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觀察作文合集5篇

來源:才華庫 2.13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善於觀察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善於觀察作文合集5篇

善於觀察作文 篇1

房子搭在樹上,你聽說過嗎?在樹上吃飯,你嘗試過嗎?今年國慶,我有幸來到嚮往已久的石門公園。那裡的美景固然令人陶醉其間,但更令我樂而忘返的是沿路上那一座座別有風味的樹上房。

通往石門公園的山路彎曲又綿長,爸爸把車子開得緩慢又穩當,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沿途欣賞美景,不亦樂乎。談笑間,我們被迎面而來的招牌吸引住了——樹上房。字型是手寫的,歪歪扭扭,有些笨拙。我不解地問爸爸:“什麼是樹上房?”爸爸笑而不答:“你好好觀察吧。”我還沒來得及思考那些字的意思,前面又出現了一幅橫額——你在樹上吃過飯嗎?我順著這些宇的指引,目光追尋著關於它們的蛛絲馬跡。哈,還真被我發現了,原來在這半山腰上,在那些茂盛的大樹上,當地農民搭起了一座又一座木房子,用以吸引顧客,招攬生意。一個又一個的樹上房在這條幽曲的山路上,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眼前的景緻醉了我的心,忍不住央求爸爸停下來,到裡面坐一坐,吃個飯。想不到爸爸竟像個孩子似的,興奮地說:“好好好!看看我們父子倆誰最快‘爬’上樹。”於是,我們找了一間特別適合觀賞風景的既乾淨又美觀的樹上房,停了下來。老闆很熱情,擦桌子備熱茶,還噓寒問暖的,那些質樸的本地話讓人聽著倍感親切。坐在高高的房子裡,一切美景盡收眼底,微風輕漾,散發著泥土氣息的清新空氣撲鼻而來,真令人心曠神怡!

那一頓飯,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善於觀察作文 篇2

近幾十年來,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聰明的科學家。但是你知不知道,有一些發明創造背後的靈感,卻是來自我們身邊的動物。

21世紀初,日本工程師中津英治被要求解決日本新幹線列車長期存在的噪音問題。當列車通過隧道時,因為氣壓的變化,使得從隧道擴散開來的空氣產生了巨大的噪音。這種噪音大到400米外的居民都怨聲載道。中津英治絞盡腦汁,最後他從翠鳥身上得到了啟發。這種鳥擁有長而平的嘴,讓它可以從空氣中迅速潛入水中,同時不會產生過多的擾動。於是,他重新設計了新幹線高速列車的車頭,讓它變得又長又平,從而大大降低了噪音,解決了問題。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人們觀察蜂巢的結構,學到了最穩定的正六邊形設計,用於建造更安全的房屋;從壁虎身上學到了吸盤設計,發明了特種手套;從豪豬身上的刺得到了靈感,發明了外科釘,大大減少手術創口,減輕了人們的痛苦。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大自然處處都充滿神奇,還有許多奧妙等著我們去發現。我們必須要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大腦,才能做出更多的發明創造,造福人類!

善於觀察作文 篇3

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曾說過:“對於一個偉人來說,任何事物都不是微不足道的.。”這並不是一個憑空產生的觀點,而是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生活中,成功的人往往善於觀察。

“觀察”是一個很普通的字眼,似乎每個人都能夠觀察,但事實上,要想做到善於觀察並不容易,因為對於一個善於觀察的人來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勾起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去觀察;而對於那些不善於觀察的人來說,很多事看起來實在平淡無奇。

當教堂的燈在天花板上搖晃、發出單調的響聲時,其他人根本沒有察覺。只有伽利略猛然抬起頭,望著天花板看了許久,從燈的搖擺中找到了規律。當水壺的蓋子被頂得忽起忽落、引出瓦特的問題時,他的奶奶的回答顯得很想當然,但又毫無根據。奶奶也許幾天後就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但瓦特卻念念不忘,從那時以後,他天天盯著水壺冥思苦想,終於從冒出的熱氣中找到了答案,發明了蒸汽機。

其實,觀察不僅僅在科學發明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其他領域,善於觀察的人也高人一等。

地理學家魏格納躺在病床上觀察著世界地圖,突然,非洲的西岸與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令他立刻坐直了身子:這兩條海岸線競完全吻合!正是這個發現引發了大陸漂移學說的觀點。而“神醫”華佗正是在觀察了醉酒病人接受治療時的反應之後,才發現了“麻沸散”這種在醫學領域中舉足輕重的藥物。

搖擺的吊燈、被頂起的壺蓋、掛在牆上的地圖和醉酒的病人,這些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物卻造就了四個偉大的成功者。其中的祕訣顯而易見,那就是善於觀察。

時刻注意自己身邊的各種事物,做一個善於觀察的人,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善於觀察作文 篇4

魯迅曾說過“同是不滿於現狀,但打破現狀的手段卻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復古。”特別是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沒有創新你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創新是無處不在的。記得我們學校每年的科技節都會舉辦OM競賽,去年活動的內容是設計裝置保護雞蛋安全落地。通知一下,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做出來的作品各型各色。有的使用泡沫箱固定,有的用降落傘來減緩速度,還有的甚至用爆米花來做緩衝器。不管是什麼裝置,都是每個同學思維迸發出的創新之花,創意無限。

當我接到這個通知時,心潮澎湃,然而滿腔熱忱被現實磨練著。我的想法是用降落傘來減緩速度。但是,我在做降落傘的時候不小心把傘面扯壞了,這可真的算是前功盡棄,面對殘破不堪的傘面,我也只能是深呼吸後,重拾信心,再做。吸取了上一次失敗的慘痛教訓,這次我可真是小心翼翼,生怕再一次發生剛才的“慘劇”。每個步驟幾乎是小心喘息完成,最後這個降落傘大功告成,才讓我憋著的一股氣,鬆了下來。我捧著成果,捱到試驗時,那個降落傘卻往旁邊打了一個滾,直直往地面栽去。實驗以失敗告終!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百般思索,終於想到了原因:降落傘的傘繩數量太少了,降落傘在空中很難保持平衡,結果必然是降落的失敗。既然是傘繩的數量太少,何不就在傘繩的數量上做文章?於是,我就把傘繩的數量從4條增加到8條。傘繩的數量是合適了,可是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8條傘繩如何平均地固定在長方形上呢?既然長方形的傘面不合適,那圓形傘面的效果又如何?“操千曲而後曉聲”,經過反覆試驗我發現圓形傘面和這八條傘繩配合起來的效果喜人。最終可想而知,這個作品在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我嚐到了創新的甜頭。

在生活中處處只要你用創新的眼光觀察世界,那麼你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加以改進,生活中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善於觀察作文 篇5

我是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寫作文是我們的“家常便飯”了,但是我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尤其是寫觀察作文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入手,請問怎樣才能寫好觀察作文呢?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富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來.而觀察類的作文,更需要仔細觀察和發現。怎樣才能寫出形象、逼真、充實、豐富的觀察作文?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嘗試:

一、抓生活積累

要想寫好觀察作文,應該到生活這源頭活水中汲取,培養觀察力,練就發現美的慧眼,豐富作文素材的儲備,變“無事可寫”為“處處有素材”。

如 在寫有關“螞蟻搬食”的觀察作文前,首先回家連續3天觀察螞蟻是如何搬運食物的。觀察的方法是:1、由表及裡,深入發掘。2、由點到面、從主到次。3、從 部分到整體。4、隨時觀察、即時積累。在此基礎上,還要把3天的觀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使零碎的觀察變為系統的,分散的變為集中的,陌生的變為熟悉的。

——從身邊的生活入手,處處留心,細緻觀察,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無米之炊”的大難題。

二、抓閱讀積累

有了材料,並不意味一定能寫出好的作文。不少同學是屬於“水壺裡煮餃子——肚裡有,倒不出來”,這與平時的“庫存”貧乏直接相關,因此在觀察的基礎上還要廣闊閱讀,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的思路。

比如觀察完螞蟻后,再欣賞從網上或者別的渠道收集的幾篇描寫螞蟻搬食的作文,看看別人怎麼寫。

三、抓模仿積累

朱熹曾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平時注意模仿優秀作文的章法,模仿課文裡的表現手法等,將認為精彩的句段摘抄下來,最後,把閱讀摘抄和生活觀察聯絡起來,寫作文時就可以變“無話可說”為“文思泉湧”。

以上介紹了寫觀察作文的一些方法,同學們不妨在作文中試一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