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農村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現狀分析論文

來源:才華庫 8.33K

農村基層由於民眾傳統思想觀念濃重,民眾新思想觀念接受度不高,同時城區在外務工者眾多,民眾多存在一定散居狀態,人口密度低,導致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較城區相比更難以控制。因此,要實事求是的針對農村基層計生工作現狀做對應性的宣傳教育,從而才能有效地提升計生工作開展效率。

當下農村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現狀分析論文

相對於城區資源和人口高度集中的情況,農村的人口分散、人口密度低、資源短缺、傳統思想頑固等基層社會背景,導致農村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工作上存在一定障礙。而要想踏實的提升農村基層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狀態,需要進一步的針對性現實情況做多樣化宣傳教育方式的嘗試,總結經驗來不斷提升宣傳工作的質量。

一、農村基層特殊的社會背景狀態

在農村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存在一定難度。首先,基層農村地區資訊交通閉塞,民眾接觸新資訊新觀念的程序較慢,同時由於農村集聚了大批中老年群體,該群體人員在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上存在一定難度。而這些中老年群體大多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認為生男孩才可為家族獲取榮耀,承擔傳宗接代的重任。這種思想的存在迫使新一代的年輕人在生育子女上傾向於多生育來更好地獲取多子的目的。甚至部分人群在經濟條件逐步好轉的情況下,認為多生育子女是個人與家族能力的象徵,因此促使了農村地區較高的生育率。即便在農村地區普遍的`存在著經濟和文化層面上的不富裕,但是仍然無法遏制人們對更多生育需求的增長 [1]。

同時,農村地區生育和養育子女上存在更為傳統的理念,認為多生子女不會造成過大的養育負擔,對於養育的投入上沒有過大的自身需求壓力,採用更為傳統的養育方式進行,因此較少的存在如城區強大社會壓力下子女養育壓力過大的問題。整體來說,農村地區對於生育子女缺乏現實生活壓力的考慮。特別是許多農村地區與外界接觸較少,其傳統的生活模式讓其滿足於現狀,缺乏優生優育觀念。

在農村地區開展計劃生育宣傳工作缺乏有效的資源支援。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單位面積內人口密度低,因此宣傳工作較為零散,缺乏像大城區高密度人口區宣傳的廣泛效應。同時農村群體知識結構較為簡單,可接觸的媒體資源較少,無法有效的通過大眾型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甚至更多情況下需要深入到基層入戶宣傳。如果開展相關宣傳講座,人員聚集也存在一定難度,人口密度相對較小。此外,農村青壯年群體多外出務工,人口流行性較大,在宣傳工作資訊接收上更多的屬於家庭中的中老年群體,而對於實際生育的青壯年群體則較少能夠有效接觸到。

二、農村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工作開展方法

在農村基層開展計生宣傳工作要充分地考慮到基層現實情況,採取多方式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基層計生資料收集,做好相關跟蹤隨訪工作,適度進行重點教育物件,加大群眾相互教育的作用。

在宣傳工作的有形開展中,可以通過為全市基層提供音像圖文計劃生育宣傳品進村入戶,製作婦女五期保健知識,優生優育知識宣傳掛圖在全市村居文化大院張貼,繪製大型宣傳公益壁畫在全市主要街道懸掛,創造了濃厚的人口和計劃生育輿論環境.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雜誌舉辦人口與計劃生育專題節目等。這些有形的宣傳方式是宣傳工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有形的宣傳方式達到無形現場擴充套件效應的產生[2-3]。

相關宣傳工作的開展可以有利於做好農村基層民眾的生育思想工作,當群眾中部分人群受到新思維的洗禮後,可以有效地進行相關思想的互相感染。而這種通過鄰里親友的觀念傳輸,甚至會比媒體等相關宣傳形式具有更強的教育意義。基層群眾的對於計生宣傳內容的自我內化過程,可以讓宣傳理念更加深入切實的落腳到民眾自身實際情況,充分的站在民眾自身生活問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從而具有更高的說服作用。而通過群眾思想的感染和多方面的有形宣傳工作開展的結合,可以讓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起到強化作用。

因此,在相關宣傳工作的導向上,不僅需要讓接受宣傳內容的物件產生自我優生優育的約束理念,還能夠作為相關理念的傳播者去教育他人進行有效的遵守。在宣傳上要充分考慮到接受資訊物件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習慣,從群眾利益角度去進行其切實實際生活的關懷,多考慮多生育子女後,缺乏優質培育情況下子女未來生存的困境,以及對家庭帶來的沉重負擔,特別是社會競爭逐步增大,在子女養育上存在著更多的經濟和精神壓力,避免採用傳統政府管理角度的思維出發。只有切實的為群眾利益考慮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可和理解,否則再多的宣傳教育工作都只是走形式的無效宣傳。

三、結束語

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上,要隨著時代的變革不斷地推陳出新,切實的符合基層民眾認識水平、經濟水平、精神文化水平,讓宣傳工作能夠高效進行,從而帶動全國整體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邁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