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茶作文(通用8篇)

來源:才華庫 5.66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的茶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的茶作文(通用8篇)

故鄉的茶作文 篇1

我的故鄉是湖南省望城縣,那裡地勢平坦、雨熱同期,良好的生產條件造就了著名的“魚米之鄉”望城的物產十分豐饒,有著獨特的風土人情。

姜鹽茶,便是家鄉的代表之一。這茶不是一般的茶,但做法十分簡單:先把姜用木錘打成鬆散的絲絮狀後放入茶杯中,然後依次放入茶葉、芝麻、黃豆、花生和鹽,最後倒入沸騰過得開水便可倒入茶碗。引用都是樸實無華的材料,經過湖南人的配對後契合在一起展現出本土的美味。

無論是誰,只要到望城做客,主人家都會沏一碗姜鹽茶來招待你。按照湖南當地的規矩,需要用雙手接茶,以示對主人家的尊重。茶上來以後,端到嘴邊吹一吹,同時有一股香味湧入鼻腔,將茶放一會兒,等不再燙嘴時便可飲用。

焦黃的芝麻經過劇烈的翻滾後零零星星的浮著,金黃色的水下是炒芝麻和綠的發黑的茶葉,其間藏匿著若隱若現的縷縷薑絲,有時能偶遇披著硃紅色外衣的花生或炒得種皮迸裂的黃豆。一大口喝下,花生和黃豆的香脆自是不必多說的。不知你是否嘗過那種味道:平淡無奇的白水與清新微苦的茶、提鮮入味的鹽和辛辣暖身的姜搭配在一起後便削弱了各自的鋒芒,融合成層次更豐富的味道:一品是鹽的鮮,二品是姜的暖,最後會有一絲淡淡的苦澀。這種味道定會讓你一飲而盡,但好客的主人任會笑眯眯的再為你斟滿一碗茶。

不僅僅是待客,家人們常有坐在一起團聚的時候,將學習、工作等生活中的各種煩惱與壓力通通拋開,坐在一起嘮嘮家常。人們放下憂愁的時間不多,團聚在一起的就少之又少,人們喝茶的時候會放下手機,與家人一起閒聊放鬆它無形之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姜鹽茶這麼好喝卻沒有一個盛名,總是為其他美味珍饈當陪襯,因為它不善於引起注意,但遠漂在外的遊子想起家鄉味的時候總是少不了它,為在外拼搏的遊子繼續打拼下去的'動力。

故鄉的茶作文 篇2

爺爺是揚州人,家裡有一塊茶地,前些年一直是大爺爺在管的,這兩年身體不適,就交給四叔忙活了。

說是茶地,其實也沒多大。祖上兩輩一時興起,誰知真就把茶葉養活了,這樣種下來,也有些年頭了。爺爺從小就是喝這青茶長大的。

我是個俗人,悟不來茶,什麼茶都喝,濃的淡的都不講究,茶葉換的也勤,和品字一點兒也不沾邊。爺爺每每見了都嘆息:傻丫頭,茶是享樂的。我半知不解。

爺爺十三歲就跟太爺到長江做修船的童工,待在船上的時間比在家還長。那些離家的日子裡,青茶便是家。五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起來做水沏茶,細品一口,舒口氣,才叫真正開始新的一天。從前條件不好,爺爺雖生活節儉,但對喝茶卻頗有考究。這幾年經濟跟上了,自然更為精細。

茶葉泡在深粟色砂壺中,需用細瓷小杯倒出來喝。有時候淡青色的茶水面上漂著幾片舒展的茶葉,頗有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味。不需要刻意學什麼茶道,爺爺往那兒一坐,倒茶時行雲流水的模樣,便自成一派。他喝茶總是很慢,一口茶能品上好一會兒。

我體會到喝茶的雅緻,卻不能理解爺爺對茶的執著。

前段時間,爺爺生了場不大不小的病,在醫院住了一陣子。可能真是到了歲數,面對躲不過的生老病死,爺爺消沉了。期間,我給他沏過一壺茶。我將帶著些清香的茶放在他旁邊的桌子上:爺爺,嚐嚐,爸特地買的碧螺春,好茶。他盯著那浮浮沉沉的茶葉,良久,才道:好丫頭,茶沏得不錯,比起當年可進步大了。茶也確實是好茶,但我喝不起。苦了一輩子,就喝茶這麼個愛好,喝來喝去就愛四兒的茶,親手種的青茶,那才叫茶。

我忽然有種明朗,爺爺這麼多年的執著,左右逃不過一個家。年少時離家,茶是思念;壯年時離家,茶是眷戀。年老之際,在京口定居,一江之隔不能時常回去,茶便成了他的寄託。

我又重新泡了一壺四叔帶來的青茶,看著爺爺飲茶時眼底的滿足,我好像見著十多歲時的爺爺,坐在船的甲板上,捧著茶杯晒太陽。抿一口青茶,心中裝著家鄉。家裡那塊小小茶地,一定會在他想家的時候給予慰藉。

一處草木一段情,從此我便能賞得青茶來。

故鄉的茶作文 篇3

“人間有味是清歡”,杭州的味兒,自然少不得龍井茶。

作為茶,龍井當然鼎鼎大名,送禮妥帖,自飲亦可。走進茶村,層層梯田上皆是養眼的綠,雲霧如煙般氤氳在山間。穀雨前,採茶烘焙,隱隱約約可見頭戴斗笠的茶農在採摘新茶。山水相逢不盡處,茶園深處春更濃。

龍井茶的炒制方法,可能是中國茗茶中獨一無二的。龍井茶的炒制,不管是青鍋還是輝鍋,一鍋到底而且一氣呵成,動作連貫。那茶葉扁如刀尖,色澤黃綠,一旗一槍,片片宛然。我好奇的挑了一片茶葉,含在嘴裡,澀澀的,卻漫出一股清香。

小口喝茶,大口吃肉,杭州人對生活的熱愛至今也不曾遺失。每當桂花十里飄香時,茶莊就客似雲來。舅舅每次國外回來,都要和我們去龍塢小聚。龍井茶放在玻璃杯裡,加滿水後茶葉皆直立不倒,載浮載沉。嫋嫋地升騰清純的色澤,溫潤的瓊漿、柔滑的茶液,嘴脣表達著清脆的嘖嘖。“品一杯龍井,看一次茶道,心也如茶湯般漸漸清澄起來,”舅舅摸摸我的頭,一邊品茶一邊說,“茶是故鄉濃品之,有家的溫暖。”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我們杭州人,不僅肯花功夫在茶上,同時也得天獨厚地坐擁好水。虎跑水和龍井茶並稱為“西湖雙絕”。以前我外公就喜歡凌晨提著空礦泉水瓶,坐著公交車,去虎跑排隊取水。我心疼外公,問“外公,這大老遠的接水不累嗎?”“喝過虎跑水,其他水就不好喝。而且這水拿來泡龍井是最好了!”難怪汪曾祺曾感嘆道,“我自此才知道,喝茶,水是至關重要的。”

燒香祈福,徒步登高,順道喝一壺清香的茶。陸羽在《茶經》裡提到“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偷得浮生半日閒,放下手頭的工作,遠離都市的嘈雜,你就去靈隱寺吃茶去,感受下禪意中有茶味吧!

茶可入饌,古已有之。據唐《茶賦》載,茶乃“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羶膩”。龍井蝦仁,亦是不惡。杭州廚師做起來最是得心應手,蝦仁珠圓玉潤,芽葉嫩綠鮮醇,吃上一口,舌尖彷彿探到了西湖的春天。

杭州的老市長蘇東坡曾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佳茗飲得多了,許是沾了茶的天地靈氣,舅舅也好,外公也罷,還有許許多多的杭州人,似乎也都眉目雋秀、性情散淡了起來。杭人,似杭茶,有味兒!

故鄉的茶作文 篇4

茶馬古道是我向往很久的地方。這個國慶假期媽媽同學聚會的地點正好是在茶馬古道,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10月3日早上8點多就隨著媽媽同學們的大巴車從縣城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盤山公路,就到了目的地,車停在一個很大的停車坪,停車坪的周圍是幾家農家旅社,我們住的是〞茶馬客棧〞,我們放下行李就興沖沖地往茶馬古道入口處跑去,入口處的大石頭上寫著〞茶馬古道〞四個大字。到了這裡下能不騎馬,我和媽媽兩個人坐一匹馬,隨著馬兒仍鈴鐺聲,一隻馬隊就慢慢地進入山林中,大家在馬背上嘻嘻哈哈,山谷間迴響著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然後就下山,馬兒們一匹匹小心地往下挪,看著山下我心裡非常緊張,生怕掉下山去,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就到了山下,牽馬人將意猶未盡的遊客們扶下馬,然後牽馬歸槽。 吃完中飯之後我們來到了關山峽谷。進入谷底就感覺到了一陣陣涼意,峽谷內層巖疊翠、飛瀑流泉,媽媽牽著我在溪石間穿越攀爬,不時被瀑布濺起的水花而歡呼,不時為腳下的深潭而躊躇不前,石壁上唯一的保險就是栓在巖壁上的鐵鏈,唯恐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工作人員在旁邊提示,不適者可以走平路,可是我沒有,因為我喜歡挑戰。經過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峽谷的出口,聽人說每當月圓之夜在這裡看月亮始終是朦朦朧朧的,這種奇怪的自然現象至今都沒能用科學道理來解釋,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 晚上,我參加了媽媽她們舉辦的〞烤全羊〞篝火晚會,直到晚上十一點才坐著大巴返回。

這次來到茶馬古道我不光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知道了以茶文化為主要特點,茶馬古道成為了一道風景線,現在,茶馬古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歡迎大家到我的故鄉茶馬古道來玩!

在我的老家安化縣(主要為洞市鎮、江南鎮)的崇山峻嶺和山澗溪流之間,就綿延著一條神祕的茶馬古道。安化山山種茶,四季運茶,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山路上默默地行走,悠遠的馬鈴聲,迴盪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歌。如今,茶馬古道上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流的風雨橋仍屹立在風雨中,彷彿在追憶著那片歷史的風景。

故鄉的茶作文 篇5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當時我還是在鄉村生活,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過的有點苦,但是對於飲茶卻是人們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的,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最缺少不了的當屬茶了。大熱天人們從田裡面幹活回來,從茶壺中倒出一碗涼茶喝起來,那感覺是在是太好了。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人們一般都是喝自己當地所產的野茶,對於西湖龍井、普洱茶、大紅袍等,很少有人飲用。

當麥苗泛青草木生髮的初春來臨,從田間勞動歸來的父輩,會順道採集一些白蒿帶回家,將其細嫩的葉片洗淨,於飯前放入大瓷盆內用開水一衝,一人一碗端上來,呈淡黃色散發出草香的茶水便呈現在飯桌上。這便是春天的第一道茶——白蒿茶。

當燕鳴簷下芳菲遍野的陽春之際,鄉間彎彎曲曲的道路兩旁百草豐茂如茵,層層疊疊的梯田埝邊野花繁星錦簇,這其間有一種開著粉紫色小花、長著翠綠色葉莖的植物叫遠志,方言叫“豔紫”,就成了村民採集的物件。

故鄉的茶伴隨著我的成長,永遠的留在我的記憶之中,不用發錢去買,都是自家動手製作而成的,味道讓人感覺特別的親切,特別的溫柔,完全來自於大自然。現在回想起來,故鄉的茶,故鄉的茶文化,十分令人懷念的日子。

故鄉的茶作文 篇6

家鄉人愛喝茶,我們從小到大從不喝白開水和涼水,毫無疑問,茶是好東西,家鄉患結石,腸胃病的人極少。小時候,總聽大人們唱:“咩也咩,喝口煙茶去!格埂”,形容的是以前婦女紡棉花的聲音,其實也是我們那裡以茶待客的一種習慣。

茶葉是自給自足的,每家每戶都有種植或多或少的茶葉樹。春天茶葉生長茂盛的時節,婦女們就揹著簍,相邀去採茶了。茶葉採回家後,先清洗,然後放在熱鍋裡炒,炒熟後,置於乾淨的門板上,男人洗淨腳後開始踩茶,所謂踩茶,即用力將茶葉中的苦水擠出,同時讓茶葉變成卷卷狀,踩茶的技術非常重要,踩得好的茶,茶水不苦不澀,而且形狀均勻好看。踩好茶後,女人們開始點火燒炕,茶炕都是竹製品,不能直接接觸火光,因此茶葉只是利用柴火產生的熱及煙燻幹,所以家鄉的茶也叫煙茶,薰茶是整個茶葉製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除了不能起明火,煙也要恰到好處,否則薰出來的茶煙味太重則味不正,太輕則不熟。通常會在薰茶的柴火種新增一些花生殼及稻殼,這樣做出來的茶特別香。

因了小時養成的習慣,我一直喜歡喝家鄉的茶,每當手中捧著一杯金黃剔透的茶,便會想起遠方的親人。細細品著那醇香的茶水,嚼著那甜甜的茶葉,恍惚回到了生我養老的故鄉!

故鄉的茶作文 篇7

我的根,在故鄉,故鄉的茶,埋在一片綠下。

——題記

生在江南,最不缺的就是茶葉。故鄉的茶園,是我常去的地方。那個地方,有著一片綠,和一個老人。

老人是我的爺爺,那個參加過戰爭,身體硬朗的慈祥老人。小時就知道:清明後芽發,爺爺準會帶我去逛茶園。又是這片綠。爺爺摸著那些芽兒,一臉動容:“時序井然,按時而發,最不會騙人的,就是這茶。”我跟著爺爺一起感受這茶芽帶來的氣息。“做人就得學這茶,不急不緩,在最適合的季節尋一個時機。不能早,太早熬不過冬;也不能晚,太晚太陽就被別個吸收咯。”我望了望茶園,又望了望爺爺,心裡已有了定計。

這片綠,有它的從容與淡定。它不嬌不縱,順應四季,教會我如何穩妥的生活,適時的勃發。

整個春夏,我一有空閒就去茶園找爺爺。爺爺總是搖搖晃晃穿梭於綠色間,挑著水,施著肥,手裡還帶著一把小剪。除了吃飯睡覺,爺爺的所有時光都泡在了茶園,有時我遠遠地望著他,見他時常用手輕撫茶葉,彎下身用經歷過歲月的老臉貼著葉片,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他會用對待孩子一樣溫柔的語調去跟茶葉兒叨唸。在我眼裡,爺爺澆灌的不是水,是他的心血;施的也不是肥,是他全部的寵愛。我走上前,抱著爺爺,罵他偏心,對茶葉比對我還要好。爺爺哈哈大笑,沒有停下手裡的工作:“這茶啊,靈氣著哩!你付出給它多少,它都會如約回報,對待養育它的人,它可也會報恩!”我似是明白了,靠坐在茶樹邊:世間的萬物都是相通的,僅是這茶,都能靈氣地感恩,長出最嫩綠的葉兒回饋給人。

這片綠,有它的靈性與感恩。它記住你全部的好,在將來的每一天默默為你服務,教會我友好對待萬物,因為我們彼此聯絡,不可分割。

摘下的茶,總被爺爺存在罐子裡,每天用鑷子取出。倒上水,壓一壓,泡一泡,一盞茶便是一個下午。我也喝茶,但總嫌它苦。爺爺卻搖了搖頭:“說茶苦的,都是沒遇到挫折的人。茶雖苦,但它回甘,你沒有嘗過苦頭,又怎能體會到它的香甜呢?”是啊,沒有苦難的人生,又怎能叫人生呢?經受過了挫折的人生,才會留有餘香啊。

這片綠,有它的苦澀與甘甜。它淡雅、堅韌,教會我如何細嗅苦難過後的餘香。

我又回到了故鄉,又是這片綠。一畝茶林,一杯故鄉的茶,給了我一生的底氣。

故鄉的茶作文 篇8

我的故鄉在湘陰。在故鄉,每個人都喝芝麻茶,那裡十歲的小朋友都會泡芝麻茶。

一群可愛的芝麻浮在水面,幾顆豆子點綴其間,就是芝麻茶的廬山真面目,但真正讓芝麻茶散發濃濃香味的是它肚子裡的姜泥與茶葉。我老家在湘陰樟樹港那邊,吃完午飯家鄉人都喜歡喝上這樣一碗正宗的芝麻茶。端著碗,喝著芝麻茶,聊著天,也成了我們湘陰村民最悠閒的生活方式。小時候在樟樹港,我經常會瞧見兩三個人端著芝麻茶,在鵝塘(就是房子前的院子)有形有色地嘮家常。去鄰居家串門,到朋友家作客,主人定會細心地泡一杯散發著濃濃清香的芝麻茶,那是我們小孩子特別喜歡的味道。

小時候,看見伯伯在跺姜,就知道伯伯要做芝麻茶了。我和姐姐湊過去纏著要學,伯伯自然樂意。開工嘍!開工嘍!先燒一壺開水,將姜打碎成泥狀,把大水杯擺在桌子上,往水杯裡放入剛打的姜、一兩勺芝麻、茶葉和豆子,把開水倒入大水杯,再準備另外一個空杯子將芝麻茶在兩個杯子間來回倒幾次,讓芝麻豆子在兩個杯子裡盡情翻滾,噴香的芝麻茶就做好了!我們小心翼翼地端著芝麻茶,然後畢恭畢敬地遞給客人說:請喝茶!客人們嚐了我們的芝麻茶都紛紛說好喝,還不住地誇讚道,可真懂事!大伯聽了臉上自然有光,而我們心裡也不免樂開了花,那心裡頭的感覺,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我已很久沒回故鄉湘陰喝芝麻茶了,現在長沙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買到可口美味的茶飲品,但與故鄉的芝麻茶相比,總感覺缺少點什麼。我想,這其中缺少的不僅僅是藏在芝麻茶裡的那股子獨有的清香的味道吧!

懷念故鄉的芝麻茶,懷念故鄉的生活味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