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遊戲工作計劃範文

來源:才華庫 9.17K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解鎖了新的工作,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工作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遊戲工作計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遊戲工作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

孩子們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就是兒童的生活,遊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良師,他從遊戲中讓幼兒鍛鍊思想、學習做人,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社會性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

而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通過遊戲和多種活動引導幼兒在與環境的接觸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操作、探索、發現,並與人交往,從中獲取多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可見遊戲對於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班級遊戲情況分析:

大班下學期,班中有36名幼兒,男孩子有15名,女孩子有21名,無新增幼兒。經過近三年的共同學習,同伴之間也已結下深厚的友誼,因此在遊戲時完全沒有陌生感,隨著他們身體、心智的不斷成長,經驗知識的不斷豐腴,遊戲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不管是動手操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還是解決問題能力都有了不小的進步,而且能自由地操作、擺弄材料,利用一些替代物進行遊戲、自由地談論、交往,按自己的意願、想法來發展情節,自由地宣洩自己的情緒,遊戲結束時也能爭著介紹自己的遊戲情況過程。

當然,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常常會碰到困難,孩子們通過經驗地慢慢積累,在面對這些問題時逐漸大膽、樂觀起來。當然,在遊戲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在學習性遊戲中,幼兒的個體差異明顯,存在隨意換遊戲的現象,缺乏永續性;在創造性遊戲中,首先,沒有了課堂紀律的約束,一些孩子喜歡在活動場地跑動、吵鬧,如範欣忱、殷墨涵等,其次,幼兒存在偏區現象,比如孫皓琦、殷博磊、張淼隴等人常常出現在建築區,錢涵、張夢怡等就喜歡玩娃娃家遊戲,最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每個幼兒想法都有差異,因此他們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容易有矛盾出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待加強。

本學期,我們將注重引導幼兒專注遊戲,加強遊戲永續性;改善幼兒偏區現象,促進遊戲均衡性;關注合作,加強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把幼小銜接的內容融入遊戲當中,使幼兒在遊戲中,得到全面發展。

三、遊戲目標:

(一)情感方面:

1.喜歡參加遊戲,能主動、積極地按自己的意願選擇遊戲主題,在遊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2.能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使用普通話和禮貌用語進行交往,樂意並積極主動地與同伴禮貌、友好地交往。

3.能專心遊戲,知道選好角色後不再隨意換角色,在遊戲中有一定的永續性。

(二)認知方面:

1.掌握一些遊戲的基本技能、技巧,如建構遊戲中的架空、壘高等技能。

2.能追隨主題活動,豐富遊戲內容和情節;遇到問題時能獨立思考,嘗試獨立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3.能大膽想象,會主動尋找一些替代物來充當各種遊戲道具,開展遊戲。

4.會愛護遊戲材料,能根據音樂訊號主動收拾整理玩具。

5.樂意玩一些相對複雜的表演遊戲,能大方地扮演角色。

(三)社會性方面:

1.在小群體中,學會自主選擇夥伴,嘗試自己組織群體,參與各種活動,能與同伴合作遊戲。

2.學習以商量的方式共同制定遊戲規則,並能自覺遵守遊戲規則。

3.能主動參與遊戲的講評過程,願意描述自己參與遊戲的情況,能發現並學習他人的優點,對自己和他人的遊戲行為進行客觀評價。

4.能自己分配遊戲角色,引導幼兒遇到問題能相互協商,共同解決。

四、具體措施:

(一)學習性區域遊戲

1.在遊戲前向幼兒介紹各區域的玩法,讓幼兒明確其中的規則。

2.關注幼兒在遊戲中的永續性,通過“以強帶弱”的方式,幫助那些在遊戲中持續性差、目的性不強、遊戲水平相對偏低的幼兒進行合作遊戲,使其體驗遊戲的樂趣及遊戲所帶來的成功感。

3.閱讀區:鼓勵幼兒相互講述圖書內容,注意傾聽他人談話與講述;同時引導幼兒關注書上的文字,激發幼兒學漢字的興趣。

4.美工區:提供各種不同的美工材料,豐富幼兒對美工的認識,發展動手能力。

5.益智區:增加棋類、拼圖等競爭性規則遊戲的內容,增加幼兒在遊戲中思考問題。

(二)創造性遊戲

1.充分利用社群資源,在參觀、散步、秋遊等社群活動中,豐富幼兒經驗,及時掌握幼兒遊戲中各種情況,並有目的有計劃的隨時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造,把遊戲主題不斷深入開展。

2.細緻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正確對待幼兒在遊戲中的能力差異,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3.通過講解、示範、演示、語言指導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建構的知識和技能,能按特定形象運用對稱的方法逼真地合作建構物體形象,並裝飾。能在音樂訊號的提示下迅速收拾整理玩具材料。

4.開設並豐富班級百寶箱內容,發動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廢舊物品來充實班內的百寶箱,會運用替代物創造新的情節,並逐漸用言語動作進行替代。

5.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遊戲條件,儘可能為孩子提供充足、豐富、可塑性強、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證足夠的時間、創設寬敞的空間、營造寬鬆而富有吸引力的遊戲氛圍。

6.通過設定插牌區,瞭解每個幼兒每天參加的遊戲,師幼共同監督,儘量避免偏區。

7.給幼兒充足的探索時間,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開展遊戲。經常組織幼兒進行討論交流,好的經驗大家一起分享,對一些錯的做法進行分析討論。

8.重視遊戲的評價過程,要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不同的適當的縱向評價。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相互評價,體驗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9.遊戲中鼓勵幼兒多說多做,多發現問題,多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10.培養幼兒遊戲的獨立性。當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引導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幼兒間產生衝突時,首先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其次在去找到解決的辦法。

(三)戶外體育遊戲

1.提供多樣、豐富的體育器材,組織各種有趣的戶外體育遊戲,幫助幼兒掌握各類器材的使用方法,教育幼兒愛護公共財物。

2.考慮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給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制定不同的要求。照顧個別身體較差的幼兒,經常關注他們的鍛鍊情況。

3.確保充足的遊戲時間,充分利用餐後、起床後等短暫時間讓幼兒自由開展遊戲。

4.在遊戲中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地選擇材料製作遊戲玩具,從而為拓寬遊戲內容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能主動了解並避免危險動作的出現,知道必要的自我保護方法。

(四)專用活動室遊戲

1.每次遊戲時先提出要求,並結合遊戲中出現的狀況,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增強規則意識,引發其愛護公物的行為。

2.閱覽室:要求幼兒認真閱讀圖書,愛護圖書,能說出大致圖書內容;教師進行鍼對性指導。

3.體育室:引導幼兒有序進入體育室,及時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況,注意安全,控制好幼兒的活動時間;遊戲結束時,及時提醒幼兒讓玩具放回原位處。

4.科學發現室及美術室:分批帶領幼兒進入,保證老師的指導能顧及每一位孩子;指導時能用啟發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

5.沙水池:引導幼兒正確使用玩沙工具,並提供樹枝、自制房屋等輔助材料豐富遊戲內容;合理利用沙水池開展相關探索活動。

(五)規則遊戲

1.遊戲前讓幼兒明確各遊戲的規則和玩法,介於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教師可讓幼兒自主進行探索,然後在遊戲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2.根據幼兒的能力和發展水平提供相應的遊戲材料,使遊戲能適合幼兒各種興趣和探索學習的需要,更符合幼兒素質發展的需要。

3.逐步增多規則遊戲的型別與數量,在遊戲中有意識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能在老師和同伴提醒下,自覺遵守遊戲規則。

4.利用動作、口令、行為,幫助幼兒建立對指令的反應能力,能根據指令迅速地行動。以此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和水平上的不斷提高。

5.遊戲結束後,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對遊戲活動的講評,並積極舉手發言自己在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六)其他各類遊戲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各種音樂、手指遊戲、參與猜謎遊戲等。

2.鼓勵幼兒在集體中交流分享自己的知道的各類遊戲,為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在餐前、餐後等空餘時間願意做個小老師帶其他幼兒做各種小遊戲。

3.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表演節目、講故事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