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06W

教學目標 :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範文

正確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欣賞本文的立意美、語言美、結構美;朗讀並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 前兩項。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

課前佈置學習預習:

(一)泛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與全部註釋。

(二)閱讀背誦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第一課時;

(一)匯入 。

板書岳陽樓上的一副對聯:

後樂先憂,範希文庶幾知道;

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問:範希文是誰?後樂先憂是什麼意思?以此引出本課。

(二)閱讀理解。

1.學生試讀課文(亦可教師範讀)。

2.正音:

謫()守 霪()雨 檣()傾楫()摧薄暮冥冥() 憂讒()畏譏 岸芷()汀蘭 寵辱偕()忘 浩浩湯湯() 陰風怒號() 嗟()夫

3.學生提問。

4.師生討論,釋疑。

5.學生朗讀課文。

6.指導學生逐段閱讀以至熟讀全文。

7.限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朗讀或背誦。

(二)學生質疑。

(三)教師歸納幾個基本問題,展開討論,釋疑。

1.怎樣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2.上述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與文章中各段具體內容是如何聯絡的?

3.本文的'結構和語言有何特色?

(四)比較分析。

問:本文與杜甫詩《登岳陽樓》都是以岳陽樓為題材的,它們的內容、結構有何異同?

提示: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法。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寫作原因:《登》是慕名登臨而作,《記》是應約有感而發。兩篇中間都是寫景。《登》: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魄巨集大,意境廣闊。《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也有著同樣的氣勢。不過《記》在寫陰雨、睛明景色時,情景相生;而《登》詩三聯寫自身經歷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與次聯寫景沒有直接聯絡,兩篇最後都抒懷,但《記》是在與前文的悲喜之情對比中提出了先憂後樂的主張,顯示了作者志趣的高遠;《登》詩是由自己的遭遇聯想到吐蕃入境,邊境不寧,百姓遭戰亂而流離。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同樣於憂時傷亂中見其憂樂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所以,可以說范仲淹與杜甫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詩、文),大致相同的結構(述因寫景抒懷),寫同一物件(岳陽樓),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與民同憂樂)。

(五)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寫作特點。

(六)檢查背誦全文。

(《語文教學之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