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需要音樂為話題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2.74W

音樂獨具魅力,使人沉醉,使人著迷,使人熱愛,小編分享幾篇關於生活與音樂的作文,希望大家看了更喜歡音樂。

關於生活需要音樂為話題的作文

生活需要音樂1200字作文1

凡是能夠動人心扉的聲音皆可稱為音樂。生活中音樂種種,各有各的魅力,交織在一起譜出一首生活交響曲。

自然界的聲音是隨時可入耳的。深山裡,泉水叮咚,像是小精靈活潑地踏著鼓點,在石隙間跳舞。清晨,樹林裡,鳥兒的一聲啼叫劃破天空,“唧唧”“啾啾”,一聲,兩聲。整個山林便因啼叫聲的增多而熱鬧起來。歌聲隨著鳥兒的飛翔而忽上,忽下,忽近,忽遠,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夜間,田野旁,小河緩緩的流淌,月光柔柔地灑在河面上,泛起一層銀波。河岸上卻極其熱鬧,青蛙在沿河地段“呱呱地叫著”,草叢裡傳來一聲聲蟲鳴,或快或慢,或低沉,或高昂,起起伏伏。小小的草叢 裡不知有多少昆蟲歌唱家,默契地演奏著生活的歌曲。初聽似乎吵鬧,但靜下心去聽才發現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縱然天籟之聲給人以至純至淨的感受,但人工創造出來的音樂也是十分悅耳的。就說時下最流行的通俗樂曲(又稱流行音樂)也能振奮人心。依我的理解,流行音樂就指普通人喜聞樂見,並能自己參與表演的一種音樂藝術形式,是一種不需要經過許多嚴格的訓練與雕琢的音樂,這也是一種渾然天成的音樂,是發洩人情感的最佳方式。例如《海闊天空》,作詞人以自己遇挫為背景,鼓勵我們在面對挫折與困難時要勇敢面對,不輕言放棄,敢於向命運挑戰。

與流行音樂相比,用樂器演奏的音樂更多了一份樸實與真切。笛聲悠揚,讓人沉醉在甜蜜的夢鄉。閒暇時分,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手指隨著節奏而跳動,感受樂理之中的奧妙,心中對音樂有了一種新的認知與情感。

是的,音樂是無處不在的,因此世界才不會寂寞。都市音樂是快節奏的。行人忙碌的腳步聲,汽車“嘀嘀叭叭”響笛聲,人們行走的談笑聲,組合成一首搖滾樂,釋放出人們心底的激情與喜怒哀樂,為城市增添了一種特色,成為城市的一種風景。

音樂不僅僅是聽覺上的一種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一劑良藥。有人說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的確,閒暇時,音樂是一種樂趣,它能夠扣動你的心扉。快樂是總是愛聽歡快的歌,傷心時總愛聽悲傷低沉的歌,因此從另一方面來說,歌曲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心情。

科學家研究表明,植物也愛聽音樂,並且能更快更好地生長,那人是否也一樣?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當一個人在聆聽音樂時,他的心情必定是平和的,因為音樂的感染力會讓人內心的煩躁、不安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好似愉悅的心情和平和的心態。

因為音樂,才有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因為音樂,才有了“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因為音樂,才有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音樂是清風,為生活帶來涼爽;音樂是蜜糖,為生活增添甜蜜;音樂是陽光,為生活帶來明媚。

有了音樂,生活就少了一份寂寞,多了一份熱情;有了音樂,生活就少了一份複雜,多了一份純真;有了音樂,生活就少了一份空虛,多了一份充實。

生活需要音樂。

點評:文章用華麗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音樂的理解,首尾呼應,中間層層深入從聽覺出發,之後承前啟後道出了音樂對生活的意義。文中多次引用典型的音樂事例,還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很好的一篇小散文。

音樂與生活作文2

音樂就是將幾個不同的音符巧妙的連線起來,就組成了不同的燦爛之章。音樂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不以地域而存在,也不以時間而消亡,它瀰漫於天地間,參透於人群裡。

其實,真正的音樂指的是那些穿著整齊的禮服,坐成六排的藝術家們演奏的諸如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這些樂曲反映了一定時間,一定環境下作曲家們的心聲,是他們對時代的見解,對人生的詮釋。但王朝更迭,江上易改,同樣音樂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前的樂府到現在的各歌曲,由士大夫的音樂到大眾的音樂,無不能看出音樂的發展史。人們愛把歌曲與音樂分開而論,其實歌曲就是音樂,最大眾化的音樂才是音樂的主流,就流行程度而言,現在的歌曲早已勝過音樂家們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現實生活中的音樂已經不再是那麼狹窄了,只要能對我們產生美感的聲音,我們都可以把它稱之為音樂。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多少人隨波逐流,敗於金錢和名利之下,終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當今時代,生活的誘惑太多。須知,金玉滿堂,並不能保得你心情舒暢,身體安康。唯有音樂,才能讓我們心情暢快,陶醉於音樂的波浪之中,站在浪尖上的感覺你領會過嗎?

音樂豐富多彩,其來源也多如牛毛,有來自民間的,有來自藝術家的……雖然來源之廣,但分之就只有兩類,一類是好的,一類是壞的,當然是相對而論。它們有的庸俗、有的高雅、有的乏味、有的新鮮、有的讓人滿懷鬥志、也有的讓人甘心墜落。如果我們說音樂對生活的作用是消遣、療傷、奮進,那麼音樂與生活關係的根源也就是這三點了;沒有音樂對生活產生的作用,那就沒有音樂存在的必要了。

所謂消遣,就是在無聊的時候聽聽音樂,打發時間。消遣的方式是多樣的,但聽音樂是最值得提倡的,它可以讓你在緩緩的音樂聲中忘了自己,投入其中,真正的去享受那種“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的音樂魅力。在悠悠的樂聲中昇華自己的靈魂,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靜性。尤其是抒情,繪景的音樂,如果能坐著,閉上眼睛聽一段十五分鐘的《田園交響曲》,聽後腦海里如果能有一片農民在田裡耕種,暴風雨來臨時又急又忙收拾東西在一個草房下避雨的畫面,那你便聽懂了貝多芬創作時的心情。

如果你精神上有負擔,感情上受了傷,那麼音樂就是你療傷的最好膏藥。你為了金錢、名利、地位、弄得兩眼冒金星,那又何必!倒是那破趾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你為了愛情、親情、友情、傷得遍體鱗傷,那又何苦!要知道感情的.東西不是一個人的事,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如果這一切你都放不下,那就一個人靜下來聽聽音樂吧!那些抒發離愁別恨,抒發思鄉憶親之情的作品也許會讓你兩眼淚下,但傷心之後卻能留給你一片晴空,一首《松花江上》,一曲《梁祝》也許會以情動人,催人淚下,震撼你的心扉,留給你的不止是傷心喲!年少懂懂的我們都曾感動於那份過來人的滄桑,但從中也學會了不少的東西,人生難免經歷痛苦掙扎,這就是《愛的代價》,就當她是個老朋友吧?也讓我心痛也讓我牽掛……

音樂就像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的人。音樂是作者的心聲,但同時也能讓我們聽眾奮進、進取。眾所周知,革命傳統歌曲是指歷史上那些激發人民革命情感的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抒發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祖國的豪情;鮑狄埃所作的無產階級戰歌《國際歌》,抒發了無產者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和永遠革命的戰鬥激情。你能說這些歌曲曾經沒有震撼一代人的心扉,沒有激勵一代人奮勇向前嗎?在那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樂中體會作者的寬闊胸襟,豪情壯志,以及那種感人肺腑的力量;被征服於那種氣勢,那種震撼。所以說那些不朽之作,燦爛之章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價值就在這裡。

生活中的音樂無處不在,我們要聽那些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音樂,拒絕那些黃色下流小曲,反對毫無音樂性的狂呼;我們為音樂提供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環境,既促進了音樂事業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我與音樂作文3

一直就覺著,我和音樂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簡單。至少不是用“我學過音樂”或“我在學音樂”這幾個字能說完的。從幼稚園的音樂教學,到一個當音樂教師的伯母,然後是一個學音樂的遠房妹妹,最後是一架黑色的鋼琴。我一直是被包圍著的。孤單和怨恨是常有的事,但終是接受。

記憶裡有一個小小的房,裝著許多許多圖片。其中一個就是在幼稚園。那應該是在藝術幼稚園,因為有電子琴,一間不大的教室,不少琴,兩人或三人一臺,白鍵是貼著唱名:“1,2,3,4,5,6,7……”還有一個很和藹的女老師,總是笑著說話。沒有很具體的印象了,但確定的是,那時的我很害怕,很小很小的手小心地伸過去探,碰到了又觸電似的縮回來,嘿嘿笑過又小心地去觸。那時的畫面該是多麼純真啊。老師也應該有蠻喜歡我吧,總是很耐心地教,不倦地笑。

真正地開始接觸鋼琴還是因為一次偶然,找一朋友玩的時候,她正在學。出於好奇心,便一起學了。甚至還因此放棄了一次很好的出遊機會(很多年了,可我好像還是很在意那次出遊……)。因為感覺沒多大長進,加上那妹的媽媽推薦,便換了一老師,姓易。那是四年級的時候吧。當時學得有蠻快的,據說效果還不錯,於是跟她一直學到前些月。因為國中畢業後去外地讀書了,才不得已換了老師。和她學了有六年。她是很重視我的,總是很費心地教,還會在其他學生面前誇我。當聽到別人這樣說,我心裡樂得……哈……於是更努力。音樂樂理是同時學的,感到有趣,很喜歡,成績也還很好。單純地學琴已經滿足不了我了,自學是最開始的尋找樂趣的方法,好聽的和不好聽的,反正拿到手的不管學沒學都要試一試。後來開始給一些沒有譜子的流行音樂配樂,也就是聽一首歌,然後把旋律寫下來,自己配成鋼琴曲,加些伴奏音程和絃什麼的,自娛自樂。又覺得不夠新鮮了,又開始了新的路。這次是寫音樂。其實一直沒有作品出來。所謂的曲子只是給自己聽的,以憂傷的抒情樂為主。從寫,到了錄音。始終只是個人音樂,自認“拿不出手”,“不想被人看笑話”什麼的。其實說實話,自我感覺不錯。但還就這麼過了。心裡還是很希望哪一天能在廣播或電臺裡聽到自己的音樂。那會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與鋼琴接觸的七年中,歡樂,淚水,驕傲。累過,但,幸福還是我最大的收穫。與成功見面的那一刻,我將記得,曾經,與曾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