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課堂

來源:才華庫 5.25K

這也是課堂1

生活中是課堂。只要你細心感悟,就會獲得人生的真理。

這也是課堂

大年三十的夜晚,我同家人們一齊歡享的喜悅。這時,鞭炮的巨響撼動了整個大地,煙花的光彩映紅了深藍的夜幕。在人們歡呼之際,我卻陷入了沉思:煙花在空中描繪出一幅絢麗的圖畫,繪出了節日的美景;鞭炮聲交織成一曲震耳欲聾的交響樂,奏出了喜慶的氣氛。但是,那畫筆是一筆一筆畫上去的,每一筆都是一束煙花用燃燒換來的綻放,都是無數火星用熄滅換來的閃光;那曲是一聲一聲奏出來的,每一聲都是一掛鞭炮驚天動地的破碎,都是一枚小炮從被點燃走向隨風飄落和過程。它們的生命固然短暫,但是它們在夜空中留下了最輝煌的一刻,在人的心裡留下了閃光的永恆。我不禁想到了人生。在短暫的一生中,有的人碌碌無為,成為了世界上真正的過客,有的人勤勤懇懇,儘自我的最大努力,為這個世界增添一分精彩。哪怕這一分精彩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在那一天,我獲得了人生的一大真理,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舊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我是個戀舊的人,這在我的抽屜中就能看出來:舊書、舊文具簇擁在這個狹小的空,時而還有些針頭線腦之類。不知為何,我總捨不得丟掉它們,好像我與它們之間有一種割捨不下的情緣。但是,這些雜亂的舊物經常給我添了許多麻煩。於是,我最後下決心扔掉它們。抽屜一下子變得整齊了,我會隨之學會了捨棄。當你犯了錯誤時,試著捨棄導致你悔恨的種種錯誤,捨棄因犯錯而帶來的自卑與羞辱;當你遭受挫折時,試著捨棄你的沮喪與絕望,才能產生堅強的信念支援你應對現實……,捨棄是艱難的,但是在捨棄下才能有新的開始,才能漸漸成熟起來。那一天,我又一次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其實,生活就是課堂。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獲得新知;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充實自我,不斷重新整理生活。睜大你的雙眼,讓我們在浩瀚的課堂中,來探尋人生的真諦。

這也是課堂2

我愛書,我的家是書的世界,我的床是書的“天堂”。對我來說,書就是我的“第二課堂”。

我愛書,因為它給予我許多知識。英國人說:“一本好的百科全書,勝過一座富麗堂皇的博物館”。的確,讀書是獲得知識的更簡單方法。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翻開書本找清原因。一次,我的手被蜜蜂的刺“親”了一口,那刺心般的疼痛,真讓我苦不堪言,但蜜蜂撲了幾下翅膀之後,卻倒在了地上,玉米棒大的問號似乎漂浮在我的身旁,顧不上疼痛疼痛,我按住紅腫的手指,輕輕地翻開書,最後找到了答案“蜜蜂的刺同內臟相連。”。弄清事實的我,早已忘卻了疼痛。書給予我無可計數的知識:《大百科全書》不知讓我“檫”去了多少的問號;《探索?發現》叢書告訴了我數不盡的未解之迷;《發現之旅》讓我體會到了禮貌古國千古禮貌的博大精深……書,的確是一個充滿知識的課堂。

我愛書,因為它陶冶我的情操。古今中外的名著,幾乎都成了我的收藏物,它們也都是我的生活組成部分。閱讀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叫我潸然淚下的時候,卻為這個堅強、善良的男兒肅然起敬;閱讀《水滸傳》,令我體會到這些綠林好漢“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豪爽,同時,又能體會到當時的悲涼之意;看那《阿Q正傳》,讓我為阿甘的堅強,勇往直前,勇於做自我的精神所傾倒……望著這些可愛的主角,再看看自我,自我是否被困難擊倒過,是否被挫折網住過?這一切,無時不讓我覺得,書,是一個哲理的課堂。

很奇怪,書能夠解決問題,卻又能給我增添問題,我依然愛著這能夠隨影隨形的課堂。

這也是課堂3

生活中處處是學習,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課堂。這是我的國小老師讓我明白的一個道理。我是一個很懶散,很沒有拼搏精神的人。可自那次以後,我懂得了拼搏的可貴。

那是一次期會考試過後,我考砸了,沒有進前十;也可以說沒有考砸,畢竟,一個上課不專心,課後從不復習,連作業都做得十分馬虎的人,是不會有好成績的。

老師找到了我,沒有說什麼,只是把我和這幾次進步很明顯的幾位同學喊到操場,給了我們一個籃求,讓我們去打。

剛開始打的時候,我還蠻有衝勁,一直追著搶球。可惜,僅僅持續了三十秒而己。我發覺我搶不到球,於是立馬決定放棄,然後局面就變成了:他們打他們的,而我呢,在場上東走走西走走,就像一個無關人員。老師看到了,就把我喊了過去,問道:“為什麼不去搶球呢?”“反正又搶不到”我理所當然地答道。“搶不到就去拼,去闖,總比你當空氣好吧!”老師有些激動地說。“我又沒有打過籃球,又不會打。”“他們打小就會嗎?他們是神通嗎?不!他們不是,他們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不很地練,才學會的。只有不停地、不斷地、廣泛地學習,你才能有所成就,你才能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老師苦口婆心地說。我看了看老師,又看了看同學們追逐競賽的身影,我點了點頭,以球為目標,勇往直前!

在將近三個小時的追逐拼搏中,我只搶到過兩次球,但覺得有一種自豪感、成就感和一股使不完的衝勁。我跑到老師面前,在陽光的照耀下,向老師鞠了一躬。老師扶起我說:“記住,世界是你最大的課堂,生活才是你最終的老師。”

這句話我至今記著,我相信:只要我能在各種課堂上學到知識,就一定能將世界這個大課堂變成我的

這也是課堂4

課堂,是黑夜裡的北極星,永遠指引我的方向;課堂,是潤如酥的小雨,為我生根發芽提供水分;課堂,是一片青翠的四葉草,在我孤獨落寞之際寄來遠方的溫暖。

自我呱呱墜地之時起,我便成了“我”。父親母親手把手教我念書寫字,兒時起第一次寫下自己名字的我像蝴蝶般飄過,轉瞬便又逃出我的手心。與所有孩童般,嬉笑打鬧是我的快樂,唸書寫字是我的無趣,但這些珍貴的生活經歷卻教會了我喜怒哀樂——生活成了我最重要的課堂。

爺爺的收音機裡傳來了粵曲的聲音,扎著兩條小辮子的俏皮姑娘伸出粉撲撲的手作勢要關掉收音機,她想要去公園裡玩。但姑娘拗不過爺爺,只得在家陪爺爺聽了一下午粵曲。許是曲裡花滿樓前柳成蔭的景象栩栩如生,姑娘圓溜溜的眼睛閃出幾抹亮彩,“好像,陪爺爺聽曲兒也不比撲蝴蝶放風箏來得差?”我如此想道。那是我第一次對中國的戲劇文化起了興趣——身後的蝴蝶停留在了六歲的花骨朵上。

霎時間,天氣驟變。花田裡的花一朵朵大驚失色,尤其是牡丹,她害怕地縮了縮身子骨,擔心大雨會將她未來得及開放的花蕾打破,那好比針刺在身上疼。儘管牡丹如此害怕,她小聲的祈禱誰也沒有聽見。雨點嘩嘩啦啦落下,像是天帝發怒般,狂風暴雨和著哀怒傾灑人間,一點一點地侵蝕著那株幼小的牡丹。待雨過天晴,陽光將牡丹的影子映到窗戶上,我還在尋找牡丹的殘影,未曾想她已是一抹彩虹,隨著天邊的雲彩,在對我微笑——風雨過後總是彩虹。

清輝安逸的月光下,是榻榻米上翻來覆去的我。四堵白牆,鎖住了我的身體,卻鎖不住我的思念與孤獨,我告訴了月亮,月亮能寄託我的思念嗎?父母希望我能自立,月光為我披上被紗。沉默著夏日的池塘和和清瑟的風,沉澱著金黃的浮光和我的夢,我沉沉睡去…

生活就是我的課堂,不同於學校的課堂。它像珍珠般潔淨,又如碧海般深不可測。前路漫漫未可探知,傾瀉而出的是我對生活的熱愛,而為留待的是那翩翩紛飛的蝴蝶和縈繞無處的花香。

這也是課堂5

生活中的課堂無處不在,你走到哪,哪個地方將會是你的一個嶄新的課堂。在那你會得到許多啟迪,讓你認識許多新事物。

記得那次,我在家正無聊的很,無所事事。突然,發現牆角有一隻小蜘蛛正在織網,這時我被她吸引住了。這隻小蜘蛛在慢慢吐絲捕捉獵物,小蜘蛛織網很慢,它一點一點地用心的織著,就快要完工了。正當我為它感到高興之時,窗外吹來一陣大風,不但把網給吹破了,還把小蜘蛛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我真為小蜘蛛可惜,也為它擔心有沒有哪裡摔傷了呢?

可小蜘蛛勇敢地爬了起來,它不畏懼困難,再次爬上牆角,繼續織起網來。小蜘蛛的這種頑強精神讓我從心底佩服它。它又重新織網了,這次它的網織的更密更緊了。好像剛才的壞事變成了壞事,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更細心了。小蜘蛛頑強的信念使它織出的網上好像有了股熱能,從而網變得更剛強,百折不饒了。眼看網就要從反以前的姿態了,突然一隻不速之客闖了進來。原來一隻蒼蠅。我心想:誰叫你不請自來,真是活該!可誰知道這隻蒼蠅也很有實力,三兩下狂衝,又把網給撞破了。

唉,我想這下小蜘蛛可要灰心了。可小蜘蛛又飛快的向破了的窟窿迅速地爬去。我楞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心裡暗自為小蜘蛛鼓勁,加油!不一會兒窟窿給補上了,小蜘蛛又檢查了其它地方,終於可以歇歇了。這時又一位不速之客來了。這次它被牢牢地粘在了網上,掙扎了半天,不動彈了。

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平時做事總是喜歡半途而廢,我真應該向這隻小蜘蛛學習學習。它今天給我上了一堂精彩的課。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真是真理啊!這普通的小蜘蛛就給我上了堂真真的課。

這也是課堂6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藩。”從許多花草上我們可以領悟到做人道理。

仙人掌是一種極其平凡的植物,但是它有非凡的生命力。它的出生地在沙漠,那是一個長年不落一滴水,日夜溫差甚大的地方。在這麼一個惡劣環境下,仙人掌卻生活了下去。而我們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不就缺乏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嗎?別說是不會的事不想學著做,就是簡單的會做的事也不做。在一次國際夏令營中,一些中國學生因為生活能力太差又受不了苦竟半途而退出。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成了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不讓他們受點苦,這些溫室裡的小花,經不起風吹雨打的`。那麼,請讓我們學學仙人掌那種不畏艱難的精神吧!

你聽過“木槿”嗎?它的花葉不僅非常的美觀,而且它有著一般植物不能做到的功能——分解空氣中的有毒物質。所以,人們送給它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天然解毒機”。對了,木槿的花還可以入藥呢!這麼一株“寶草”卻一點不嬌氣,適應能力極強。從這你是否聯想到“非典”前線上與死神鬥爭的白衣天使嗎?他們不就和“木槿”一樣嗎?我想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們也要學習“木槿”與白衣天使為民排毒,無私奉獻的精神!

但對有些植物,請你不要被它們漂亮的外表所迷惑。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種花——日輪花。它不僅色彩豔麗而且香氣十分誘人。只要你一碰到它,日輪花就會將你拖倒在地,這時黑寡婦蛛就會把你咬死,吃掉。而黑蜘蛛排出的糞便就成了日輪花的肥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難道就沒有像日輪花一樣的人嗎?有,當然有。比如一些製造假冒偽劣的人,為自己牟利,用花哨的偽裝欺騙消費者,不僅騙人錢財,還使人身心受到傷害。

五彩斑斕的植物世界,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它像無言的課堂,只要你用心去領悟,就能體會到許多做人的知識、處事的道理,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會受益匪淺的。

這也是課堂7

七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帶我們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奇幻世界中游弋。幼年的魯迅,在人跡罕至的百草園裡玩耍、嬉戲、感受自然。他後來選擇學醫,也許與當年百草園內的自然生物有關吧。

每個人都不只有一個校園內的課堂,課外的廣闊世界中,有更多、更大的課堂,教會我們書本以外的知識。

憧憬於外面的世界,我奮力登上了黃山。山路崎嶇、怪石嶙峋、雜草叢生,每當我不願面對前路艱險時,父母語重心長的話就會在耳畔響起:“堅持就是勝利!”

我沒有放棄,一路艱辛換來了壯麗的景色。在巔峰遠眺,我終於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崇山峻嶺間的跋涉,讓我懂得,堅持下去,就算前路漫漫,也一定看得到光明!

“登黃山天下無山。”那一年,我6歲。

故宮,象徵著皇族權威,琉璃瓦閃著柔和的金光,金水橋上漢白玉雕刻的石獅子至今威風凜凜。500多年間,它見證了國家的榮辱興衰,歷史的改朝換代。而今,天安門前的朝陽依舊升起,青石板路默默地講述古今。

徜徉在雕樑畫棟中,徘徊於巧奪天工的國寶間,駐足於大氣磅礴的紫禁城內,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工藝、精妙絕倫的設計,令我流連忘返。作為炎黃子孫,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愛我的祖國!

五千年燦爛文化歷久彌新,生生不息。那一年,我9歲。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戈壁灘上飛沙走石,滿目荒涼,誰記得,當年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誰又知道,大漠深處,藏匿著舉世聞名的寶藏?

莫高窟,沉睡千年的美人,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美麗讓它更顯得彌足珍貴。令人惋惜的是,戰火紛飛的年代,多少利慾薰心的人盜走瑰寶,這是中華文化史上無法估量的痛!

胡楊林還在隨風起舞,僅存的幾百窟無價之寶也隨著時間的侵蝕消亡。

莫高窟,美麗又傷感的故事。

“落後就要捱打。”那一年,我12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一次旅行,都是一堂課,一堂比校園裡更精彩的課。我從未從旅行中學到數學概念、英語語法,但我看到了祖國的錦繡河山,擁有了勇往直前的毅力

這也是課堂,更重要的課堂。

這也是課堂8

幼年的我,知道有桌有椅的是課堂,上了國小,我知道了只要有啟示、有知識,課堂就無處不在。今天在這堂課,可真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下午,媽媽和我一起去雪楓公園玩,看見小草直挺挺的立在土地上,土地上立著一個牌子:“小草也有生命,請勿踐踏!”聽到有嬉笑聲,我回頭一看,看見許多小朋友的脆弱的小草上奔跑著。這時我心想:“小草為什麼經歷風霜卻還像個士兵一樣一動不動的屹立著。”

媽媽見我凝視著小草,聚精會神的發呆,就好像是猜出了我正在想什麼,媽媽對我說道:“這小草,你不要看他外表脆弱,其實它內心很堅強,它經歷了春暖花開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落葉紛飛的秋天、寒風刺骨的冬天。冬天當寒徹的風吹到人們身上時,人們穿上了棉襖,而小草則在拼命的發芽;春天時,當百花爭豔時,它只會默默的襯托著花兒們;當夏天太陽公公憤怒的可以輕易把它化為烏有時,他卻死死地堅守屬於自己的生命;秋天時,落葉飄落,人們已經看不見那堅強的身影,因為它已經被落葉掩埋,但它卻能在最灰暗的地方添上一抹綠光,讓人為之震撼!

小草的堅強,讓我聯想到了解放軍,他們勇敢頑強、視死如歸,堅定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學習嗎?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他們的滿腔熱血令人敬佩,小草就是勇敢頑強的象徵。還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顆小草,不單單體現了精神、品質,還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草的身上有一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強大的生命力,它讓我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多觀察身邊的事物,課堂就會無處不在,但只有會探索、會發現的人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祕。

大自然,只要留心,處處是知識,因為這也是課堂!

這也是課堂9

春天,陽光正好,風兒不躁,一陣一陣地掀動著小草,吹拂著大地。

我們來到黃山湖放風箏。這裡已有不少人,一個個五彩的風箏掛在空中,地上滿是奔跑的孩子,追逐著,笑著,叫著,熱鬧極了。我的心直癢癢,急忙取出我的“飛燕”。

找到了順著風的方向,我托起了風箏,慢跑起來,跑出一段,雙手向前舉,將風箏送了出去。原本以為“飛燕”可以像空中其它風箏一樣展翅高飛,可讓我沒想到的是,“飛燕”起起落落,跌跌撞撞,始終飛不起來。是我跑得不夠快?我加足馬力,奮力飛奔,可風箏像和我唱對臺戲似的。沒過多久,飛燕在我後面仍落了下來。

沮喪的我發現媽媽輕而易舉地把風箏“送上了天”,我很不甘心。再試一次,我拉著風箏慢跑了比剛才更長的一段,飛燕漸漸地被風吹了起來,可是,只騰空了一小會兒,便開始搖晃起來,好似一個剛學會飛行的小鳥,搖搖顫顫,再一次落到了草坪上,又失敗了。

我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汗珠不住地往下淌,疑惑著為什麼在順風這麼好的條件下,風箏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飛不起來?

“寶貝,不要放棄,要不你逆風試一試?”媽媽在一旁提醒我。“逆著風飛?”我疑惑不解。我用衣袖擦掉臉上的汗珠,站了起來,試著讓風箏逆著風飛翔。

我拿起手上的輪盤,慢跑著將風箏拖了起來。儘管風勢較大,風箏有些不穩,可仍然沒有下落的趨勢。迎面吹來的風好似一隻大手,將風箏輕輕托起,那初次學飛的“小燕”,似乎羽翼豐滿起來,變成了成熟的“飛燕”,且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看著高高飛翔的“小燕”,我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麼風箏逆風飛,反而飛得更高?”媽媽笑著說:“因為逆風飛,它能迎難而上。”琢磨著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在不斷嘗試的碰撞中,總有一個方向,是屬於你的。不要因循規蹈矩而錯失機會,更不能因一點恐懼而停止探尋的腳步。生活不僅需要順境,同樣需要逆境的打磨,它會練就你更為有力的翅膀!

這也是課堂10

夏日炎炎,家裡沒有空調,實在難受,豆大的汗珠一個勁的往下滴。出去時,遇到了幾個朋友,都是一樣的感受。其中一個提議說:“這種天山裡最涼快了,明天我們到山裡去避暑吧!”我興奮地跳起來:“那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氣溫高達三十七八度。下午我們買了許多的零食和飲料高高興興出發了。剛近山就覺得有陣陣涼意撲面而來。一路上,樹木茂密,雜草叢生,幾乎沒有路可走。我們一邊尋路,一邊說笑,甚至還哼唱起了歌,竟也快活!密林裡不時聽到悅耳的鳥鳴,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蟲在身旁飛過。寂靜的山林裡飄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累了大家就找一片草地坐下,喝喝飲料,吃吃零食,要不就在草地上躺一會兒,聽聽鳥兒的歌唱也不錯。等休息好了,就繼續尋路。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出現了一片池塘,我們決定在此休息、納涼。一位朋友拿出了自帶的繩子系在兩棵樹上蕩起了鞦韆,還有一位拿出書坐在樹下看書,也有去水邊釣蝦,我則仰躺在草地上休息,欣賞山林里美麗的景色。時間如水般流淌,不知不覺也是夕陽西下時分,我們該回家了。

走著走著,我們發現找不到來時的路了,原本就沒有路的呀,當初只顧著走也沒想到做記號什麼的。眼看著天色將晚,山林愈發靜謐,我不禁有些哆嗦:“我們能找到路嗎?我們會迷路嗎?回不去怎麼辦?”我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不知道,就涼辦(拌)!”一個同伴開玩笑地說。天哪,在這個荒蕪人煙的山裡,叫天天應,叫地地不靈,那如何是好?大概是看出了我的慌亂,一位朋友安慰我說:“我們現在走的大概是東北方向,沿著這個方向走就沒錯了。”我驚喜地說:“你帶了指南針啊!”朋友樂了:“怎麼一點常識都沒有呀!樹長得茂盛的一邊是朝南的,地理位置大概是東方。這些道理地理、生物書上學過了呀?”果真是這樣,我們最終安全的下了山,真是虛驚一場啊!

唉,書到用時方恨少啊!何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說的一點不錯。我想這是我們此次山林迷路的最大收穫!

這也是課堂11

之前有一個電視節目,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它就是《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電視節目就是比賽積累古詩的,看完了之後,才知道我積累的古詩詞猶如滄海一粟。

不過,“光說不練假把式”知道了積累的少,就要努力去積累,光積累多沒意思呀,幹幾天就膩了,不想幹了。於是,我和爸爸媽媽商議好了,在一週之後我們也要舉行一個《中國詩詞大會》中的一個經典比賽專案——飛花令。這一週可不好過,光是抄就抄了滿滿兩大頁紙,又用省下來的零花錢買了一本關於古詩詞的書。

一週很快就過去了,飛花令馬上就要開始了,家裡充滿了“火藥味”。吃完午飯休息一下,飛花令就開始了,今天這一屆是爸爸當裁判,爸爸說:“這一次要接‘月’字,一局定輸贏,十秒答不上來就算輸,句子可以是同一首詩的。”

飛花令就這樣開始了,我先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媽媽笑了笑,接道:“你這首詩三歲小孩都會背了,給你來個李商隱的《錦瑟》吧!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我想:不就是不背簡單的嗎,我也能來!我接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去來江口守空船,繞江明月江水寒。”沒等我反應媽媽就接道,我得意的心想:背《琵琶行》嗎,我也有一句,我接道:“東床西舫悄無言,唯見江秋明月白。”就這樣來來回回接了十幾次,我因為背錯了一句,輸了。

這一次飛花令,我學會了許多多的古詩詞,又增大了我的積累量,不亞於上了一節語文課,也可以說這是一節語文課,同時希望班級裡也有一次飛花令,讓我知道我在同學中是什麼地位。

這也是課堂12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培根

學校的課堂是緊張的、嚴肅的、活潑的,使我們學到了不少科學文化知識,五彩繽紛的生活,也是課堂,它像一把鑰匙,開啟囚禁靈魂的籠子之門,放開被囚禁的靈魂,它們總是微笑著,流逝的時光沖淡記憶,這微笑讓我倍加親切,令我難以忘懷。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獨自一個人在街上走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樂。

突然,我聽見一陣“啪啪啪”的聲音,好像還非常有節奏,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年過半百的盲人,準備過馬路,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向前走著,來來往往的車輛非常多,嘈雜聲把盲人嚇住了,呆立在路邊一直不敢邁步,好像還在期待著什麼,我看到盲人的樣子,不禁偷偷地笑了起來。

這時,一位清潔工人走了過來,她身穿一件紅色的襯衫,帶著一種最純潔、最善良、最美麗的微笑迎向了那位盲人,並且握住了盲人那雙顫抖的手,盲人的臉上也開始展開了一絲絲的笑容。

那位清潔工人扶著盲人過了馬路,並且放下了手中的活,扶著盲人向前走去,一直走到很遠,很遠,望著那紅色的背影,我的眼睛溼潤了……

從此,一個純真美麗的微笑定格在我的心中,讓我看到一顆最純潔、最善良、最美麗的心。

微笑意味著理解和友善,微笑意味著真正的愛,這微笑不僅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結晶,而且是編織社會和諧快樂的音符,溝通人與人心靈之間的真誠紐帶。

這也是課堂,它給我上了一節深刻的人生哲理課。

這也是課堂13

在校園裡,我們學習知識,獲得真理,那麼離開學校時,是否還有課堂?毫無疑惑,當然了!生活中處處皆是課堂,我們隨時隨地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著。

記得某個星期日,我照常給我家的四小鴿子喂鴿糧。我靜靜地看著,卻發現,它們好像不太喜歡玉米粒。只見它們用那尖尖的小嘴把玉米粒一個一個地挑了出來,金黃金黃的,從碗裡蹦了出來,“嘀嗒嘀嗒”,掉落在地上。

我順勢望去,“呀!”在岩石的縫隙中居然長出了一株翠綠的草芽!那綠的生機,綠的蓬勃,在冷風中,牢牢紮根在岩石中。沒有陽光的呵護,沒有土壤的滋潤,更沒有充足的水份,可它依然沒有抱怨,安安分分,腳踏實地,儲蓄能量,破石而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後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那株小草是玉米苗,我又驚又喜,看著它又長大了點,不禁感嘆道“多麼頑強的生命啊!”

我看著它怪可憐的!便想幫它一把。我小心翼翼地把玉米苗移植到肥沃的土壤中,心裡美滋滋的,除此之外,我還每天給它澆水、施肥,盼望著它能早點結出果實。

可不到一個星期,原本生機勃勃的玉米苗卻蔫死了。傷心欲絕的我跑去找爸爸訴苦。爸爸摸了摸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說:“不經歷磨難又怎麼能生存。當失去了磨練,我們只會變的脆弱不堪,最終向命運低頭。所以呀,苦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當身處困境時,別灰心,別喪氣,明確自己的目標,堅定志向,迎難而上,一定會戰勝苦難,超越自我!”

聽了爸爸的一番教導後,我受益匪淺,恍然大悟。

其實,生活中處處皆是知識,這,也是課堂!

這也是課堂14

擁抱自然,淨化心靈。這,也是課堂。——題記

初秋。碧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只剩下純粹的藍色。宛若隨手打翻的藍色墨水,千絲萬縷的藍在空中暈染。柔和的風如絲綢般輕滑過人們的臉頰,帶著絲絲秋的涼意。

我漫步在鋪滿枯黃落葉的道路旁,尋找著大自然的課堂。

忽然,一片飄零的落葉闖進了我的視線。小小的它,在蕭瑟的秋風中,猶如一隻只翩翩飛舞的蝴蝶兒,時而激烈,時而沉默,卻又不出眾,也不討喜,即便沒有人群的欣賞,它們依舊舞動著美麗的舞姿,一遍又一遍。我伸出手,輕輕的接住了它。我輕撫在它那若隱若現的紋路上,心中感受著它傳遞給我的無盡的無奈與感傷。他們是那樣慷慨大方,將永世的青春奉獻於大地,奉獻於自然。還沒來得及綻放光彩,便零落成泥。它們卻毫不吝嗇,無怨無悔,即便是化作春泥,也要更護花。在自然的課堂,是枯黃的落葉告訴我:要知恩圖報,要有奉獻精神!

收回目光,不禁意間瞥見了這樣一幕:一塊石頭般大小的餅乾屑竟然自己動了起來!我吃驚的揉了揉眼,瞪大了雙眼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在搬食物呢!我好奇的蹲下身子,是什麼讓這些弱小的螞蟻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只見它們用纖細的觸角彼此交流著,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每一隻螞蟻都盡心盡力,沒有一隻會像我們人類一樣想著如何偷懶。或許,正因為它們的團結精神,讓它們在這險惡的環境下生生不息。在自然的課堂,是這群螞蟻告訴我:要有團結精神,相互配合,才能戰勝未知的挑戰!

夕陽漸漸落下,退隱至地平線,如同嬌羞的少女,只露出半邊臉頰。殘餘的紅色光輝包圍著大地,隱約泛著柔和的光芒。我抬頭仰望著彩霞,不禁微微一笑。

自然的課堂中,不需要專心致志,不需要屏息凝神,只需要用心去貼近自然,感受自然,你所學到的卻可以淨化你的心靈。

這也是課堂15

一間教室,一方黑板,一尺講臺,難道課堂僅限於此嗎?我總相信,平凡的事物也定有它的不平凡之處,而這自然界中平凡的事物也是課堂。

落葉

當秋悄悄侵入大地,落葉遍地都是,經過樹母親一年的哺育,他們,離開了。但他們並沒有走遠,而是回到大樹媽媽的腳下,成了大地的一份子,給大樹媽媽,給新葉子提供營養,至此,他們才完成了使命。古人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交給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一堵牆,一堵廢棄的牆,他沒有特別的用處,只能默默的存在。但有一天,一個晴朗的上午,一群孩子拿著老師用剩的粉筆頭,在他身上亂塗亂畫,他難受又委屈,可他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默默地忍受著。

一棵種子,在他身旁落下,它生根發芽,把那堵牆包裹在內,它將寬大的枝葉附在牆身上,牆沒有拒絕,即便他感覺承受不住種子的力量,但他喜歡這蓬勃的生機。

當牆再次睜開眼睛,又看見了那群孩子,但他們長大了,拿著大桶大桶的油漆,為牆換上了一身均勻潔白的新裝。

一天夜裡,烏雲密佈,狂風驟來,當他覺得自己快要倒塌的時候,那顆種子卻緊緊地抓住了他,用寬大的枝葉遮擋著打在他身上的雨點,風雨過後,牆安然無恙。

牆沒有拒絕孩童,孩子們讓他煥然一新;牆沒有拒絕大樹,樹為他遮風擋雨。

牆,教給我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課堂,不僅僅是語數外,自然也是我們的課堂,只有我們不斷去體驗與經歷,才可以在自然中學到更多知識。

讓我們走出校園,在自然的課堂裡,學習更多的知識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