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調查報告國小作文4篇

來源:才華庫 1.1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調查報告國小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調查報告國小作文4篇

調查報告國小作文 篇1

近日來,我在我鎮附近的幾間鄉村國小進行作文調研。通過細緻的調研,我發現農村國小的作文現狀有喜也有憂,雖然寫作水平整體提高了,但好的文章還是極少。現將我調查的情況作如下分析:

農村國小實行素質教育已經很多年了,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許多學校進行了新課堂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文教學順應新的形勢,在課改中注進了許多新的教學元素,讓學生的寫作水平穩步上升。

通過抽看學生的作文,我發現太多數學生都能按寫作要求進行寫作,並且有許多學生寫作時條理清楚,段落分明。這是可喜的一方面,讓他們不再因寫作文而怕寫作文。但另一方面確實還使人十分擔憂,這次我一共看了300篇學生的作品,但優秀作品很少很少。主要原因有幾點:

1、寫作中心不明確,對題目缺乏深入理解。

2、內容雖然多,但組材凌亂,不分主次。

3、文章結構比較鬆散,描述事件不夠精練。

4、錯別字較多,且句子滲進很多本地方言。

喜的因素是進行課改的結果,但憂的缺點又在哪裡呢?

我走訪了許多三年級以上的語文老師,也和很多高年級學生進行交談,作文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底子薄 基礎差

農村是文化知識比較落後的地方,特別是欠發達的農村。它們的教育投資環境遠遠落後於城鎮,尤其是國小階段。很多農村國小雖已完成"普九",但辦學條件十分簡陋,教學所需要的裝置設施十分短缺,特別是高水平的教師極其短缺,因為不少教師都是“半路出家"(原代課教師),他們的水平能力限制了他們的教學質量,也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學生視野不寬闊

進入社會經濟市場時期,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外出打工,極少回家,在家看管小孩的多數都是“爺"字輩。“爺”字輩們體弱多病,家庭的一些事務過早地落在了學生的身上。學生在校要學習,在家要忙於做家務,這就讓學生很少外出,也很少參加一些有益活動。外界的新生事物進不來,大多數學生都“孤陋寡聞”,一篇500左右的文章,讓他們寫來寫去,都是些陳年老事,沒什麼新鮮感。就算把文章寫完,也得不了高分。因此,限制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就等於閉門造車,嚴重挫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新課改也有問題

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多年,新課堂改革已深入到每所學校,但很多學校對作文教學的改革還是茫茫然,即使照搬許多名師的優秀課範來上課,也效果不大。一方土造就一方人,作文教學很有特色,很講究實際,拿城鎮的示範課來農村學校教學,讓學生感覺水土不服。這樣的課改有作用嗎?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因才施教,或許才是農村作文教學的出路。

在瞭解造成農村國小作文提高難的種種病因後,我想多少可以採取如下方法對症下藥,以求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一、欠基礎,築基礎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不妨從簡單的拼音、詞、句開始,用一兩週的時間複習拼音,每課的“讀一讀,寫一寫”及重要詞語必寫拼音,加強口語訓練,加強普通話的朗讀能力,用常見多用的詞語造句。高年級的學生每週寫一篇週記日記天天寫,不限題材,讓他們自由自主完成。久而久之,他們的詞彙積累多了,句子的應用能力強力了,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學生就能寫出好的文章來。

二、加強閱讀訓練

閱讀是作文之泉源,書籍是人類文明的寶庫。閱讀書籍為人類開創了一個文明社會。據說一個人的知道靠親身實踐得來僅佔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的知識是靠閱讀得來。杜甫有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才有神”,書讀多了,文章自然會寫得好。因此,作為農村國小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讀好書,在書上下功夫,讓學生吸收百家之長,豐富知識,增長視野。閱讀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1、選好閱讀的書本或文章,書本或文章必須適應學生的閱讀能力,適應國小生的個性和特點,對他們的人生觀產生正確的影響。

2、閱讀時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抄錄好詞、好句、好段,並且有些好段落要多讀,或進行背誦。

3、對於對學生感受最深的書或文章,要求學生寫心得體會或讀後感。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山村物產豐富,風景秀麗,寫作時也要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方的寫作素材進行作文。為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要善於觀察事物的外狀和特點,挖掘寫作潛能。多姿多彩的農村生活給人們無限的快樂,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讓他們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把豐富多彩的事物和他們的.喜怒哀樂記下來。這樣,學生寫出來的就不是讓人覺得籠統、空泛的作文,而是具體生動令人賞心悅目的文章了。

四、善於講評

國小生對獲得成功並能帶來的事情感興趣,還在內心起到激勵作用,更希望自己提高。因此,學生的作文一旦完成,教師一定要及時批改,批改時不要走馬觀花,要用心閱讀,在作文傍要有眉批橫批,還要寫總評,總評要帶有鼓勵語氣。此外,教師還要善於講評,在講評時指出作文的優點和不足之處,讓學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得失。最後,對於優秀的作文要在課堂上宣讀,並鼓舞他們往報社投稿。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教師善於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源和對策,就一定能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使農村國小中的作文教學走出一片燦爛的天空!

調查報告國小作文 篇2

前幾天,媽媽在網上買了兩雙夜光拖鞋,晚上如果要上廁所就不用開燈,也不用滿地找拖鞋。這真是節約用電的好幫手。現在節能環保的意識越來越強了,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改進了,家裡都用節能燈,冰箱、空調上都有能效標識。走在馬路上,看到一輛輛寬敞明亮的公交車絡繹不絕,為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方便。我們家的周圍還能看到好多個公共自行車的出租點,自行車顏色非常鮮豔,是金黃色和天藍色相間的,彷彿在提醒我們,只有保護好環境,才能夠看到金燦燦的太陽和蔚藍的天空。可是,還是有很多不夠好的地方需要改正。那麼大家的節能環保意識到底怎麼樣呢?

我想利用週末晚上,在附近的大超市裡做一次關於節能環保的問卷調查。首先,我設計了幾個日常生活中關於節能的問題,然後我在網上查詢節能環保的資料,看看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的,最後我設計了15個問題和幾個答案,製作了一張節能環保調查表。我去影印店裡影印了50份表格,等調查好了,我就把這些紙再重複利用一次,當做草稿本,白白扔掉太可惜了。

上週末,我在媽媽的陪同下,到歐尚超市的北門,開始了我的實踐活動。我特意戴上紅領巾,手裡拿了厚厚的一疊表格,口袋裡放了三支筆。看到兩位老奶奶坐在休息椅上,我禮貌地問好,當他們聽說我要問節約能源的問題,她們笑著說:“現在的孩子真懂事啊,從小懂得節約了。”向她們調查了以後,我知道她們平時很節約,把廢紙和飲料瓶收集好賣掉,淘米水澆花,洗臉水和洗菜的水沖廁所,去菜場買菜拿一個環保袋。接著,我走到五芳齋裡面,有一位大哥哥剛好吃完粽子,我遞上表格,他認真地拿起筆,一項一項的打鉤,還問我為什麼沒有看到“太陽能”這幾個字。原來這位大哥哥就是在太陽能熱水器的公司上班,環保意識也很好。他購物的時候優先考慮綠色低碳的商品,家裡的家用電器上的能效標識級別是2級的,說明能源利用好。平時有意識地購買簡單包裝或大包裝的商品,看到包裝特別精美的就很討厭。他也經常有意識地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還有,他和我一樣特別反感放鞭炮,製造噪音,浪費資源,汙染空氣,還留下滿地的廢紙屑。經過媽媽的提醒,我還向七位小朋友進行了調查。他們都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六月五日。除了一位小朋友以外,他們都能做到不亂扔垃圾,如果看到有分類垃圾桶,他們也都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開丟放。有幾位小朋友在家沒有做到隨手關燈,電視機用遙控器關,沒有徹底關掉,看到水龍頭滴水也沒有主動上前關閉。我想,他們通過這次問卷調查,一定會改掉這些壞習慣了吧。大約一個半小時,手上的表格都填好了,我帶回家好好統計一下。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大家都很注重節能環保。所有家庭都用了節能燈,而且知道節能燈比白熾燈節電70—80%。有30個人知道電腦在休眠模式下能耗降低到50%以下。有34個人在購物時優先考慮節能環保的產品。50個人都選擇在近距離出行時儘量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有一個問題是冰箱裡面放食物的量佔用冰箱多少比例比較省電,基本都回答錯了,應該是60%左右。還有一個問題是“您認為您最反感的影響環境的事情是什麼?”答案有很多,有人反感放鞭炮;有人反感商店門口的大音響製造噪音;有人反感馬路上的汽車尾氣;還有人選擇反感的事情是在野外焚燒垃圾,散發出刺鼻的氣味,黑煙滾滾,汙染環境。所以,在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方面,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經過這次問卷調查,我也增加了很多知識,我還知道在冰箱裡放食物時要離開內壁10釐米,這樣有利於冰箱內空氣流通,溫度穩定,節約用電。我是一名國小生,除了自己要努力做好以外,還要認真學習,掌握好本領長大了才能保護地球媽媽!

調查報告國小作文 篇3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大難題,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教師認為作文難教。現就國小生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發30份問卷進行調查,經過學生的作答情況和對學生作文情況的詢問,結合自己和本校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實際,可發現以下較普遍的問題:

1、學生對寫作文提不起興趣。

國小作文課往往在審題、選材、要求、方法方面對學生桎梏較多,許多國小生對寫作並不感興趣,寫作是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長期不喜歡寫作文,自然寫不出好作文。

2、無內容可寫,存在編、套、抄的現象。

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目,首先想到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書。在記憶中去尋找曾經看過的類似的文章。究其原因:首先,學生不會發現和觀察。平時沒有去發現和觀察,沒有處處去留心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到寫作文的時候,隨便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就開始把作文寫下來。很多國小生在寫作文時總是感覺沒有材料可寫。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了一些,但寫出的內容要麼既不具體又很蒼白,要麼生搬硬套別人的,更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了。

3、教師對初寫作文的要求過高,存在假、大、空的現象。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人為拔高的,學生的思維被限的死死的,學生本來就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就更無話可說,自然就要去編、套、抄。作文更多的是充滿虛化的情感,極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話的語言。喪失了學生的自我,如寫幹家務,就一定會寫父母如何辛苦,寫難忘的人,就一定會寫老師。

4、作文修改認識不夠。

學生對作文修改不夠重視,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文修改習慣,只重視作文得的分數和等級,怎樣修改習作想都不想。更不要說作文修改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加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地去教學作文的修改,所以重視程度不夠。

5、學生作文存在一些固有的模式。

國小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常用的寫作方法是“四步曲”:編:編一些不切實際,沒有做過的事情。仿:仿寫作文,事情一樣,只是改變人物。抄:抄襲優秀作文選上的作文。背:背優秀作文,考試時默寫在試卷上。

6、語言方面的問題

國小生作文寫的是自己的事,是兒童眼光下的世界,童言無忌,童情有趣。心裡想的、口裡說的,就是手上寫的。可學生的作文卻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沒有寫出自己的真話,老是借用別人的話,借用別人經歷過的情感體驗,裝腔做事、成人味十足,無法如實體現他們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童真童趣。有的學生不注意字詞的用法,很多時候望文生義,濫用詞語,沒有正確的書面用語,錯字連篇,語病連篇,更談不上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優美準確的修飾語了。

7、學生們缺少必要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這主要是平時缺乏練筆,對教師新授的寫作技巧沒有練習鞏固,在寫作中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什麼時候不能用,未能使技巧成熟和穩固。比如,因為教師有時是會在教課文時適時穿插講相關的寫作技巧,學生沒有及時領會而教師也沒有及時要求寫個小練筆,久而久之學生更不知道這個寫作技巧要如何運用。

總之,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在我們農村學校,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語文教學向前發展的桎梏,,如何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的課堂效益?需要有相應的策略。研究如何指導

學生進行習作,培養習作的自主意識,提高習作的效率,提高具體指導方法的可操作性。諸問題的解決必將推進語文教學的改革,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益,給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調查報告國小作文 篇4

摘要:國小生不會觀察,作文時無話可說,是造成學生作文困難的主要原因。觀察是國小作文訓練的主要任務。

國小語文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來抓。

關鍵詞:國小生作文觀察培養

一、 調查概況:

(一)調查時間:20xx年10月15日——19日

(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三)調查物件:二曲鎮東街國小四年級十二、十三班

(四)調查目的:瞭解國小中年級學生作文的一般狀況,

找出學生作文困難的癥結所在,從而為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供習作水平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調查問卷包括三個方面及簡單分析。

(一)關於讀書的興趣、方法、讀書筆記。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份問卷中,喜歡讀課外書的佔86人,每天讀書時間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但能及時做讀書筆記的同學只有18人

分析思考: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作文素材積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指導有效的讀書,養成隨時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二)作文目的、感受及對當前作文課的評價。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74人認為作文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20人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有6人作文目的不明。

分析思考:寫作文的出發點就是我手寫我心,即就是作文不是為了老師、家長,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喜怒哀樂。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寫作素材。

(三)積累素材的方法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60人認為作文素材來自身邊的生活;10人認為作文很難,無從著手; 23人能夠仔細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27人能把自己身邊感興趣的是隨時記錄下來。

分析思考:學生留意身邊生活的習慣基本養成,但留意記錄素材的習慣不夠好,教師應該在引導與鼓勵方面變換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