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橋作文集合15篇

來源:才華庫 1.8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橋作文集合15篇

家鄉的橋作文1

我的家鄉在人傑地靈的崇州,文錦江繞城而過。在文錦江的一片碧水之上,五座並列的水泥橋凌波而過,飛跨於南北兩岸,浮現在文錦江中,由高到低依次為崇州大橋、老西江橋、廊橋、新西江橋、南河大橋。在這眾多的橋中,我最鍾愛那歷史悠久的老西江橋。

站在遠處遙望老西江橋,大橋就像一彎新月一般橫臥在江面上,又好像一條彩色繽紛的帶子,把兩岸聯絡在一起。橋下,二十五根兩人合抱粗的橋墩,如巨人一般穩穩地把寬寬的橋面託在文錦江之上,屹立在江水之中。橋面上,行人車輛穿梭來往,熱鬧極了。

大橋的中間是大約3米寬的車道,兩側則是寬約1米的人行道,邊上有護欄,可防止行人落入江中。人行道邊上每隔大約50米就有一個玉蘭花的路燈,整齊地排列著,像一個個等待檢閱的士兵。清晨,大橋迎來了第一輛早班汽車;深夜,橋上閃爍的燈光送走了最後一批夜班工人。白天,汽車來往穿梭,人群熙熙攘攘,汽車的喇叭聲,自行車清脆悅耳的鈴聲,小販的叫賣聲,匯成了一支美妙動聽的交響樂;每當夜幕降臨,橋兩頭的飯店、酒吧,顧客盈門,橋上散步的人絡繹不絕,玉蘭花燈亮了,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猶如繁星點綴在文錦江中,更顯出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成為崇州的一處勝景。

站在橋上環顧四周,更讓你感到心曠神怡:橋兩頭種滿了青蔥翠綠的榕樹、柳樹,枝條侵入水中,水面泛起陣陣漣漪;空中,阿娜多姿的白鷺在空中盤旋著,一會兒筆直的衝向高空,一會兒在高空滑翔,一會兒又徑直地俯衝下來;水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悠閒自得地吐著泡泡。這種種美景,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使觀賞的人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讓人好像置身於仙境,盡享天倫之樂。

老西江橋不僅景色美,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傳說在明清時代,這裡曾是一處熱鬧非凡的水路大碼頭。可後來,河水暴漲,人們十分希望有座橋。於是黃貢生便帶領群眾修橋,可銀兩不夠,沒有建成。後來,玉帝知道了,派了一位老神仙來幫助大家。這才建成了老西江橋。

啊!老西江橋,你不畏嚴寒酷暑,默默地躬著身軀,任憑人們在你的脊背上踏過,任憑車輪在你的脊背上滾壓,任憑腳下流水的一刻不停地衝擊……然而,你從未有過半點倦怠,也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你只是埋頭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無私的奉獻,奉獻……

啊,我愛你——老西江橋!你是我童年中一段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橋作文2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石拱橋。據我所知,已有三百年的歷史了!儘管歲月無情地摧殘,石縫間長滿野草,石塊有斑駁的痕跡,凹凸不平,但它依然雄偉地橫跨在河面上。

這座石拱橋長20米,寬4米。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橋洞的兩旁各有兩個呈半圓形的小拱。在我的家鄉,經常河水暴漲,特別是夏天雨水多的時候,這個設計與趙州橋一樣,創造不僅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過水量。

在橋的正中央,有一個似羅盤大的紅色五角星。裡面裝制有三把長刀。只有那尖利明亮的刀尖露出來,如今刀尖早鏽燦掉,留下石縫空槽。為什麼要在橋上安那鋒利的刀呢?相傳以前,每當烏雲密佈,打雷下雨的時候,有一條惡龍就像神一樣突然出現在河面上。那條惡龍大得驚人,身體將整個河道差不多佔滿了。然後它將它那龐大的身體擺動,將河水擺到了兩岸的莊稼地裡,把莊稼給淹沒了。然後將身體繼續咆哮著河水,威脅橋體安全。當雨停的時候,惡龍就無影無蹤地消失了。於是村裡的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制止惡龍,他們就在橋上正中央安裝了那五角星,在裡面安裝了三把長刀,當那條惡龍再次出現時,刀就會自動把惡龍給刺傷,遠離而去。從那以後,惡龍就再也不敢出現了。

我想古人是信這一套的,才會有尖刀出現。現在放眼石拱橋,橋面是用石板鋪成的,中間寬平,兩邊有點陡,銜接著地面,十分堅固。多年來,風吹雨淋,人踩牛踏,始終光滑,但磨不平那硬幣大的凹凼。兩旁有石欄,石欄有1米高,是長方形的形態。石欄上有各式各樣的小拱圖樣,半圓形、圓形、不規則的等;石欄兩端比石欄還要高出一點。上面刻著讚美橋的詩句,年代遠久,早已看不見了。在橋頭有一塊功德碑,鐫刻著建造時間和工匠的名字,也早已石屑脫落,不見字跡,相傳這座石拱橋是村裡的一位婦人主持修建的呢。

家鄉的石拱橋,雖然沒有趙州橋那樣雄偉,盧溝橋那樣優美,但是在我們的心中,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地、無私地為人們提供方便,守護著我們的村莊。

家鄉的橋作文3

記得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的家鄉是一個並不大,但充滿著文化氣息的城鎮,美景聖地也不乏。如,我家小區對面的那座狀元橋就是嶽池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狀元橋,顧名思義。這座橋有一個“囊螢映雪”的故事。話說應該是很多年前,有一個胸懷大志的青年,他滿腔熱血,想要為養育他的祖國做一些事。於是,他就效仿了古代的祖逖和劉琨“聞雞起舞”,每天五更天起床發奮苦讀,不管狂風呼嘯或風雪交加,他遠大的抱負卻一如既往。一轉眼,又是許多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上天看到了這個青年所付出的努力,讓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國家棟梁。從此,這則佳話便在我的家鄉傳得盡人皆知了。

狀元橋,站在遠處放眼望去,一排排的柳樹蔥蘢,就像一個綠樹成蔭的大公園。沿著橋邊走,最奪人眼球的當然是那一棵棵如嫵媚少女般婀娜多姿的柳樹了。看哪,柳樹依依多情地用她那細長的手臂,輕撫著養育她的一方水土,彷彿在訴說著千言萬語。而清清河水,並沒有任何話,只是靜靜地聆聽著。它似乎感動了,瞧,它的身上蕩起一圈漣漪,那是它感動的淚水啊!

再往前走著,便能看到狀元橋的本身了。這是一座石橋,是用石板做的。看,石橋上細緻地刻著許多栩栩如生,形狀不一的圖案:兩條長龍五官多麼精緻,真有直衝雲霄的氣勢;“雙龍戲珠”引得路人們嘖嘖稱讚;還有那嘻嘻雕刻的石板字,工整規範,剛勁有力,與書法家們的墨寶相比也毫不遜色呢!

清晨伴隨著清脆的鳥鳴聲,身體硬朗的老爺爺們在河邊開始了晨練,打太極,跑步,練拳……狀元橋見證了他們的歡樂時光。

正午,柳樹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為人們撐起一把把”綠傘“,供人們乘涼,大家在柳樹的庇護下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傍晚,是狀元橋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了!大家吃過晚飯,便會來狀元橋溜達一會了!看!多麼溫馨的畫面呀!依依相伴的情侶在暮色下挽著手漫步;白頭到老的爺爺奶奶們就靜靜地欣賞河對面的美麗景色;而閒不下來的小孩就在橋邊又蹦又跳的,別提多開心了!在他們眼中,狀元橋也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狀元橋就是這樣,迎來了幸福的情侶,送走了步履蹣跚的老人。年復一年,從無怨言。

這就是我的家鄉,家鄉的狀元橋,會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記憶的心扉中不可磨滅的一頁!

家鄉的橋作文4

我的家鄉是杭州,杭州西湖上的斷橋聞名五湖四海。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8.8米,寬8.6米,有著古樸淡雅的韻味。

春天,暖暖的春風迎面而來,斷橋迎著微風跨在水平如鏡的湖上,不算太彎的線條更顯出了它那樸素和優雅的獨特風味。此時的斷橋,宛如一個害羞的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水中,熱情地接待著每一位遊客。斷橋和柳樹、桃樹、西湖配在一起,讓人感到十分舒心,十分愜意。它為春天增添了一絲盎然生機,真的可以稱為“西湖十景”中的一絕。

盛夏時節,柳樹長出綠葉,桃樹開出紅花,橋洞下便成了最受歡迎的地方。人們坐著小船在橋洞裡邊看景邊乘涼,那長長的、細細的好像門一般的橋洞每天都會給遊人們帶來涼爽和愉悅,更給遊客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秋天,落葉紛飛,連俗話說的“一株楊柳一株桃”都沒有夏日的蔥鬱了。幾片落葉隨涼風一起落入水中,飄向斷橋。從遠望去,水中的落葉和斷橋相配合,不僅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斷橋那雅緻的韻味也一覽無餘。在秋風中,最顯眼的就是那用青石做的橋身,它立在風和水中,給人一種安全感和溫暖感。斷橋成了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大手擁抱每一位遊客。

冬天下雪,銀白色的雪花落下來,落在樹上,落在橋欄上,落在橋板上,到處銀裝素裹。低低的橋欄積上了厚厚的白雪,從遠處看,如同一條白色的鏈子,時斷時續。在雪花中,在寒風中,斷橋彷彿一個堅定、頑強的人,挺立在湖面上。這樣的美麗雪景,多麼符合“斷橋殘雪”這個好名啊!

斷橋有著古樸淡雅的韻味和悠久傳統的歷史,怎不讓人喜愛呢?

自評:這是我學了《橋》這單元的習作,要求寫自己熟悉的橋,讓我想起了老家西湖的斷橋,它是那樣的特別,就對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進行了描寫。

相關知識:西湖斷橋名字的由來

斷橋之所以叫斷橋是有四個原因。

一是從平湖秋月而來的白堤到此中斷,所以叫斷橋。

二是以前橋邊住著一戶姓段的人家,段與斷諧音,因此叫斷橋,典故上面那位說的很清楚了。

三是冬季下過雪後,較高的向陽的那段橋的積雪總是先融化,遠遠看去就像斷了一樣。所以叫斷 橋,斷橋殘雪的景名也由此而來。

四是清代康熙皇帝來到這裡,留下斷橋殘雪御碑,於是,至此後逐漸統一了口徑,叫斷橋。

家鄉的橋作文5

遠遠望去,一個巨大的A字形大橋矗立在美麗的淮河上,這就是鳳台淮河大橋——我家鄉的一座橋。

鳳台淮河大橋巨集偉大氣,堅固安全。全長766米,寬15米,分為4個主車道。斯橋15孔,長716米,主跨徑224米,基礎多數為鑽孔嵌巖灌柱樁,嵌巖3米,鋼筋砼澆灌。橋高標高90米,自上而下張拉纜索368根,橋兩頭配套引道寬敞,長1927米,有壯麗的環形路島嶼與公路連線。它是一座採用現代新技術建造的雙塔雙索斜拉橋,也是淮河上一座重要的橋樑。

為何說它重要呢?原來我的家鄉歷為交通和軍事重鎮,盪漾長淮,利船運而弊成天塹。“七五”期間國逢盛世,淮南淮北齊興共富,開發兩淮礦物繁重,相互往來唯賴渡舟。渡口水淼流湍,天然風雪雨霧;車雍於道,貨滯在途,商旅難歸,費時誤事,以致華東地區與皖西北,豫晉陝運輸嚴重受阻。此情況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經研究後決定興建鳳台淮河大橋。大橋建成後,千載水域變坦途,萬乘風馳促繁榮。由此可見鳳台淮河大橋有多麼重要。

媽媽說,鳳台淮河大橋的每一塊混凝土上都滴著在船廠工作的姥姥和姥爺的汗水,是啊,鳳台淮河大橋開工以來,無數勤勞的鳳台人民為建設大橋作出了貢獻,以至於一九八六年開工的淮河大橋,一九九零年就通了車。

轉眼間,鳳台淮河大橋已走過了21個春秋,但它依然那麼磅礴。如果說淮河是我們的母親,那麼鳳台淮河大橋就是我們的父親,載著一代代淮河子孫從幼年走向成熟,它與淮河一同哺育著我們。20xx年,我轉入了淮南市市區的中學,鳳台淮河大橋,就成為了我每星期從家到市區的必經之路。它不僅是便利交通的橋,更使一座獲取知識橋樑。每個週日,它都會送著渴望知識的我來到學校,並給我加油打勁。每個週五的晚上,它又都會迎著滿載知識的我,露出欣慰的笑容,而當我走在鳳台淮河大橋上的時候,我都會為橋的壯麗巨集偉之氣勢而感到無比自豪。

“長橋高懸貫蒼穹,枕城擔山倍崢嶸。索塔聳插雲端裡,斜纜映嵌龍潭中。關津昔日路坎坷,州來今朝換新容。車如群星奔流過,人若雁行翱碧空。”這首鳳台人民耳熟能詳的詩將鳳台淮河大橋的磅礴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哦,鳳台淮河大橋,是鳳台人民智慧與才能的結晶,是鳳台的驕傲!

家鄉的橋作文6

“北京的橋啊,千姿百態,北京的橋啊,瑰麗多彩……”每當我聽到這首歌——《北京的橋》,我就會想起家鄉的那座美麗、堅固、造型獨特的九曲橋,這座九曲橋就座落在美麗的酒泉泉湖公園也稱西漢勝蹟公園裡。關於我的家鄉“酒泉”,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與匈奴打了一場著名的河西之戰,大獲全勝後漢武帝御賜美酒一罈,霍將軍認為功勞屬於全軍將士,於是將美酒倒入泉中與將士共飲,所以“酒泉”的美名傳承至今。

西漢勝蹟裡的九曲橋,也不一直是現在的模樣!聽媽媽說:在她小時候九曲橋不是這樣的,只是一座土灰色的石橋,曲曲折折的立在公園的湖中間,聯通湖兩岸,只是為了人們通行不繞路,能很快的從橋上通過。那時的橋上護欄有點低,如果橋上擠得人多時就會有掉下去的危險。媽媽還說:她們小時候遇上湖裡水少時,還會有人划著船慢慢從九曲橋底鑽出鑽進,每次感覺頭好像會碰上橋底一樣,十分有趣。”

我記憶中的九曲橋折來彎去的像一個天然的遊戲場,是我小時候去公園內最愛玩的地方之一。春天的時候,湖邊的小草和柳枝都探出了頭,有風吹來時小草和柳枝緩緩擺動身姿,好像在和九曲橋玩耍;夏天,湖裡的小魚和小蝦在橋底慢慢遊過,好像在九曲橋的守護下打鬧嬉戲;秋天,湖邊的樹葉都黃了變幹了,被風一吹,落在了橋面上,走在上面,沙沙直響;冬天,白茫茫的大雪覆蓋了橋面,好像給九曲橋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九曲橋上有一座湖心亭,走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順便看看公園裡其它的美景。如果這時有風,感覺整個人都會變得快樂起來。

今年初夏荷花開放的季節裡,我們又去了一次公園,公園裡重新修繕了,連九曲橋都變樣了,不再是原來髒兮兮的顏色了,工人叔叔給它們做了清潔,橋面乾乾淨淨恢復了原來的灰色,橋邊的扶欄也刷上了鮮亮的紅漆,整個九曲橋好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新的九曲橋浮在碧波中,在嬌美的荷花和嫩綠的荷葉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迷人,人們站在上面紛紛拍照,它變成了公園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我的家鄉水很少,也沒有什麼橋,但是我覺得西漢勝蹟裡的九曲橋一定也不遜色,它搭建在水面上既方便了行人通過,也變成了公園裡的景色,也是一座有特點的橋。

我愛我家鄉的這座橋!

家鄉的橋作文7

在雞形的地圖上,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我的家鄉——鰲江只不過只就是一個小小的點,一座很使人很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它卻美麗、乾淨、純樸、可愛,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甌南大地上。

在我的眼裡,家鄉就是一所地髒、人亂、經濟差的縣城。狹窄的道路兩旁坑坑窪窪,路人過去時,腳都被扭傷了。每當天氣晴朗時,路上塵土飛揚,黃黃的一片,像站在一片黃色的煙霧中;每當下雨時,路上積滿了汙泥,被壓陷的坑裡積滿了水。當飛快的車衝來時,把水濺到了路人的身上。還有些道路,積水起碼有兩公分深。如今,改革開放後,家鄉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鰲江經濟繁榮,人民富裕,城市面貌渙然一新。

春風又綠江南岸,鰲江四月雨化金,也許就是二十年的等待太過漫長,也許就是二十年的執著太過不凡。等到甌南大橋試通車典禮這天,竟連上天也感動得“流淚”了。瓢潑的大雨合著兩岸圍觀群眾綿延的花傘,構成了一幅別樣熱烈壯觀的喜慶景象。4月29日,不就是節日的節日,不就是節慶的節慶,人門從全國各地湧向甌南大橋,我和媽媽也來一睹大橋的風采,共享慶典時刻。

在老百姓的眼裡:甌南大橋就是鰲江流域發展的希望;在地方官的眼裡:甌南大橋就是兩岸“淡化行政圈”的良好契機;在規劃師的眼裡:甌南大橋就是鰲江流域區域中心建設的第一步;在經濟學家的眼裡:甌南大橋就是兩岸文化的溝澱。

我和媽媽漫步在甌南大橋的人行道上,來看橋的人真多啊!有少先隊員、老人、青年人……接踵摩肩,多極了。我向上仰望,天空中掛滿了五彩斑斕的氣球。我問媽媽:“媽媽,這橋長多少米啊?”媽媽笑了笑說:“這橋全長881米,橋寬245米,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哇!”我吃了一驚。“這麼長的橋,一定花了很多錢和很多時候才能造好吧!”媽媽說:“這橋總造價高達上億元。”“哇”我又吃了一驚。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夕陽把甌南大橋照耀得更加雄偉、壯觀了。我和媽媽站在江濱路上,眺望著甌南大橋的主橋,兩個巨大的橋頭堡上寫著“甌南大橋”四個大金字,聽說它高50多米呢!兩個橋頭堡之間就是橋中橋,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鋼桁粱開啟後緩緩升起。經過1分22秒上升至橋墩頂部。天漸漸暗下去了,我和媽媽又一次漫步在甌南大橋。突然,無數的燈光亮起,好漂亮啊!我們都陶醉了。

家鄉的橋作文8

雨打在窗戶上,發出“噼哩啪啦”的聲音,驚動了趴在窗臺上痴痴看雨的我,雨中漫步洛陽橋作文900字。

“叮鈴!”屋裡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

我慌忙地跳下窗臺,去接電話。電話是丹丹打來的,她邀請我與她一起去洛陽橋遊玩。

去洛陽古橋?太好了,我喜出望外,連連答應下來。

因為修路,我們顛簸了近兩個小時,終於來到目的地——洛陽橋。我和亦丹一人撐著一把雨傘,撒腿就往橋上跑。

橋太古老了。細細的紋路,清晰地刻在石條上,好像倒映出了閩南人親切的面孔,因為歲月的變化,這些面孔有的蒼老,有的清秀,但不管怎樣,面孔上都洋溢著濃濃的笑意。

正當我全神貫注地研究石條的紋路時,亦丹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叫,我的注意力全部傾到了她那一邊,鞋帶都沒來得及繫好,就急忙站起來,“啪”地摔了個嘴肯泥。

繫好鞋帶,我才匆匆跑到亦丹身邊,順著她的目光向橋下看去。

哎呀喂,我的天哪!就在河邊的淤泥上,滿河灘的小洞洞跟著它們的主人——螃蟹鋪天蓋地向我飛來,嚇得我立刻閉上了眼睛。

是一陣鳥鳴聲把我叫醒的。我睜開眼睛,朝著聲音傳來的地方看——哦,是一隻體型修長的白鷺哪。飛行時,它把兩腳併攏縮起,張開寬大的雙翅,露出下面黑色的羽毛,轉了幾個圓圈之後,它便落在了一顆紅樹上,用它那潔白的翅膀輕巧地拍打著水面,國小二年級作文《雨中漫步洛陽橋作文900字》。

我正要拍攝白鷺在紅樹林漫步的過程時,我的背突然碰到了一個冰冷的東西,回頭一看,原來是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獅子。再仔細一看,原來還有踩著繡球的小獅子,抱著小獅子的母獅子,齜牙咧嘴的公獅子呢!

那這座古香古色的洛陽橋到底是何人所建?據媽媽說,這是一位聰明至極的人創建出來的,此人名叫蔡襄,他發明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種蠣固基法”,人們根據他的想法,在岩石和橋基側面都種上了牡蠣,用它們來填補岩石間的縫隙,使橋更加牢固。當人們發現這些種在岩石上的牡蠣特別肥嫩時,便突發奇想,將牡蠣全部種在岩石下面,不夠胡就用小石板來代替。以至於我們今天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在紅樹林的周圍,插著一塊塊長短不一的石板,上面長滿了牡蠣,當浪花輕輕拍打石板的時候,牡蠣心裡也許會升起一團幸福的微笑和滿足感……

這次洛陽橋之行,不僅加深了我對家鄉歷史文化知識的理解,更讓我和丹丹之間的友誼橋樑更加結實、堅固。

家鄉的橋作文9

作為一名公路人,我平生見過許許多多的橋。見過鋼筋鐵骨的公路橋、見過披鎧掛甲的鐵路橋、也見過嬌若游龍的鐵索橋……但令我至今不能能忘懷的,卻是家鄉那座長虹臥波的小石拱橋。

家鄉的小橋是青石砌成的拱橋。橋面已不再平整,橋中間至今仍然保留著不知那個朝代留下來的道道車轍。橋兩邊是撫摸光滑了的石欄石柱,東西橋頭各有兩尊張牙舞爪、威武凶猛的大石獅。它們似乎就是保護小橋的警衛,遠遠地就讓人望而生畏。河水清澈見底,大大小小的卵石歷歷可數。魚兒在石上休憩、小蝦在水草中嬉戲……馬致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也莫過於如此吧!

小橋是家鄉人心中的聖地,也是我孩提時的啟蒙課堂。最令人難忘的是炎炎夏日。入夜後,小橋邊涼風習習、月影婆娑,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橋邊的大柳樹下乘涼。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聽李清廉爺爺說書、講故事了。李爺爺是前清的舉人,學識淵博,他評三國、說水滸、講西遊,還有劉海砍柴、牛郎織女等神話。尤其是講到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羅通掃北的故事時,老人陰陽頓挫、扣人心絃的語調,令我終生難忘。從那時起,我便逐漸養成了渴求讀書的習慣。

小橋是村裡連線外界的主要通道。修建年代已不可考。據李爺爺講,這條路是達西秦而扼川隴的咽喉要道。家鄉的橋原先是木的。當年曹操追趕張繡時,由於水漲橋塌,曹操遂令大軍排起一字長龍,將石料從終南山下一塊塊傳遞下來,才建成了如今的石拱橋。無論小橋建於何時,但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卻是十分明顯的。據說,當年老子入關、李白奉詔、白居易赴任……都從這座小橋上走過。往事塵封,小橋無語。只有那雄偉的石獅、飄拂的楊柳、潺潺的流水,見證著小橋上發生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

小橋是滄桑老人。千百年來,它經歷著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風雨雷電,承載著家鄉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用永恆的愛和不變的心,忠實地庇護著家鄉的山山水水……

又是月上柳梢時,小橋邊的柳樹還好嗎?河水還清澈嗎?誰又在小河邊說書、講故事……

哦,家鄉的小橋!

家鄉的橋作文10

正月裡,我們的家鄉多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猶如一條彩虹橫跨鶴溪,它就是位於雲景高速景寧出口的鶴溪廊橋。

先來說說它的樣子吧。主要的顏色是:紅色和灰色。從遠處看廊橋,它總共加起來有六個坡頂。進口、中間和出口的頭上都分別有兩個,可以說是一層兩坡頂。最有特色的是中間那兩個坡頂。第二坡頂的頂上的兩個角上有兩個龍頭,有人說是用來的,有人說是用來辟邪的。兩個龍頭朝向不同的地方,中間有一個鳳凰。紅色的橋身上有許多根柱子。

清晨的“彩虹”是寂靜的。清晨遊玩的人不多,聽到的除了鳥聲似乎就沒有其他什麼聲音了吧。我走上了廊橋,抬頭望,在一根根木樑上刻有一朵朵祥雲,雖然工藝不是那麼精雕細琢,但是無論哪一朵祥雲都預示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對神祕古代的遐想,一盞盞古色古香的燈有序地掛在橋的兩邊。站在這個清靜的地方,看著這些真的很美好!我趴在橋上往下看,溪水唱著動聽的歌兒,一條石子路錯亂有序地擺在河上,小朋友們在上面跳來跳去,給靜寂的廊橋增添了一份樂趣!

中午的廊橋是熱鬧的。太陽當空照,遊客們在橋上走來走去。有的指一下那兒,聊一下這兒;有的在讀廊橋旁邊的一些燈柱上的古詩和看一些雕刻的人物;有的拿著相機,這兒拍拍,那兒拍拍,總覺得怎麼拍都不夠……

晚上的廊橋是絢爛的。燈火輝煌的廊橋變幻著各種顏色,這才真能算是一天中最美的。夜幕降臨,廊橋上,周邊的一些建築上都戴上了閃閃發光的金“帽子”。廊橋的電子螢幕上不斷地變化著各種圖案。起先全是綠色,然後一條條藍色逐一將綠色覆蓋,倒映水中,忽隱忽現,好美啊!然後是流星雨,紫紅色的流星雨從“空中”飄灑下來。真的,也許你會質疑自己是否置身在一個美麗的仙境裡,倒映水中就像許多小魚躍出水面。緊接著一條條金色的小魚“翻山越嶺”彙集在中間變成了畲鄉的標誌。最後出現了“神奇畲鄉,歷史名鎮”等字樣,一個個連貫的場面與水色巧妙地融合,怎不讓人驚歎呢?

水連橋,橋連水,就是這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橋,像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橫跨鶴溪!

家鄉的橋作文11

江南水鄉,河道如織,橋便成了密密河道中的符號,傳遞著水鄉的訊息,長長的石橋是破折號,高高的拱橋是句號,閉上眼睛,我也能將橋的細節一一描繪。傍晚時分,橋身鍍上一層金邊,婦女們忙著淘米洗菜,一邊還不忘與鄰居碎碎地嘮,從柴米油鹽到一家老小,笑容裡透露著滿足與平和。

炊煙裊裊升起,這是村莊以自己的語言召喚著勞作的人們回家。橋一下子熱鬧起來,回家的男人扛起自行車,穩當地走過石橋臺階,然後飛快地騎上,一路鈴鐺,還不忘跟路旁人家熱情地打招呼——“吃飯哉”,一會兒便不見了身影。菜農們在橋邊擺了攤,拿著草帽,扇著風,批一件洗得泛白的藍開衫,穿一雙沾滿泥土的自編草鞋,坐在臺階上,大聲吆喝。放了學的孩子們橫衝直撞嬉戲著,老農把攤子護在身後,斥責到:“小赤佬兒,小心點……”孩子們吐吐舌頭,書包在身後“啪嗒啪嗒”的,跑遠了。

水鄉農村的時光,就如烏篷船欸乃的槳聲,有聲有色;又如橋下無聲的流水,不慌不忙。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利慾薰心,枕河人家的日子就如湖水一般澄澈。

老人愛在茶餘飯後,坐在橋頭光滑的石欄上,蹺著二郎腿,剔著牙,天南地北地聊著,忘了夜色越來越濃。有時候,什麼都不講,享受著夏夜習習晚風,閉眼回憶往事,時間在這裡停住了匆匆的腳步。待睏意襲來,起身離去,卻驀然瞥見枝頭圓月如鏡。

幾百年來,家鄉的橋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跡,或焦急或悠閒,或得意或失意,都被細心地一一收藏,隨著歲月的洗濯,沉澱出一種特有的質樸古老的.韻味。橋像一位飽含風霜,睿智深刻的老人,用他寬容的懷抱一視同仁地將所有水鄉之子容納,不管衣錦還鄉還是落魄歸家,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觀望水的每一次漲退,桃花的每一次開謝,梧桐樹的每一次凋零。於是,遠在他鄉的遊子望見了橋,就像回到了家。

紹興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一座橋。他承載了你生命中某段時光,亙古不退色,直至你消散,在他的某個角落也會有你的氣息與身影。他可以不華貴,可以不聞名,但必須足夠堅固。他可以讓你在某種特定的時刻,想起他,會滿含淚水,然後會發呆很久。是的,他本身並沒有任何特別,只因為每一個水鄉人,用生命中最美好的感情來祭奠他,在心中開成一朵永遠不敗的花,荼靡不朽。

家鄉的橋作文12

我曾陶醉在趙州橋的巧奪天工,心繫於橋下的流水,我曾飛速賓士在杭州灣跨海大橋上,遙望遠處的水天一線,然而,在這些喧囂中,我卻沒有忘懷家鄉的廊橋。

家鄉的廊橋又名惠政大橋,橫跨在龍溪之上,傳說這橋始建於北宋乾德二年,名善勝,後於大觀年間重修,架木為樑。為方便民眾避雨,歇息,覆以廈屋。民感其德改名惠政。在後來幾次重修中都保持了木結構廊橋的風格,樸實而堅韌。直至民國24年1月,廊橋遭火毀,才改建成了石砌墩臺鋼筋混凝土橋的。現在的廊橋可是煥然一新了,經20xx年再次重修,變成了一座結構堅固,長72.8米,寬44.6米的橋,連抵抗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都綽綽有餘。

廊橋上有三處不可不觀的地方:美輪美奐的廊坊,歷史悠久的碑文,還有那鱗次櫛比的商店。

廊橋的廊坊共分三層,有60間,互有天橋相通。六座歇山式屋頂金光燦燦;紅木門窗,掛屏及青石欄杆,雕像栩栩如生。漫步於廊橋之上,望著橋下溪水潺潺流動,閉上眼彷彿所有的煩惱都拋之腦後,只覺自己“陷入”了這山雨朦朧中,強烈地渴求這輩子都不要醒來,沉浸在這之中。

再向前走兩步,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大大的石碑,上面刻著:今觀是橋,巨螯鎮服,金龍騰飛,美輪美奐,氣勢恢弘。登樓遠眺,群峰環翠,麗日景明;瑞峰、壽峰姐妹古塔,遙相呼應,縣江如帶,波光百里。兩岸人車川流,霓虹閃爍;圍樓林立,綠草茵茵;百鳥啁啾,花香沁人。這塊石碑彷彿見證了廊橋的蛻變,廊橋經歷的風雨辛酸。每一次經過這兒,總會覺得有一股歷史的氣息讓你駐足停留,望一眼這座“古橋”。

從古至今,惠政大橋都是奉化最為繁榮的貿易中心。

早在1935年之前,惠政大橋橋面南側就有多家店鋪,橋面北側的中間供奉著神像,人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新橋建成後,雲集在橋兩邊的商店更是繁多,絕對是人們購物的第一選擇地。

廊橋代表著我們奉化,代表著我們奉化人風雨無阻,堅韌不拔的精神。它就是那一個“永恆”,永遠不會發生改變。

家鄉的橋作文13

大家都肯定見過橋,對,有大橋、小橋、還有小區內的石頭橋、木頭橋,甚至是童話故事裡的彩虹橋……不過,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一個“風雨橋”的故事。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我第一次到道真學英語,由於要從基礎講起,所以大家在教室裡七嘴八舌的,很不耐煩。我心裡想:基礎知識都學過了,太簡單了,還需要再學嗎?可我們的英語老師張老師不這麼認為,她告訴我們:“英語是我們的另一個夥伴,夥伴之間需要經常交流才行。”隨後,張老師便繪聲繪色的講了起來,乏味的單詞在她的嘴裡講出來,變得栩栩如生,我漸漸地喜歡上了我的這位新朋友,可正當我聽得津津有味時,天公不作美,外面瞬間一片“狼藉”,天上的雲頑皮的打翻了自己的墨水,把自己塗了一身黑,而雨點則像崩豆一樣,帶著降落傘從天而降,有“浪漫主義者”還帶著小琴,在地上彈了起來,“滴答、滴答”呵呵,多好聽的聲音。不知不覺放學了,因為外面下著雨,我的“大朋友”張老師要把我們送下去,我和老師站在門口的臺子上,四處尋找,門前早已聚集了一大批來接孩子的人,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是媽媽,我對老師說:“老師,媽媽來了,我走了。”老師望望外面下著的雨,微笑著說:“我送過你去。”走進雨中,沒打傘的老師用雙手遮住我的頭,胳膊輕輕地夾著我,我隱隱感到,只穿著一件單薄毛衣的老師,打著寒戰,到了媽媽跟前,老師將我塞在了媽媽的雨衣下,長舒一口氣,笑著和媽媽道別了。

我上了車子,“走”,我下達了“指令”。那時,我家還是“兩輪車一族”,雖然蓋著雨衣,可根本沒什麼用,趕上風大,雨衣便會被吹得鼓起來,媽媽把我攬到她的胸前,用事先準備好的夾子將雨衣牢牢地加在了車筐上,我便穩穩地置身在了一件“大傘”下,可媽媽就慘了,雨水像細細的鞭子,抽打著媽媽的臉,先前是雨,後來竟變成了細小的冰雹,我悄悄伸出手,接著冰雹,打在我的手掌上,生疼生疼的,我忽然想到:媽媽漏在雨衣外面的臉,肯定也很疼,一時之間,原本覺得很短的回家路程竟變得那樣漫長……

那天雨停後,天邊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橋,鮮豔的色彩重重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化成了老師發抖的身影、媽媽淌滿雨滴的臉,一座用愛鋪就的風雨橋也就永遠的留在了我心中,再也不曾消失過。

家鄉的橋作文14

在我的家鄉有一座橋,大都叫它沙河大橋。

它的橋身很堅固,全是用混凝土造成的。橋的下面,每側有一對水泥橋墩,像一個個巨人,叉開有力的雙腿,守衛大橋。橋面兩側有欄杆,每個石欄的小方塊都像正方體,上面刻著五角星,這些五角星就象徵勝利。

直直的橋如一條線橫跨河面,堅實的橋墩屹立河心,橋下是流不盡的河水,橋上是走不完的行人。它把為人們開闢一條伸向彼岸的通道,當作最大的快樂。每日裡,無數車輛從它身上走過,腳下流水一刻不停的衝擊著它。

晚上,站在橋上欣賞四周的美景,簡直就是一種享愛。天空中,滿天星斗忽明忽暗,像一顆顆寶石,像一粒粒珍珠。圓圓的月亮像個盤,鑲在滿天星斗之間,顯得格外皎潔。

啊,家鄉的橋,你雖然算不上雄偉,但你給大家帶來了方便,帶來了歡樂。我愛你,家鄉的橋。

我的家鄉在棗鄉臨澤。在臨澤縣城的東南方,有一個人們休閒娛樂的地方,它就是天鵝湖。在天鵝湖中央,又一座迴旋別緻的九曲橋,這座橋連著湖的東西兩岸,因為有了這座橋,才顯示出天鵝湖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

純天,萬物更生,冰消雪化,九曲橋旁邊的柳樹吐出了嫩芽,隨著春風舞動著,給九曲橋添加了一份生機勃勃的景緻。這時你站在橋上放眼眺望四方,頓時,會感覺到自己置身於湖水之中,沁人心脾。

夏天,花紅柳綠,人們說說笑笑的走過九曲橋到涼亭上坐了下來,觀看美景,有時還全家人坐上船在九曲橋下面乘著陰涼,說說笑笑,感覺無比熱鬧。

秋天,落葉蒼蒼,九曲橋旁邊柳樹的葉子都變黃了,並且隨風飄落下來,像一隻只金色的小蝴蝶在九曲橋上飛落,遠遠望去像一位畫家在迴旋別緻的九曲橋上有添加了幾分金黃的筆墨。

冬天,白雪皚皚,九曲橋下的湖面上結上了厚厚的冰層,孩子們在這冰層上滑冰、打雪仗,快樂極了,有時玩累了,就靠在九曲橋下的支撐柱上休息休息。

晚上,是小橋最難受的時候,她孤單極了,沒有人陪她聊天,她就靜靜地站立在那裡,等著又一個黎明的到來。

家鄉的橋,雖然古樸,但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更促進了城市的繁榮,我喜歡她的平凡、質樸。

家鄉的橋作文15

我的家鄉泰順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浙南橋樑博物館”,境內橋樑數量眾多,結構型別多種多樣。據瞭解,到1987年底,全縣現存橋累計958座,石碇步248條,其中解放前修建的有476座。包括木拱廊橋、木平廊橋和石拱廊橋在內的明清廊橋30多座。其中在世界橋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橋6座,即泗溪姐妹橋、三魁薛宅橋、仙居橋、筱村文興橋、三條橋。

廊橋造型秀美。幾乎所有見過泰順廊橋的人都會說,廊橋是一道奇異的風景。因為這橋上面居然蓋著橋屋,這房子有門而無門扇,有窗而無窗扇。在青山綠水之間,廊橋猶如一道飛虹橫跨於溪流之上,與周圍環境和諧輝映。

就說泗溪的溪東橋吧,她真的有“虹氣臨虛,影搖波月”的氣勢。橋拱上建有廊屋15間,當中幾間高高突起。屋簷的翼角高翹,幾條雕刻精美的青龍盤踞在屋脊上,有的回首遙望,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昂首向天,好像要騰雲駕霧而去。屋脊上,每隔一段還蹲著一個小巧玲瓏的石獅子,它們日夜聆聽著橋下那嘩嘩的流水聲,默默地守候著這美麗的廊橋。早晨,小鎮的一切是那樣的靜謐,雲霧縹緲中的廊橋猶如披上一層薄紗,那朦朧的身姿更顯秀美、輕靈。傍晚,一抹夕陽的餘暉灑在橋身,那橘黃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彷彿蛟龍潛水。山花爛漫時節,綠樹紅花襯著那古樸的廊橋,濃豔而不失淡雅。寒冬臘月,白雪覆蓋,廊橋越發嫵媚動人。

泰順的廊橋歷史悠久。據記載,泰順最早的廊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我們的先輩面對縱橫交錯的山澗溝壑阻隔行人的困境,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就地取材架起了當時最先進的座座廊橋,為南來北往的人們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仙居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溪東橋最早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北澗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文興橋建於清咸豐七年(1857年)……這些木橋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儲存得這樣完好,無疑是奇蹟。至今,在我們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建橋和修橋的動人傳說。廊橋,猶如一部古老的書籍,向人們述說著山裡人的風雨歲月。

家鄉的廊橋,我愛你!你是泰順人民的驕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