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怎麼樣

來源:才華庫 5.26K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創建於1958年,地處南京江北新區腹地,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省教育廳直管的全日制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怎麼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怎麼樣

學校簡介

1、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創辦於1958年,其前身南京永利化工專科學校為永利錏廠的廠辦校,歷經南化公司化工學院、南化公司技工學校、南京動力分校、南京化工學校、南京化肥廠化工學校、南化公司化工學校、南京化工學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學校、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等變遷,2015年更名為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2、截至2015年12月,南京科技職業學院佔地面積493335.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7851.74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2500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裝置總值14510萬元;設6個教學系,48個高職專科專業;有教職工622人,全日制在校生9973人,其中留學生31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4月,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共建有化工與材料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智慧製造學院、電氣與控制學院、航空與汽車學院、資訊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社會科學部、基礎科學部、體育工作部等3個教學部,一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等14個教學單位,開設46個高職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學校現有教職工647人,專任教師496人,其中具有高階職稱222人,佔比達44.7%,具有碩博士學位385人,佔比達77.6%,具備“雙師素質”的比例達91%,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教師達41%。現有全國化工職教名師6人,江蘇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專案10個,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17人次,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7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物件29人,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1個,南京市中青年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4人,南京市“321人才”2人,業已建成科技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新教師等五個層級的教師發展梯隊,同時,聘請了來自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505人,形成了結構合理、規模穩定、資源配置優化的師資隊伍建設格局。

南京大學簡介

南京大學創建於1902年,是中國最早進行研究生教育的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以後,南京大學於1954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到1965年,共招收276名研究生。1978年,南京大學又一次成為全國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南京大學被列為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單位,1995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對全國33所研究生院綜合評估中南京大學名列前茅,被批准正式成立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的建立,標誌著南京大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南京大學首批進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以及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的行列,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南京大學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的基礎優勢學科,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教育部學位中心2012年組織的第三輪一級學科學科評估中,3個一級學科排名第一,9個一級學科排名前3,16個一級學科排名前5。截止到2013年4月底,我校共有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兩個學科已躋身世界百強之列。

目前全校共有40個博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專案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工程中心14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3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近百個跨學科研究中心,這些學科和科研平臺為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堅實基礎。

南京大學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學者,共有博士生導師727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4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科學學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89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6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31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9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0名。他們以嚴謹的治學態度、活躍的學術思想把南京大學的研究生引向科學研究的前沿。

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圍繞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目標,明確了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基礎,全面提高培養質量的指導思想,重點突出培養機制的系統性和前瞻性、培養平臺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以自主科研專案為牽引,構建跨學科研究平臺,提升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以國際交流專案為紐帶,打造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提升研究生學術起點;構建優秀人才培育平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我校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程序,開拓研究生培養和合作科研的渠道。學校與國外大學共同建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德經濟法研究所、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等機構,為中外文化教育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幹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校研究生教育質量穩步提高,並取得了可喜成績。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在2000年、2004年、2007年連續三屆獲得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頒佈十週年之際,由南京大學培養的20名畢業生被國務院、教育部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的光榮稱號;南京大學有37位博士的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4位博士的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南京大學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推薦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

學校培養的研究生因較高的學術水平、創新能力、良好的專業特色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讚譽,在全國高校、科研、企業等各條戰線上發揮著骨幹作用,為國家的繁榮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和經濟管理人才。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將繼續探索高素質、高層次拔尖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模式,把南京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實現南京大學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努力工作!

參觀南京大學有感

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yù)秀、虎踞龍盤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南大創建於1902年,歷經了戰爭動盪的年代,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與時代和社會的變革息息相關。

遊覽一遭後,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大的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這也是南大的百年傳統。

“誠樸”是南大傳統精神中最本色的東西,南大校史上大多數校訓、校風中都有這兩個字出現。“誠樸”是誠懇樸實的意思,其中“誠”是核心,是根本。“誠”是維繫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規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誠者,真也,“誠”的對立面是“欺”,“真”的對立面是“假”。為人要誠樸,就是要誠心正意,樸實無華,以誠相待。“誠樸”要求人有獨立人格,得勢時不要霸道,不要仗勢欺人,失意時不要媚俗,不要趨炎附勢。“誠”是個人和社會一切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的基礎。大學絕不僅僅是傳授專門知識與技能的場所,更應該是教人誠實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園,如何做人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正如南大校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做學問要“誠樸”,就是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嚴謹、勤奮的治學態度,不把學問當作升官發財的途徑和獲取文憑的工具,誠心誠意,求真求實,不弄虛作假,不投機取巧,不急功所利,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才實學,才能擔負振興中華的重任。

“雄偉”是雄壯而偉大的意思,為人、為學要有遠大志向,立志“做得大事”,養吾浩然之氣,要有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將個人奮鬥的目標與國家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只有胸懷寬闊、志存高遠的人,才會超越自我,永不滿足已有的成績,從而不斷取得進步。實現遠大抱負,一定要有大雄無畏、不懼困難、堅毅自強、開拓進取、敢於爭先的精神和氣慨。一百年來,南京大學之所以能戰勝各種

艱難困苦,不斷取得輝煌成就,靠的就是這種不屈不撓,堅毅自強的傳統精神。

“勵”是勉勵、激勵的意思,“勵學”就是勉勵師生勤奮求學,要求為學者勤於自勉,刻苦磨礪,注重知識的學習,素質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靈的淨化,思維的創新。“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強調動手的能力、實踐的作風和對道德的踐履。坐而論道、光說不做,只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為學者不光要志存高遠,而且還要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展現自己的知識與品格,遠大抱負只有通過腳踏實地的行動才能實現,只有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行動並在行動中勇於開拓創新,只有將知和行、理論和實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統一起來,才能算是完美意義上的人,才能算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我想,我們雖只是箇中學生,但我們仍可以以此來勉勵自己:志向高遠但腳踏實地,勤勤懇懇而又勇於開拓。如南大校訓所願,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