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

來源:才華庫 8.14K

“清明佳節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每到清明佳節,我們就唱著這首歌來到田野裡,把各自早已準備好的風箏送上天空。

放風箏

放風箏的時間一般是下午。春天的田野,空曠而遼遠,暖風吹拂,燕雀呢喃,大地一片蔥綠。我們滿懷喜悅,看著各式各樣的風箏:鷂鷹、蜈蚣、八卦(這種風箏的扎法最簡單,用葦子或者竹篾扎兩個正方形,再交替地綁在一起,糊上花紙,再加以裝飾就成)、燕子等,給無垠的藍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風箏在天上飛舞著,我們的心兒在歡跳著,盡情地享受著這溫馨美好的時光。

天上的`風箏,把我的思緒拉得好遠——

放風箏,在我國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的。相傳春秋時,人們就發明了風箏,並把它用於軍事上。後來以紙代木,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的玩具。五代時,人們還在紙鳶上繫上竹哨,發出箏(一種樂器)一樣的鳴聲,所以叫做“風箏”。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鍊身體的好時光。

據說山東的濰坊是風箏的發祥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濰坊就曾舉辦過風箏會。現在濰坊風箏已在全世界聞名了,現在還有風箏節呢……

一陣歡快的笑聲,打亂了我的思緒,哦,是芳芳的風箏在“扎猛子”呢。大概是風的不穩,使芳芳的大蜈蚣失去了平衡,正在左一下右一下地上下搖擺,像是在跳著歡樂的舞蹈,引得地上一片笑聲。這笑聲,隨著微風,飄上了藍天,並伴隨著各種風箏,共同裝點著這美麗的春天。

放風箏,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風箏已飄了幾千年,我們要讓它越飄越高,越飄越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