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調查報告錦集8篇

來源:才華庫 8.62K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錦集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公道支配錢財的必修課程。而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他們還沒有獨立,還需父母資助完成學業;另外一方面,他們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強烈的消費慾看。那末我市大學生的理財水平是怎樣的?他們的理財觀又是如何?所以在這個暑假,我在蘇州科技學院隨機邀請的50名學生作了份大學生理財問卷調查。

背景知識:甚麼是理財?

從大學生來說個人理財的範圍包括:賺錢,用錢,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即保險與信託。

一、調查的物件、時間、方式

(一)物件:我院大學生

(二)時間:XX年8月

(三)方式:問卷調查情勢

二、調查情況:

1、大多數願走理性消費線路

就月均勻生活費而言,五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500元,並且300~800元這個區間是大學生最為普遍的花費區間,即便在這個區間內,最高消費和最低消費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學生之間的消費差距不小。在飲食方面的用度最多。

從整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漸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還是主流。盡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斟酌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尋求物美價廉。

2、消費也玩張揚個性

手機、膝上型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經常會發現班裡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具有膝上型電腦,大部份同學有mp3.

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尋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乃至向他人借錢以滿足欲看。在尋求物資消費的同時,他們也誇大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尋求情感需要物資投進,常常難以理性掌控適度消費原則。

另外,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在消費中也玩張揚個性,愛上了高消費。

3、大學生月光族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學生每個月花費基本沒有節餘,其中50元以下節餘的佔81%,有200元以上節餘的僅佔1%。對節餘的錢,45%的同學選擇休閒文娛,選擇買書的不到佔十分之一。 少數同學碰到超支現象,會找同學借用,從銀行透支,或預支下月用度。

4、大多數人大學生理財觀念淡薄,財商不高

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甚麼地方,是不是公道。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在校大學生,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股票、外匯、基金、債券、保險等市場上投資,並且對這方面的投資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數人以為能做好資產保值已很不錯了。

5、新理財人異軍崛起

約有90%的調查的大學生作過兼職工作,56%正在做兼職。從經濟投資學來講,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支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近沒有甚麼風險性。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為往後的消費等方面埋下伏筆。無疑,這類新興的大學生理財增值方式應當成為大學生理財程序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份,是理財程序中的一個高階階段。

在調查中也有同學自稱為理財達人的。他在校園做業務代理,網上開店,趁今年股票情勢好,開戶成為新股民。在詢問中瞭解到,他涉足股市其實不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後的個人理財積累一些經驗,投資額基本在5000至1萬元,資金來源是家裡人從炒股資金中抽出來額外提供的,在現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盈利10%了。

三、緣由分析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致使這一現象的緣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分析(一)家庭緣由:很多家長始終以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程光明。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進步,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獨有的補償心理,常常輕易造成將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疏忽了對孩子初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經常是心太軟,乃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歷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甚麼應當花甚麼又不該花的。假如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遭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隨著感覺走,他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勤儉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進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分析(二)學校題目:學校在教育學天生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以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合涉足這類事情,或以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以為,青少年時期應當是一片淨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漸漸來。並且學校沒有構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展開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愛好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未幾。

分析(三)社會題目: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校園外不良環境(如一些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等,常常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現在的學校已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會聯絡愈來愈緊密。學生們遭到社會上浪費浪費現象的影響,學生也開始用父母的錢顯擺。學生們花錢大多沒有計劃性,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看到他人買甚麼自己也買。只為了不讓自己脫離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誘人的.,使得很多同學都想往逐一嘗試。但是學生究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本身緣由: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主要因素,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強、自我束縛力不夠、缺少主見。虛榮心、攀比心強等。大學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裡的錢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外一方面,他們還沒有取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遭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顯示他們的理財能力的缺少。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職業教育與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還有某些特點,例如:職業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職業技能訓練和素質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形式;學生絕大多數尚處於青少年階段,心理上、身體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完成學業後面臨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所有的這些特點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雖然沒有普通高中學生們的升學壓力,但他們也比同齡人更早地面臨著社會的挑戰與考驗。特殊的學習、特定的生活環境以及社會變革的影響,會使得他們在觀念上、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有別於普通高中學生的新變化和新矛盾,給職教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思考。

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狀況,使職業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調查方法

1、問卷法。

2、訪談法。

三、調查時間

20××年3月7日至20××年5月12日,共計67天。

四、調查地點

陽信縣職業中專。

五、調查物件

對陽信縣職業中專的全體學生(1900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問卷800份(問卷附後)。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職業學校學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種心態:

1、既有升學的願望,又有升學、求職兩落空的擔心。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始從中等職業學校對口招取考生以來,許多一度對大學聯考失去信心的學生,又萌生出升學的念頭。有40%的學生選擇職業中專的目的希望繼續升學,但又擔心自己成績差考不上大學;少數學生自信經過本人努力升學有望,卻又顧慮家窮無力負擔日後的讀書費用;一部分學生同時還擔心因準備升學而失去較好的求職機會,因而顯得有些憂心忡忡。57.6%的學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對畢業後找工作信心不足,認為自身素質差,社會輕視職業學校畢業生,難以戰勝他人的競爭。畢業班的學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負擔尤其嚴重,他們希望社會和學校多提供一些就業資訊,老師多進行求職指導,以便出校門後儘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奮精神。

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努力工作,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為社會創造財富,能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雖然他們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機會,但同樣渴望成才,期望將來能夠成名成家、出人頭地,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他們卻怕吃苦,怕困難,缺乏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有52%的學生對未來工作要求過高,如環境舒適、報酬高、自在等,有點不切實際;有部分學生甚至存在非現實的奢望和幻想,夢想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便可“住洋樓、坐名車”。 3、自我意識充分發展與社會適應性差相矛盾。

職業學校學生處於十七八歲的年齡,自我意識發展較快,能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渴望早日獨立,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建設,然而,面對著即將進入的錯綜複雜、變化萬千的世界,他們卻常覺茫然和無所適從,獨立處理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的能力比較低。有一部分學生為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緊張而苦惱不安;許多學生渴望異性的友情,卻又不知道如何溝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學所說:“我最怕離別和適應新環境,每想到要離開好友和同學,走到另一個新地方,我就憂傷煩悶。”他們渴望老師家長多傳授一些為人處世的知識和技巧,教會他們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幫助他們適應從學校向社會的過渡,建立挑戰社會的信心和勇氣。

4、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與學生本人實際水平有差距,從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擾。

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是因會考競爭失敗而進入職校就讀的。由於原有知識基礎薄弱和學習能力差,在職業學校學習中,他們面對專業化的理論和技能更覺有心無力、困難重重,從而感到前途渺茫。相當多的學生認為進入職業學校讀書有自卑感,有負父母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師對學生的嘲諷輕視更是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學生自言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純屬屈從於家長意見,讀書索然無味,厭學甚至常常逃學。所有的職業學校學生均呼籲老師多些愛心,家長多一點跟自己的溝通和交流。

5、思想活躍,但明辨是非能力較差。

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壓力小,課程也較輕鬆,課外活動時間相對普通高中生寬俗,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寬闊,故而接收的社會資訊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獲得的知識更加紛繁複雜,思想更加活躍,但由於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對社會資訊的辨析能力,以致優劣兼收,容易受到錯誤觀念思潮的影響,甚至思想混亂,導致行為出軌。例如,在藝術品位上,60%的職業學校學生傾向於欣賞港臺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愛看港臺言情小說,男生則沉迷於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11%的職業學校學生沉湎於網路的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與對策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現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議有關教育工作者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諄諄善誘,以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1、愛字當頭,鼓勵為主,激發學生自信自強的心態。

職業學校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如果他們長期被自卑困擾,就會逐步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而動搖成才信念,阻礙其人生奮鬥;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學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從而悲觀失望,甚至走上逃學、棄學、絕望輕生之路。因此,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心。教師要善於設身處地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輕易挖苦、諷刺和批評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之不足,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要針對他們的特點,承認差別,分層次、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發揮特長和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為的,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和克服困難、挫折的勇氣和力量,自強不息。另一方面,教師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績,鼓勵他們正確對待失敗,在學習中耐心細緻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側重專業的技術性和使用性教學,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發展學科才能。

2、強化競爭意識,開展就業指導。

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充滿競爭。職業學校學生要在社會中站住腳,就必須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學校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強化他們的競爭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勇於競爭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同時,教會學生競爭的方法,學會戰勝他人,學會排除競爭中的困難,敢於承擔競爭的壓力,樹立敢為天下先、勇奪桂冠的決心,為畢業後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競爭心理基礎。具體可在班級工作中,組織一些有競爭性質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勞動競賽、球類競賽、棋類競賽或模擬市場競爭等對學生進行訓練。此外,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擇業求職指導。學校和教師要熱情主動地做好學生的參謀,尋找和提供多種職業資訊,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支援和便利。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意願和職業能力傾向,揚長避短,有目的地擇業,特別是多傳授一些求職技巧方面的知識。例如,進入工作單位前要進行調查研究,警惕上當受騙;學習職業道德和有關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實習時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薦藝術等等,使學生形成充分的就業心理準備。

3、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防微杜漸。

由於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較差,近年來職校學生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教師、家長及社會應隨時注意他們的行為變化,及時防微杜漸,採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建立以學校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託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護網路。首先,學校要優化育人環境,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德育活動和法制教育落到實處,通過課堂教學和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網路,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生活狀況,客觀地對待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問題,聯手形成育人合力,減少學生違紀違法的誘因,做到防患於未然。還有,學校要密切聯手街道、派出所、公檢法、共青團、教育等社會部門,積極創設社會全方位的優化育人環境,形成學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問、出門有人管、人人齊關心的一條龍教育防範網路。

4、重視學生心理衛生保健,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職業學校學生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比普通中學生更為頻繁,人際關係不和諧,易受挫、焦慮、自卑、環境適應性不良、攻擊性行為、青春期性意識的困惑等表現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和妨礙其學業和生活,要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職業學校應科學地組織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加強心理輔導。開展心理諮詢活動是解決學生心理困擾的有效途徑,可以設立心理諮詢室或心理信箱,與得“心病”的學生磋商,交換意見,以提高其現有認識水平、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漸幫助學生消除心理上的煩惱。要教會他們有關的心理知識,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從根本上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本學校九(1)班是九年級依據分層教學思想編班的一個學業成績最弱的班級。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差異,不管是行為習慣、思想品德,還是學業成績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一個班級中出現行為習慣、學業成績都偏差的學生是極有可能的。為了能使這些學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各方面能取得進步,解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真正融入班集體中。因此開展了此次學生個案調查報告,著重對他們進行分析研究。以下是我對一名學生的具體研究。

二、調查內容

(一)個案身份

(二)、主要問題概述

張三德雖不是很笨,但學習成績卻在班級中下游。他從縣城一所中學到本校來後英語和數學兩門功課均不能考合格。平時上課時也能專心聽講,也不做小動作。作業不動腦筋,正

確率極低,字跡模糊,有時乾脆不完成。很熱愛體育活動,經常作業還沒完成就去打球了。課間常與同學不打鬧。對於老師的教育當時會承認錯誤,事後馬上置之不顧,依舊我行我素。

(三)、個案生活背景材料:

1、家庭背景:一家四口,父母還有一個姐姐,父親,在家務農,母親,在上海打工作,姐姐,在外打工。父親平時很少管他的學習。

2、個案生活:兒童時期在奶奶家生活,一貫懶惰,在原來的學校有嚴重打架事件經歷,父母認為小孩這樣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很少理會。

3、父母管教情形:母親採取規勸方式,百般遷就,捨不得大聲呼喝,由於沒有上過學,不能對他的學習進行輔導。父親忙於務農,很少過問其情況,得知兒子學習成績差,不好好給兒子找找原因,採取粗暴方式,最後認為是性格的因素。

4、社會關係:常與班內、校內的一些學習不認真、紀律差的同學為伍。

5、社交生活:與老師相處的情形:在英特老師對其要求比較嚴格,只要他犯錯了,即與他談話、做其思想工作,可他當時會承認錯誤,事後馬上會對老師的教育置之不顧,有時也不願意告訴老師實話。與同學相處情況:課間、課後常與同學關係比較親和。

三、調查的個案分析

1、個人因素:張三德本身的性格因素為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他在學習上基礎薄弱,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所以缺乏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熱情,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

2、家庭因素:由於母親自小溺愛,百般遷就,捨不得大聲呼喝。父親忙於工作和玩麻將,很少過問其情況。加之家長的文化程度較低,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夠妥當。使其養成許多不良行為習慣。總的來說,家庭教養方式為溺愛型、聽之任之行。

3、學校因素:英語老師和數學老師的嚴加管理使他倍受威脅,產生逆反心理,專門與老師作對,為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便製造一些事端,來說明、表現自己的存在。

4、其他:張三德的各項成績顯示,八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成績大大退步,對多數學科已失去興趣,因此對於學習從他個人到父母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四、意見措施

1. 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統 一 教育的方法。

通過電話家訪方式,注意定時把張三德同學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行為表現情況向家長反映,建議他們綜合考慮張三德同學的實際情況,希望他們能與學校統 一 教育的尺度與方法,不要太溺愛孩子,百般遷就孩子,很少過問其情況。要多勸說引導孩子改正不良行為習慣,把教育落到實處,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錯了,怎樣做才是對的;要多注意觀察他實現目標後的表現,及時調整,循序漸進。並能多與學校聯絡,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

2. 建議父母與孩子增加溝通與交流的次數。

通過電話與家長談話,建議家長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多鼓勵張三德同學,多關心他的學習、行為表現,尋找機會,與孩子增加溝通與交流的次數,張三德為同學營造一個溫馨、和睦、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增進家人間的親情與溫暖。

3.時刻注意學生的變化適時調整教育方法。

行為偏差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要一天兩天糾正是不可能的,需要樹立循序漸進的目標,採取逐步引導、慢慢糾正的方式。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變化與思維方式,適時對張三德同學運用批評教育、多談心、多鼓勵等手段,從思維、行為上的具體表現入手,做深入細緻的教育工作,爭取把各種不良思維、行為消滅在萌芽之中。

4.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張三德對學習缺乏興趣,教師需要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多與他溝通交流,對他進行輔導補習,努力激發他對學習的興趣,增加他對學習的吸引力,使張三德充分感受到濃烈的學習氛圍,調動他的學習熱情,循序漸進,使他邁上新的臺階,實現他的體育特長班的夢想。

5.對學生要有耐心以鞏固學生已有的進步。

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如班會課、課餘等恰當時機,及時表揚張三德同學的點滴進步,讓他對自己有信心,鞏固已經取得的進步;即使他舊病復發,也不在同學面前批評他,而是對他進行個別教育。同時告訴全班同學一個人要犯錯誤是難免的,只要他願意改正錯誤,能改正錯誤,那麼他還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更何況張三德同學現在願意改正錯誤,在不斷進步,所以他偶爾犯錯,我們還是可以原諒他的。我們要相信他,耐心期待他取得更大的進步,讓他融入我們學校大家庭。

6.努力為學生找自身優點和在集體的位置。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自己的位置、作用。所以學生在班集體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張三德同學對自己缺乏信心是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優點,以為自己一無是處,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找不到自己在集體的位置和作用。為了幫助他建立自信心,能看到自己的優點,能找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和作用,在班級的班隊課中開展了“找優點”的活動:請班級中的同學展開討論說說張三德同學有什麼優點。同學們激烈地進行了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張三德同學最大的優點就是勞動非常積極。這時教師趁熱打鐵,鼓勵他在發揚原來優點的基礎上,再創造新的優點,並對他學習行為習慣方面提出了新的希望。這樣,通過幫助他挖掘自身的優點,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積極性高漲,教師再利用他勞動積極為突破口。在工作上適時地給予他提拔,並使他的一些工作得以較順利的開展,這對他肯定自己的能力很重要。

7.努力為學生創造機會幫助學生尋找自信。

為了幫助張三德同學尋找自信,激發起他努力向上的勇氣。因此教師努力創造各種機會,如在集體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張三德同學提供表現的機會。在集體活動時,讓他參與一些他能獨立完成的活動,讓他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得到同學的稱讚。課堂上,讓他回答一些簡單容易的問題。暗暗提醒他,讓他知道自己的學習能力在不斷提高,引導他充滿自信和希望去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8.發揮個體自身主觀能動性確定奮鬥目標。

學生能否取得進步與他是否努力是密切相關的。能否建立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建立奮鬥的目標,特別是建立起短時間能看得見效果的目標。因此,為了幫助張三德同學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努力運用鼓勵的方法,幫張三德同學制定了總目標,如下:

並採用大目標(涇縣中學體育特長班),小步子,不斷通過發揮個體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我激勵,培養學習的自信心。

五、個案教育效果

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和調查,學生個案調查同學各方面都有了轉變,如學習自信心有所提高了,遇到不懂的問題有時能主動問老師,上課舉手發言也比以前積極了,也沒有出現過拿同學的學習用品的現象。

六、 結語

1.教師要創造條件,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不斷取得成功,使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並經過不斷的努力,使他們樹立自信心。

2.對學生某一個偏差行為進行教育時,方法要靈活恰當,對學生要有耐心,不要用單一的方法和不恰當的方法,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適應性”和“對抗性”,導致教育的失敗。

3.努力加強課任教師、學校與家庭的聯絡,統一學校與家庭教育的方法,並建議父母與孩子增加溝通與交流的次數。學校和家庭合力、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讓孩子能健康成長。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引言

這份調查是為了瞭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今後教育改革提供的一個參考,課題組在在大學生學習探索的基礎上,確定了一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的研究方法。本次調查物件在男女平衡上比例,從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交滿意,說明大學生在對自己該選說明專業,合適說明專業所瞭解的。根據大學生學習狀況的課題問卷,本次調查除了考慮到男女比例外,還有被調查者的系別、專業問題。所以被在調查者在系別上也是較平衡的。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份,回收問卷也是50份,經過邏輯檢驗,最終有效問卷50份。根據課題問卷需要,調查物件是在校大學生。

二、正文

1、方法:

(1)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2) 具體方法:採用隨機選取的方法;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地點分別進

行調查。

(3) 資料收集方法: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目的就是

瞭解大學生喜歡在那個時間段上課,覺得的學習的態度、目的、如何?對學習有沒有計劃等等的學習情況的問題。調查問卷由本小組成員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調查者發放給在校學生與回收(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調查者,填寫完當場回收的,其他度是隔天回收),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要素情況如下表:

2、問卷分析

(1)88%的學生喜歡上上午三、四節課,很多人都不喜歡上早上一、二節和下午的課程;

(2)30%的學生感覺學習壓力大,據瞭解有很多學生報了專升本,55%的學生覺得學習壓力不會是很大,15%的學生覺得對學習沒有什麼壓力;

(3)58%的學生沒有逃過課,20%的學生只逃過一次,12%的學生逃過二次,10%的響聲逃過三次以上,據總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遵守校規校紀,學習態度認真,只有極少數的學生經常逃課,學風比較良好;

(4)關於學習目的,30%的學生是為了更好地就業,40%的學生是為了自我更好地成長,10%的學生則為了更好地報答家人,20%目的不明確;

(5)22%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是自信的,48的學生處於迷茫的狀態, 10%的學生棄權回答,20%的學生屬於其他情況,據統計資料來看,還有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6)對周圍的學習氛圍只有10%的學生感覺良好,64%的學生感覺一般,18%的學生感覺差,8%的學生覺得很差,說明學習氛圍步夠好,還需要有待提高;

(7)58%的學生覺得在大學裡最重要的是學習,還是有很多學生是想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8%的學生認為是戀愛最重要,8%的學生認為是社團工作,26%的學生認為是其他;

(8)對於學習問題,14%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自己所選的專業,22%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重,10%的學生是認為參加太多社團工或者是兼職,2%的人認為是戀愛問題,52%的學生是其他;

(9)14%的學生一直保持著奮發向上的心態,不受到別人的影響;22%的學生受到別人的影響較大,所以學習情緒波動較大;34%的學生覺得學習氛圍沒有高中那時候好,這也可能是老師沒有那麼嚴格,自主學習能力降低了;18%的學生認為是自身的原因;14的學生有其他原因;

(10)22%的學生認為掛科很正常,58%的人認為是不正常,20%的學生是其他,還是有很多人努力不讓自己掛科的;

(11)在現在的社會競爭中,文憑、技術等的證書能在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就業的前提,是跟別人相考證比之下的優勢,所以30%的人對 的慾望很強,20%的人較強,22%的認為一般,只有6%的人有沒有都無所謂;

(12)10%的學生很喜歡做作業,54%表示喜歡,36%表示不喜歡;

(13)對於是否有學生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18%的學生平時注重知識的積累,到考試就不用抱佛腳了;68%的學生在平時沒有積累知識,在考試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很大功夫去複習;14%的學生平時都不學習,

考試前很吃力;由以上情況的情況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學生是考前臨時抱佛腳的;

(14)10%的學生在平時學習和活動中做得很好,44%的學生能做到良好,38%的學生一般能按目標完成,8%的學生做得很差;

(15)60%的學生能較掌握選修課的知識,40%的表示不能,所以得出結論:大部分學生對選修課比較重視;

(16)28%的學生認為在大學中能學到很多知識,26%的學生認為學到也用不上,38%的學生認為很一般;4%認為沒有什麼用和其他;

(17)“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情況”48%的學生表示很有興趣,14%的學生認為無趣,30%的人認為不得不做,8%的人討厭學習;由此看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待提高;

(18)44%的學生有時候會制定學習計劃,24%的學生很少制定學習計劃,16%的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計劃,只有16的學生有制定學習計劃;因此:大部分大學生平時沒有學習計劃,浪費了很多該學習的時間;

(19)10%的學生學習很努力,高達66%的學生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14%的學生比較努力,10%的學生表示不努力;所以:在大學裡的大學生學習自覺性需要很大地提高;

3、大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總體來說,對於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分為以下二種情況:

(1) 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不是很重要的,但學習卻有是在大學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只有不掛科就行了。之所以喜歡在九點四十分去上課,是因為大學生的學習氛圍與積極性很一般,也就是說沒有了像在高中那樣,老師統一管理的情況;所以學生認為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明明知道學習也不在一時半刻就能學習學到,也要靠平時的積累;

一、自身惰性;

二、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自覺性不夠高;

三、是平時缺少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的習慣。而且老師講課講重點或者只提及一部分知識點,希望學生自己去自學和挖掘新知識為主的學習方法;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從哪裡學起,從而感覺到迷茫了,故而也不喜歡做作業,不得不交作業的時候在找別人的抄,當完成任務就是了,對學習也沒有多大興趣了。其實在大學裡除了注重培養學習外,還需要培養其他能力。

(2)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學習最重要的,制定學習計劃是必須的,平時要注重積累,不能光說不做。學習是很有用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選修課程也是可以掌握的。因為學習不單單是為了報答父母,也是為了自身成長和以後的就業,學習氛圍是好的,別人左右不了自己,那些都是外在條

件,所以從不逃課,考證慾望很強,對學習興趣大,較努力學習,不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

4、影響因素:

(1) 自身原因:自身惰性,但一部分人卻嚴格要求自己;

(2) 受學習氛圍的影響;

(3) 受興趣、愛好的主宰,追求的目標各有不同;

5、總結和分析: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重大的轉折點,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主要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自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大學教育除了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大學生的學習呈現出自主性的特點,由於也要重視其他能力的培養,故也呈現出專業性和綜合性全面發展的特點。該學習什麼,如何學習都靠大學生自身,有沒有學習氛圍也在於個人自身的看法。所以,大學期間除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也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合適的選修或其他方面的途徑更好的發展自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1、問題的提出:

總聽大人說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可是我還是鬧著要去吃,於是我想,國小生吃肯德基到底有沒有傷害呢?如果有,又有多大傷害呢 ?所以,我對此進行了調查。

2、調查方法:

(1)從網上了解國小生吃肯德基是否有害。

(2)通過報紙瞭解國小生吃肯德基是否有害。

3、調查情況和資料的整理:

(1)導致肥胖:一份肯德基快餐提供的能量大致為1400千卡,佔3歲兒童每日供給標準的88%—113%,13歲兒童的49%—63%。其脂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40%—59%。一份肯德基快餐脂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50%左右,而維生素的環幕含量不足脂肪量10%。

(2)損害少年兒童的智力:一個炸雞腿相當於60支菸的毒素,不僅造成身體營養失衡,而且對兒童大腦的發育有年重損傷。

(3)致癌物質含量很高:漢堡。炸薯條。炸雞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醯胺”,這種物質可導致基因突變,損害中樞和周圍的神經系統,誘發良性或惡性腫瘤。

4、結論:

國小生經常吃肯德基,容易血壓。血脂。膽固醇升高,可能會肥胖,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炸和烤容易產生癌症物質,而且會對兒童的智力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專家告誡我們:最好不要在晚上進食洋快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不宜多吃油炸食品,儘量多吃蔬菜果品,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不足;注意每日的膳食平衡,限制食用洋快餐的頻率。所以,肯德基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我們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肯德基。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慢慢地,我發現班上近視的同學越來越多了,光本學期這幾個月,班級裡就多了三副眼鏡。為此,我對同學們近視的原因展開了調查。

調查

果然不出我所料,通過調查,我發現近視的同學大體有下面幾種表現:有些同學每天看電視兩個多小時,有的更長,而且離電視非常近;有的同學每天玩電腦1-2小時,有的同學玩到深夜;有的同學不注意正確的'學習讀書習慣,趴著讀書寫字、歪著頭看書寫字、在很弱的燈光下看書等等。

原因分析

我認為以上情況造成了同學們的近視,看電視、玩電腦時間太長會使同學們的視網膜受到電磁波干擾,產生嚴重視覺疲勞。趴著、躺著看書,可以導致同學們雙眼受到的視覺刺激強度不一樣,使同學們兩隻眼睛視覺發育的產生差異,以造成眼睛外面控制眼球轉動的肌肉運動的不協調,造成雙眼視覺不一樣。

建議

我認為同學們應該少看電視、少玩電腦,多做眼保健操緩解眼疲勞,定期到醫院做視力檢查。如果近視了要早發現及時治療,有的近視有是可能治好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院系:馬克思主義學院班級:思想政治教育(2)班級別:20xx級

姓名:陳靜 學號:

學年:20xx—20xx學年 學期:第二學期 題目:關於大學生考研問題的研究 學院:淮南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班級:20xx級思想政治教育(2)班 姓名:陳靜

關於“研究生”

研究生是指專科和本科之後深造的課程。以研究生為最高學歷,研究生畢業後也可稱研究生,含義為研究生學歷的人。研究生教育屬於國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分為兩個層次: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種,非學歷教育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學生畢業後,只有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研究生招生屬於學歷教育,也就是說學生經過學習、考試,通過論文答辯後既有學位證書又有學歷證書。研究生按學習方法不同可分為統招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後者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任務的研究生。統招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取碩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語、政治、綜合科目(根據報考專業不同而不同)和專業課。而考博士研究生不需要考政治,研究生作為專科和本科以後的深造課程,在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無疑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很多疑難問題的產生。

摘要:

自20xx年以來,考研大潮一浪高於一浪,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考研已成為大多數學生的首選,他們一部分是為了更好的就業,一部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總而言之,考研這個話題已經深入到大學生的群體中,因此特調查了百位大學生對考研問題的看法以及對考研的瞭解和認識。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考研、就業 引言:

隨著中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在學生少學校多的今天,大學生已經不足為奇了,更沒有15年前那麼的珍貴。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15年前大學生畢業包分配,考上大學就等於終身不用愁工作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隨著大學生活的到來而相繼來臨。可惜那樣的時光很短暫,時下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千軍萬馬趟過獨木橋,卻沒有換來一份滿意的工作和收入。中國大學精英式的教育因大量擴招和商業需要而從此變了味,為此,從20xx年開始考研究生成了廣大大學生的首選之路,尤其是我們這些普通的本科生們。那麼如今的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該做出何種抉擇呢?是繼續深造還是面對現實? 調查物件:100位大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

1、 對考研的認識和了解、是否有考研的打算、考研的價值 2、 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考研的動力和阻力分別是什麼 3、 考研專業和學校的選擇如何、考研的複習情況如何等等 調查結果:

部分調查結果明細

調查結果分析:

1、對考研的認識與瞭解

大多數同學對以考研這件事情還是有所瞭解的,他們在一進入大學時就有意向報考研究生,但考慮還處在低年級就沒有做過多的準備。而大二的學生們正好處於做選擇的時候,他們主要是結合自身的能力諮詢相關的老師以及學姐學長一些考研的事宜,開始著手準備考研。大三的學生們,大都都已經處在考研的隊伍中,正在積極準備。無論處在哪個年級,同學們都對考研有個大概的想法,大家都覺得在目前就業形勢這麼嚴峻的情況下,研究生會給自己增加一點就業的籌碼,畢業後找工作會順利一點。同時大家還覺得考研是一場考驗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力的戰鬥。而對於研究生考試到底考什麼怎麼考的問題,低年級的學生知道的要少一點,而高年級的學生則都知道。對於考研的認識與瞭解,大多數同學都能正確地認識與看待,瞭解的也不少。

2、考研同學的選擇

對於專業的選擇,絕大多數同學選擇和自己本科專業相一致的專業繼續深造,因為他們考慮到以後就業很多崗位都會要求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要相符。少數同學還是堅持自己的興趣,選擇跨專業考研,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認為感興趣的專業會更有意思更好學一點。對於學校的選擇,80%以上的同學都覺得要考就考名校,考普通院校對以後的就業還是沒什麼作用。對於學校間的調劑,多數同學會選擇服從調劑,除非真的不能接受比預想中差的學校,只要能拿個學位證書都行。還有同學不服從調劑的會選擇繼續考或者放棄而去做別的事。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高校擴招的政策使大學生的人數飆漲,同時也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業難早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畢業就失業”似乎也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普遍心理。

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

調查物件:

調查者都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專科學校的學生佔64%。

專業有:

傳媒(新聞、文祕)

語言類(商務英語、應用英語、日語、德語)

經濟類(國際貿易、市場行銷、電子商務、資訊管理、會計)

設計類(建築設計、動畫設計)

技術類(計算機科學技術、園林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

管理類(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工作

調查形式:

調查問卷共104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高達96%,調查檔案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設計問卷。

調查資料分析: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的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調查報告《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這使大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資訊,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調查結論及建議:

一.大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的比較少

在調查中瞭解到,大學生對就業資訊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只有24%的同學表示一直在關注就業資訊,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的工作有擔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了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總結照成這方面的原因:1.因為學生現在仍在安逸,舒適的校園中生活,對激烈的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瞭解。在經濟上仍依賴父母,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每天仍是如中學生活,上課、下課,對就業缺乏了準確的瞭解和認識。2.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到位。同學們表示,雖然學校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只是泛泛的講些大道理,缺少了實際的操作能力。

二.大學生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瞭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該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於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調查顯示,有60%的大學生認為造成就業難的狀況,除了社會壓力大,企業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自身的工作經驗的缺乏,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為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著障礙。在調查中發現,有57%的同學認為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關係是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