 7.07K

引言:《題西林壁》這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題西林壁》教學設計範例,歡迎大家閱讀!

蘇軾《題西林壁》教學設計範例

教材簡析及學情

分析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補改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

這引發感情:在朗誦這首詩時你可以想象一下廬山的面貌;成片的雲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非常的高興,於是就朗誦出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教法

學法

朗讀感悟

感悟情境

教學資源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場景設定

在教室裡懸掛以山為主題的國畫,同時包括風景畫。

二、匯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說說看。

師:看了以後,你覺得廬山怎麼樣?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後,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三、講解

2、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3、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4、範讀古詩,講讀法。師配樂朗誦古詩

5、明確學習任務,組織自學。

6、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師:那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並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7、鞏固;現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

8、分析古詩結構,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9、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師檢查背誦情況

10、總結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現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裡。

師講故事《盲人摸象》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四位盲人他們錯在那裡?

11、結束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任務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學習要求)生檢查。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觀察的

遠近/高低/各不同。 實寫 角度不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同,觀

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教學反思

教學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定教,邊學邊質疑,以學生問題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領悟到道理時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層層深入,

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的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運用電教創設良好的情境,讓詩中的畫面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從而體會是人的感情,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