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3篇

來源:才華庫 2.48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3篇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1

一、完善審計內控制度,促進集團內控管理健全與完善

⑴ 首先完善集團公司內審制度,做到審計工作有據可依,根據審計業務型別,準備建立《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審計辦法》、《集團公司預算執行情況審計辦法》、《集團公司合同管理審計辦法》三項內審制度。

⑵ 內控制度是指公司為實現經營目標,保障資產完整、保證會計資訊真實、促進經濟活動健康有序進行而制定的一種內部協調、組織、制約、檢查的控制系統,20xx年內審工作應該建立在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對其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主要是評價內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賴程度如何;評價在其內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賴的前提下,在執行中是否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是否有利於公司的經營活動、促進公司的發展等,以便及時發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有針對性的提出審計意見,促進下屬企業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保證其經營活動正常執行。

⑶ 通過預算審計促進預算管理思想觀念轉變。目前公司費用開支的相關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單位即以預算作為費用開支的標準(而非以費用制度為預算標準),因此,費用開支喪失了計劃性,部分專案突破預算範圍。審計將配合財務等相關部門,建立與健全各項費用管理辦法,制定相關費用開支標準,同時使之成為預算編制指引、規範性檔案。

二、以經營業績審計為中心,結合經濟責任審計。

內部審計必須以公司經營業績審計為中心,主要是對下屬企業的每半年度經營業績(預算執行)審計,通過經營業績審計不僅要查錯防弊,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糾正,逐步實現由發現型向預防型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響業績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抓住關鍵,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而促進下屬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在開展經營業績審計時,內部審計應注意的問題是:經營業績審計一定要與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其他專項審計相結合,經濟責任審計也就是對下屬企業經營者年度或任期內的經營目標、經營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真實性進行審計。集團公司不僅要加強離任審計,還應搞好任中審計,注重對下屬企業領導幹部任中經營績效的評價。

⑴ 對下屬企業經營業績審計(年度審計、半年度審計):

通過對下屬企業20xx年度經營業績審計,出具審計報告,提交集團公司考核小組,作為對各下屬企業考核的依據。

通過對20xx年的半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發現預算執行過程與內控管理中存在問題,敦促其糾正問題、執行集團經營政策、落實經營管理措施,圍繞集團年度經營目標提高經營效益。

⑵ 結合經營開展經營專項審計,促進內控制度貫徹與執行

①收入合同審計

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各企業的收入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併入賬核算,禁設小金庫,因此,對下屬企業的各項收入專案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收入金額全部入賬,以及收入內控是否健全、有效進行審計。

②在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進行跟蹤審計

集團公司與下屬企業簽訂經營責任書,但主營業務成本並不納入業績考核,並在ERP中實行預算控制,因此,對下屬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的開支範圍、標準、原始票據合法性進行審計,以確定下屬企業各項成本費用支出的真實、合法性。

③工程專案的竣工結算審計

近年來集團公司不斷有一些修繕工程竣工結算,工程竣工結算均聘請具有資級的工程造價資質的諮詢公司審計,因此,主要是對工程招標、合同簽訂、竣工驗收、付款進行審計。

三、依照“審後要追究、審後要整改、審後要運用”的原則,建立審計結果落實反饋制度,加強對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並定期組織開展審計成果運用執行情況的檢查。

1、對下發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整改的下屬企業,要及時進行回訪,監督審計意見的落實,使企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減少,同樣的問題不重複出現,從而達到查違糾偏、防範未然、強化管理、規避風險的目的。

2、與集團公司各職能部門,尤其是財務部要進一步加強合作與工作溝通,將審計部掌握的相關資訊及時通報,避免管理、監督、考核脫節。

四、加大宣傳力度,改善內審環境,加強審計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1、20xx年審計隊伍人員出現流動,審計崗位配備不足,導致年度工作目標未能全部落實,20xx年,需要領導支援與相關部門配合,按崗位設定配備審計人員,充實審計隊伍力量。

2、協助與配合相關部門健全與完善內控制度,使管理有制度,審計有依據,處罰有規定,進一步發揮審計事前、事中、事後參與經營管理作用。

3、利用公司刊宣傳內審,報道一些通過內審使被審計單位增加效益的事例,或定期與公司各職能部門及下屬企業老總、相關部門進行座談,讓所有員工瞭解內審在企業中的作用,特別是讓下屬企業領導從瞭解、重視到全全力支援內審工作,為內審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4、通過審計回訪,落實審計問題整改,同時也使審計部門瞭解下屬企業訴求、解決問題存在困難,深層次瞭解企業經營情況,更好服務企業。

5、要對現有的內審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參加國際內審師資格考試等,不斷豐富業務知識,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2

隨著市場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企業的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這也對企業內部審計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結合公司的整體戰略目標,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建立宗旨、組織結構、人員的配備和培養、管理制度、工作方法等問題進行一次全新的`分析十分必要,並應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公司以及部門長期利益的發展目標以及相配套的近期工作規劃,通過實現體制上的變革,適應環境變化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企業內部審計的建立宗旨

內部審計作為會計體系之外的獨立稽核系統,與財務管理體系相輔相成,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財務管理體制是內部控制體制的核心,但不是內部控制的全部,內部控制體制的完善,還需要其他非財務評價體系的補充。筆者認為,企業內部審計的建立宗旨在於發揮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自我修復功能一個健康的公司,應有適應公司發展目標的良好的企業文化作為思想保證,合理的分權與有效的監督相結合的管理體系作為制度保證,從而一方面從思想上使員工將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結合起來,努力為公司目標奮鬥;另一方面從制度上保證員工的個人利益的實現並通過授權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同時加強監督。國資委頒佈並實施了《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國有控股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應在董事會下設立獨立的審計委員會,要求國有企業逐步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並配備相應的專職工作人員,對本企業及子企業(單位)財務收支、財務預決算、資產質量、經營績效,以及建設專案或者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監督和評價。

完善自我修復功能,主要是通過審計發現問題並提出整改措施,然後通過整改措施糾正各種差錯、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起到防止、發現和糾正問題的作用,從而實現公司治理結構的自我完善和修復。一個體制或制度,只有具備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極具變化的局面,這也是內部審計存在的根本內因。集團建立跨國型金融控股集團的戰略目標已經確立,這對於集團的體制建設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金融行業的一個特點就是資金量大、風險大,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並及時解決,都有可能導致無法承受的損失,而且僅用流程控制和人員管理,無法解決金融行業的風險控制問題,必須建立獨立專業的風險管理和外部監督體系。

(二)發揮內部審計對錯誤與舞弊行為的威懾作用,避免損失的發生由於內部審計的存在,被審計物件不得不盡量減少差錯以期在審計中表現良好,而且定期、嚴格的內部審計對企圖舞弊者是一種有效的攔阻。現階段,查處錯誤及舞弊已經得到集團的高度重視,但相關的預防機制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實際上,查處是一種反饋控制與補救措施,要逐步將當前以查處錯

誤及舞弊為重點的反饋控制提升到以定期的、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為重點的有效阻攔式的事前反饋控制,並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糾偏做到防微杜漸,力爭防患於未然。查處錯誤及舞弊固然重要,但損失已經出現,集團已經受到損失,有效阻攔可儘量避免損失,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糾偏可從根本上剷除。因此,抓好事前反饋控制應逐漸成為以後審計工作的側重點,即通過定期的、嚴格的內部審計防止錯誤及舞弊發生。

(三)建立合適的財務評價與非財務評價,確保評價的科學性與客觀性財務資料必須經過審計才能採用,這在西方已經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習慣,已經成為進行任何財務評價的基礎,而在國內,這種觀念還遠未深入人心,這也是當前造假者往往能夠通過造假得以獲利的原因之一。結合自身實際,要真正做到準確考評,並通過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就要未雨綢繆,樹立“只有經過審計後的財務資料才能作為評價的基礎”的觀念,從源頭上防止虛報、瞞報現象發生。

(四)做好財務管理體系的外部稽核,充分發揮其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核心作用預算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內部審計通過關注以下幾點來實現對預算的監督:

一是預算的編制、考核必須與工作計劃相結合,如果不與工作計劃相結合,單純從數量差異來分析,很容易得出費用節約的結論,只有與工作計劃相結合,才能發現真正的費用超支;

二是預算的編制和考核應具有可核查性,編制時,各部門的費用預算應有費用支出明細清單,生產部門的成本預算和採購現金預算必須附有產品生產備料清單、生產進度預測、產品採購清單和招標採購制度,以保證預算編制以及考核的真實性和可控性;

三是預算的定期檢查和分析應當立足於為業務的發展服務,既要有嚴肅性又要有科學性,例外事件的分析和預算的調整應當立足於為業務的發展服務,而不能犧牲發展來滿足原有預算的執行。通過審計的外部監督,一方面,預算的編制和調整將會更加貼近實際,另一方面,預算的執行和考核將會更加嚴肅、科學,這將有利於預算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反過來,它也將推動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二、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設定及作用

內部審計部門的設定往往會隨著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成熟程度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剛匯入的預算管理階段,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財務經理負責,協助其完善預算編制流程的監督;在比較成熟階段,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預算委員會(財務總監)負責,負責監督預算的編制與考核流程;在成熟階段,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總經理負責,負責監督預算委員會的工作流程並對流程的合理性作出評價,在整個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以後,在董事會設立專門的審計委員會,由其領導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內部審計部門來監督整個管理層。內部審計作為最有效的內部監督手段之一,已經在西方200多年的市場經濟發展歷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內部控制制度的最終成型、公司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中,董事會必須設立審計委員會以監督整個管理層,以及公司架構中審計部門必須自成體系以保持相對獨立,這已經成為管理界和企業界的廣泛共識。

三、企業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

有效地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離不開重要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機構獨立,垂直管理即企業審計部門在管理和考核上相對獨立於其他部門(即不受同級以及下級部門和單位的考核和評議,不適用360度考核法),如果下屬公司設立內審機構,必須由集團審計部門垂直領導。該項措施有利於審計工作不受外部干擾,從而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

(二)報告反饋機制的施行良好的反饋機制對於公司的內部控制至關重要。所謂報告反饋機制是指審計報告(含整改建議)上報主管領導一定時間後(如7天),如果主管領導認為整改建議不可行,則安排時間與審計部門進行溝通;如果認為整改建議可行,則將整改建議轉至被整改部門並通知審計部門,被整改部門認為整改建議不可行的,必須在收到整改建議一定時間內,提請主管領導安排時間與審計部門進行溝通,被整改部門無異議或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異議,則應認真對其進行整改。主管領導可以在收到被整改部門整改說明後,根據整改說明安排審計部門進行復查,也可以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時間安排審計部門進行復查,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當在被整改部門開始整改時即告知審計部門。此外,在部門制度建設中還應注意與其他部門制度建設的配套,以保證審計工作的覆蓋面和實效性。如在當前大力推動預算管理的情況下,審計部門在制度建設上就應及時跟進,以加強對預算的監督。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計劃3

隨著集團黨委、董事局從戰略的高度提出“二次創業”的概念,以及集團管理創新工作的啟動,註定20xx年將成為集團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一年。集團審計部將圍繞集團發展和改革的大局,“保穩定、促發展”,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評價、控制和服務職能,促進各有關方面不斷提升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水平,為實現集團經濟目標有效地發揮增值的作用。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以審計促進公司治理”的審計理念,堅持“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的工作方針,寓服務於監督,寓幫助於促進,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對經濟安全、健康執行的“免疫”功能,促進集團經濟的平穩、高效發展。

二、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集團黨委、董事局提出的集團20xx年經濟工作目標,認真履行集團董事局賦予的職責,全面監督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專案、重點資金和重點環節,更新觀念,創新機制,加大力度,在審查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更加註重將內部審計的工作重心從事後查處轉向過程控制,“以監督促進過程”,從治理、機制和制度層面揭示問題,提出建議,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監督,進一步強化審計評價職能,揭示資源配置和使用的合規性和效益性。

審計的根本使命在於協同保證各企業的業務戰略與集團的總體戰略保持一致性,並能夠按照集團發展戰略的要求制訂規劃和分配資源,以保證在集團戰略框架下的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其中,審計應充分發揮監督職能,並在監督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有效評價企業戰略制訂的一致性和資源利用的合規性和效益性,以發現是否存在遊離於集團戰略之外的經營行為,是否存在不合規的佔用資源,是否存在資源的閒置、浪費等,諸如此類,均應該通過合法的審計監督予以揭示,促進集團資源的更優化分配。

(二)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大專項審計力度。

20xx年,集團審計部將在常規審計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專項審計工作,並希望達到兩方面目標:

一是通過審計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自我完善;

二是總結最佳實踐,以便有效推廣利用。

1、管理流程審計。管理流程的合理、科學、健全和規範,決定了一個企業的運作是否順暢和有效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規避企業的各種風險。比如,完善的財務操作管理流程能夠規避一定的金融風險,完善的投資決策流程能夠規避一定的投資失誤風險,完善的生產管理流程得以規避一定的產品質量風險。對管理流程進行審計,重點是要檢查各企業管理流程是否健全規範,特別是要檢查各項重大決策是否經過了必要的討論和審批程式。走程式,就是守規則,只有守規則,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的發生。

2、投資效益審計。投資擴張是企業發展的普遍模式,也是集團目前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同時,投資失誤也有可能給企業帶來顛覆性危機,因而也是企業經營管理中最大的風險所在。對投資效益進行審計,就是要對投資活動進行全方位的事後跟蹤,從投資併購專案的發現和選擇,到評估論證,審批決策、建設投產、或者重組整合,以及產出效益與預期效益的比較差異,差異發生的原因等等。投資效益審計的著眼點不僅在於發現投資管理中的問題,還要重視總結和推廣最佳實踐,使集團投資管理的豐富實踐可以成為共享的無形資產。

3、採購供應鏈審計。採購供應鏈管理既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還是企業利益攸關的重要環節。採購供應鏈管理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的成本效益。而採購管理的缺失,則會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發生重大經營風險。因此,重視和加強採購供應鏈的管理,

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節點。對採購供應鏈管理進行審計,目的在於推動企業完善採購供應鏈的管理制度,規範採購人員的行為準則,健全採購供應活動的文件記錄,使採購供應管理更加有效率和效益性。

(三)更新思維,進一步加強審計諮詢和服務職能,寓幫助於監督,切實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效益。

集團審計部要求每個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過程中,應摒棄傳統審計理念,要與時俱進,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和審計方法創新,推進內部審計職能從單純監督向監督、服務並重轉變,把服務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作為一個重要工作內容。

一是通過審計發現和審計評價,幫助各企業增強風險意識,及時識別潛在風險,有效防範風險發生,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

二是通過審計測試,幫助各企業增強流程再造意識,及時發現流程制定過程中的冗長和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流程執行效益;

三是通過審計總結最佳實踐,幫助各企業在專案運作方面少走彎路,減少機會成本的投入。

(四)建章立制,進一步強化審計工作規範性,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隨著一系列審計制度的出臺,集團審計工作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的發展道路,通過制度的建立明確預防機制、監督機制和糾錯機制,一是通過制度指導審計執業,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二是以制度管理審計行為和結果,明確責任,懲前毖後,保證審計結果的落實和審計成果的有效轉化。20xx年,集團審計部將進一步梳理審計業務流程,以控制和風險為導向,在監督環節下力氣,在預防環節下功夫,不斷完善審計在新領域的執行規則,以提高審計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