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遊故宮作文六篇

來源:才華庫 3.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遊故宮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遊故宮作文六篇

遊故宮作文 篇1

從正門進故宮首先要穿越天安門和端門,然後從午門進入。午門是紫禁城的大門,它是官員上朝、退朝的必經之路,有人可能會問:“午門不是罪犯斬首的地方嗎?”其實不然,只是有許多凱旋儀式在午門下展開,和巴黎的凱旋門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有時也舉行一些獻俘儀式,並不是如傳聞所言的“拖出午門斬首”與殺人有關。

穿過午門是太和門,再走過一個廣場,就到了故宮裡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它的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這是皇帝上朝的地方,群臣也在這裡拜見他們的“陛下”,殿堂金碧輝煌,龍椅上雕刻細緻入微的龍,栩栩如生,雙眼炯炯有神,透出一股君臨天下的威嚴。它騰在空中,如同神明一樣審視著這萬里江山,使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敬畏之情和另一種油然而發的的自豪感,試想當年在這個地方發生過譬如“萬國來朝”的盛況,無論是哪位中國人都會心潮澎湃的。

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太和殿,走過了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中的其它兩殿,就來到同樣是最重要的宮殿之一——乾清宮。乾清宮是故宮內廷正殿,位於內廷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之首。它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皇帝在這裡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以及舉行大部分內宮典禮和家宴。這裡的裝飾精美絕倫、巧奪天工,和太和殿比起來毫不遜色,如果說太和殿是皇帝的“辦公室”,那麼乾清宮就是“起居室”了。

再往後是御花園。御花園裡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佔地11000多平方米。在臘冬時節,遠遠望去,白雪像被子一樣蓋在參天大樹上、蓋在嶙峋怪石上,美不勝收。

參觀完御花園,就到了神武門,這道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故宮中軸線的主要建築就這些。這座恢弘而雄偉的宮殿群雖然是封建統治者用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等民脂民膏堆砌的,但它卻能成為北京這個城市的標誌,成為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成為世界公認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與濃縮!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遊故宮作文 篇2

暑假的一天,爸爸帶我去北京遊玩,金橋碧水琉璃瓦,這就是無數次出現在我夢中的紫禁城,這天我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

穿過硃紅的大門,跨過門檻,步行一會兒,一座大殿立刻矗立在眼前,這就是太和殿,又稱金鑾殿。它雕樑畫棟、氣勢非凡。殿前有兩頭銅獅,左邊是頭雄獅,腳踩著一個綵球,神態威嚴,目光炯炯;右邊是頭雌獅,腳踩著一頭幼獅,神態安詳,兩眼凝視遠方。這對青銅雕塑是中國最大的獅像,它們好像靜靜地守護著太和殿。聽到有介紹,太和殿是皇帝登基、結婚、派將士出征的地方,難怪這麼雄偉、莊嚴。

走出太和殿,我們就來到了寧壽宮門前的九龍壁,九龍壁是故宮的代表性建築。傳說中,九龍壁在燒製過程中一條龍身上的琉璃瓦燒壞了,再重新燒製已經來不及了,一位技藝高超的木匠連夜用木頭雕刻了部件並刷上了白漆,讓九龍壁按期完工。特別喜歡這座九龍壁的乾隆沒看出來,他身後的各位皇帝也都沒看出來,就連現在的遊客也都看不出來。這個故事已經是人盡皆知的祕密了,遊客都要過來找一找木匠雕刻的那條白龍,偏偏這九龍壁中有兩條白龍,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沒有找到。

走著走著,我忽然發現一個個肚皮很大,兩耳處還挾著獸面銅環的`大缸。爸爸說這叫“太平缸”,故宮的“太平缸”有308口,表面全部鎏金。當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時,就將鎏金大缸上的金全部刮掉,現在看這些“太平缸”已經傷痕累累了,這真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故宮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記錄了歷史,同時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遊故宮作文 篇3

琉璃磚瓦、硃紅色的通天石柱,金碧輝煌的皇宮大殿。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腦海中對北京故宮古城的遐想。我心中夢寐以求的,對於那個古老而又曠遠的心中聖地,終於可以在今年的暑假,陪家人一起,親自踏足這個古老又神祕的地方。

天公作美,今日晴空萬里,豔陽高照,正好適合外出遊玩。乘上汽車,我們從北京五環開始出發,經過北京現代的繁華,目睹著改革開放幾十年後在首都北京林立的一幢幢高樓大廈,氣勢恢巨集的北京電視塔,夢幻綺麗的購物天堂,文化底蘊濃厚的歷史博物館。車上的人見此美景,紛紛拿出相機爭相競拍,彷彿在為這些風光獨特壯觀的景色感到驚歎的同時,也想為自己本次出遊留下紀念,不虛此行。

車繼續往前開,漸漸地駛出那些現代建築,路過護城河,再往裡走似乎就能看見老北京古建築了——層層疊疊的四合院、古色古香的人物雕像、亭臺圍牆。在高大巨集偉的正陽門下,金燦燦的陽光沁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朝氣蓬勃的仿若在向我們暗示——故宮就在前方!

故宮,又名紫禁城,取意紫氣東來卻又禁止外人進入而得名。在高大的城牆下,我輕撫歷經歲月沉澱略帶鏽跡的金色門釘,伴著時光一起,緩緩走進朱門高樓中的故宮,領略它的歷史滄桑,見證它的雄偉壯麗。

走過不短的門洞,在半壁城樓的陰影下,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廣場和四周整齊羅列的宮殿,首先我們去的是位於三殿之首的太和殿,由於殿內不對遊客開放,所以我也隨眾人一起,一路走一路看,於人群擁擠的間隙間,看見殿內的金鑾寶座,瀝粉金漆的雕龍石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完全貼合了我心中對它的遐想,甚至更顯得富麗堂皇。這裡,是位於北京心臟的地方;這裡,曾經有兩朝皇帝俯首江山,氣壯山河;這裡,曾是多少中國人夢寐以求,心生嚮往的天堂!順著太和殿,我們依次遊覽了中和殿和保和殿,親手撫過那些被歷史掩蓋了繁華的磚磚瓦瓦,親眼目睹著從原始時期直至清代約6000多年的中華瑰寶,親身體會著這一幢幢未加人工砌合卻完美的天衣無縫的亭臺樓閣,一時間,對著北京故宮,我的心中,充滿的只有濃濃的敬畏之情。

到了中午,天氣漸漸炎熱起來。炎炎烈日炙烤著我裸露在外的面板,卻怎麼也抑制不住我內裡一顆為著用中華人民勤勞與智慧建起的千棟古建築而分外炙熱狂跳的心。一路上均是徒步而行,汗水早已沁透衣襟,走進御花園,吹著樹蔭下的習習涼風,眷戀不捨的走出玄武門,很快的,我們在疲累中就要告別北京古城。

抬頭看天,天之蔚藍遼闊我不敢比及;低頭望地,地之厚實深沉我無法奢想;坐在歸途的車中,我始終記得一個人在故宮仰看天地時的場景——是啊,天地之間,人,是多麼渺小!但是,當車漸漸駛離護城河,眼中充斥的又是那些日新月異的高樓建築,不禁讓我對剛才的想法又有了些許改觀。北京的昨天,綺麗而又輝煌;北京的今天,也正在順應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讓我們見證了更多的奇蹟。那些高樓林立,那些壯志豪言,不正是將北京推向更高更遠的動力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勤勞而又充滿智慧的中國人,會在不懈的奮鬥努力下,為北京、為中國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深吸口氣,我淺淺的微笑,看過首都北京,賞過它昔日的繁華,目睹著它而今奮力勃發的身影,也算是不虛此行了。坐在車中,回頭觀望離我漸行漸遠的北京城——北京的天空還很藍,北京的路還很寬。

遊故宮作文 篇4

星期天我與媽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媽媽給我講了故宮的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的講解才知道故宮裡有這麼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裡的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的故事。故宮裡的建築最特別的要數它的門與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的,靠著八旗的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的來歷。原來清朝的“清”是這個“青”,代表著從草原來的民族。後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的時候發現明朝的“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的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的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的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的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的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的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非常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的時候是坐在炕上的而不是坐在龍椅上的。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的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遊故宮作文 篇5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到北京故宮遊玩。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20多位皇帝的家。午門城牆高大,城門巍峨壯觀,威嚴無比,站在那裡,我不由地感覺自己十分渺小。午門是北京故宮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此門居中向陽,位於子午,故名午門。

當我們進入午門時,我就被它那威武的氣勢震住了:真想不到在好幾百年以前人類竟然能造出這麼巨集偉的建築!來時在車上,聽同學說太和殿前的大路只有皇上能天天走,還有是皇帝大婚時新皇后一生可走一次,每年大考的“狀元、探花、榜眼”能騎著大馬昂首挺胸地走過之外,別人是不能走的,所以我一進太和門就在那又長又寬的大路上走了一圈,嚐嚐當皇上的滋味。

過午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太和殿,接著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北京故宮最具吸引力的建築就是這三座寶殿,人稱“三大殿”。聽導遊說:他們都是建在漢白玉的石基上,猶如一座人間仙境。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三殿中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兩朝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子上,前有造型精美的仙鶴、爐、鼎,後有精雕細刻的書法圍屏,真是美不勝收。

往事如煙過,始知今非昨,壯我少年志,興我大中國!

遊故宮作文 篇6

暑假,我參加了由“中國少年報”組織的北京奧運風采夏令營活動,此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聽導遊阿姨說,它是明清兩個朝代24位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現在被稱為“故宮歷史博物館”。

一座高大雄偉的殿堂映入了我的眼簾,它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就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也就是皇上上朝的地方。”我搶了導遊阿姨的話。“看來觀看電視也漲知識不少,這點知識還是知道的。”我暗暗得意。

導遊阿姨笑著說:“看來這個小朋友知道的不少啊!那我再補充一點吧!其實太和殿是皇宮裡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它非常的豪華。”聽了導遊阿姨的解說,我們都迫不及待地踮起腳跟往裡瞧,看看金鑾殿地面是不是金子鋪成的地面。

繞過其它殿,我們來到了後花園。哇,我驚訝得長大了嘴巴,原來皇帝這麼富有啊!花園都比我們村大的多啊!而且花園裡面的花那麼多:玫瑰、鬱金香、梅花、牡丹、蘭花……還有好多我根本見也沒有見到的稀有珍品,更不要說花園裡的那些建築了。

游完故宮,我感嘆故宮真是一個奇蹟啊!而這個奇蹟是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更值得我去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