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七年級-記敘文

來源:才華庫 2.63W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要寫清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六要素“。我們該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長的煩惱-七年級-記敘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的煩惱-七年級-記敘文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有的人把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你稱為成長中的煩惱。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遇到過煩惱——“就是大人們總不相信我能把學習之外的事兒做好!”當我問大人們為什麼時,他們常常會說“子女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就拿今年春節買春聯和拉花這件事來說吧!本來爸爸、媽媽上班,沒時間提前購買,可當我自報奮勇要替大人“分憂”時,媽媽的頭搖得卻像“撥浪鼓”似的說,小孩子別去小心讓人給騙了。我心中暗想,小瞧人,俗語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多走幾個年貨攤,多打聽打聽幾家不就行了。結果,我以比別人少花3元的價格買回了一付春聯和4對室內拉花。

節日期間,爸爸決定每天至少做4道菜以慰勞忙碌了一年的'我和媽媽。我更是興奮的每天做飯時都有圍著爸爸身邊。但是,當我拿起菜刀要幫爸爸切菜時,爸爸媽媽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別動,刀子會切到手指的……當我要幫助爸爸涮洗餐具時,大人們又驚呼,小心別摔壞了碗……

唉!既然知道這些事情我做不好,可又不教我做,那麼我什麼時候能會呢?其實,像我遇到的這些煩惱,相信其他同學也一定遇到過。記得上國小5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大安市農業科技示範園,參觀結束,在吃中午餐時,由於我們這些男孩子誰都不會拔魚刺,結果是瞧著一桌子的魚宴,同學們誰都沒吃飽。

在網際網路上,我瞭解到,像我們成長中的這些煩惱在美國、英國等一些西方國家裡的同學中,是很少或不會發生的,他們無論做什麼事,父母一般都不隨便反對。唉!啥時候,我們中國的媽媽們能與世界接軌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