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文言文閱讀比較

來源:才華庫 5.64K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醉翁亭記與豐樂亭記文言文閱讀比較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記》)

【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豐樂亭記》)

【小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A.臨溪而漁/執策而臨之曰 B.至於負者歌於途/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C.遂書以名其亭焉/名之者誰D.四時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小題2】用斜線(/)為文中畫展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2分)

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5分)

(1)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2分)

(2)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3分)

【小題4】【甲】【乙】兩個選段在表達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麼共同點?(4分)

答案

【小題1】D

【小題2】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小題3】(1)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樹蔭。

(2)又幸好這裡的百姓因年成豐收而欣喜快樂。

【小題4】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來排遣愁懷的複雜感情。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 A中劃線的字“臨”,都是“面對,對著”的意思; B中劃線的字“負”,都是“背”的意思;C中劃線的的字“名”,都是“命名”的意思;D中劃線的字“景”,前一個是“景色、風景”的意思,後一個是“日光”的意思。所以選擇D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註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並做到重點突破,對於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學生應瞭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語感並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後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比如句子的“主—謂---賓”,有時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這裡就是句與句之間的斷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

點評:文言句讀常識既考查了學生的文言常識的知識掌握,又考查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很大幫助。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芳(香花)”、“發(開放)、秀(草木茂盛)。”這些詞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其(這裡)、“樂(在這裡是歡喜)的意思”等詞翻譯準確,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時保持整個句子的流暢性、準確性。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4】試題分析:學生做題時首先要認真閱讀選段,感知文字內容,繼而理解文字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的感情。甲文第二段寫太守、眾賓、遊人之樂。這一段先寫滁人之遊,表現了滁人和平生活之樂。再寫太守之宴,表現了太守與眾賓的宴酣之樂。最後寫太守的醉態。這裡以醉翁亭的美麗風光為背景,描繪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圖,同時也顯示了太守政事的清簡。乙文中“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說明歐陽修時為滁州刺史時,不僅自己享“樂”,自己陶醉於山水之間,沉迷於美景之中,而是“樂”在老百姓那裡,在於民風民俗民願民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與民同樂”。由此可見甲乙兩個選段在表達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的共同點是: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來排遣愁懷的複雜感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能力。

點評:揣摩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題,一定要結合文章內容,做全面的分析理解,千萬不要斷章取義。分析文章主題、揣摩人物情感時,可以看開頭,看結尾,看抒情議論段,看文中敘述了哪些事,也可以透過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和關鍵詞句,根據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把握住文章的主題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