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作文彙總八篇

來源:才華庫 2.51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發現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發現作文彙總八篇

科學發現作文 篇1

誰會捨得錯過科學課呢?科學課可有意思了。上次科學課留了作業:把一朵白色花的花枝剪成兩半,一般放在紅色的水裡,一半放在藍色的水裡,觀察有什麼變化。

我買了一支白玫瑰,拿來兩隻小玻璃瓶子,把水粉畫用的紅顏料和藍顏料分別放在瓶子裡,加上足夠的水,按照要求做了實驗,然後放在水瓶裡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後,趕緊來看玫瑰,多希望能看到科學書上的實驗結果:花兒一半藍一半紅。然而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白玫瑰一點變化都沒有。

媽媽說,可能顏料的顆粒太大了,花莖沒法吸收。爸爸出去買藍墨水和紅墨水,一會他就回來了。我又重新做了一次實驗。然後我拿來板凳坐在玫瑰花旁看了一小會兒,就發現效果了:雪白的玫瑰花瓣有一條條紅色的細線,就像我手腕上的血管一樣。下午我又一次來觀察花兒,這時紅色已經浸滿一側的花瓣了,另一側的花瓣只有一絲“藍血管”。

今天我要把我的實驗結果交給科學老師了。白玫瑰已經大半被紅色“佔領”了,遠看就是一朵血紅的花兒,但和別的玫瑰不同的是還有幾片花瓣是白色的,只有花瓣的頂端露出少許藍色。

上課時,科學老師問:“今天有誰帶實驗的花來了?”我立馬舉起了我的玫瑰。老師給我和我的小組與玫瑰花拍了照,還給我們小組加了10分。我實在太得意了!

科學發現作文 篇2

下午,我和燕姐姐做了個實驗,為什麼梨放在外面會變黃,而放在有些地方卻不會呢?我們首先拿來一個大梨子和四個杯子,把梨子切成五塊,並在四個杯子裡分別倒上開水、鹽水、自然水和冰水,把四塊梨分別放在四種水中,另一塊放在外面。

實驗開始了,我靜靜地等候著變化。它們變化了,過了大約40分鐘,我把它們提取出來放在桌子上。我先拿出鹽水裡的,之後依次拿出開水、冰水、自然水,然後再把露在外面晒太陽的拿過來比較。讓我吃驚的是,開水裡的梨居然比晒太陽的梨還要爛。它破的地方簡直像人類的大腦神經,我嚐了一口,有股梨子湯的味道。“怪不得這麼爛,肯定是被開水煮熟了。”我想道。我又嚐了鹽水裡的梨,味道不錯,就是太鹹了,大概是我鹽放太多了。“如果用這個鹽水做一個面膜,效果應該很不錯吧。”我這樣想。後來,我一一嚐了其他水裡的梨,味道都還可以,就是被太陽晒得那個最不好吃。

為什麼放在外面會變黃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當梨削皮後,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便在酚酶的作用下與空氣的氧化合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新生的醌類物質能使植物細胞迅速變成褐色,所以梨就變黃了。

梨在鹽水裡都可以浮,那別的東西在鹽水中會怎麼樣呢?我試了好幾種物體,都是浮在水面上的。只有雞蛋沉入了水底。是水太少的緣故嗎?我於是猛倒水,試了好幾次也失敗了。姐姐笑著說:“鹽水的密度要不水大,加鹽試試。”開始還是沒讓雞蛋浮起來。我決定換成開水,再加鹽試試,沒想到,居然成功了。我和燕姐姐不約而同的叫了聲:“耶!”

開水和冰水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雞蛋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我又一次去網上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冰水溶解得慢,不能快速形成濃鹽水,而開水卻可以做到。

經過這次試驗,我明白了不管什麼知識,我們一定要思考,不懂的就要多問,還要勇於嘗試。

科學發現作文 篇3

只要我們有一個善於發現的心,在我們生活中天天都能有小發現。

有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媽媽走過來一下就把電視關了,說:“眼睛都近視了還看,不許看了!還是讓我給你做個實驗吧!”我原本嘟囔著嘴,心裡一萬個不開心,可以聽到做試驗,立刻精神百倍。

媽媽先拿出了在宜家商場買的一個黑色玻璃製成的和一個白色玻璃製成的蠟燭臺還有兩根蠟燭,把兩根蠟燭分別插到燭臺裡,並且用打火機點燃,說:“等上兩小時,你就會知道!”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我跑到蠟燭臺前一看,白色玻璃的蠟燭臺裡的蠟燭沒有任何變化,再一看黑色的呢?哇!黑色玻璃的蠟燭臺裡的蠟燭竟彎下了要,更奇怪的是—是朝著太陽方向的!這是為什麼呢?經過仔細的調查和研究,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所在,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一件物體的明亮程度和顏色,決定了他接受陽光熱度的多少。

白色玻璃製成的蠟燭臺幾乎反射了所有的光線,所以受熱有限;而黑色玻璃製成的蠟燭臺卻恰恰相反,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光線和相應的熱量。玻璃不是很好的導熱體,所以蠟燭臺朝陽太陽一面首先吸熱,一直到上面的蠟燭首先變軟於是彎下腰來。

這就是在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發現。從這個小發現我明白了只有在認真學習科學,才能在試驗中收穫樂趣!

科學發現作文 篇4

大自然有許多神奇,讓我們無法想象。在這個寒冬裡,我發現了許多科學現象。

今天,我們學校星期一升旗。大家來到明志廣場,準備升國旗。主持人正在聚精會神的主持,而我在這時,發現了一個奧祕,我在那裡觀察,我發現月亮在走,走走走,就是走不出去。我發現了,月亮都是橫著走的,走著走著就又不走了,開始依次向前,向後退。它越走越返回,跟之前走的路線一樣。我想是不是早上月亮和太陽在同一時間段存在,我不明白,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共存?原來隨著地球的轉動,有些國家是白天,有些國家是黑夜。月亮在我們這裡是不亮的,說不定它行走是在讓月亮它自己在其他國家更亮。糊塗的我把這些理論的一團糟。

我們的科學老師說:”白天和天空都是水蒸氣形成的。”我決定用肉眼來觀察水蒸氣。我開始用眼睛觀察,我發現我看雲時間久了的話,外面的用肉眼看到的東西,都是白色的小點和那種像油似的一些黑色,同時我還看見了像汙水一樣的東西。他們都在動。是不是活生物?我嘗試著用手去抓他們,但都沒有抓到。我苦想了一下,水蒸氣必然是水蒸氣,手是根本抓不到的,因為是蒸汽。我偶然看下天空都是那些小點。我同學說我搞錯了,說我是不是眼花了。我對她說:“我相信是。”

大自然千變萬化很神奇,但你仔細觀察會更神奇,千變萬化,多姿多彩。

科學發現作文 篇5

有趣的科學現象在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科學,如東西會掉下,因為引力;晝夜交替,地球會自轉;彩虹出現,因為光的反射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的原理吧!

俗話說的好,冬不穿白,夏不穿黑,這是人們多年中生活中總總結出來的經驗,可是你知道它其中所蘊含著什麼樣的奧祕嗎?哈哈,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裡,五光十色,有紅色的花,有綠色的草,有藍色的海可是在夜晚,那些原本色彩豐富的物體卻都失去了它們原有的色彩,這就說明不管一個物體,他原來有多麼美麗色彩,多麼豐富,卻都只會出現在陽光下,那為什麼同樣的陽光照出的物體顏色卻不同呢?

我們知道太陽光是多種顏色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體對不同顏色的光線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是不同的,然而被物體吸收的光,我們人的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被反射的光,人們才能看到,就比如說:紅色的花,因為它只能反射紅色的光,所以我們也就只能看見紅色了;白色的東西能夠反射所有的光線,因此看起來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東西卻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沒有反射回來的光線,所以我們看到的,也就只能是黑色了,這時就會有人問:這些和衣服又有什麼關係呢?

來聽我繼續說下去吧,一般來說深色的東西對陽光和輻射吸收多反射少,而淺色的東西則正好相反,因此夏天人們就愛穿淺色的衣服了,則冬天穿深色的衣服就會更加暖和啦!

這,便是我今天學會的科學小知識了,它們是不是很有趣呢?

科學發現作文 篇6

科學中有許多奧妙,而我今天就發現了科學的祕密。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小敏啊,今天要來客人了,快去準備些茶葉蛋!”在廚房裡忙碌的媽媽又在下命令了。“哦!”我應了一聲,從櫃子裡拿出炊壺,從冰箱裡取出一些雞蛋,拿了些許茶葉,便在炊壺裡塞。又來到水池前,接了些水,便放到電磁爐上煮。“小敏啊,煮個七八分鐘就用筷子夾以下,若夾起不掉,那就說明熟了,否則,就沒熟哦!”媽媽已忙得不可開交,還不忘叮囑我。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流逝了,我看了看手錶,已有八分鐘,我隨手抓起一塊抹布包著炊壺頂小心翼翼地揭開。這時,一個個白嫩嫩的“小娃娃”正在裡面歡快地跳舞呢!我拿起一雙筷子,看準一個最大的雞蛋,就朝它“攻擊”。就在那一瞬間,調皮的雞蛋“娃娃”飛快地滑了下去。哦!原來它還沒熟!

按照媽媽教的方法,我果真很快的挑出了生熟雞蛋。

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呢?我的小腦袋飛快地轉動起來。最後,我百思不得其解來到媽媽身邊,詢問道:“媽媽,為什麼您教我的方法可以分辨出生熟雞蛋呢?”媽媽停下手中的“工作”,撫摸著我的頭笑眯眯地說道:“那是因為煮了一會兒時,當你用筷子夾起雞蛋,若雞蛋是生的,那雞蛋裡就是流動的液體,自然就會滑落,而雞蛋熟了,雞蛋裡的液體就會凝結成固體,自然就能很快地將它夾起嘍!”“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雞蛋真有趣!它帶領了我們探索自然界中的奧妙,讓我們懂得了只有從小愛科學,勤動手,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才能攀登科學的`高峰!

科學發現作文 篇7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家門口的小木凳上看著科幻故事《百年冰凍人復活》。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突然感覺腳背上癢癢的,我歪下頭看,原來是隻螞蟻。也許是剛才看了科幻故事的緣故,我的腦於忽然閃過一個奇異的念頭:試一試冰凍後的螞蟻能否復活。

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廚房拿來一個小碗,開啟冰箱,用小勺子在冰箱內刮一些冰霜放在碗裡,並將冰霜稍稍壓平,然後小心翼翼地捏起小螞蟻放進碗裡,只見那隻小螞蟻在冰霜上驚慌地爬動了幾下,便蜷縮成一團不再動彈了。我把裝有小螞蟻的碗放進冰霜裡,三分鐘以後,我把碗拿出來,用筷子輕輕地把螞蟻從碗裡挑出來放在白紙上。看著她紋絲不動的樣子,我心想:這隻可憐的螞蟻真的冰死了,我現在得趕快幫它復活。

我用白紙託著螞蟻拿到陽光下,給螞蟻加溫,希望它快點兒活過來。一分鐘、兩分鐘……正當我有些焦急時,奇蹟終於出現了:只見螞蟻那蜷縮的身子緩緩地舒展開了,並翻動著身子。不久,螞蟻的觸角能擺動了,隨後就開始爬動……耶!冰死的螞蟻能復活啦!我迫不急待地把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表揚了我一番後啟發我說,冰死的螞蟻究竟能否復活,還得繼續試驗、探索,也許那隻螞蟻本來就沒有完全凍死,不能單憑一次試驗就輕易作出結論……聽了媽媽的話,我受到了啟發,於是,我找來了一些有關螞蟻的資料,書上說:“螞蟻在15-40 ℃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5℃之間,冬季低於10℃就進入冬眠。……冬眠動物有一種特有的組織——褐色脂肪組織。它從頸部延至脊髓,具有產生熱量、保護動物安全過冬的能力。這一組織在冬天會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時又重新制造出來。……至於冬眠動物自動調節生物節律和機體復甦的機制是怎樣的,人們至今仍在探索……”看到這兒,我終於揭開了這隻“凍死”的螞蟻能復活之謎!

今後,我們如果繼續試驗,不斷探索,就能知道更多的大自然的奧妙。

科學發現作文 篇8

鄒老師給我們班佈置了一個作業,寫一篇生活中的作文,爸爸說,生活就像萬花筒,多姿多彩,裡面藏著許許多多的鮮為人知的祕密,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他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為了讓我目睹科學的魅力性,所以我和爸爸準備做一個小實驗。

爸爸首先準備了一些小紙片,還拿來一把直尺,爸爸神神祕祕的說,這把普普通通的尺子有魔力可以把我剛才給你的小紙片吸起來,我半信半疑,為了證實爸爸說的話是正確的,我趕緊開始試起來,我慢慢把尺子靠近小紙片,可是小紙片還是沒被吸起來。爸爸讓我把尺子擦乾淨,可是一點效果也沒有,還是吸不起來,此該,我開始懷疑爸爸的話了,我說爸爸你是不是在騙我呀,為什麼行不行,爸爸說我來教你方法保證能讓你吸起來一把尺子放在衣服上摩擦一下,我把我把只只放在小指片的上方,就在這時奇蹟的時刻發生了,小紙片就立馬黏上,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到我心了起來,我成功了,但是為什麼呢?原來停車在衣服上摩擦會產生靜電靜電,能夠把細小的東西,吸起來。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科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