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汪倫》片斷賞析及反思

來源:才華庫 1.86W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瞭解了詩句的意思,現在請大家分小組根據詩意,練習表演一段汪倫送別李白的小品。

李白《贈汪倫》片斷賞析及反思

學生分小組構思、設計、表演。

師:哪位李白和汪倫願意上臺表演?請大家認真看他們表演,等會指出他們哪些語言、動作。表情表演得好,好在哪裡?哪些地方表演得不好,為什麼?

(兩生表演)

生:我覺得馬騰扮演的汪倫喊李白,等等我,我來送你了不對,李白應該是聽到汪倫的歌聲才看見汪倫的。

生:我認為馬騰和韋倫一個站在船上,一個在岸邊,抱拳說:多多保重這句臺詞用的好。

(很多同學點頭笑)

生:從圖上看,李白是個大官,他不可能像韋倫表演的那樣──自己划船,他應該喊:船伕,開船!

(生大笑)

生:(搶說)還有,船應該還沒有離開岸邊。詩中說的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意思是說李白坐上船剛準備走,忽然聽見汪倫合著腳步節拍唱歌的聲音。表演時李白應先喊船伕,開船,聽到汪倫的歌聲後,又對船伕說等一等。

(生笑)

生:我喜歡韋倫最後看著馬騰說: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啊!

生:李白是有鬍子的,最好韋倫便用手做捋鬍子的動作,邊說: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啊!我從電視上看到古代詩人吟詩時最常用的就是這個動作。

(很多學生搖頭、晃腦,捋鬍鬚,吟詩)

生:鄭老師,我們不知道汪倫應唱什麼歌。

師:這確實是我們要思考的

師:同學們為了完善這個小品,提了很多好的`建議,現在仍按小組排練,劇中汪倫唱什麼歌依靠集體智慧來編,可以各不相同。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再演出的小品,希望人物的語言、動作符合人物個性,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做到嗎?

生:(大聲)能!

反思

這個教學案例,通過小品表演,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左腦、右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既重視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又激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從最大程度上挖掘了學生大腦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學生互以評價,使個人的智慧變成了集體的智慧,在互以評價中思維相互撞擊,心靈相互溝通,情感相互交融,共同創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課堂成為虛擬的古時送別之地,學生的人格也由此得到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