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

來源:才華庫 1.53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1

過年的氣氛還沒消失,旁邊點手機的聲音不絕於耳,走到各處,幾乎都在問:“你紅包搶了多少?”“我朋友又在朋友圈中瞎顯擺”……

但朋友圈代表你的全部嗎,我承認,他確實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十分多的便利,但你在朋友圈內得到的是什麼?是與朋友的快樂,還是朋友狀態引起的大笑,又或者是對於某個新聞的共鳴。在朋友圈中,確實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最近電視上正在作幾組調查,問一些老年人對子女回家的感受,其中,一位老奶奶突然掉下了淚,:“子女們都在玩手機,本來熱鬧的年突然變得無味起來。”過度的依賴使得一部分人開始質疑微信朋友圈,它的發明真的有利嗎,

我不能判定,但我有一個不一樣的朋友圈……

我朋友圈裡的每個都富含文化,魯迅的《野草集》,林微因的《此去經年》,巴爾扎克的《小裁縫》,這些無一不是我的朋友,有了它們,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裡,充滿著我與它們的友誼,就如兩個無話不談的兄弟,訴說著各自所發生過的故事,這個地方,只有我知道。

我還記得,在無數個寒星點綴的深夜,每天拿著微弱的手電筒,照著借別人的書,進行無數次翻閱,也沒少挨父母的吵,漸漸的,我發現我愛上了這位朋友,無論是在嚴冬還是酷夏,每天只要沒事,必定去書店裡轉幾圈,連書店阿姨都認得我了。

每當我的朋友們約我出去玩時,我順手帶上幾本好書,果不其然,進了一個冷飲店,就一直開始刷屏,各種笑聲充斥在我耳旁,準是朋友圈裡出了什麼笑話,我呢,享受在我自己的圈子了,其實,我也在刷屏!

我的朋友圈雖然沒有微信的華麗,但絕對有內涵;我的朋友圈雖不及微信的新鮮,但絕對精煉;我的朋友圈雖不能與微信的廣闊相比,但卻自有一片小小的天地……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2

好萊塢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講述了一個公元2700年的故事,所有的人類都成了只會盯著螢幕的大胖子,因為他們不會溝通,不會交流,各自活在螢幕裡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只有淡漠……

縱觀我們公元20xx年的現實世界,也不乏“低頭一族”將他們鎖在螢幕前的,正是手機上一個彩色的小圖示——朋友圈。

這麼說吧,如果讓我給微信朋友圈下個定義,這就好比一個人拿了一截枯樹枝子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讓後義無反顧地跳進去,無可救藥的陷進去。簡單明瞭的說,就是將自己禁錮在這個小小的圖示裡,無法自拔。

當然,不可否認朋友圈裡的世界還是很精彩的。無論是午夜十一二點還是凌晨三四點,開啟朋友圈,你會看到你的各種親朋好友(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各種炫富、晒子,發自拍、心情、旅行、雞湯、新聞……一句話,“加盟”了朋友圈,你不僅會了解到七大姑八大姨的最新生活動態,還能包攬天下新聞趣事。

縱使朋友圈如此“妖嬈多姿”,仍有不少人隱匿在圈外。也會有人對圈外的人嗤之以鼻:這人真趕不上時代,連朋友圈裡的最新話題都一概不知。這麼他們在做什麼呢?也許他們在家裡嘗試著做一道精緻的飯菜犒勞自己,或許他們正泡在圖書館給大腦“充電”,又或許他們正揹著揹包跟家人一起旅行,亦或在家裡獨享一部令自己淚流滿面的老電影……

甩開了朋友圈,不必再為要發哪張照片搖擺不定、猶豫不決,也不必整天看別人比自己過得是好是壞。人們真正應該重視的朋友圈應該在現實世界中,因為為心裡的某些朋友不會因為你給他(她)點了多少“贊”而兩肋插刀。

在我的“朋友圈”裡,朋友屈指可數。他們與我有共同的話題可聊,有共同的理想去暢想。更多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去閱讀去理性思考,去拼搏去奮鬥,這未嘗不是一項頂好的選擇。

在我看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協調好虛擬與現實的關係。這樣無論是圈裡圈外,你都會如魚得水。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3

隨著智慧手機的橫空出世,微信等交友軟體也隨之出現,今天就讓我來戲侃一下這微信中的朋友圈。

漫步在街道上,享受這照耀在身上的陽光,眼中卻看到走在街上的人們,嘴對著話筒在講話,並且說完之後還伴隨著微信特有的語言發收聲“咻”。每個人把手機握得緊緊的,眼睛死盯盯的看著螢幕,連路也不看,怪不得新聞報道有人玩著手機撞樹,撞電線杆,還有人掉下下水道,用現代的形容就是“作”啊!

當宅在家中“兒子這個紅包怎麼發啊,你教教我。”這是我媽,不折不扣的手機控,早上第一件事不是睜眼,而是先開啟手機。我媽呢就是會個發語言,發信息。現在出了紅包之後,看到自己朋友圈裡的朋友發紅包,自己羨慕的不得了,非讓我教會她不可,現在是我教會我媽了,所以一天到晚家中微信收到的紅包響著稀里嘩啦的聲音,我媽還不會關,更可悲的是我也不會關,讓我感受到了自作自受的滋味,也讓我明瞭朋友圈中的種種。

看望爺爺奶奶的時候,大年七年級這天,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這時小姑不知發什麼神經了,說建個家庭群吧!大家隨聲附跟到“好”,最讓我大吃一驚的是我爺爺包括我爺爺這輩人也表示贊同。心中如一道驚雷劈下來、把我雷得外焦裡嫩、接著耳朵響起收到紅包的嘩啦啦的聲音,每個人都盯著螢幕,手指離螢幕只有一毫米。只見大人們的手紛紛落下,接著又是一陣嘩啦啦的聲音。到了十點多鐘,我媽、我奶奶、我小姑都準備菜餚了,而我爸爸、我爺爺還有我二爺爺都朋友圈中刷屏,手指一下下的往下滑並還截圖,往朋友圈發放這自己剛剛收到的紅包,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談家常,而我卻跟朋友聊著天,訴說著昨晚的春晚是多麼的無趣。

微信逐漸控制著我們的生活,朋友圈這麼虛擬又讓我們沉醉其中。侃一侃這微信朋友圈,感覺心裡舒服多了。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4

記得小時候,常常是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手拉手,拉起一個圈在草坪上坐下,做著稚嫩的遊戲。如今,竟還是這樣,只不過好像我們成了圈中人。

一個不小心,微信就火起來了。遇見個新朋友,加我微信吧,與老朋友聊天,上微信聊吧。我終於也費勁千辛萬苦註冊了微信,不是為了走在所謂的時代前沿,而是朋友都用微信,自己不用,真不方便。可當我註冊了。才明白有微信才是真麻煩。

一個在貼吧上認識的好友,有些共同的興趣愛好,自然一見如故,一聊投緣,立刻加了微信。看著吧,麻煩來了。有時去刷她的`朋友圈,一些評論真讓人莫名其妙。“你昨天發的狀態是什麼情況?出什麼事兒了?”奇怪,真奇怪,她已經快五六天沒髮狀態了,前一條確實是六天前啊。或許漏掉了,當時也不甚在意。

依然是每天侃兩句,聊聊這個地方的文化,談談風景,說說自由。沒什麼奇怪的吧,他的個性簽名就是“不喜歡被名利束縛自由”。直到有一天,才讓我大跌眼鏡。

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反正關係挺遠的,點開她的朋友圈,看到一些豪華照片的炫富圖。下面有個人一直在刷評論,竟然是她,這個愛自由的朋友。充斥了熱忱字眼,什麼“好姐妹”“好漂亮”“好有氣質”“很有品味”之類的,還有一些“改天出來聚聚啦”,最後,貌似不經意的帶出一句介紹可靠兼職。我彷彿看到了一張討好的諂媚笑著的臉,讓我一陣惡寒,好忙退出把她刪了。我明白了,這就是一開始微信提示的好友分組。

她想讓我看到這一面就分到哪個組,這裡的她熱情開朗,熱愛自由,或許另一組又是不同的樣子。我手腳冰冷,心在打顫,她把朋友——撕裂了。

朋友圈四分五裂,不同的朋友退居一隅,每個人都成了偽裝者,愛上了控制別人的感覺。也許某天深夜會想到,哦,我可能也被撕裂了,睡醒後,無所謂,繼續在微信上海侃。

朋友圈,圈朋友,想衝破微信的牢籠?這條路好像有點太漫長……

關於朋友圈的學生作文5

微信已成為了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微信能讓人更加快捷的通訊,分享喜悅或發洩心情,但使用過度也會對生活造成許多不好的影響,而現在最為時髦的在朋友圈裡的“晒一晒“,引發了我的無盡思考。

有人說晒是一種分享,有人說晒是一種進步,而我認為晒是一種在物質文明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把雙刃劍。

晒,是分享:

在過年的這幾天,大街小巷裡都有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朋友圈正的好友則晒出了他在一年中的收穫,分享了他學插花的經歷,他說我剛學插花的時候,老師教怎麼差我們就怎麼插,幾個月後才發現,老師插到花不是一朵三朵七朵就是九朵,幾乎沒有二四六八的。我的心的起了疑問,雙雙對對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用單數呢,我很謹慎的問老師了,這個日本老師說:一三五七九是單數,插出來的話叫生花,就是有希望的花兒。二四六十是雙數插出來的花是死花,因為太過圓滿。聽過好友的晒,讓我大有感觸,留些缺憾,留下一些不足,才是真正的美呀,文章還附加了幾張日本老師的作品圖,沒走號之間都留有空隙,不這麼圓滿,卻給人希望。

晒,是墮落:

現如今人們將工資條化妝品,成績單等掛在網上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了。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卻被一些人的惡意攀比失去了最美好的初衷。在我的朋友圈中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她是一個正在讀高三的女生,家中就他這麼一個孩子,家長就對她幾乎有求必應。不知從什麼時候他的朋友圈中的內容從對青春的感悟,變成了晒出的一張張圖幾千元的鞋跟衣服已經履見不鮮,她無助地向父母索取,用父母的血汗錢去攀比,炫耀,最終荒廢了學業。晒是一種墮落,一不留神就會迷失自己。

索爾貝婁說過,當膽小的智慧還在猶豫時,盲目的無知已經大步前行,我們要形成正確的思想與觀念。晒中取靜,用理性與盲目相抗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