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實踐作文

來源:才華庫 2.86W

讀書、實踐、收穫之間有什麼關係?關於它們作文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國中生關於讀書、實踐、收穫作文,歡迎閱讀。

關於讀書實踐作文

關於讀書實踐作文一

讀書如果不與實踐相結合,那麼收穫也只不過是天邊浮雲。

——題記 讀書·小巷舊憶

一本關於北京往事書勾起了我對小巷興趣,書上寫北京小巷幽深靜謐,充斥著溫馨與安寧,承載了無數小巷人回憶。“只是一條窄窄、幽靜古樸小巷,卻和我們有著無比深厚感情,每每走進小巷,看著熟悉紅牆碧瓦被陽光覆蓋上一層金黃薄紗,數著來往或是盤旋飛鳥,無數回憶湧來,那是我們青春。”讀過這段話,我對小巷有了不一樣遐想和憧憬,便希望能親身探訪,切身體會小巷美。

實踐·探尋南巷

初入小巷,一陣悠揚二胡聲彌散在空氣中,也縈繞在腦海中,那一刻足以讓人享受心靈寧靜與感動,那正是城市中沒有幽靜愜意,那是小巷聲音。拐角處一家雜貨店,木質招牌上方正地掛著“北京故事”,走進店裡買下一瓶小巷中炙手可熱北冰洋飲料,一絲冰涼甘甜滑過舌尖,這是小巷味道。深入小巷,悅耳二胡聲彷彿越來越近,屋頂瓦片上招呼同伴鳥叫聲和著這曲調探入耳中,這是小巷獨有悠然閒趣。院落門前竹椅上靜默地看著孩童們嬉戲帶著笑靨老人,身旁微笑著織圍巾慈愛母親,純真快樂玩耍孩子們,這是小巷孕育樸實人們。這一切都與書中相仿,卻又有些不同,窄窄小巷承載了太多歡聲笑語,讓小巷人們樂享人生,這一幕幕,如書中所說,培養了人們與小巷感情。

收穫·感觸良多

日薄西山,光影斑駁,我有了不少收穫。一步步背離小巷,回到屬於城市喧囂,那悅耳二胡聲消弭於身後小巷中。在這裡,我尋覓到了書中所寫幽靜古樸,探訪到了巷中溫馨與安寧,更感受到了小巷中獨有北京氣息,這感受是讀書無法給予我收穫。

【評點】

文章將讀書、實踐、收穫分為三個部分來寫,層次井然。第一部分,主要突出了閱讀內容所引發聯想;第二部分,是通過聽覺、視覺等來再現小巷真實場景,和第一部分書中內容遙相呼應;第三部分,則是作者探訪小巷收穫,也是其親身感受,緊緊扣住了文章主題。

關於讀書實踐作文二

談起“讀書”,沒有人會否認它必要性,因為讀書是獲得知識一種重要途徑,但這也僅僅是獲得知識一種方法而已。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著名歷史典故——紙上談兵。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兒子趙括,他自幼飽讀兵書,講起軍事上策略,就連他老父,那個八大名將之一趙奢,也都不是他對手,但是趙括軍事實戰經驗卻極其匱乏。不過趙王很欣賞他對兵法瞭解,於是在他父親過世後,將兵權交給了趙括,讓他帶領趙國大軍同另一位秦國名將白起一戰,趙括自以為自己此戰必勝,就立下軍令狀。缺乏實戰經驗趙括與身經百戰白起相戰,註定會失敗,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而趙括家族也差點滿門被滅。

是啊,趙括他自幼讀兵書,對於書中知識他父親也甘拜下風,但是他上了戰場卻不堪一擊。可見,讀書雖然是必要,但是實踐卻是必需。

其實,古人一直在提醒我們,實踐要遠比讀書重要。劉彝,宋朝水利專家,提出了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主張。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更是為了實踐自己從書中學到知識而跋涉過千山萬水,從而實現對知識突破。

而如今教育也是如此。課程中,教師不光只教授知識,還會通過實驗來驗證我們所學過知識,比如物理化學課實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實踐?

對於我們而言,不光要讀課本,更要去實踐,因為實踐是另一種獲得知識重要途徑,並且是對書本知識轉化。書本上知識終究是前人經驗,我們如果只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那麼也就只有前人高度;只有通過自己實踐,才能實現知識突破,達到一種更高、更遠、更深境界。

因此,要讀書,更要實踐;要學習,更要深思,才能有所收穫。

【評點】

作者運用大量事實論據來證明讀書、實踐、收穫這三者缺一不可。用趙括事例來反證實踐重要性,又用劉彝和徐霞客事例從正面證明讀書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彰顯文章主題,進而引申到當今教育,主張課本和實踐融合,文章觀點鮮明,有說服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