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書伴我成長為題目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2.64W

冰心先生曾經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是她一生讀書經驗的結晶,雖然意思簡單明瞭,但是真正的能夠用一生去實踐和檢驗,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讀好書更是不容易做到。資訊爆炸的時代,書籍已經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樣數不勝數。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就算是不吃不睡,要想窮盡天下的書籍,也是絕無可能的。再加上這些書籍中良莠不齊,因此,如何去選擇好書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就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女士為大家做的一篇閱讀推薦。當然,男孩子必讀,並不表示女孩子不要讀。只不過男女有別,這本書對於男生的性格養成幫助更大罷了。這篇讀書推薦出自楊老師的日記體小說《男生日記》,文中提到的緬兒正是《男生日記》的主人公吳緬。

這篇讀書推薦分為三個部分:1、這本書的來歷;2、這本書的主要內容;3、閱讀這本書的感想。一般的讀書推薦也可以採用這樣的形式。教學的核心問題是讓學生明白這本書為什麼是男生必讀的書。

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書的來歷。首先揭示書名《魯濱遜漂流記》,接著緊抓一箇舊字,從很久很舊封面已看不清顏色粘補過等詞語感悟書已經度過很多的春秋了。然後過渡到題詞,毛筆和鋼筆是爺爺和爸爸分別使用的書寫工具,看似平常其實這裡蘊含著一段書寫工具的變遷史。鋼筆的出現是書寫工具進入現代資訊社會的一次重大革命。(尤其是中國)

爺爺和爸爸題詞的不同似乎也能看出一些二人之間的區別,爺爺只是說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沒有說明原因,而爸爸告訴了我們原因,那就是學會生存。連起來就是男孩子必須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教我們學會生存。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書的內容。《魯濱遜漂流記》之所以深受讀者喜愛,其鮮明的時代特徵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由於這是一本面向兒童的小說,所以楊老師沒有講得過於深奧。作為老師瞭解一下是需要的。

在18世紀初,歐洲資本主義競爭正處於發展的上升時期,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崇尚銳意進取的精神,對百折不撓開拓事業的人物充滿敬意,而魯濱遜正好完美地詮釋了這種精神,代表了這個時代的精英們的信念與追求。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魯濱遜身上寄託著那個時代的夢想,寄託著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夢想。

魯濱遜是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28年的荒島生存經歷很好地解釋了這點。故事的敘述依照時間的順序展開,觸礁遇險歷險生活開始了,搶救物資,解決最初的吃住問題。後來種植大麥水稻、製作麵包,馴養山羊、鸚鵡,做傢俱。若干年後救下奴隸星期五。又過了好幾年獲救。這一段的敘述是簡單的粗線條的,只是故事的梗概,給讀者留下遐想的空間,激發閱讀的願望。

第三部分,讀後感。這應該是最有價值的部分。作者的感受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魯濱遜的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冒險的精神。英國劇作家肖伯納說得更直白: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總是危險的。有一顆敢於冒險的心,人生才會多姿多彩,而冒險和一帆風順並不是相對的兩個詞,敢於冒險才會讓人生之路越來越順坦。就像《帥狗杜明尼克》中的那隻具有冒險精神的帥狗一樣。等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那些危險都成了記憶裡的一個個點,我們真正記住的是那些冒險過程中的驚心動魄和快樂。

第二部分是對主人公形象的素描和提煉,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感、願望。

最後,作者的結尾也很耐人尋味,他準備把書往下一代繼續傳遞。我們可以想一想,這裡傳遞的到底是什麼?難道僅僅是這一本破舊的書嗎?不,這裡傳遞的是精神,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要像魯濱遜一樣敢於冒險、勇於開拓

好書伴我們成長。課文學完了,可以讓學生也來寫一寫好書推薦。利己,利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