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

來源:才華庫 1.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熱】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1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棵小樹和一群大樹一起生活。但小樹卻認為大樹擋住了它的陽光和雨水,讓它無法成長。於是便請求伐木工人把自己周圍的大樹都砍了。伐木工人照做了,當小樹正在高興終於沒有大樹阻擋自己接受陽光和雨露時,一場大風暴卻來臨了,沒有了大樹們的遮擋,頃刻之間小樹便被風暴連根拔起。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小樹被大樹保護著,卻不知道感恩,而是嫌棄它們擋住了陽光和雨露,最後被風暴吹斷,追悔莫及。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不知道去感恩,而卻嫌棄那些默默無聞關心你的人,愛你的人。

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不會去感恩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去發現,沒有去在意那些細小的事。哪些愛他們,默默關心的人。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養了一群猴子。他很喜歡這些猴子,便經常餵養它們,甚至把自己的乾糧也拿去喂猴子。當沒錢時,甚至砸鍋賣鐵。到後來,那個人家裡什麼也沒有了,便對猴子說:“你們走吧!我不能養你們了。”猴子們上躥下跳,十分生氣。那個人說:“我這樣對待你們,甚至砸鍋賣鐵也要餵你們,現在我讓你們離開,為什麼你們要如此憤怒呢?”猴子們說:“因為你一直養著我們,我們不會去捕食,有你喂就行了。現在你卻不餵我們了,我們理所應當生氣了,”

很多人正如這些猴子一樣,因為別人一直服務於你,你便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一旦別人不這樣做了,你便又氣又鬧,認為這件事不公正,認為這是你應得的東西。這樣的人,不就如同猴子一般嗎?

那麼我們應學會去處處留心,處處感恩。其實很多事都值得我們去感恩。比如父母在你上了晚自習放學後來接你時。你應該感恩,感恩他們這麼晚了也願意來接你回家。當家人早起為我們做早飯時,你應該感恩,感恩他們願意起這麼早來為你做早飯。人應該處處知道感恩,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留心於每一件小小的事情,讓感恩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在學校,各科老師對我們孜孜不倦的教誨,下課了老師還在為同學們講解不懂的題。老師用自己休息的時間來為我們輔導晚自習,我們都應該感恩!

當然我們是學生,沒有什麼物資的東西來感恩父母和老師,我們只能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也要學會對別人付出,我們感恩為我們付出的人,更多的人也得到我們的付出,於是每個人都會去感恩,那麼這個世界就將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伴隨一生的好習慣,它能影響他人,也能改變自己。感恩身邊的小事,感恩愛自己的人,關心自己的人,就算那“寸草心再小,也想要去報答那陽春光輝。”

感恩於心,讓世界充滿愛!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2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題記

戒經言“懺悔安樂”,講的是慚愧心得生善法,待人需以真誠,孟子之言,則進一步講君子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我以為,此君子三樂,皆可理解為感恩,感恩家庭,成長和時代。身而為人,我們怎能不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不知諸位可曾注意,遙遠的西方有名為“感恩節”的特殊節日,而奇怪的是,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古國,卻不曾有過類似的節日,這是乎是在有意無意地提醒國人——感恩不是某個節特定的節日,不需要某些特定的儀式,——因為我們本就活在感恩之中,感恩是一種習慣。

慣於感恩親情。

孔子有個名為子路的學生,以“孝”聞名,年幼的他只因年邁父母想吃米飯而翻越十幾裡山路到親戚家借一小袋米不覺疲頓。親情可貴,為人子女,更應慣於感恩,不要在“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才發現父母的叮囑是無法遺忘的關懷,才發現父母的菜香是無法超越的佳餚,才驚覺父母的皺紋是無法償還的借據,才明白父母的背影是無法釋懷的風景,才愧知之父母心裡全是兒女的故事,所以,讓感恩成為習慣,不求轟轟烈烈,只在柴米油鹽中尋找幸福,感恩親情。

慣於感恩挫折。

“生活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一帆風順只能說明這人沒了心跳。”我曾聽過一段名為《命運》的交響曲,黑白琴鍵撞擊出生命的悲壯樂章,而這一切出於一個26歲因傷寒而失聰卻想要“扼住生命咽喉”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一味的埋怨沒有任何作用,沒有耳朵,卻感謝上帝沒有奪去自己的對音樂的創作激情和挑戰命運的強大意念,心存感恩就不耿耿於失去,而去感謝擁有,再燃鬥志,感謝曾經走過的泥濘的路,讓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謝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讓我們可以一點一點接近本真;感謝生活中負面的一切,讓我們可以愛的名義看清這個世界。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於是我們慣於感恩挫折,不斷成長。

慣於感恩時代。

《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通過自己非常人能及的才智和理論得到了人們的尊重。他生於一個優秀的,一個不會因為身體上的缺憾而被厭棄的時代。而反觀舊朝,僅詩詞便可知無數難酬壯志的才士,看一代文豪杜子美,因參加由人操控的考試而落弟回偃師,後至長安,獻賦上書卻落空,十載長安,歷經辛酸,不禁讓人為之惋惜道“時不與我”。而生在現今,這個平等而以才德為重的時代,這個人才濟濟,千里馬輩出的時代,生而逢時,何其幸運!

趁著還年輕,讓我們青春為伴,共享孟子所言之“君子三樂”,感恩同行——生命無時不美好,吾輩已化感恩為習慣。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3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生命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手語歌,我最初知道他背後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時,就難掩心頭沉悶,這首歌曾是一個失語女孩在媽媽死後,用手語一直做。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母親她會好好的,她站在雨中不間歇地做著。做著直到母親真正把眼睛閉上。

李曼曾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感恩對於我們來說實在不算陌生。從國小起,老師就教育我們,人要學會感恩。拿居里夫人的一段話來說。便是:“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等的種子。”人,只有學會感恩了,才會懂得回報,才會明白人生不易和世難求。只有學會感恩了,才能保持住那人性最初的善良。

感恩,其實就是另一種思維方式,另一種心態和對事物的看法。美國羅斯福有一次家裡失盜,被偷去很多東西,朋友安慰他,他卻給朋友說:“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偷去的,是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做賊的是他,不是我。”對被盜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一件倒黴,痛苦,不幸的事。可羅斯福卻能想出三條感恩的想法。使自己變得快樂。如果說,他不這樣想,是不是他也會怨天尤人,傷心欲絕了呢。

感恩就是一種習慣,當我們把感恩當成習慣時,就不會抱怨生活為什麼不如意。感恩就是一種良知,讓我們把感恩當成良知時,就不會認為老師要求的感恩父母是一份不用上交的作業。在中國,這個東方古國,經歷多少磨難,換回今日平定。經歷多少戰爭,換回現在安寧。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感恩。學會感恩,感恩那些失去的靈魂,感恩老師,感恩那份害怕我們考不上大學的焦慮,感恩父母,然而那一份生育之恩,養育之愛。他們把大半個青春都給了我們。

可是,現在這個社會的人卻越來越冷漠無情。我們是否應該怪這世界變化太快。高科技迅猛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使他們忘了人類本性,我們是否應該怪社會的黑暗,讓他們不得不承受社會打壓而變得冷漠。變得更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連那人性最後的善良也保不住了。不,我們不應該怪這些。要怪也是我們這代人變得文明瞭,又不文明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報。人也要把感恩當成習慣,讓感恩長存心間。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4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潤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而年幼的我要感恩我的父母,要感恩我的老師嗎,要感恩我的知心朋友,要感恩這個社會。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恩不在乎價值的大小,更在於它所獨有的必要性,你給我的一個擁抱,我還你一個笑臉,你給我一滴水,我傾其一片海洋。

為什麼要感恩?很簡單,只有會感恩的人才會感到快樂。

我們應該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把我們養育成人,還關心我們的生活學習,有時父母會責罵我們,甚至會打罵我們,其實嘴上說著“不愛你了”,可心裡還是會想著我,有一次,我考試考的特別差,我媽看見了我的成績,表現的特別生氣,訓斥聲向我砸了過來,我心裡滿滿的委屈和難受,她總是喜歡拿我和別人比較,嘴上說著再也不管我了,再也不理我了,可第二天還是看到茶几上那熱騰騰的早餐,其實,他們是愛之深,痛之切啊!

我們應該感恩老師,“老師”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當我犯錯誤而受到懲罰時,教導我的,是老師;當我遇到難題時,為我細心講解的是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使我充滿信心;一句簡單的問候,使我充滿溫暖;一個肯定的眼神,使我充滿鬥志。詩歌朗誦,誦不出老師的溫情,加減乘除,算不出老師貢獻。‘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其師’老師,永遠是我們需要感恩的物件。

我們應該感恩朋友,常常是朋友給了我們希望,當你迷茫孤獨對事情失去信心時,在沒人理解你的時候,是誰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句鼓勵的話語,那就是朋友,多次,我對讀書失去了信心,他們多次鼓勵我,叫我不要灰心,叫我努力,不管結果怎樣過程總是美好的,他們給了我力量,使我重新充滿了希望。

親情,師生情,友情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情感,這些情感承載著人的愛與心中的牽掛。

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是一種心態,感恩,亦是一種境界。

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溫暖,豐富多彩;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生命才會開出絢爛的花朵;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人生才會更有價值。

也許我們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但我會告訴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永遠心存感恩。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人人都具有的高尚品德。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5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如果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如果沒有關心與幫助,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一片狼藉;如果沒有親情與友情,那我們的世界只會有黑暗與孤獨……因此,我們應該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感謝身邊幫助過我們的人,同時讓感恩伴隨成長,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例如朋友給予的幫助,父母給予的.關愛,老師給予的教導……這些小事,都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而這一顆感恩的心是每個中學生都應該具有的。

青春路上難免會有跌跌撞撞,坎坎坷坷,卻總少不了朋友的幫助。在生活中,當你有什麼事的時候,朋友總是第一個幫助你的;在學習上,當你有不懂的問題時,朋友也是第一個幫助你的……朋友就像一個百寶袋,當你有問題時,她們會幫你解決;當你迷茫時,她們會給你建議,供你參考……所以,不敢想象,沒有朋友的生活,將會怎樣?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個畢業季,正因為朋友的這點提醒,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那個炎熱而又繁忙的夏天,教室裡只聽見沙沙的書寫聲,此時窗外的天氣正如教室裡一樣,悶熱而又緊張。樹上的蟬一刻也不停息的叫著,就如同倒計時一樣,不停息的走著。而此時的我被一道題給“困住”了,臉上佈滿密密的汗珠。在這時,在一旁看書的閨蜜,看到了苦苦思考的我,就自發的給我講起了解題思路。在她講完後,我頓時覺得思緒撥雲睹日,原來換一種思路,就會有不一樣的“天空”。為了感謝她的幫助,我決定幫她提升她的其他科目。

正因為朋友的一個小幫助,而讓我生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肯換種方式,依舊可以多姿多彩。

因為朋友的一個小幫助,讓我明白,即使再微小的事也要學會感恩。在現在的社會縮影下,我們更應該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俗話說“要養成一個習慣要21天,要養成一個永久性習慣要90天”,所以說,每天堅持從一件小事中學會感恩,那久而久之,感恩就會成為你的永久性習慣,那麼這個習慣將會伴隨你一生。

學會感恩,並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會讓你心胸開闊;學會感恩,並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精彩;學會感恩,並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會讓你逐漸成熟……

總而言之,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就像是大海里的帆船,會載著你的祝福,你的祝願駛向遠方,駛向那個給予你幫助、關心、教導的人;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就像一隻千紙鶴,會載著你的歡樂,飛向那個充滿美好的地方,當你回望時,這種習慣會讓你收穫得更多。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6

時間總不停止流動,十多年的歲月總不會充滿陽光,但太陽永遠不會停止燃燒,就像一路上總會有人陪你走下去。

外祖母已經去世多年了,只因生活所迫從小隨父母外出打工的我,與這位血緣上的親人人生並無太多的交點,但即使我與她雖然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我仍然能記得她,不為別的只為她給過我的溫暖。

外祖母在老家的山裡長大,是個純樸的婦道人家,一生拉扯外婆長大,老來也沒享受過生活,我第一次見她時,她便已經臥病在床。但也不是病入膏肓,隨時可能死去的那種,她在病床上,不說話,一雙泛黃的眼眸總是一眨一眨的看著天花板,你跟她說話她也不看你,有種看透人生的超然之感。對這樣的老人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意味,但確實也少了幾分老人孫子齊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感覺。

災難總是突然降臨,好像不搞得人們驚慌失措就不能顯示出他的無情與冷酷。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全世界人民震驚。那個畫面不用我說,也應該是記憶猶新的。老家不幸也被波及,但不幸中的萬幸是一家人都安然無恙。

但四面都是殘垣斷壁,老家的房子也是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一家人都搬進了政府分發的帳篷中。令人佩服的是一家人之中最淡定的就是外祖母了,地震時叫都沒叫一聲。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外婆去抱她時她就好像睡著了一樣。

災後政府分發的救災物資是方便麵和礦泉水,那時的我對方便麵這東西真的是愛到骨子裡。一天三頓能換著花樣的吃它。半夜還去偷偷的拿來幹吃。

有一天晚上大人們都睡著時,我偷偷跑去拿方便麵,想起泡麵的滋味我一時心癢,不想嚼乾巴巴的面,就想用熱水泡。當時我跟灶臺差不多高,開水瓶就放在灶臺邊上,我努力的踮起腳去夠,手剛剛觸碰到塑料的邊緣便用力向下一拉,開水瓶頓時從灶臺上落下,我慌忙向旁邊一躲,但碎裂的水瓶以及溫度還很高的熱水就賤到我腳上,我頓時疼得大哭起來。

但沒人過來幫我,不得不說那灶屋的隔音效果真是強大。我當時真的是不知所措,腳上傳來的灼燒感讓我無法動彈,只是一味的哭,但這時我聽到門口傳來腳步聲,爸媽走進來把我抱住,看了我腳上的傷後帶我去了附近的診所。這傷很快就好了,但我疑惑的是他們怎麼知道我不見了的。明明他們都睡得那麼死。

之後外婆告訴我答案,是外祖母,她半夜睡不著,就看見我往灶屋走,她沒叫住以為我只是去吃東西。但一陣以後我沒出來,她就感覺出事了。之後便叫醒了我的爸媽。

我這才知道,這位平時對我漠不關心的老人原來一直記掛著我,我心裡湧起一股熱流。從那時我學會了感恩。我也懂得了,要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7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感恩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質。就像是一條寬廣的大河,波濤洶湧,奔騰不息,而感恩就是河裡的魚兒,因為有了它們,河流才充滿生命與活力,因為有了感恩,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溫暖,我們的社會才擁有了向前發展的力量。

感恩父母。當我們呱呱墜地於這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一個個塵封的起點因為你的降臨而開啟。當你牙牙學語時,父母耐心地蹲在你的身旁教你吐字發音,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啟蒙的詞彙,糾正你的口誤。而你最先學會的,一定是“爸爸”和“媽媽”。當你走進學校,父母成為了我們強力的後盾,在學習中為我們加油打氣,在我們失意時給予我們安慰和鼓勵。在家庭中,父母用言傳身教告訴我們基本的做人道理,不斷樹立我們健全的人格,為將來我們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而鋪設道路。對我們來說,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導師,我們應該對他們擁有最基本的感恩之心。

感恩老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可以是現實中存在的人,物,事,也可以是一瞬間的感觸,一次不經意的頓悟。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老師,我們也能夠通過老師學到許多道理,許多知識。他們傾盡所有,培養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不論如何,老師作為除父母之外的另一偉大職業,對於我們人生的塑造作用是不可磨滅,不可忽視的,而我們也有這個義務對他們崇高的精神和人格表達敬意,表示感恩。

感恩朋友。父母和老師不可能陪你走完漫漫人生路,人終會有離開的那一天,惟有朋友能夠相伴你的一生。友情,它不是用來索取的藉口,而是用來奉獻的物件。因為相遇,所以相知;因為相互惦念,所以牽掛;因為不捨,所以留戀。天意讓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相遇,產生羈絆,在人生的旅途中患難與共,共同走過光輝歲月。因為友情,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才會開滿馥郁馨香的友誼之花。我們也更需要去感恩。

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陽光,能融化冰雪,撕裂黑暗。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讓感恩的光芒普照人間。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8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句話被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傳承。其實,懂的感恩的不只是人類,羔羊雖然愚笨,但它懂得跪乳,烏鴉雖然醜陋,但它懂的反哺之恩。

雄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游魚感恩河流,因為河流讓它遨遊,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讓它滋潤,小草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茁壯成長。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地成長。

我們常把感恩掛在嘴邊,我們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感恩我們身邊的人呢,當天冷的時候,媽媽叫我們多穿一點衣服,由於我們愛美,都會說:“我不想穿,我不冷。”我們不但不懂的媽媽的心意,還甩臉色給他們看。難道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就是與他們作對的嗎?其實,父母這樣嘮叨都是為了我們好,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對待他們,盡一儘自己的孝心,父母一生為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也沒享過什麼福,作為子女,就應該用一生好好地孝敬他們,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才想起來後悔。芸芸眾生,我們可以沒有朋友,沒有同學,沒有親人,甚至沒有兄弟姐妹,但唯獨不能沒有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長大,任勞任怨地不求回報,就是為了讓我們過得更好,父母對我們苛刻,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規範自己,不讓將來的我們後悔,那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我一直都懂得父母把我養育長大不容易,從我懂事開始,我就開始為爸爸媽媽分擔家務,掃地、洗衣服、洗碗、做飯……樣樣都會!我的媽媽算得上是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在我剛出生不久,就得了“腸套疊”,那時我家特別的貧窮,連去城裡的車費都沒有,爸爸掙的錢全部上交給了爺爺。因為爺爺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地嚴重,不肯出錢醫治我的病。當時得了“腸套疊”這種病都是要做手術的。等到醫生下病危通知書的時候,爺爺還是不肯出錢救我,當時他還說了一句:“肯定救不活了,開什麼花就結什麼果。”我想那時媽媽肯定特別恨我的爺爺,當時我的媽媽堅持要救我,她就到處去借錢,最後終於把手術費籌齊了,我的病最終也都治好了。直到現在,我媽媽都還會跟我講當年的事情,我每次聽到都會流淚,我不知道當時是什麼情感才會流淚。現在我明白了,那是我對媽媽的感恩,感恩於媽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現在,每到週五放學回家,我都爭著做家務,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是該我們孝敬他們的時候了。

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我所能做好該做的事,從父母的養育中,我學會了我也要把感恩變成一種習慣,在我們身邊還有大大小小的事值得我們去感恩,因為有那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感恩是一種態度,感恩是一種品德,把感恩當成一種習慣的人絕對生活的更快樂!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9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了。

人生在世,我們時常會得到不相識的人或者家人的幫助,但沒有哪一種幫助是不需要回報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在我的心裡,讓我最想感恩的就是愛的父母了。芸芸眾生,我們可以沒有其他任何人進入我們的世界,但我們不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裡沒有父母。是父母賜予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是他們含辛茹苦的養育著我們,為我們操勞,從不抱怨,默默忍受著為兒女所做的一切,他們不求兒女的回報,他們最快樂且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我們一天天的長大成人。我們是他們心中最軟弱的地方,他們不忍心看到我們受一點傷害。但作為子女的我們,不曾懂得感恩,覺得父母對自己很嚴格,責備他們的嘮叨,覺得他們總是不理解我們,覺得他們的思想總是停留在他們的那個舊年代裡,抱怨他們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每天都活在為了一些雞毛蒜事而和他們爭吵的世界裡,我們總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但當我們慢慢長大,仔細回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時,才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良苦用心,才知道他們一路走來的不容易,他們的愛永遠是時間最長的愛,是最溫暖的愛,就像寒風凜冽的冬天裡一抹暖陽一樣,溫暖著我們。

現在的我們,不應該只懂得"享受"父母的愛,要學會感恩,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不孝的人是世上最可惡的人"。烏鴉懂得反哺之恩,作為人類的我們,為什麼不給我們的父母一點愛的回報呢?時光不待人,感恩要趁早。趁我們還年輕,趁父母還健在,我們應該放下手機,多陪陪父母,多關心關心他們,多和他們聊聊天,要像他們照顧我們一樣,去照顧他們。感恩是人間常情,是做人的道德,沒有感恩的世界,將會是死寂一片,沒有溫暖。

感恩家人,是他們給了我們家的溫暖;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恩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鼓勵與陪伴;感恩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們無盡的知識;感恩自然,是她給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感恩……感恩的事物有太多太多,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美德,就像蘇轍所說的"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去感恩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給他們一個微笑,道一聲謝謝,鞠一次躬。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讓世界充滿愛的光芒!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10

“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將感激之心落實在實際行動上。”這是感恩。可是,現在這個時代,又有幾個人會把感恩當成一種習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珍貴,可以讓精神變得更崇高。所以,我們要懷一顆感恩的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學會感恩——感激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父母長滿老繭的雙手有我們快樂的童年,黑髮中的銀絲有我們成長的足跡。母親的愛是流露出來的,內心內心與外表一致;父親的愛是默默無聞的,寓於無形之中的感情,倆種愛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

學會感恩——感激我們的老師,是他們豐富了我們精神上的糧食,給我們飛翔的翅膀。當我們踏進校門的那一天,老師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懷;當我們踏出校門的那一天,老師已經付出了全部。

學會感恩——感激真正的朋友,讓我們有一雙結實的臂膀。朋友在成長中帶給我們許多淚水與歡笑;學習中給我們許多自信與磨練;生活中給我們幫助與被幫助的機會。為我們分擔痛苦,與我們相知相惜,讓我們不會孤單。

學會感恩——感激我們的祖國,是他給了我們幸福生活,給大家舒適的生活環境。無數次默默的堅守,給我們和平,給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才可以學會探索萬物的奧祕,參悟社會與人生。

……

學會感恩——感激所有的人,傷害過我們的人磨練了我們的志氣;欺騙過我們的人增進了我們的見識;絆倒我們的人強化了我們的能力,藐視我們的人喚醒了我們的自尊……

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名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最起碼的品德。其實,我們也需要感恩: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同學對我們有協助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個人把感恩當作習慣的人,會活得更快樂更坦蕩。

感恩,讓人與人之間少一份隔閡。

感恩,是一種值得用一生去珍視的愛的教育。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崇高的境界。

感恩,是一種值的用一生去完成的壯舉。

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更加和諧。

“感恩”是一種態度,一種品德,一片肺腑之言。每個人都應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小孩最重要,他們只知道愛自己不懂愛別人。所以應該學會感恩,學會尊重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生命更加精彩。

學會感恩,讓感恩永駐我心,永駐大家的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讓你我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