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回憶故鄉作文6篇

來源:才華庫 9.44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憶故鄉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回憶故鄉作文6篇

回憶故鄉作文 篇1

故鄉給我留下的回憶,便是荷香。

奶奶尚健在的時候,就住在鄉下。每逢寒假暑假,我總要回奶奶家去看望她,同時也和幾個鄉下的鄰居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耍。年復一年,總是快樂美好的回憶。

奶奶家的大院子裡有一個池塘,塘水清澈,常常映出天空的蔚藍。池塘上還浮著奶奶精心培育的一片片荷花。夏天,火熱的太陽照得池塘波光粼粼,人漸漸少了,而那潔白如雪的荷花在陽光中亭亭玉立,使人們心中添了幾分涼意。傍晚,人們坐在塘邊的柳樹下,搖著扇子,談天說地,知了在“喳喳”地叫著,在月色下,池塘倒是有了幾分愜意。那滿池的荷葉,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保護著傘下荷花的花蕾;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風中搖曳;還有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鋪在水面上,上面託著晶瑩透亮的水珠,還滾來滾去呢;若是盛夏,那瓣瓣荷花開得不遺餘力,爭相著要比其它的花朵更豔,更紅……一到這個時節,全村的人都能聞到奶奶家荷花的清香。

奶奶不光種荷、愛荷,還會用荷。夏天,荷花剛剛開放,奶奶便摘下幾朵最香的,順帶掐過兩片剛出水的嫩綠的荷葉,放在家裡唯一的一個青花瓷碗中,粉的,白的,綠的,滲透著誘人的氣息。然後用刀切成細絲,再用杵把它們一一碾碎,還未成泥荷花荷葉特有的清香早已在廚房的每一個角落裡瀰漫開來。之後奶奶便用各種雜糧和麵,調味,加入荷花泥,撒上青絲紅絲,最後放入蒸籠裡蒸熟。這便是奶奶的手藝一絕——荷花糕。

荷花糕出鍋了!我總是迫不及待,拿著燙手的荷花糕從左手換到右手,再從右手換到左手,不停地用嘴吹氣,沒等熱氣散盡便已經滾到肚裡了,唯有荷花的清香甘甜縈繞在舌尖齒邊。奶奶讓我端著幾塊去讓鄰居家的幾個小夥伴嚐嚐。幾個小孩子總是小心翼翼地捧著荷花糕小口小口地細細品味,生怕吃得太快就嘗不出其中的滋味了。這時,我們總是比誰吃得慢,吃到最後,誰手中還有一小塊,便會令人羨慕不已。也是這個時候,我才真正嚐到了荷花糕的鬆軟滑過舌尖的甜爽,比之囫圇吞棗更能撥動我的味蕾。

暑假即將結束的時候,奶奶又摘下幾朵最明豔的花,將花瓣切成各種形狀的片片,放在太陽下晒乾。再用紅色的布兜包裹起來,串上紅色的絲繩,便製成了小巧的荷花香包。奶奶的荷花香包可是商店裡的香包不能媲美的,每年的香包都是到了第二年還芳香無比。我小時候只要出了家門一定把香包掛在脖子上,顯擺似的露在胸前,好讓別人都羨慕我有一個心靈手巧又疼愛孫子的奶奶。

到了寒假又回到奶奶家時,高興的就是大人們了。因為奶奶會在荷花凋謝時收集敗落的花粉和花瓣,醃製晒乾磨成粉末後倒入一個酒罈子裡,任其與壇中自釀的高粱酒發酵。到了過年的時候,發酵了半年的荷花酒便端上了團圓飯桌。大人們舉杯同慶,滿室飄香,小孩子們也偷偷呷一口這甜美柔和的荷花酒……

自從奶奶走後,我就再沒有回過故鄉,也很久沒有聞過那熟悉的荷香了。更讓我懷念的是那些年與我共同品味荷香的人,還有奶奶……

回憶故鄉作文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鄉是樸素的,回憶是熟悉的。那些平平淡淡的往事,使我們感觸特深。那些大大小小的景物都貯留著我們的陳年舊事。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在暑假時度過的故鄉生活。

那時,每到晨曦,我就成了姨婆的“跟屁蟲”,扛上鋤子,挎著籃子,大搖大擺的去田地裡。

放眼望去,到處都充滿綠的生機,綠的耀眼,綠得動人。大把大把的油菜們像淘氣的小精靈,爭先恐後般探出頭;紅彤彤的辣椒在茂盛的綠葉間探出整個身子;分不清稻穀和貌似稻穀模樣的雜草的我,頑皮的亂拔一通。竟把稻穀當雜草扔到垃圾桶裡,把雜草當稻穀放進籃子裡。姨婆見了,擰著我的耳朵呵呵的亂笑一氣。

家鄉的田地裡的小角落隱藏著許多好玩的昆蟲,最有趣的莫過於玩螞蟻。故鄉的螞蟻個個都是黑黝黝的。只要你小心翼翼的把螞蟻放到一個盤子裡,用雜草在螞蟻頭上碰來碰去,它準會被你玩的團團轉,咩咩!

玩夠了,也笑夠了,就又去幫姨婆採辣椒咯!一手攥著辣椒,輕輕放在籃子上。

一隻藍白相間蝴蝶在半空中忽高忽低的飛舞著,那麼自由,那麼美麗。我的腳步和視線一直默默的跟蹤它,時而又追趕著它。

追累了,就放鬆下心情,躺在地上,痛快的唱幾首歌,就漸漸入睡了……

夜,是那麼寂靜,那麼舒適……

謝謝大家!

回憶故鄉作文 篇3

我的故鄉在農村,在姥姥家,那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憶。

姥姥家有個大果園,裡面有好多的水果,三歲,我已經在姥姥家了,每當深秋的時候,大部分的果實都已經成熟了,姥姥、姥爺拉著我的手,坐上拖拉機直奔果園去了。

還沒到果園,我就已經聞到果子的香味了,我拉著姥姥的手大喊:“姥姥,我要吃李子。”姥姥高興地說“好,好,好,彆著急,一會就到了,看把你給饞的。”到了果園裡,姥姥說:“你不是要吃李子嗎?我領你到李子園去。”轉身,就對姥爺說:“她姥爺,摘幾筐瓜呀果的帶回去!”姥爺笑咪咪的說:“好嘞!”於是我和姥姥直奔李子園去了。

哇,李子好多呀,紅彤彤的,還有綠油油的葉子給它點綴,我大吸一口氣,真香。這時姥姥已經幫我摘了好幾個李子,我大口大口的吃著,姥姥在一旁說:“小心點,別噎著,還有啊,你少吃點,吃多了對胃不好,還倒牙。”之後我們又到果園的各個角落摘了幾筐果子。

四歲時,姥姥去集市上買了一頭母羊,這下可好啦,我每天早上都有新鮮的羊奶喝了,現在一想,現在賣的羊奶貴死了。次年正月母羊下崽了,咩咩的叫聲,我跑出去一看,我大叫姥姥:“姥姥,你快點來看,老羊當媽媽了”。姥姥聽到我的話出來了,說:“太好了”!

小羊身上有一層膜兒,老羊不停地去舔它,舔完之後,小羊終於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雪白的毛,就是缺了兩個小羊角,四隻小細腿,好像沒睡醒,眼睛都沒睜開,好可愛,從那以後,我對老羊的關注減少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小羊身上了,每天都去摸摸它,它每天也都跟著我轉,我去哪,它就去哪,像現在的寵物小狗,只是我沒給它穿上衣服罷了。

五歲半,老媽以去上幼兒園為由,把我接到威海。我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姥姥家了,小羊現在已經不在了。

故鄉,我忘不了你給我的回憶,忘不掉果園裡的回憶,忘不了小羊陪我度過的那些時光。

回憶故鄉作文 篇4

記憶裡的故鄉,總是縈繞著一扇木門,吱呀,吱呀……

約是兩歲時,我被爺爺奶奶接回了故鄉。懵懵懂懂的我,什麼也不知道。但是,我最喜歡玩家裡的那扇木門。木門上了年紀,一開一關,就會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在那個小村落,我聽不到任何音樂,於是,木門發出的'“吱呀”,便成了我耳朵裡最美妙的聲音。4歲時,爸爸媽媽把我接回了大都市。習慣了故鄉的寧靜,來到這裡,我總想逃離喧囂,可是,哪兒都有噪音……

6歲,我進了國小。兩年來,我早已習慣無處不在的噪音,學會了怪怪的普通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在別人眼裡,我是個沒心沒肺的假小子。可誰又知道,我多麼想重新回到故鄉,那兒,我依舊是乖巧的小羊羔。暑假,我重新回到故鄉。綠得很依舊的小村落,老得不成樣子的爺爺奶奶,一如繼往地歡迎我回來。我知道,他們等了我7年……7年裡,我不曾回來看望過一次,就連電話也不曾打幾個。

那扇木門,依然在“吱呀,吱呀”的叫著……

回憶故鄉作文 篇5

我們這個村子裡有一條河——黑河。在黑河中有著我們無數的歡笑。

在春天,河水清澈見底,水面上有一些魚在遊,河蚌在水邊緩緩的走動,泥鰍在泥潭裡嬉戲,小蝦在水裡游來游去,多麼生機勃勃的景象啊!

我們也不閒著,我們每年一到春天都要為魚缸裡添幾條小魚小蝦和泥鰍。我們拿著網和魚餌到河邊,之後,我們就開始捕魚。我們把魚餌放在網裡,然後再把網扔進河裡。我們也都上岸玩去了。過了幾分鐘,我們都下去收網。我們把網都拉了出來。裡面有好多魚,其中有泥鰍、小草魚。還有意外收穫呢,那就是小看魚,因為小看魚養不長,我們把小看魚都放了。

有一年冬天,出奇的冷,河上都結了冰,樹枝上被包了一層冰,一陣風吹過來,樹枝便嘎吱嘎吱響了起來。就連平日經常在村子裡巡邏的小狗,也凍得回自己的窩了。

這麼冷的天,也不能阻止我們出去玩。這時,天上飄起了雪花,一個個小精靈從天而將,來陪著孤獨的大地。我們來到了橋上,看見河上都結了冰。我們就到了河邊,找來一塊石頭向冰面扔去,冰面沒有裂開,石頭一下就滑到河的中間,我們這才安心的跑到冰面上去玩。我們找來一塊木板,坐在上面,在冰面上滑。或者是一個人蹲著,另一個人用手拉。尖叫聲、笑聲在河面上迴盪。而我呢!我用磚塊在岸邊上鑿出一個洞,想要魚從這裡跳出來。我也不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大概是從電視裡看的吧!我等了大半天,也不見有一條魚跳出來。

黑河,多麼美麗的黑河啊。

回憶故鄉作文 篇6

那些回憶像咖啡的香味,苦澀而溫馨。

我至今仍舊懷念那些松樹,那松林的清香仍縈繞在鼻尖。如今,往日的朋友們一個個去了他鄉,雖相距不遠,卻無緣相見。那麼,他們那時玩耍後身上充斥的汗味,混雜些松樹獨有的香氣,是否依然值得懷念呢?

那扇把衛生院分成前後兩部分的鐵門,曾被我一步步地推著關上,可不知是相互作用力搞得鬼,還是彈性有意給我開了玩笑,鐵門彈回,在我的額頭留下了烙印,被縫上後的針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消逝,進而不見蹤跡,可那鐵門已在我的血液刻上了痕跡,那是故土的痕跡。總是在每年的某一天,會微微地作痛,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忘記那裡,自己出生的地方。

那時的夏日,蒼蠅會爬滿窗紗,嗡嗡地振動翅膀,聒噪地讓人難以入睡;那時的冬日,寒氣會漫上屋簷,結成一個個冰凌,使人忍不住想要觸碰。可我已經很久沒有回故鄉了,我不敢確定,那扇鐵門是否還在,那些松樹是否還在,爬滿窗紗的蒼蠅?屋簷上剔透的冰凌呢?

去軍訓時,我曾離故土是那樣的近,(基地離衛生院200米),卻好似咫尺天涯,過“家門”而不得入。我的兩半靈魂彼此呼喚,去無法重逢而後合併,反而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看到某個熟悉的面孔,便趕快藏起來,生怕他們認出了自己,而自己卻不知道如何稱呼。於是,我開始害怕了,所有的一切都太容易逝去,就像某個電線杆上偶然出現的鳥兒的蹤影,一晃就不見了。這讓我不敢再想,而有時卻又忍不住去偷偷地想。

也許故鄉在我的回憶中,只剩下黑白色的剪影了罷。我不知道是誰發明了“回憶”這個詞,但我相信,他一定是遠離故鄉的遊子,想到了故鄉的味道。我希望,我的故鄉是一個咖啡壺,從它發出汩汩的一聲開始,就毫不炫耀它內裝液體的優點,只會散發出那淡淡的苦澀的清香。在我的看來,故鄉不是一盤肉丸,一碗兒時的雞蛋湯,而是那些只記得面孔,而忘掉的人的味道,是那苦澀而溫馨的咖啡的味道。

我願意在關於故鄉發出的回憶,發出汨汨的一聲時,回到故鄉,畢竟也該回去;看看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嚐嚐故鄉回憶的味道。

光陰遊走,歲久彌香。不淡其味,更添其醇;不褪其色,更增其厚。故鄉的味道佔據了我心中最隱祕的角落,飄散著揮之不去的古早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