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痛苦作文合集六篇

來源:才華庫 1.1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痛苦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痛苦作文合集六篇

痛苦作文 篇1

人的一生中,要忍受千千萬萬的痛苦,像親人去世、被人打傷等大大小小的痛苦幾乎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會有幾次,但讀了《青銅葵花》後,才發現我經歷過的痛苦與青銅和葵花的遭遇相比,真是差遠了。

這本書主要說了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通過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兩人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兩人一起長達,一起玩耍,漸漸的建立起了友情。好景不長,當葵花12歲時,葵花不得不又被帶回城市,青銅為此不吃不喝,在大草垛上遙望著葵花所去的方向……

這本感人的小說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完時已是淚如雨下,第二次是強壓淚水卻還是好像被東西堵住了聲道。作者的筆調實在動人,他將青銅和葵花經歷的苦難寫得深入人心,令人倍受感動,將兩人的友情也寫得極富詩意。

小說中,青銅和葵花面對極大的痛苦都沒有顯示出懦弱,這不禁把我的思緒引到以前,一天下課,我在兩組間的走道上走,張軒宇迎面走來,猛地一撞,我沒有防備,一下摔倒在地,肘關節磕到了椅子角上,淚一下子出來了,說起來可真夠丟臉的,朋友,記住:少年時對痛苦有一種風度,長大才會有成就!

痛苦作文 篇2

回憶,是件痛苦的事。它能把人們的思念撕扯著填入心扉,搗碎了融入血液,發酵著深入骨髓,奔騰著匯成河流…。.

我喜歡發呆,對著湛藍的天空望啊望,小女孩的思緒在飛揚。我不願意長大,想在這一刻停留,讓那幸福不成為曾經。

發呆時,我會回憶,回憶以往,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

那個向日葵盛開的夏天,我們攜手成長的時光,在我的心底儲存著。六年的情誼,就這樣,在秋季的分界線散開了,向日葵敗了,耷拉著頭。我們走向了陌路,成為了毫不相識的路人甲。真,那一天看見你,你剪頭髮了,沒有了往日的朝氣,你成為了一個安安生生的學生,記得,暑假的我們,還做著“頭髮革命”,那麼,我們還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嗎?

翻開相簿,一個個熟悉的臉龐閃現在眼前。我看見了那小時的我,扎兩個羊角辮的小女孩,眯著眼,傻傻的笑。我茫然了,那真的是我嗎?我也想回到那個時代,可,卻永遠也會不去了。我看到,照片裡爸爸媽媽那充滿笑意的臉,爺爺奶奶那挺拔的身軀。我哭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眼前的爸爸媽媽多麼憔悴,鬢邊早已有了白髮,那笑容多麼疲倦。爺爺奶奶背駝了,他們說:“老了就不中用了”,聽了這話,我的心揪著,揪著…

翻開我小時的歌謠,那是我幼兒園記得,當時不會寫字,便讓媽媽代筆,依舊清晰的筆跡,藏著我童年的稚嫩,我的淚水打溼了字跡,我的心痛苦並幸福著。

記憶太多,開滿了心靈的田野,嫣然一笑。

記憶的碎片,我將它們拼湊。

回憶,是件痛苦的事…

痛苦作文 篇3

啊!什麼!音樂考試竟然……竟然……要考樂器!Oh!MyGod!我那副簡直比哭還難看的表情,不禁令人萬分同情。雖然我學過電子琴,但那是受人所迫,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學的。與媽媽談了整整半年,終於同意了讓我放棄它,現在要我重新揀起來,真是比登天還難!因為那已經是幾千萬年前的事了,而且我只會這一種樂器,還佔了整整十分,要是期末考試有一個科目下了90分,媽媽的臉一定會比包公還黑!上帝,我該怎麼辦呀?我一臉沮喪地回到家裡,朝著那讓我怨氣沖天的電子琴瞥了一眼,它早就變成了我的雜貨架了,害得我滿頭大汗。又找了半天,兩本破爛不堪的琴譜被我翻了出來,我決定練練巴赫的《小步舞曲》,這是我最熟的。我對著電子琴,手指像個機器人,沒有絲毫靈活性,只有機械,還夾帶一點“暴力”。可憐《小步舞曲》本應該是歡樂的、充滿喜慶氣氛的,可在我的“暴力”下,生硬極了,唉……媽媽終於下班回來了,看見我居然在練琴,我寧願媽媽說:“沒事找事,練什麼琴,快給我去做作業!!!”

哪怕這是我最討厭的。可事非所願媽媽說的是:“咦,你怎麼練起琴來啦,想起來了吧?好好練,練完再去做作業啊!”練完……不會吧……很美的一首樂曲,就這樣被我糟蹋了。唉,真是“無奈又得練琴,心思不知飛路。無法不彈琴,卻又生硬指澀。無奈,無奈,為了考試將就。”(改編自《如夢令》)真是無可奈何的痛苦呀!痛苦的事作文

痛苦作文 篇4

一堆黏土,勢要經過烈火百般鍛燒方成一件精美瓷器;一隻蝴蝶,必定歷經千般磨難才可破繭而出蝶舞天際;而一個人,須得習慣萬般苦難方能洗淨鉛華,從容美麗。

——題記

自我們降生在這世上,便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全新的生命,而當我們漸漸成熟,脫離家人的.庇佑獨立行走於世間,遍嘗世間百種艱辛苦難,人情冷暖之時,回首望去,不難發現,那些愉快,最終因為過於短暫而在回想起來之時變得傷感;而那些苦難,卻會因為刻骨銘心而變成了回憶中的快活體驗,緣由無他,只因痛苦本身便蘊含了美麗。

說起國粹京劇,無人不知梅蘭芳, 這個一顰一笑百般風情的一代名旦深映於我們腦海,我們看到的,是他的絕代風華,可誰又知道,這風華之後的艱辛與苦痛。八歲之時,我們或許正熱衷於扮家家酒等遊戲消遣時光,而他已經開始勤學藝,每日天剛亮便跟師傅練各種基本功;寒冬臘月在冰上練踩蹺、跑圓場,四肢僵痛亦生生忍受;眼神不夠靈活,便每天放飛鴿子讓眼神隨之轉動……數年如一日地堅持,終成一代名角留芳後世。過程確是痛苦,而當百轉千回苦盡甘來之時,這痛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美麗,而這痛苦也未必是痛苦,只是衍生為了一種習慣。

中國舞蹈千手觀音一定震撼過許多人,我亦是其中之一。從此,我記住了邰麗華這個名字。她的人生該是苦難不幸的,沒有了聽力,沒有了說話的能力,一個殘疾人要如何跳好舞蹈?她用行動告訴了我。每天練舞,練得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即使老師已經放棄了她,她仍是這樣練著。深冬時節,訓練時只穿一件單衣仍汗流浹背,膝蓋被磨得流血、紅腫,她亦不叫苦,她知道,自己沒有語言能力,所以她希望舞蹈能夠成為她自己的一種語言,眾多獎項證明,她做到了。她把經歷的痛與苦揉合在一個名為習慣的光球中,讓它日益閃耀。

四年零三個月的艱苦努力,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多次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身體變形地像一張弓,眼睛不能平視,連看一封信都要仰視。如此巨大的痛苦卻被他漸漸習慣,竟堅持到了最後,《創世紀》這一巨幅壁畫,轟動世界,似也是一種必然。苦難自是難熬,但當我們習慣了去承受它時,它反而變為了衍生美麗的處所。米開朗琪羅這個名字,亦成為了一座後人無法超越的高峰。

人存活於世,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如同紅塵陌上不可能一馬平川,而有些關,我們只能一個人過。

學會習慣苦難,如果你無法破解它;學會享受痛苦,如果你無法拒絕它;學會發掘美麗,如果你正處於痛苦之中……

痛苦作文 篇5

枯葉,凋零飄落,在廣漠的土地上,留下一絲清香。

星辰,稍縱即逝,在漆黑的夜幕上,劃過一道光芒。

微風,輕輕拂過,在荒蕪的沙漠上,留下一道痕跡。

生活,自然,一切都擁有美麗的印跡,又好似一條小河,汩汩而流,風光旖旎,回首遙望,痛苦的曾經讓你的心再次糾結,何不讓一縷溫柔的晨風拂拭你狂亂的心扉,也許苦悶中的你已經在天空中舞出了唯美的姿態,猶如輕紗下的曼妙舞蹈,令人心醉。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的確,痛苦的身影,辛酸的眼淚比比皆是。蘇東坡三歷被貶,獨自徘徊在大江南北,那是無盡的思鄉之痛;司馬遷遭受宮刑,歷盡千辛完成《史記》,那是道不完的身心之辱;孔子一生困頓,遭受厄運,那是難以言說之苦。在一番痛苦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遷客騷人寫下千古文章。

痛苦造就人生,快樂點亮生活。

陶淵明怡然自樂,那是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閒適。

王維在青青竹林間高雅的聲聲古琴,那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暢然。

李白騎著毛驢,開懷暢飲,那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壯志豪情。

歐陽修沉醉山林,大宴賓客,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情懷。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細細品味,每一種味道在你的舌尖伸展,都流露著它們最本質的美。痛苦與快樂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需要自己的感悟和領會。當你身陷痛苦的時候,依然要感激上蒼,讓你有這個可恨,可想,可等,可怨的瞬間,否則,生命就像一棵枯藤,了無生趣。

時光荏苒,花開花落,當每一聲雞鳴撕破黎明的寧靜,又要開始新的生活:有痛苦,有快樂,有悲傷,有寂寞……時間一如既往地流逝,帶著痛苦的哀怨,快樂的欣喜,一切都是美的印跡……

痛苦作文 篇6

烈日杲杲,蟬鳴聲裡,寂靜鐵箍一樣箍住群山,一個年輕人脫掉衣服,躺在晒得炙熱的岩石上,聽任背上燙起燎泡,他幾個小時躺著不動,望著天角久久不去的閒雲,內心也像烈日炙烤一樣的痛苦;——這位年輕人就是“文革”時期的朱多錦先生,一個為思想付出慘重代價被時代拋棄的人。

那時的朱先生在周邊人看來冒著點都點不透的傻氣,研究“文革”運動換來了“惡攻罪”的罪名,詩歌日記被查抄,當時給詩人帶來詩名的詩歌《告訴我,黃河》就被搜出銷燬。隨後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大山一樣壓來,災難像腳下的流沙,稍用一點力,就會把他吞沒;1972年夏天發配到聊城郊外的山東師範學院“五七幹校”勞動,65級的畢業生70年就都分配了工作,而他沒有工作的機會,只有屈辱和屈辱帶來的痛苦守著他,在幹校當傳達、種菜、清理廁所、壘豬圈,累得全身像散了架,每天僅有一條狗為伴,和流放無異。

苦悶,無以釋懷的苦悶,在心靈深處刻下了一道深深的溝槽。在幹校,掛滿花邊般霜雪的林地,他默默地勞動,想把全部的痛苦埋進心田,想讓它們安靜地呆在裡面,可是不能,它們時不時地冒出來,鐵鏽一樣腐蝕著靈魂。他沉進痛苦的淵藪,卻無法向痛苦屈服,他必須捍衛內心的聖地,在痛苦中發出聲音,他拿起了筆,痛苦成了他文學創作的催化劑,心底釋化的壓抑和屈辱,都化成筆下的詩行;詩歌成了他對痛苦的宣洩,對失落的人性的呼喚,對文革的抗議性思考,對苦難生活的反芻,詩歌也彰顯著他不羈的情懷,給揮之不去的痛苦帶來了慰藉,使心靈得以蘇息,靈魂得以舒展。

知識分子其實是靈魂始終在煉獄中煎熬的人,要活下去,就得在痛苦中找出意義。只有那些懂得“為什麼’而活的人,才能經受得住痛苦。必須要說的是,那個年代的很多人,腦子裡都是無意識地跟著一次次的運動前行,而不去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拉車不認路、“指到哪打到哪”一無定見的馴服工具,形成了可怕的“集體無意識”,這些人平安無事,生活的相當愜意,骨鯁敢言的朱先生則成了時代的棄兒,處的物件也悔婚離去,已成大齡青年的他後來在農村找了個物件。

深秋向晚潮氣初泛,他徘徊黃河岸邊,抹染夕暉的母親河如一川銅水滾滾東來,河風吹熄了星星,他的眼中卻透出幽如遠山的哀思;暮色蒼茫中他露宿河岸,夜聽濤聲嗚咽,任憑迷惘的淚水濡溼兩頰。今天的朱先生已經是一位65歲的老人了,黑黑的清癯的面龐,瘦瘦的身材,腰挺得很直,走路步子邁得挺大,一副急匆匆趕路人的樣子。

現實生活中他確實也是如此,每個周只有四天住在省城,他週一一早從齊河老家趕回濟南的雜誌社上班,週五晚趕回家鄉,遊走在家鄉、都市之間。晨露初溼,他就已經登程;明月降臨,還走在返家的途中。在夜色漸濃的黃昏裡,土腥味兒濃濃的冷風拂入胸懷,莊稼地從腳下悄悄伸向黃河堤岸,伸向遠方的天際。一個處在城鄉交錯、心離家鄉最近的城市詩人,獨行在郊區的路上,常常抒發為文的萬端感慨,梳理思想的整個脈絡。他的好些學術思考、詩歌構思、形象思維和影象思維的撞擊都是在回城返鄉的途中完成的。

“由於我對命運的思考,我的命運竟是思考命運的一種命運”。十多年間往返奔波,寄居省城煢獨一人,箇中甘苦只有詩人本人清楚,他在省城沒置下房產,在家鄉也沒置下可人的家業,沒多少浮世的財物,到現在還揹負著十幾萬的房貸。儘管自己一直受著經濟的壓迫,處在清貧的生活中,但他富有的精神儲備並不是常人具有的,他今天更多的還是形而上的痛苦,這樣的痛苦日甚一日的敏感,日甚一日的尖銳。他關注打工階層、關注城市裡的弱勢群體,對城市發展及城市人群生存狀態由來已久的憂患,使得作品充滿了對當下痛苦與磨難的質詢、孤獨憂思、憤世嫉俗、苦悶彷徨的痛苦。他的現代城市敘事詩,直通思辨,作為原生態的自在的寫作,運用美的“審醜”來“反諷人生”,更多的具有了社會批判精神,展示了一個現代詩人的品格。

今天的商品社會不動聲色地消解著對人生意義的探討,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還是把文學當成抬轎子、吹喇叭的工具,和以前政治掛帥大興“文學工具論”沒什麼兩樣。儘管一些鑽謀下海、和經濟沾邊娛樂大眾的作家掙到錢了,但文學畢竟是人學,是寂寞和貧寒中的事業。“作家並不是百靈鳥,也不是專門歌唱娛樂人的歌妓”,只有不為世俗功利所動,以全部的痛苦的精神能量進行畢生的經營,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文學觀念的成熟是人的核心觀念的確立,付出的代價越大,在現實中就越痛苦,而這種痛苦成就了朱先生文學作品的深沉厚重,詩歌是他剖析社會、抨擊醜惡、平息內心痛苦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在今天,還有些人無端地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對他的作品進行這樣那樣的詆譭,其源蓋出於對這位老詩人和他的作品的不理解。像他這樣一個不該說卻偏偏要說的人,一個打斷骨頭也得求真的人,一個以個人遭際和付出心靈中最痛苦的代價試圖換來當今思想解放的人,應該是有功於這個時代的人。

一位詩人的作品,由於不同時期的讀者不同而不斷獲得前所未有的新的美學價值。看一個詩人,不僅要看他能夠立得住的詩,還要看他的身世、創作分期和有關他的論述,這樣才能更準確一些。有詩評家說朱多錦先生是一個被邊緣化了的詩人,此話雖有待商榷,但並不見得有什麼不好,“作家應該背對文壇面向讀者” ,一個真正的詩人未嘗不是如此。朱先生曾經說過“寫作是一種命運,不是分工”,他把寫作看成他來世間的一種宿命,那是詩歌來寫他,而不是他去寫詩歌,他崇尚的一直是自在的寫作。20xx年,朱先生詩歌研討會吸引省內外上百位詩人、詩評家的參與,一本專門介紹研討會盛況的專著《泉林晤語》,在當下很有詩學影響。

“文章憎命達”,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富貴者寫不出好作品,安於清貧,“迎風臨川,破衫如幟”的朱先生,文學上的成就將是奉送給他的最豐厚回報。今天的這個社會已經很少有仰望星空的人,朱先生應該算一位,他的很多作品將在更遠的歲月釋放出光輝,正如省社科院楊政先生說得那樣:“他可能在今天還比較寂寞,但是在他的身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評價他,研究他,尊敬他,認可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