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的偶像

來源:才華庫 1.19W

一次,好友與我一同散步,途中突然問我:你的偶像是誰?”我回答道:“有很多啊,比如牛頓、鄧亞萍、聞一多、霍金……數也數不清呢!

“業餘”的偶像

”好友卻十分疑惑:“這不都是‘業餘’的嗎?我是說歌星和影星……”我聽了,一臉茫然。難道科學家與體育健將就不算偶像?這未免也太荒唐了。

還有一次,老師曾向我們說過一個例子:一位科學家與一名歌星同時到達某市,歌星被眾多的Fans所包圍,筆紙當然也少不了。可那位科學家卻孤零零的,少有人來,都跑到歌星那裡去簽名,歌星坐上了的士,Fans們還拼命地追趕……

這兩個例子足以能體現出當今社會的追星族,追的不是精神,而是歌喉與帥氣.就連那些年紀輕輕的學生也都被帥氣哥哥所“迷倒”了!

我還常看到電視內播放著一些中、國小生因簽到了影星的'名字,握了幾次手,哭得泣不成聲。“影迷會”一結束,現場又是一陣哭聲和喧譁……由此可知,我們對科學體育奉獻過於輕視,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沒有挽回的措失嗎?一定有的,造成如此後果的緣故很簡單,因為我們太看重“外在美”了。一位歌手的一個眼神就會令你神魂顛倒,當然這是個比喻。不過,我們也太不重視“內在美”了,難道科學家牛頓鑽研的精神、音樂家貝多芬不屈的品質、體育健將鄧亞萍勇於挑戰的情操……就不是我們需要崇拜的嗎?

我相信,只要大家行動起來,多多學習一下“業餘”的,有時侯你還說不定會覺得他們比那些歌星影星更勝一籌呢!相信我吧,準沒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