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的日記

來源:才華庫 1.21W

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用以祭拜先人!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於清明的日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清明的日記

關於清明的日記1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中寫出清明節的特殊氣氛。雖說我已曾學過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但對於出身在歷代是基督徒的家庭的我關於好多清明節的習俗不是很瞭解。

我只知道每到清明的時候會有一種‘艾’的植物可以做艾餃吃,香香的,蠻好吃的,奶奶每年都會做給我吃。

今年清明節前幾天,我和奶奶聽說航塢山有“艾”採,我們順便去踏青又採“艾”;我看到山上有好多墳墓,又有好多人在墳前燒香、叩拜、燒紙錢、放鞭炮等。

我便奇怪地問奶奶:“奶奶,他們在幹嘛?”

“這是他們信迷信的人在祭拜死去的親人,燒紙錢呀什麼給他們”,奶奶告訴我說,“我們是從來不做這種事的,所以你就不懂了,其實人都已經死了,燒這些紙錢呀,貢這些祭物是無用的了,要活著的時候孝敬長輩。”

“哦,奶奶,那鄰居大奶奶他們說起的清明要去望墳,是不是也像他們一樣幹這些呀。那我們基督徒也望墳嗎?”我好奇的又問奶奶。

“是的,大奶奶家每年都會這樣,我們基督徒如有親人死了,也會去望墳,但不一定要像他們一樣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去,還弄些迷信的東西。如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我們隨時都可以去的,你爺爺他們兄弟也在商量等清明節過後要把你太太和你太公的墳搬到航塢山來呢!”

之後,奶奶還告訴我好多關於清明節的知識,讓我知道了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這天,我和奶奶採了好多“艾 ”回家做了芝麻艾餃吃;我真是收穫不淺,不但吃到了香香的艾餃,還知道了好多清明的風俗,並且知道了我們基督徒和別的人在清明節所做的不同之處。

關於清明的日記2

4月4日是清明節,是紀念介子推的節日;清明節的詩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

耕夫召寡愛樓船,青草輕輕萬項田。試上無門窺軍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韓雄。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剛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純種的大好時機。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就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成文清明節的別稱,還成為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日不動煙火,支援亮點食品。我們常說踏春又叫做春遊。古代是叫探春或叫尋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春的習慣。

關於清明的日記3

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安慶這個地方週末就開始到處都在放炮竹了,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今天,也是我的小姨逝去一年多的日子,我的小姨,用她堅強的生命走完了她的'一生,她對我們的愛是至親至淳的。每每想起小姨曾對我的無比疼愛,我的心情就很沉重,在我成功時,是小姨發自內心在為我高興,在我小時候,是小姨用她無私的愛在疼愛著我們,待我們,在她的心中,我們是最親最親的人;今天又想起這些,可是,小姨不在人世了,我內心是懊悔的,在小姨彌留的日子的,我沒有打電話去安慰她,在她病重期間,我沒有盡我的一切努力去做一個晚輩該做的事情,或許,在小姨心中,侄兒有些變質了,忘記她了。可是我沒有,我絕對沒有,但現在,這種心情更與何人說呢?

今天,我通過給小姨父100塊錢,委託他去小姨的墳前燒些錢紙,放放炮竹的方式來寄託我對小姨無盡的思念。本來是想請媽媽幫我了結這樁心願的,但媽媽說,她不想去,看到墳心裡就難受;所以,我委託小姨父去了。或許,以任何方式都無法言盡我對小姨的魁對,生前沒有報答,死後有何意義呢?我知道,是不能的,但,我還是要這樣做,對小姨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但可以告訴活著的人們,她待的侄兒沒有枉至。侄兒心裡依然想念著可親可敬小姨。

在小姨去逝時,我曾寫了一首詩,今天又想起了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