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來源:才華庫 1.88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將帶著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二班共有學生42人,學生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繫統、不全面。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使他們掌握環保的有關知識,通過開展大量的實踐活動,做環保的小主人。

二、教學總目標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三、教學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定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汙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五、執行說明:

1、學生組成若干調查小組,選定調查主題。

2、廣泛閱讀報刊雜誌,藉助豐富的網路資源蒐集環境汙染及如何保護環境的資料。

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環境教育行動綱要》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指導,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關於不斷推進“綠色文明示範學校”建立活動的有關精神,以建立“波寧市綠色學校”為工作重點,堅持和發展我校“以德育活動為主線,結合文明行為,勤儉節約教育,培養學生環境教育素養”的環境教育特色,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全校師生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全面促進我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積極建立“波寧市綠色學校”、“無煙學校”等,建立環境教育的規範制度,把促進環保意識提高和實施環保行為貫穿於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校園建設之中。

(二)培養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環境教育意識和理論水平的教師隊伍,充分利用先進電教媒體和網路,自覺地結合學科和年級的特點開展環境教育,加強環境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使環境教育融於各學科教育之中。

(三)全面動員,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校內外活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主體環境教育網路,培養學生的愛護環境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感。

三、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加強領導機構

1、組織建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教務處、政教處和總務處緊密配合,將環境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去。

2、強化領導核心,建立以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為骨幹的教管機制。

3、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堅持記錄,定期總結,按計劃逐步開展教育活動。

4、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推動校環保工作。

(二)完善制度和隊伍建設

1、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的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環保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機制,以學校為中心,帶動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使環境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3、發揮外聘環保指導人員的作用,利用培訓講座等方式促進環保意識發展,指導環境教育工作。

(三)綠化、美化、淨化校園,加強學校環保硬體建設

1、以建立“波寧市綠色學校”為目標,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的整體規劃,對學校內部及周邊環境、教室和辦公環境的花草樹木佈局進行調整,使植物群落佈局合理,進一步提高校園綠化覆蓋率。

2、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整治,美化校園環境。設立環境教育標語牌,懸掛環保主題的圖片或美術作品增設環保宣傳欄,學校網站定期刊出環境教育內容的文稿,努力營造環境教育氛圍。

3、淨化校園,建設“無煙學校”。

4、加強學校環境衛生建設,做到校園淨化,課室整潔,廁所清潔,飯堂衛生符合標準。

5、加強“地理園”和“生態植物園”等建設。

(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體師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環境教育氛圍

1、設立宣傳專欄,在各班級設立宣傳牆報,校園內張貼宣傳標語,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欄、廣播、圖書室、電教多媒體裝置、閉路電視系統介紹、宣傳環保知識,環保動態,並抓住各個環保宣傳節,如:植樹節、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組織大型主題宣傳活動。

2、校團委要以校園廣播站為宣傳陣地,全方位、多渠道開展系列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發動校園師生對非環保行為及時曝光,提高師生的自主環保意識。

3、在學校網站和宣傳欄上開闢“波寧市綠色學校”專欄,宣傳環保知識,反映建立動態,接受師生的有關建議。

4、舉辦環保知識競賽、手抄報競賽、環保書法和美術競賽。

5、組織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故事會、環保徵文、科技製作、主題班會、辯論會、演講會、文藝匯演等活動。

6、在每個班級設立環保宣傳員,負責環保宣傳活動和校園及周邊環境監督。

(五)開展培訓和交流,提高教師環境教育理論水平和知識水

1、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和學習、參加專題講座、網路自學、研討會議等形式,加強對全校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的科學指導。

2、邀請環保單位到學校開設各類環保知識講座和技能培訓。

3、定期組織校內和校外的環境教育與學科結合的教學觀摩課,交流環境教育資訊與實際教學經驗。

4、教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提高環境教育效果:

(1)注意保持衣裝整潔、保持辦公桌整齊、不吸菸、不隨地吐痰等。

(2)主動拒絕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

(3)不浪費紙張、粉筆等。

5、鼓勵教師發表與環境教育有關的論文,對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情況,以及全市環境教育論文評選中獲獎的教師給予鼓勵。

6、開展環境教育教案、課件的校級評比和校際交流。

7、根據開展環境教育的特點,發展和完善校本課程。

(六)大力鼓勵和發展環境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動

加強學校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認真探討環境教育工作問題,加大科研和教研力度,進一步提高環境教育水平和層次。

(七)多層面、全方位,面向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活動

1、在學科教學(第一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

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寓教育於活動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環境教育因素,結合環保的熱點和敏感話題創造性地開展環境教育,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各學科都要將環境教育列入科組計劃,切實將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落實到位,並有機融入一線教學之中,要有措施、有總結,培養學生自覺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1)以課堂教學為主,以課程標準為指引,以現行教材為本,適時、適量、適度、有機地與各學科整合和滲透環境教育。

(2)根據各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和網路教學技術,全面正確,結合貼切滲透到每個學科的日常教學中。

(3)各滲透學科在作業佈置、學期考試時相應地體現最新的環境教育內容。

2、根據年級特點,適時開展環境教育活動

以節水、節電、垃圾減量、垃圾的回收利用、發明創造、班容班貌等為主題內容,每學期末對每班、每級使用的電量、垃圾回收率及獲得文明班、最佳班容班的次數等進行評比,評選“綠色班級”,增強學生的日常環保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開展以環境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繼續深化環境教育。對每個學期的`環境教育進行總結,舉辦廢品利用小發明比賽,進行環境小論文展覽與評比。

3、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加強校園德育環境建設

(1)利用各種教育手段,特別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向學生宣傳正確的環境知識,並通過集體或個別教育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環境理念,牢固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使學生了解國情,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2)加強環境教育觀念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珍惜和保護環境的觀念,組織學生了解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規和資料,從國情實際、社會實際、學校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廣大教師的言傳身教,開展環境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為教育、勤儉節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強化學生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培養良好的環保行為。在校講文明,愛護校園環境;在家講環保,動員全家參與環保行動;在社會講公德,主動宣傳環保知識,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

4、充分發揮團委、學生會優勢和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時間,多種形式地開展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1)校團委組織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小方案活動。發動學生積極設計可行性的環保活動方案,如戒菸宣傳方案、廢品再利用方案、垃圾分類方案、節約用水活動方案等。

(2)開展迎國慶——祖國美好河山攝影比賽。今年是我國建國58週年紀念,團委可發動學生收集反映祖國變化的照片,形成宣傳海報,並評出一、二、三等獎,給予獎勵。

(3)環保宣傳進社群活動。利用波寧市建立全國衛生城市的契機,開展徵文比賽,同時彙集環保小方案,環保製作等作品,到我校所在社群進行環保宣傳活動。

(4)利用環保日,聯絡街道,組織學生對所在居委的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5)開展環保意識調查問卷活動,落實調查問卷工作,對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調查,並寫出總結。

(6)利用研究性學習的時間,組織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參觀考察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7)結合學生實際,繼續開展盤山勞動基地的“植綠護綠”實踐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