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參考教案

來源:才華庫 1.05W

引言:李清照這首《一剪梅》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一剪梅》參考教案 ,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鑑!

《一剪梅》參考教案

一、概述

1、這首詞是高中語文二年級《中國古代詩歌與散文鑑賞》中的一篇課文 ,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婉約詞中難得的佳作。

2、學習內容為李清照的詞《一剪梅》。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詞作筆調清新,風格細膩,給景物以情感,移情入景,借景抒情。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情感。

3、學習這首詞需要一課時 。學習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感受詞的意境,初步形成鑑賞詩歌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審美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設感受情境、學生朗讀、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全面理解詩歌的情感內容,進而形成鑑賞評價機制。

二、選題計劃

三、課件資源應用計劃表

四、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1) 培養學生補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初步形成鑑賞詩歌的能力。2)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總結出詩人李清照詞的婉約風格。3) 李清照寫內心愁苦的名句很多,讓學生把握用意象寫愁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詞,並熟練背誦,準確無誤地默寫全詞。2)錘鍊詞語,品味“輕”、“ 獨”“才”、“卻”等字詞。 3)深刻體味作者所表現的“閒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鑑賞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韻律美、音樂美,形成行為價值觀。2) 體會作者生平遭遇與創作的密切關係,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 。

五、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在國中已經對李清照有所瞭解,學習過她的《如夢令》,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導課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更多的參與,既溫故又知新。

2、學生對於詩歌僅僅是讀一讀,在獨立鑑賞評價方面的能力不足,如何教會學生鑑賞詩歌的方法才是詩歌教學的終極目標。

3、在“閒愁”和“相思之苦”這個情感的理解上,學生缺乏生活積累,可能有困難。

4、好多學生可能通過學習能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但不一定能準確寫出全詞,因為文中有幾個生僻詞,如“簟”,還有“裳(chang)”的讀音等。 六、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學習詩歌貴在想象,學習詩歌要善於插上想象的翅膀。作為詩歌教學,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儘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感受詩歌意境美的

平臺。詩詞的語言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跳躍性,這也正是培養學生豐富想象力的最佳文字。這堂課我充分運用開放性原則的教學原則,採用聯想、比較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已經學過的李清照詞《如夢令》的回顧,和這首詞做比較閱讀,以舊促新,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裝置-----主要是情境導課時展示一組溪亭日暮、藕花深處、歸舟爭渡、驚飛的鷗鷺的畫面,同時用多媒體播放《一剪梅》改編的歌曲《月滿西樓》,畫面意境優美,音樂婉轉動人,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很快進入情境,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教學結束時,也可以師生同唱這首詞,將課堂結束在師生情感共鳴的最高峰,餘音繞樑,意味雋永。 八、教學過程 一、詩畫匯入 :

※展示一組畫面:溪亭日暮、藕花深處、歸舟爭渡、驚飛的鷗鷺 師:(明示畫面中的意象)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看到這些畫面能想起國中學過的哪首詞? 生: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師生齊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師:(啟發)詞中寫的是作者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和開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變遷,女詞人還能一如既往地做個快樂天使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學習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螢幕顯示課題)

六、品評鑑賞

1、整體感知:概括詞的上下兩片所寫的內容。

2、本詞寫的是哪一季節的景物,其中有沒有明確點明時令的詞句?

明確:秋,初秋的'景物;“殘”,可解為殘留意;“秋”,非為秋天,而為涼意。“花自飄零”,為秋景;“輕解羅裳”,乃為著秋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