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精選3篇)

來源:才華庫 2.8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精選3篇)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1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瞧,這群俏丫頭》,這本書是我們小朋友們喜愛的作家——楊紅櫻阿姨寫的。

其實呀,我早就心儀這本書了,只是沒機會買到。一天,姐姐帶我到鄭州玩,她要帶我進商場買衣服,我卻嚷著:“我不要衣服,我要去買書,我們去圖書館吧!”姐姐笑了笑,點頭答應了我。

一走進圖書館,我就像一隻小魚又進了海洋,那個暢快。這滿架滿架的書琳琅滿目,真是讓我目不暇接。這時,一本書的封面圖畫映入我的眼簾——《瞧,這群俏丫頭》。啊,這本不正是我向往已久嗎?我馬上跑過去,拿起這本書,如獲至寶的把它放在臉上親了親,高興地對姐姐說:“找到了,找到了。”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總是愛不釋手的捧在手裡,貪婪的讀著。每天放學回家一寫完作業就看,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吃飯、睡覺總是讓媽媽崔上好多遍。爸爸說我廢寢忘食,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蟲。

在書中,作者娓娓講述的是四個性格迥異小女孩的故事。她們是:美麗自信的夏林果、憨厚善良的安琪兒、聰明潑辣的路曼曼、古靈精怪的杜真子。我最喜歡裡面的杜真子,他是一個長著一張貓臉的“小女巫”,是馬小跳的表妹。她會成語接龍,會演白雪公主,還會做土豆沙拉呢。她還有一隻會笑的小貓,這隻貓會冷笑、獰笑、狂笑、嘲笑、微笑,杜真子特別喜歡它,給它起名叫“笑貓”。可天不怕地不怕的馬小跳卻偏偏害怕這隻貓的冷笑,他一見到“笑貓”冷笑,馬上

就會豎起汗毛,這使杜真子很得意。他把那些調皮的男孩子指揮的團團轉,他們特別佩服她。你說這樣一個又活潑有漂亮的,還會做飯的女孩兒,誰不喜歡呢?還有安琪兒也是我喜歡的女孩兒,別看他平時有點笨,可玩起腦筋急轉彎的時候,他那笨笨的腦筋卻總是能轉彎,連最聰明的女孩都嫉妒她。一次,她媽媽不相信,馬小跳就當場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結果是媽媽費了好長時間都沒有猜出來,可安琪兒一下子就說了出來。

我的思緒隨著她們時而興高采烈、時而異想天開……《瞧,這群俏丫頭》本書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境,學會在被愛中關心別人,它能讓我從幼稚慢慢走向成熟。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2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會飛的教室》,這本書寫的是孩子們在聖誕節晚會上自編自演的一場戲。全書由排演展開,通過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情節,塑造了一群聰穎、活潑、天真、可愛、善良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姚尼,才華橫溢的戴馬亭,冷靜持重的塞巴修,膽小怕事的鄔理以及魁梧好鬥的馬提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的內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濃縮的校園風景錄,它所表現的同學之情、師生之愛、朋友之誼,無不喚起我們對友情的追憶與珍惜。

這本書與書中同學們排演的劇目同題,這個劇目的創意是姚尼的傑作。在許多現代兒童的心目中,總是將枯燥、無味、一貫的校園生活想象成電影院、遊樂場等有趣的.地方,因為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嚮往校園生活,在校園裡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成長。而在這本書中,姚尼則把教室幻想成了一架大飛機,它可以載著老師和同學飛到任何一個課本上所涉及到的地方,同學們再也不用坐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緊張而無耐地聽講,再也不用無休止地機械地背誦一些知識點,而是坐著飛機暢遊在知識的海洋,真切地體會一些知識並能靈活運用。

書中還描寫了膽小的鄔理為證明自己是一個膽大的男子漢,勇敢地從運動場邊的鐵柱上跳了下來,老師和同學們給予他無私的幫助,並且讓他克服了膽小的心理,藉此機會也教育了那些譏笑他膽小的同學,使同學們學會了互相尊重。

回顧國小六年的生活有苦、有樂、有收穫,也有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即將畢業之際,也有書中所寫的同學們離別時的那種戀戀不捨……

我也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有一架像《會飛的教室》這本書中的大飛機,載著老師,載著同學,載著友誼,載著理想,飛向成功的彼岸!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作文3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主要說的就是多讀書,言外之意也有”讀書就像爬樓梯一般,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意思。老師也說過,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

可想而知,書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就猶如草離不開土壤,蝴蝶離不開花朵,知了離不開大樹一般重要。而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則是人人都看過、讀過的《伊索寓言》了。

國小時,總把”寓言“與”童話“分為一類,想道:這不就跟名字一樣,你有你的名字,我也有我的名字,但去掉名字後,大家不都是人嘛,有什麼不同?現在才明白:雖都是人,但都有善、惡、美、醜之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呵,這肯定不是自己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看《伊索寓言》之後感悟到的。《伊索寓言》雖說故事短,卻又多又靜,每個故事中都有一個小道理。此時,不禁佩服起作者的智慧來,用古人的話說,就是:”能寫出如此精,如此明確地推測出人心的書的人,絕非等閒之輩。“

想到這,不禁開始羨慕起作者的智慧。

《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整合》,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話集之一,通過簡短而精練的語言來體現日常生活中不為人覺察的道理。如《農夫與蛇》的故事:一個善良的農夫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便好心將蛇放入自己的懷裡。蛇在溫暖中甦醒了過來,但甦醒的剎那立刻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農夫一口。農夫遭受了致命的傷害,臨死前,他說:”我活該!我無原則的憐憫惡人,就應該遭受這樣的報應。“

書中向我們解釋了寓意: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一般人們都會認為:蛇太惡毒了,農夫救了他,它卻不會知恩圖報,倒反咬農夫一口,真是太可惡了!

我卻認為,是農夫太愚蠢了。既然他是農夫,就應該知道,蛇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卻用自己的身體溫暖凍僵的蛇。他以為是”臥冰求鯉“嗎?人家得到了鯉魚,救了後母。農夫呢?沒有。他沒救人不說,反倒救了一條蛇,到了最後什麼好處也沒撈到,反倒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值嗎?真不知道該說他傻還是天真。

就是這麼一本書,就是這麼一本《伊索寓言》,就是這麼一則小故事,小寓言,鍛鍊了我的思維,也告訴了我啟示。就是這麼一本書,教會了我人生的哲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