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習慣作文彙編10篇

來源:才華庫 7.07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慣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習慣作文彙編10篇

習慣作文 篇1

我們大家都有自己的習慣,有好的習慣,也有壞的習慣;有的人習慣多,有的人呢,習慣少。

我弟弟的習慣可多了,有好的有壞的。

先說說好的習慣吧!他的好習慣就是非常熱情,見誰都會打招呼,雖然他並不會打招呼,但一見人就會“啊啊”的叫著,接著就會問:“你在幹什麼?”就是那個人就是來收衣服的那一段時間,他都要說,如果那個人走了,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的話,他一定要媽媽抱著他追上去,和他說完話才願意回家,像這樣一個愛打招呼的小孩誰都喜歡。

但到它調皮的習慣時候,你們一定會對他有幾分討厭。

第一種壞習慣:吃飯時必須抱著吃,不對胃口絕不吃:

他呀,是一個十足的“大少爺”不對胃口不吃飯不說,而且,你問問我媽媽,那一天吃飯不要抱著呀!有時候,他不想吃,就是抱著東走西竄他也不吃。

弟弟的第二個壞習慣:吃飯時要如果是坐在那裡的話,那必須把腳放在吃飯的桌子上:

吃飯時,弟弟一定要把腳放在桌子上,如果你把它的腳拿下來的話,那可要大吃一驚了——他會使出“祕密武器”——哭。

弟弟的第三個壞習慣:喜歡玩電腦:

雖然他不會,但必須玩,要是不給他玩呀,他就會使勁的哭。而且,它要是打出一些東西,他會興奮地“啊啊”叫。

弟弟的習慣還有許多,我就不像你們一一介紹了。

習慣作文 篇2

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去說服一個人,去改變一個人,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把守著一扇屬於自己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

不管一個人做什麼,都可能形成習慣。有的人怕幹活,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習慣性的懶惰;有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煩惱,時間一長,就會產生習慣性的煩惱;還有的人遇到小事情就會憂慮,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習慣性的憂慮.............而通常情況下,人們只是把人的外在表現,比如:走路的姿勢、個人的衛生、抽菸、喝酒等稱為習慣。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一個人一旦有了好習慣,那它帶給你的收益將是巨大的,而且是超乎想象的。”這恰恰是他親身體驗得出的結論。

大二開學的時候,回到大學裡,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時間對我來說越來越重要了,而且越來越不夠用的了。因為我對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做了一次祥細的規劃。

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可以練就一種超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即使迷茫能夠找到自己,不讓煩惱左右自己的行為。如果你為一件事情煩惱時你可以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完全忘記,專心於眼前的事情,一是放下手邊的事情,立即去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直就強迫自己這麼做,效果還不錯)。在你最無聊的時候,最輕鬆自由的時候也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目標明確,我的生活才有希望,無限的希望才會有向上的幸福!

大學是最容易迷失自己的時候,時間多到可以無所事事,於是我們迷失了。大學生活結束才發現原來我偏離自己的未來越來越遠。我以為我走得足夠遠了,到最後才發現位移一點也沒變,變的只是路程。

這應該不是我要的大學生活,我也不苛求太多,只要每天過得充實就可以了,我相信到最後我一樣可以擁有很多東西,我一樣可以幸福。

“我們曾經的誓言,就算天涯海角凍結成冰,也不變心!事到如今,我一個人去了北京。我們的故事結束,去寫成歌曲唱給傷心的人聽。呵,我走在沒有你的夜裡,浩大的北京,我哭都沒有了聲音;我坐在沒有你的家裡,好冷清,你走的如此肯定;我躺在沒有你的懷裡,冷冰冰,我痛都沒有人傷心;我站在沒有你的窗前,看孤獨的風景,很美麗,卻少了你!”這是一首電影的插曲。那個場景,那個地點,在北京還會有那麼安靜的地方,如果我在北京,如果我就在那個場景裡面,我會坐在那裡安靜聽完一整首歌,也許會停留更長時間。因為我不是女主角,我不會畫漫畫,我只能靜靜聽。我們都一樣真,只是方法方式不一樣。

習慣作文 篇3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習慣是我們生活學習的保證,養成教育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也是我們每個學生身心發展中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多年來,我們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每月有訓練目標,每週有訓練重點,從學生的走路、說話、做操、用餐等細小處入手,注重基礎、重視細節、強化過程,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園。作為班主任,對於本班學生的養成教育更是責無旁貸,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

12月18日下午的班隊課上,四6中隊如期舉行《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主題隊會。活動有程怡主持。同學們敬著隊禮,雙目緊盯升旗手和護旗手緩緩從面前走過,整個活動拉開了序幕:通過兩則故事讓學生明白好習慣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好習慣是一個人一輩子用不完的利息,而壞習慣就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債務。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壞習慣的害處以及改變壞習慣的方法。從身邊學起,大家眾說紛紜,分享“良好習慣大家學”。為了便於學生學習,通過歸納引導學生抓住並牢記“自學預習、 專心上課、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善於提問 、切磋琢磨、獨立作業、仔細審題、練習反思、複習歸納、整理錯題、 客觀評價”。同時帶領全體學生通過計算“我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學生通過換算得出合理利用時間對學習的影響很重要。管得住自己,你是習慣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習慣的奴隸。做主人,還是做奴隸, 全在於自己的選擇。

短短的一節課隊結束了,但學生的習慣養成訓練會不斷繼續。

習慣作文 篇4

習慣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好壞,不同的習慣成就了不同的人,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有一身好習慣,但壞習慣將會使人走向失敗。

習慣對人的生活和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勞合·喬治是英國前首相,他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隨手關掉身後的門,原因是他將忘掉從前獲得的一切,重新出發。“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習慣抵得上一磅智慧”,小小的習慣可以成就遠大的智慧,生活上小小的習慣是未來成功的基石。“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習慣的積累可以使我們變得堅強無比、無堅不摧。

應該培養良好的習慣。魯迅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上學時課桌上刻有一個“早”字,他認為凡事都要從“早”抓起,而正是由於這種習慣,使他成為了一代偉人,並不是因為他聰明,原因只是一個好的習慣,一個好的習慣成就了文壇偉人。

在印度和泰國有一種狀況隨處可見,一頭千斤重的大象被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住,原因是在它小時候,馴象人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上,因為小象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掙脫,便漸漸學會了不掙扎,因為這種不良習慣讓它註定了與孤獨為伍。馴虎人本也應該像馴象人一樣成功,只是在一次摔跤後讓老虎舔淨了他流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拾,最終將馴虎人吃了,馴虎人也是死於習慣,因為他已經習慣於他的老虎不吃人。這兩件事例告訴我們習慣分好壞,好習慣使人成功,到達人生的頂峰,而一個壞習慣將令人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

記得莎士比亞曾說過:“不良的習慣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之路。”

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的好習慣會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會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融洽,會使人類文明進步得更快。同此,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作文 篇5

我有個好習慣,我有個積累的好習慣,永遠都不想把它弄丟了!

在很多孩子的眼裡,積累就像走路還要揹著書包一樣沉重,說積累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在我的心裡,積累是輕輕的拾起,是有趣重要的事情。讀書時,我時常手中會拿一支筆,一個本子,碰到好的詞句,就認真寫下來。還時不時地在文字下面圈圈點點,或者是在文字的旁邊寫寫與主人公的共鳴,寫寫自己的認識感悟,覺得這是心與心的碰撞與交織,無比快樂。生活中我常常把媽媽給我的零花錢積累下來,等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會自己花錢買下來。去買自己喜歡的書,節日時去買給媽媽的禮物。

平時我在讀書,在積累,臨近考試時,我仍然堅持著積累。積累讓我有了自己的小金庫,積累讓我擁有了很多知識,寫作水平也在漸漸提高,遇到閱讀和口語交際也會迎刃而解,變成腳下的小泥丸。

生活像璀璨的珍珠,積累猶如銀色的細線,積累生活就是用細線把一顆顆珠子串聯,積累生活,就是積累財富。請我們熱愛生活,讓積累成為習慣吧!

習慣作文 篇6

下午放學,驕陽烘烤著大地,不留情面地照在我的校服上,明黃色的校服彷彿是另一個太陽,熾熱的陽光猛烈烘烤,幾滴汗珠落下……

“我回來了。”熟悉的語言,熟悉的聲音,迴盪在空氣中,卻又無人理會,家裡沒有人。我進了屋,關上了臥室的門,“咚”的一聲將沉重的書包丟在床上,拿出作業本,開始了“戰鬥”。

門外漸漸有了說話聲,不用仔細聽我也知道,是母親與外婆同時回了家。我早已習慣家人回家的這種順序,埋著頭,寫我的作業。空空的臥室只有風扇的“呼呼”聲和筆在紙上“沙沙”忙碌工作的聲音。

終於,全家人都回到了家,各忙各的,隱約聽見外公給妹妹講作業時的聲音,外婆炒菜時鍋與鍋鏟相碰發出的清脆的聲音,客廳開著電視的聲音,講述著雲南彝良發生的地震。“啪”,一本作業完成了,我隨手丟在了床上,好像將所有的聲音都減弱了一般,我平靜地拿出了另外一本作業。

這空蕩蕩的臥室,安靜著,卻又一直是那麼忙碌著。

暮色慢慢褪去,不知不覺中黑夜成了此時的主角。我停下手中的筆,靠在椅子上,一邊活動著手腕,一邊想:什麼時候才能將這一本本練習冊、作業本都寫完啊?這時,客廳裡傳來了動畫片的聲音,看來妹妹的作業已經做完,我不禁想象著她盤腿坐在沙發上,拿著遙控器,嘴裡哼著《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的場景。突然,手一動,不小心碰到了檯燈,“光是有能量的”,我想起了物理老師的話,燈管灼熱了我的手,將我從想象中拉了回來。沒有電視,在我眼前的,是一篇還沒有寫完的日記

終於做完了作業,我走向衛生間,想洗個臉提提神,月光落在陽臺上,我不禁想起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而我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作業竟是在這如詩的意境中完成的,想到這裡,我不禁微微一笑。

回到臥室,那空蕩蕩的房間明天將依舊忙碌,這早已成為一種很習慣的習慣……

習慣作文 篇7

清早,媽媽把我叫起。

我開始穿衣服,衣服和外褲穿好了,可是秋褲縮上去了,害得我又得把外褲脫下來,原來襪子沒穿,穿好了一隻襪子,另一隻襪子不見了,我翻來覆去得找,終於找到了,原來在桌子上。

爸爸在客廳喊:“快點!快點!”

我背起書包,正要往外走,忽然想起今天有體育課。我轉身往回走,拿了體育課要用的沙包和跳繩急急忙忙往學校趕。

小鳥兒在天空嘰嘰喳喳地叫:“遲到了!遲到了!”

我的臉通紅,心兒“撲通、撲通”地跳:“不成,不成,這樣不成!”

習慣作文 篇8

有些習慣,可以遺傳……

——題記

兒時。不知

夜空像無邊無際的透明的海,安靜,廣闊而又神祕。明亮的月,清新飄逸,孤影婆裟,像一塊銀白色的巨璧,無然無雕飾地鑲在深藍的蒼穹中,和諧美妙。一個身影潛入房間,柔和的床頭燈開啟:“小貝,乖,起來喝牛奶嘍!”床上的小人兒揉揉惺鬆的眼睛,接過母親手中溫熱的牛奶:“謝謝媽媽!”在母親溫柔的目光下一點一點將牛奶飲盡……

少年。漸覺

火紅的太陽烘烤著大地,樹葉也耷拉著腦袋,小草更是癱在地上一動不動……“哎呀,疼死我了,怎麼辦?發炎了,媽!你快幫我看看吶!”小貝站在鏡子前急得直跳腳,媽媽聞聲趕來,看到這番情景,又忍不住嘮叨道;“看你,叫你不要去趕時尚,你不聽,還學她們去打耳洞,你看,都腫了,你呀……”“好啦好啦,煩死了,先看看我的耳朵,現在怎麼辦啊?”小貝不耐煩的看了一眼還在絮絮叨叨的媽媽。見她這個樣子,媽媽心裡彷彿被什麼堵著:“等你爸爸回來,叫他帶你去診所看看,我才不管你呢。”說著便轉身離開。。。。。“好餓哦,她竟然不叫我吃飯,真狠心!”小貝躡手躡腳的走進廚房,卻看見餐桌上有一杯牛奶,杯子下壓著一張小紙條:看你還敢不敢跟我吵架,以後不要盲目趕時尚了,先把牛奶喝了暖暖胃,飯菜都在鍋裡熱著!小貝捧著牛奶,將紙條小心翼翼地放如口袋裡,嘟噥道:“還真嘮叨!”門後的母親笑了:“還真愛面子!”夜,悄悄的……

中年。瞭然

好不容易是休息日,小貝和老公帶著兒子回家看望母親,以前總想著怎麼原離母親,可現在卻總嫌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太少,正好,這次可以多陪陪母親了。夜,很靜,小貝看著兒子喝完牛奶睡下後輕輕走出房間,碰上了正端著一杯牛奶的母親,只見母親笑了笑;“幹嘛呢?這麼晚還不睡?”小貝揉了揉頭髮撒嬌道:“媽,我給兒子端牛奶呢!您呢?”母親的笑容更深了:“我給我女兒端牛奶呢!”小貝小心的接過牛奶,溫熱溫熱的,從手心一直暖到心裡……

黑色的夜空中,一鉤素描的瘦形細月,斜掛在半空中,靜靜的看著這一切。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習慣作文 篇9

我叫夏慧傑,出生於橋頭鎮教裡村。我家共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我的家是一個比較貧困的家庭,爸爸腿受傷了,不能幹重活,全家人生活的重擔就擱在了瘦弱的母親的肩上。曾記得小時候,我,爸爸,媽媽,我們一家三口人,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生活十分快樂,溫馨。但因為一個不幸的原因,爸爸出車禍了,右腿鋸掉了。於是,我們一家人的生活便蒙上了一層陰影,家裡的.歡笑聲沒有了,嬉鬧聲消失了。隨著時間的更替,慢慢的我們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我們一家又出現了笑聲,幸福、和諧的生活氛圍又充滿了我們家的每一個角落。爸爸愛媽媽,媽媽疼爸爸,爸爸,媽媽都疼愛我,呵護著我。

現在,我已經上國中了。在爸爸媽媽的教導下,在老師的教育下,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頑童,變成一位懂事的孩子,一個有孝心的好少年。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謂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是啊!我們家的生活雖然平淡,爸爸媽媽卻為我付出了許許多多的心血。他們總是那麼的默默無聞,悉心的照顧我,關心我,愛護我。當然,我也同樣希望自己能在父母上山歸來時,用一桌可口的飯菜迎接他們;用優異的成績,來讓他們的臉上寫滿驕傲。於是,我埋頭苦讀。深知揹負著責任與希望的我不可以放慢腳步,我要用優異的成績撫平父母的每一條皺紋,染黑父母每一片雪白的鬢髮。平時休假,我就幫媽媽分擔些家務,掃地,擦桌子,洗衣服,涮碗,我都和媽媽搶著幹,父母幹活累了,我會給他們捶捶腿,揉揉肩,讓父母得到一絲的愜意。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半路上,突然空中烏雲密佈,狂風大作,眼看一場傾盆大雨即將來臨。這是我想到,爸爸、媽媽一定還在山上幹活,爸爸腿不好,走不快,肯定來不及回家,我得趕緊給他們送雨具去。於是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回家,抓起雨衣,拿起雨傘,騎上車飛一般地趕上了山。幸虧我及時趕到,爸爸,媽媽才免遭大雨淋溼。記得當時,爸爸高興地用雨衣裹著我,把我摟的緊緊的往家走。

我知道,我爸爸是個農民,他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但他卻用他的實際行動對我言傳身教,教育我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有孝心的人。我深感父母的教誨,總是千方百計的想盡辦法,抽出時間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學會關心他人,多幫助他人”這是父母常對我說的話。

每到冬天,爸爸的腿因寒冷,經常感覺發脹,疼痛,行動就有些不方便。每天晚上,我都給爸爸端來洗腳水,幫爸爸洗腳,用熱水袋給爸爸的腿熱敷,以減輕爸爸的苦痛。爸爸常常摸著我的頭,對媽媽說:“咱有了這個女兒就是我和你的福氣呀!”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我知道這是爸爸的真心話。

平時,我的事情都是自己做,洗衣、疊被,儘量少讓爸爸媽媽為我操心。每到雙休日,我每天都抽出時間幫媽媽做家務活,如:洗衣服、收拾飯桌、洗刷碗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媽媽總是笑眯眯地對我說:“你抽出時間多學習學習,將來能夠出人頭地,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就是你對媽媽最好的回報。”我沒有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在五年級的幾次考試中,我在班級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爸爸媽媽,你們儘管放心,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好好學習,好好做人,不忘掉自己的奮鬥目標,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少年,因為你們的女兒已經長大了 。

小樹享受陽光,回報給大地的是一片綠意;莊稼享受陽光,回報給人們的是一年的收穫;我們同樣享受著“陽光”,對老師、對家長、對社會應該回報些什麼呢?真誠地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在行孝的路上走得越來越堅定,越來越順暢,越來越有信心!讓行孝成為我們大家共同的習慣吧!

習慣作文 篇10

習慣是經過反覆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徵,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動傾向性。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俗說話:“好習慣使人受益終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業成績的重要保證,也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因素。

學習習慣一般分為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不自覺行為,它需要外部的強制力量;第二層次是較自覺的行為,它不需要外部的監督,但還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層次是自動性行為,它既不需要外部監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種定型動作習慣。學習習慣包括很多內容,在這裡將其慨括為:閱讀自學習慣、總結歸納的習慣、觀察思考的習慣、切磋琢磨的習慣、練後反思的習慣等。

既然說到習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本叫《心靈雞湯》的書。作者傑克?坎菲爾德說過“如果你希望出類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與眾不同,那麼,你必須明白一點――你的習慣決定著你的未來。”凱恩思說:“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態度,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不錯,在凱恩思眼中良好的習慣將會註定我們的性格,甚至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命運,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何等得重要。

天天堅持,樣樣落實。看似簡單的事,在不斷地堅持不懈之下,就會成為不平凡的事。科學證明當一個行為或動作每天都做,那麼它就會變成一個習慣,如果一直堅持,那它就成為了一個不容易改變的習慣。其實這些習慣在我們的學習中不難發現,比如,我們每天在同一教室學習,同樣跟著老師的思路在學習,但是為什麼在考試中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你不妨好好觀察下身邊學習成績好的人他們在做什麼,早上的時候有的同學可能拿著需要背誦的書,課間下課後還會去問問老師自己不懂的問題。晚上在你早早上床睡覺的時候他們或許就是在鞏固自己不懂的知識預習明天的內容。為什麼有的同學會覺得上學無聊,而有的會覺得很充實?這就是學習習慣的不同,他們會自覺地學習,自主的安排好一天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過的充實而有意義,養成了好的習慣,自然成為習慣的主人,所以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