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

來源:才華庫 9.92K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時,我們需要仔細地調查清楚,最後基於取得的調查材料匯成調查報告。那麼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

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 1

一、調查目的

農業面源汙染是指由沉積物、農藥、廢料、致病菌等分散汙染源引起的對水層、湖泊、河岸、濱岸、大氣等生態系統的汙染。由於農業生產活動的廣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農業面源汙染涉及範圍廣、隨機性大、隱蔽性強、不易監測、難以量化、控制難度大, 因此, 農業面源汙染已成為目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汙染源, 其發展趨勢令人擔憂。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由來已久, 尤其近幾年呈愈演愈烈之勢, 已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由此看來,解決農業面源汙染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調查方法和地點

本次關於面源汙染問題調查方法我採用的是上網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法。我調查的地點選在家鄉當地的河南省新鄉縣部分農村,利用暑假時間到當地的蔬菜大棚,田間實地觀察。

三、調查結果及存在問題

農業面源汙染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氮素和磷素等營養物質、農藥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汙染物質,通過農田的地表徑流和農田滲漏形成的環境汙染,主要包括化肥汙染、農藥汙染、畜禽糞便汙染、秸稈燃燒汙染等。

1. 化肥

我縣農村主要使用複合肥和尿素,由於化肥在作物增產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規模的生產和使用。實際上,化肥的利用率並不高,被農作物吸收利用的養分少之又少,剩餘的養分通過各種途徑,如徑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蝕等進入環境。這些過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類迅速生長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導致水體喪失應有功能進入土地中,會改變原有土壤的結構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另外化肥中過量的重金屬成分積存在環境中,若被農作物吸收,會損害人體健康。

2. 農藥

在我縣七裡營鎮農業試驗田裡試驗實施太陽能滅殺地下害蟲,彌補了農藥防治地下害蟲的缺陷,而且節省資源,節省能源,減除農藥殘留對環境的汙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威脅。

然而農村農民普遍使用的還是菊酯類、有機磷種類的農藥,農民普遍重視農藥的效用,對於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藥認識瞭解較少,導致推廣使用困難。

資料顯示,噴灑粉劑或液體農藥,95%以上的或附著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飄遊於空中。由於農藥沒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費,這部分農藥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水體,致使水體各種汙染物質含量超標,水質惡化。

3. 禽畜場

我縣的畜禽養殖業由農民個體家庭飼養逐步走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而且越來越集中在城市周圍。由於畜禽養殖的飼養方式、養殖規模和分佈區域發生了巨大變化,畜禽養殖業的環境汙染總量、汙染程度和分佈區域也隨之變化。從養殖場產生大量的有機汙染物和氮、磷等,隨每天沖洗的汙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體汙染、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自從國家實施農村沼氣補貼以來,我縣戶用沼氣越來越多,目前大致已有30%左右農戶使用沼氣作為能源使用。這些沼氣池的建設,消化和處理了大量的人畜糞便和其他汙染物,對保護環境有不小的貢獻。

4. 秸稈燃燒

我縣目前秸稈禁燒工作進展不錯,一小部分作飼料或燃料運回家,剩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直接秸稈還田,大大減少了秸稈燃燒產生濃煙對大氣的汙染。

四、調查體會

大家知道,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對糧食的增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區,由於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農業面源汙染。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大量畜禽和水產品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汙染。農業面源汙染會影響人類健康,造成大氣、水體、土壤、微生物汙染,對人居環境產生危害。 尤其是近幾年呈現出愈演愈也烈之勢,為保護有限的農業發展資源,建設美好的人居環境,專家認為,目前亟需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汙染問題。

我自己本身就是生在農村,因此對農業面源汙染問題對環境的`危害有則更深刻的認識,對於當前調查中所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加強對農民面源汙染知識的宣傳力度,使農民意識到面源汙染對環境的危害。 這次調查活動是一次鍛鍊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讓我們更快的融入到我們的專業知識中,能夠更好的把我們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這次調查活動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沒接觸過的農業知識,發現一些社會問題,從而更深入的瞭解社會。同時,還增強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增強了發奮學習、頑強拼搏的信心和毅力,為日後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將珍惜火熱的青春年華,珍惜豐富多彩的大學時光,在恩師教誨和學友的相互勉勵下,發奮苦讀,頑強拼搏,待學有所成,為建立和諧社會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 2

面源汙染是相對於點源汙染而言的。農業面源汙染,也叫農業自身汙染,它主要指用於發展農業生產的化肥、農藥、農膜、畜禽糞便等造成的汙染,由於這類農用生產資料長期大劑量或單一使用,汙染具有隨機性大,分佈範圍廣,危害規模大,監測、管理控制非常困難,其治理難度遠遠超過點源汙染。

重慶市農業面源汙染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農用化學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

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總量按純量計算為79.80萬t,化肥單位施用量為411.7kg/hm;農藥折純用量16369.2t,單位施用水平8.44kg/hm;農膜使用量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為48.76kg/ hm,平均殘留量為25.93kg/hm。化學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過農田徑流流入江河,造成農業面源汙染。

二、畜禽養殖量大,糞便處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

20xx年全市39個區縣(市)畜禽養殖總量為32616.1萬頭(只、羽),產糞總量為15650.7萬噸,糞便利用率為75.5%,尿液利用率為66.3%。規模化的養殖場除少部分建有糞汙處理設施外,大部分養殖場的糞便採用水沖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長期堆放,形成農業面源汙染。

三、作物秸杆產生量大,資源化利用率低。

20xx年,全市農作物秸稈產生總量為1677.90萬噸,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卻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燒或丟棄,是造成農田秸稈面源汙染的主要來源。

四、水產養殖面積大,投餌量高。

20xx年重慶市水產養殖總面積221.0萬畝,投餌量最多的草魚高達2000-3000kg/畝,鰱魚投餌量最少。一些地區受傳統的水產養殖習慣影響,利用各種廢棄料和畜禽糞便作水產飼料,對水體水質造成嚴重威脅。

五、生活垃圾處理率低,生活汙水無序排放。

20xx年重慶市農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總量為6.04萬t/d,生活汙水排放排放總量為49.92萬t/d。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僅為10%左右,生活汙水處理率不到10%,是農村面源汙染的生活汙染源。

農業面源汙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土壤汙染嚴重,耕地質量下降。

據重慶市農地汙染與作物健康品質關聯規律與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表明,庫區土壤中的`汞、隔、砷、鉛和鋅五種重金屬含量存在明顯的累積現象,特別是鎘和鉛累積現象十分突出,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稻田土壤,重金屬平均汙染綜合指數為0.85,達到警戒級水平,其中輕汙染的有5個區縣佔23.81%,主要汙染物為鎘;旱地土壤,重金屬平均汙染綜合指數為1.46,達到輕汙染級水平,其中重汙染、中汙染、輕汙染、警戒的區縣分別有1個、1個、5個、8個和6個,分別佔4.76%、4.76%、23.81%、38.09%和28.57%,主要汙染物也是鎘。

20xx年對三峽庫區的8個基本農田片區土壤監測,有3個片區已達到警戒級水平,佔37.5%。對20個蔬菜基地監測,部分基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部分農田土壤板結,耕性下降,宜種性降低,已逐漸出現退化現象。

二、水體富營養化,水質安全降低。

水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質汙染兩個方面,據環境水質監測部門的測評,目前長江干流部分江段和不少支流水質均未完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水質,有56%的監測斷面的水質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其中N、P含量超標,BOD5、大腸桿菌超標率、超標倍數驚人。重慶區域內的70條次級河流有23條斷面水質為劣Ⅴ類,佔23.3%。26個斷面中,水質呈中度富營養、輕度富營養、中營養和貧營養的斷面分別佔7.7%、38.5%、和50.0%和3.8%。其中萬州區苧溪河2個斷面呈中度富營養,忠縣汝溪河、黃金河、豐都縣渠溪河和龍河、雲陽縣澎溪河5條河流10個斷面呈輕度富營養。

三峽庫區主要汙染源是農田徑流,庫區水體中90%的懸浮物來自農田徑流,在庫區水體汙染源中,農業面源汙染的貢獻率達60%以上,這種農業面源汙染對三峽水庫水質構成巨大威脅。

三、農產品質量下降,食物鏈和經濟鏈受到影響。

20xx年對庫區主要農產品市場抽樣監測,大米重金屬樣本超樣率48.3%,玉米重金屬樣本超標率33.9%,蔬菜農殘樣本超標率26.5%,茶葉樣本超標率27.8%。農產品質量下降,對食物鏈帶來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弱,也直接影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而影響經濟鏈。

四、村落衛生環境差,危害人體健康。

農戶典型調查表明,重慶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僅為10%,生活汙水處理率不足10%,部分村落衛生環境差,加之畜禽糞汙的直接排放、作物秸稈隨意堆放,髒亂差現象較為突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影響。根據重慶市水利局的抽樣調查,目前重慶市2423萬農村人口中,有1341萬人引水不安全。對全市2380處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調查表明,水質不合格的有1952處,多為Ⅳ類或Ⅴ水質,少部分地方氟、汞、可溶性固體等毒理學指標和化學指標超標。同時生活垃圾、生活汙水和畜禽糞汙等,在高溫下可能產生異臭,滋生病菌、寄生蟲和蚊蠅,導致流行病發生,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的調查報告 3

當前,環境問題已廣為媒體、公眾關注,在推進工業化的程序中環境保護的精力主要放在城市工業汙染的防治上,汙染防治的投資幾乎全部投向工業工業和城市,而佔國土面積90%以上的廣大農村的環境問題卻長期不為人們所重視。農村環境的加劇和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聽任起繼續發展下去,勢必瓦解農業的基礎條件,這不符合“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因此,在建設新農村這一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偉大工程的時候,務必重視新農村環境問題。

一、 當前農村環境的主要問題

1、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這種發展主要是依靠化肥、農藥等化學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長,導致土壤有機質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還會對大氣造成汙染,氮素化肥淺施、撒施後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態氮在通氣不良的情況下進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氣態氮而逸入大氣,對大氣造成汙染。

農藥在農業生產中因其使用見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廣,保證了作物的豐產、增產,因此在全球範圍內被迅速推廣使用。農藥的大量使用還會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物種多樣性減少,使農村本來就較脆弱的農業生態系統更加脆弱。在使用殺蟲劑時,一些農業害蟲的天敵如:青蛙、七星瓢蟲、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蟲鳥,也由於食物鏈的關係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壞生態平衡。

2、城市汙染向農村轉嫁加速農村的環境汙染

隨著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一些耗能高、汙染重,難以治理的企業遷移到農村,給農村環境帶來嚴重汙染。由於工廠條件簡陋,裝置不完善,使得大量的汙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邊灌水渠道,其後果造成了一定的水體汙染。一方面,用於灌溉會使農作物生長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動物遭到了滅頂之災。此外,還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農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不僅佔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同時也汙染了周圍的水體、土壤和大氣,極大的影響了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

3、秸稈焚燒汙染嚴重

每年的夏、秋季節是農村空氣汙染最嚴重的時期。每年的農村有大量的秸稈都未被利用。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絕大多數農村利用收割機收割小麥,雖省時省力但留下的麥茬相當高,如不做處理必然對秋季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於是採取焚燒的辦法。秋季、玉米等農作物收穫後,上未乾燥的玉米秸被大量不能燃燒充分,產生大量的煙霧彌散於空氣中,使空氣中的二養化碳、一養化碳濃度急劇升高,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汙染。到了傍晚時分,加大空氣溼度、煙霧擴散減慢,全部積聚於低層,能見度大大降低。另外,煙霧還嚴重刺激人們的眼睛和喉嚨,使人流淚、喉嚨、呼吸困難,甚至嘔吐,嚴重時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4、農村蓄禽養殖業及相關行業帶來的環境問題

調查資料顯示,養殖一頭牛產生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汙水相當餘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附近地區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氨氮超標;河道水體發臭變黑,富營養化,蚊蠅滋生,嚴重汙染周圍的`環境。某些作坊主甚至將動物皮釘在門板、板凳上,放到街道上晾晒,將豬毛等動物鬃毛滿街攤晒、氣味難聞,蚊蠅大量聚集。由於這些作坊大多位於居民區,從而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損害了人們身心健康、惡化了農村環境衛生狀況。

二、解決當前農村環境問題的對策

1、 加強農業科技的攻關和推廣工作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積極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努力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開展生態農業建設是控制農業面源汙染的有效途徑。

2、強化鄉鎮企業環境管理,控制工業汙染

鄉鎮工業要適當集中建設,建立工業小區,實行集中管理,集中處理汙染。對於不經濟的汙染企業要限制其發展;對產業結構不合理、汙染排放嚴重、不能實現集中處理汙染,或汙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要關停,逐步在鄉鎮工業企業中推行清潔生產。

3、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利用各種媒體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向農村幹部宣傳環境保護對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緊迫性;向廣大農民宣傳公益意識、環保意識,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引導廣大農民革除陋習,倡導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幫助農民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完善政府職能,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保執法力度、深度。

完善政府職能,將環境整治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要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管理,應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的法規與標準體系,在已有的法規基礎上,逐步制定、完善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食品技術規範,農藥、化肥、地膜汙染防治與環境管理法規標準等,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援。加強環保隊伍建設,鄉、鎮一級應設有環保機構或專人,提高隊伍的執法能力。

5、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堅持“誰汙染、誰付費,誰收益、誰負擔,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保證穩定有效的環保資金投入。財政政策逐步向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傾斜。另外,還需根據“工業反哺農業”有關精神研究、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融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農村的環境問題由於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視和防範將會造成比現在城市環境更復雜、更有害、更難治理和恢復的被動局面。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程序的今天,我們應當積極採取對策,把農村環境問題擺上議事日程,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