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的發現作文集合15篇

來源:才華庫 2.0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中的發現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集合15篇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

人們都認為魚沒有眼皮,所以不會眨眼也不會閉眼,我原來也這麼認為,一次觀察家裡的燕尾魚,卻推翻了這個理論。

當時,曾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為下一篇觀察日記做準備,於是我選擇了家裡的燕尾魚作為觀察物件。一次,我給金魚換水,順便觀察了一下它。只見金魚一直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我漸漸看得有些不耐煩了,心想:一條普普通通的小魚能觀察、發現到什麼呀,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乾脆換個觀察物件吧,說不定還能有些新發現。正當我準備離開時,忽然小魚竟然眨了一下眼睛,我以為是幻覺呢!因為人人都知道,魚沒有眼皮,是不會眨眼睛的。於是,我又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又看見小魚眨了幾下眼睛。這下我知道了,魚沒有眼皮,不會眨眼睛的說法是錯誤的,有的魚有眼皮並會眨眼,如燕尾金魚。我把我的這個重大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也不相信,於是親自看了看,果然看見了小魚眨眼睛,便誇獎我說:“不錯啊,觀察得真仔細。”我心裡樂滋滋的。

究竟為什麼有的魚會眨眼而有的魚卻不會呢?我上網查閱了資料,才知道因為魚的種類不同,所以有的魚會眨眼有的魚不會,觀察真的有很多發現呢!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2

發現,是善於觀察的成果;發現,是總結經驗的來源:發現,是奮發向上的條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發現,當然我也不例外,我發現了頭髮有“電”,這種電叫做“靜電”。

這個發現,是我無意中發現的。記得那節數學課,老師要求我們剪下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上數學課了,我拿出這些小紙碎,放在桌上。老師要求我們以四個人為小組單位,討論長方形的特點和它的性質。因為那時候是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著棉襖,正因為天氣冷,我就懶起來了,不洗頭髮,所以就有頭屑,常常要抓一下頭髮,真討厭。這節課,我的頭屑毛病又復發了,我不由得用手抓了幾下頭髮,又放到桌子上了。此時,在離棉襖不遠的長方形小紙塊突然粘住了棉襖。我頓時被嚇了一跳。

為什麼會這樣的呢?

晚上,我等爸爸回來後,迫不及待地問爸爸:“爸爸,您看看棉襖有很大的魔力,能吸住這個長方形。”說著,就像今天上數學課那樣展示跟爸爸看。“怎麼不行的呢?今天還行的。”我焦急地問自己。爸爸心平氣和地問:“今天你是怎麼弄的,再仔細想一想。”我想了一會兒,“啊!今天我先是擦了一下頭髮,小紙塊才粘住棉襖的。”歡蹦亂跳地說。說著,我就像今天那樣連本帶利地展示了一遍,果然,紙粘住了棉襖。這時,爸爸笑著對我說:“哈哈!這是因為頭髮有一種電,叫做‘靜電’,其實不是用手抓頭髮就能使棉襖粘住小紙塊,而是你在抓的過程中,棉襖跟頭髮之間發生摩擦,產生出靜電,當你把手放在桌上的時候,小紙塊就會因為靜電而吸住棉襖。”頓時,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發現,只要你留意周圍的各種事物,你的發現將會很多。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3

有一天晚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雷聲把我嚇得魂飛魄散。過了一會,雨終於停了,我才鬆了口氣。

然而這時,我在臺燈下看書的時候發現一個個小黑影在周圍飛來飛去。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可惡的小飛蟻!我馬上拿出電蚊拍,準備把它們一一消滅。但是不管我怎樣打,它們好像怎樣也死不了的,氣得我直蹦腿。一隻飛蟻還掉在了我剛剛泡好的茶上,我我哭笑不得地說:“你們這些小東西還真會享受啊!”但就在我轉身去消滅其它飛蟻的時候,我看了看茶上的小東西我看了看茶上的小東西我看了看茶上的小東西我看了看茶上的小東西,它竟然掙扎了不一會兒就死了。 難道這可惡的小東西害怕熱水?我靈機一動,馬上從廚房裡端出一盤熱水,再把房間裡的檯燈拿來,讓那臺燈光照射著熱水盤。準備做好後,我把屋子的燈都關掉了,過了一會兒,飛蟻竟然跟我想像中的情景一樣,都順著燈光飛進了熱水盤裡,掙扎著就死了。又過了一會兒,屋子裡的飛蟻就差不屋子裡的飛蟻就差不屋子裡的飛蟻就差不屋子裡的飛蟻就差不多給我全部消滅了。那時候的我真高興啊,因為我發現了消滅可惡的小飛蟻的密訣的.!

其實,只要我們注意觀察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再開動腦筋,就會懂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這樣我們既加闊了視野,還能感受到一種來自發現祕密的興奮的感覺。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4

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螞蟻工坊,有空的時候我都在觀察螞蟻工作、交流、休息、哺餵、爭執……的情境。

螞蟻米粒般大小,全身黑乎乎的,像三個小球連在一起;它嘴巴又尖又小,像兩把彎鉗;眼睛又黑又亮;頭上長著兩個靈敏的觸角;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兒;肚子圓鼓鼓的,拖在最後面,好像在拉著一個小球似的。

有一次我在看螞蟻挖洞時,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螞蟻只會挖隧道,而不會幹其他事情嗎?我帶著問題去查詢書。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不限於挖隧道,還會用凝膠塊砌牆、貼在容器上堆積小山。一些螞蟻甚至會把凝膠塊把死的螞蟻埋起來;有時我看見螞蟻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好像死了似的,但搖一搖螞蟻工坊,螞蟻們又動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又從書中找出答案來了:螞蟻喜歡背陰處,最喜歡室內15℃—30℃之間,避免過冷過熱,通常低於10℃螞蟻們就不幹活的了,我恍然大悟。

我從觀察中得到了答案,覺得很非常高興。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5

今年春節,爸爸從家鄉帶回來一個老絲瓜。聽爸爸說,絲瓜在四五月份才能種。

這日子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來一個瓷盆,往裡面倒了些有機土,再拿出老絲瓜,從裡面掏了5顆籽。接著,我用鏟子把土扒開,往裡撒絲瓜籽。最後,我把土填了回來,澆了點兒水。

看著我的“成果”,我心裡暗暗祈禱:絲瓜呀絲瓜,你可要快快長大呀!

5月31日觀察日記(二)

好幾天沒看絲瓜了,不知道它怎麼樣?於是我立刻跑去看。

哇!絲瓜發芽了!纖細的莖上長著兩片橢圓形的葉子,葉子上有一些密密麻麻的花紋,似乎是古埃及文字。葉子是深綠的,越往根處越白,整顆瓜芽看起來很健康。突然,我聽見絲瓜在說:“哇呀呀!我已經衝過了厚厚的土壤,我將會有光輝燦爛的明天!耶!”

6月3日觀察日記(三)

中午很熱,於是我就拿了些水去澆絲瓜,順便也去看看它。

噢!絲瓜長出了新的鋸齒狀的葉子,葉子長在兩橢圓形葉子的中間,葉子很小,只有語文書的一半大。鋸齒狀的葉子上面長出了藤,藤像一個彈簧,絲瓜的莖變粗糙了,好像沒了水分的柿子。

6月7日觀察日記(四)

剛放學,我又去看絲瓜。

當我剛看它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絲瓜的莖長得又細又長,把旁邊的木棍、竹棒纏住了!再看葉子,原先的橢圓形葉子沒了,但那鋸齒狀的葉子長得又大又寬,足足可以當勺子了!

觀察絲瓜真是太有趣了!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6

牛頓觀察落地的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魯班觀察絲茅草,發明了鋸子;瓦特觀察開水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我觀察魚,發現了地圖魚和鸚鵡魚的“互幫互助”。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寫完作業,和往常一樣,照例去看我家的魚。它們這時正游到水面上尋找食物呢!我就找來幾條作魚食的小魚,把它們剁成魚塊,然後到水龍頭那裡,細心地衝掉血水,最後,把它們放到了魚缸裡。

我的魚兒們看到鮮美的食物來了,便爭先恐後地來搶。這時,只見可愛的鸚鵡魚最先飛快地游到魚食旁邊,張大嘴巴,就想大快朵頤。可是,它的嘴太小了,我弄的魚塊相對它的嘴大了些,使勁張嘴,也吞不下魚塊,只能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那樣子真可憐。

一會兒,鸚鵡魚急中生智,好像想出了辦法,它游到地圖魚的身邊,好像在向地圖魚說什麼。地圖魚似乎明白了它的意思,就把自已咀嚼碎了的魚肉末吐出了一部分。鸚鵡魚高興了,如飢似渴地把這些魚肉末吃了個淨。吃完後,心滿意足地搖著尾巴,好像在向地圖魚道謝呢!

為什麼魚也會“互幫互助”?在一邊看愣了的我跑去問爸爸,爸爸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去網上查資料吧。”

我開啟電腦,很快找到了需要的資料。網上說,這是鸚鵡魚在吃“大胃王”地圖魚的殘羹剩飯,這也是一種動物界的謀生方式。

我跑到爸爸身邊,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他對我說:“真替你高興,因為你這次細心觀察了,所以才有了這個發現。”

是呀!大自然有無窮的奧祕,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觀察,發現大自然的無窮奧祕吧!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7

你知道我觀察了什麼嗎?告訴你吧?我觀察了小蝸牛。

一天,下過雨後,我來到草叢邊玩耍,發現了一隻小蝸牛,小蝸牛的殼硬硬的,像一個棒棒糖。小蝸牛爬過後就會留下一種白色的痕跡,我問過老師,老師說:“那是粘液,蝸牛就是靠它沾住地面,使它能立住。”我還發現蝸牛喜歡舔蛋清,聽同學們說,是因為蛋清帶有水份,而且蝸牛差不多全身都是水,所以也喜歡在潮溼的地面玩耍。蝸牛還有26000顆牙齒,喜歡吃綠油油的嫩葉、菜葉。

小蝸牛可愛非凡,一次我正在寫作業,小蝸牛餓了似的探出頭來好像在說:“我好餓,給我點吃的吧?”我沒理它,又繼續寫字,過了一會兒,沒等我轉頭,它就已經爬到我的手指上,我以為它身子軟軟的沒什麼用,可是,小蝸牛往我手上一咬,我大聲地叫了起來,大吃一驚,原來小蝸牛也是有很大的作用。聽說,小蝸牛還會“走鋼絲”,在鋒利的刀尖上爬,更了不起的就是不管在平坦的路上,還是在鋪滿石頭的路上,它都能爬行。

我喜歡觀察可愛的小蝸牛。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8

在我們家有一個長48釐米,寬22釐米,高55釐米的魚缸,魚缸裡養著一群五顏六色的熱帶孔雀魚。每天放學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邊給魚兒餵食,一邊看著小魚歡快地在水裡游來游去。

今天,回到家給魚兒餵食的時候,我發現一條肚子胖胖的魚呆在假山後面的水草裡一動不動,我想:魚是不是睡覺了還是死了?就急忙大聲喊來爸爸:“爸爸,你看你看,這條魚兒怎麼了?”爸爸過來看著魚缸,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兒子,你仔細看看那條魚肚子下面有什麼東西出現了?”我揉了揉眼睛,盯著大肚子魚又仔細看了看,說:“爸爸,什麼也沒有啊。”爸爸笑著說:“你再仔細看看,下面有沒有像白色小線頭一樣的東西在動呀?”在爸爸的提醒下,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大肚子魚媽媽生產魚寶寶了。我又問爸爸:“孔雀魚是怎麼生寶寶的呢?”爸爸說:“這個問題爸爸也不懂,你自己去請教一下百度吧。”

我在電腦上搜了搜,終於查到了答案。原來卵生是大多數魚類的生殖方式,孔雀魚將卵產到體外,與母體就沒有了營養關係,母魚容易把魚寶寶當成魚食,所以一定要把母魚和小魚寶寶分開,防止大魚把小魚吃掉。

在觀察中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都有奧妙,只要你仔細觀察,一定會有更多意外收穫的。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9

今天,我去觀察我家的小魚。小魚在游泳的時候尾巴會左右搖晃,好像在歡迎我們來“參觀”它的家。以前剛買來的時候,我們把魚食撒下去,小魚們就靜靜地等著,等魚食沉落下去再吃,現在,只要我們一撒魚食,它們便衝上去搶著吃,有時候搶著搶著就會打起來,追來追去。

等它們吃飽了,便玩起遊戲來。我發現小魚們很喜歡去“冒險”,經常衝到有冒泡、有水流的地方,在那裡玩耍。

小魚們玩累了,就去睡覺,它們睡覺時,臉上的兩個腮就一張一合,眼睛張得大大的,一動不動。我不知道為什麼魚的眼睛睡覺時不閉上,去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因為魚沒有眼皮啊!

9月27日週五晴

今天,我繼續觀察小魚,並且做了三個小實驗。

第一個小實驗是:我把我的鋼筆貼在魚缸上,然後看看小魚有什麼反應。結果小魚們蜂擁而上,爭著看,一些沒看到的也來湊熱鬧。

第二個小實驗是:我把一粒小石子放在魚缸裡,這時一條小魚游過來,用嘴頂了頂,張了張嘴巴,好像要吃了小石子。

第三個小實驗是:我把手放在魚缸上,做出撒食的動作,小魚們便衝上來,結果什麼也沒吃到,因為它們以為我真的給它們吃的了。

通過這三個小實驗,我覺得小魚們非常可愛,而且好奇心很強,而且……有點傻。

我愛我的小魚們。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0

我家有多肉植物、萬年花、小小的螞蟻、膽小的烏龜,但我最喜歡的是歡蹦亂跳的小金魚!

我家養了幾條小金魚,抖動的身體就像披著一件最美麗的紅袍,它們大大的、圓圓的眼睛就像在閃閃發光的珠子,小小的嘴巴一張一合,真是可愛極了!

我和弟弟經常給金魚餵食物,它們總是爭先恐後地搶著魚食,還有時候為了吃的甚至打起了架,它們的尾巴還受傷了呢。我發現金魚最大的特點是他們睡覺時是睜開眼睛的,而不像人類是閉著眼睛睡覺的,真是好特別呀!小金魚一直吃,一直吃,它們就會被撐死的,後來我知道,那是因為它們沒有知覺,只會一直吃,所以我們給它們餵食時喂得很少。我和弟弟發現小金魚總是喜歡游到大魚缸氧氣瓶後面的縫隙裡。我就想:它們沒有鼻子,那兒那麼窄,它們是怎麼呼吸的呢?我感到十分奇怪,就向媽媽求解,她說金魚是用腮來呼吸的。我又仔細看了看它的頭部,果然發現它的腮是一張一合的,而且我又發現腮蓋裡面的腮是紅色的。

這就是我家的小金魚,我覺得餵食金魚真是好麻煩,它可真難養呀!餵食物,又怕喂太多,又怕它們吃不飽。儘管是這樣,但我仍然喜歡我的小金魚。養金魚真是一件好有趣的事情啊!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1

大家都知道有一本小說中的大偵探叫福爾摩斯,他就這樣說“你是在看,我是在觀察。”是的!“觀察”這兩個字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和我一起來觀察我泡的蒜吧!

今天,媽媽把我拉到廚房,對我說:“我來帶你做個小實驗吧!”“好呀!好呀!做什麼實驗呀?”我興奮的說。媽媽對我說:“我們來泡蒜吧!”媽媽拿出一頭蒜讓我觀察,我拿著那頭蒜仔細觀察,發現大蒜聞著沒有什麼味道,顏色是白白的。隨後,媽媽準備了一個盛有溫水的玻璃碗,把大蒜放了進去。我發現放在水裡的大蒜立刻被水泡溼了,在大蒜粗糙的表面有著一滴滴水珠,但聞著還是沒有味道。

泡蒜的第二天,我放學回家馬上跑去廚房看我的蒜。發現媽媽把蒜的皮全剝了,在玻璃碗裡鋪了幾張餐巾紙墊在蒜的下面,碗裡只有三分之一的水。但是,我看到蒜的頭上有一點點的綠色。我心裡想再過幾天,泡蒜實驗就可以成功了。聞聞它們的味道,我發現它們有一股濃濃的蒜味,還有一點嫩芽的味道。不過蒜的顏色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變黃了一點點。

在等待中又過了兩天,我來看我泡的蒜,發現它們已經長出了大約兩釐米長的小嫩芽。蒜的底部長出像海綿似的一個小塊,在奇怪的小塊邊緣長出了特別多的白根,白根又細又多,還很長。蒜的味道不是特別濃了,只有一點點味道。蒜的顏色也不是那麼黃了,變得黃白黃白的。長出的芽上還有許多棕色的細紋,嫩芽的顏色是翠綠的,看著就非常舒服。

通過這個小實驗,讓我瞭解大蒜苗是怎麼生長的,也告訴我觀察是多麼的有趣!大家也來觀察觀察吧!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2

我觀察的是寄居蟹,昨天叔叔幫我買了一個寄居蟹,和寄居蟹的別墅,它們非常漂亮

我給大家講一講寄居蟹的別墅裡面吧!裡面有一些椰子樹,和一個池塘、楓葉、小房子、沙子……

我給大家講一講怎樣養寄居蟹的吧!飼養之前要為它們清除害蟲,放上一點沙,在沙裡面放1——2勺鹽,用手在沙子裡攪一攪,保持均勻,等他熟悉這個家以後就不要用手碰它,以免干擾他,要把盒子放到又安靜又陰涼的地方。

原來我觀察中發現寄居蟹是膽小的動物,一看到人類,就會縮排殼裡,有大小的寄居蟹在一起,要把它們分開,以免打架死亡,我們必須準備一個空殼,過一個月或一年,小小可愛的寄居蟹才會換殼,而且寄居蟹過一段時間就會脫皮,脫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完成,一般需時幾星期至一個月。

寄居蟹生活在亞熱帶地區,是一種防寒性差的生物,10度以下長久就會死亡,寄居蟹平常喜歡吃米飯、蛋、蔬菜,果子,不要給它們吃香辣類,糖類......

只要細心觀察了,就會有新的發現。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3

觀察動物作文

記得在夏天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正巧剛走到門口,看見有幾個孩子正在捉螞蟻,我看著看著覺得十分搞笑,也參加了進去。

當我們正挖開螞蟻窩的時候,突然從螞蟻窩我的另一頭,出來了一群螞蟻,而且還拖著一些白色的“小米粒”拿了下來。扒開一看,裡面有一個黑色的小點點。

剛扒開那個“米粒”的時候。我還以為那裡面生了小黑蟲了呢!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爸爸走了過來。看到我若有所思的樣貌,奇怪的問我:“又有什麼難題把你難住了?”我對爸爸說:“爸爸,螞蟻吃的米里怎樣帶著蟲子呀?”爸爸聽了大笑了起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看見爸爸這樣開心,便問爸爸怎樣回事。爸爸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對我說:“桐桐,剛才你看到的是螞蟻的卵。”“卵!不可能吧!明明就是米呀!”我反駁說。媽媽又對我說:“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小米粒像不像螞蟻?”我仔細一看,“真的,很像螞蟻。”我大叫道。這時爸爸有對我說:“以後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不要只看它的表面,要仔細觀察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問題弄明白,懂了嗎?我點點頭。

從這次觀察中,我又學到了知識,我十分開心。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4

雨是怎麼下出來的呢?難道是魔法師變出來的嗎?我懷著好奇心,一直觀察著天上的雲,因為下雨的時候,天上的雲就會變成烏雲,然後雨就下了下來,所以我想這個答案應該雲或者是太陽裡面。之後,我便一直觀察著太陽和雲的一舉一動,一天又一個小時。

經過我一天又一個小時的觀察,我發現,天上有太陽的話就有云,而且這雲是分散的,合起來的時候,就會變成一些動物或者是植物,長得像動物的很多,而植物則和動物相反,很少,有些地方甚至沒有,像植物一樣的雲。

有些雲像一隻食肉恐龍,前面有一隻植物恐龍,它們在互相打架或是PK,有些雲像一隻獅子,和廟門前的獅子一樣。

這些答案不怎麼在雲之中,而是在太陽之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太陽就有云,溼的地方要是被太陽晒到的話,就會有一種氣體漂浮在地面上或者是在水面上。這種氣體叫做水蒸氣。這種水蒸氣是因為太陽把水晒成了水蒸氣,水蒸氣要是碰到了冷空氣,就會變成雲,雲碰到了風,就變成了無數的 小水滴,小水滴隨著風飛到了各種地方所以這就是雨為什麼下了出來的答案,主要原因,就是太陽。

我們很多東西都是需要大自然裡面的材料,比如:水、土、泥、風、太陽、雨等一些東西。

觀察中的發現作文15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觀察蝸牛。一放學,我就決定去外面捉兩隻蝸牛回來好好的觀察。

蝸牛捉回來了,我找來一個盒子,盒子的蓋子上我挖了許多透氣的小孔,然後在盒子裡面的底部放一層粗沙,再放一層溼潤的泥土,放上幾根樹枝和幾片菜葉,這樣,蝸牛的住所就大功告成了。我把蝸牛放進盒子裡,我一拿起蝸牛,發現它會縮排殼裡。我把蝸牛放進盒子裡以後,我仔細觀察,發現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個大大的殼和軟軟的身體。我知道:蝸牛是軟體動物,它的腳長在腹部,叫腹足。蝸牛爬過的地方還會留下粘液,這是蝸牛行走的時候為了減少摩擦而分泌出來的液體。蝸牛的嘴長在離頭部比較近的下方。

蝸牛又是怎麼吃東西的呢?這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閃過。這時,我正好看見一隻蝸牛向一片菜葉爬去,只見它爬到菜葉表面,之後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又想:蝸牛的牙齒長在哪裡呢?我又看了看蝸牛,啊!蝸牛已經把菜葉吃得只剩一半了,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後來我上網去查了以後才知道: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的蝸牛甚至有兩萬五千六百多顆牙齒呢。更神奇的是,蝸牛的牙齒長在舌頭上,所以吃菜葉非常的厲害,三下五除二就把菜葉吃個精光。

我通過觀察發現了蝸牛的小祕密。我相信,蝸牛的身上一定還有許多祕密,等著我去揭開,我會努力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