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來源:才華庫 2.97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課題:小馬過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13個詞語的意思。能讀準多音字

“磨沒”。

2.學會用“既不像…..也不像…..”寫句子;能給指定的句子正確地加上冒號和引號。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對話和小馬為難時的心裡想的兒句話的語氣,能背誦並聽寫老馬教育小馬的話。

4.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多動腦筋,親自嘗試、實踐,初步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2)理解小馬第1次為什麼過不了河,而第2次就過去了;(3)用“既不像…..也不像….”寫句子。

教學難點:(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筆順;(2)理解“擋住、攔住、當然”的意思;(3)理解為什麼“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4)用詞造句。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機、錄音磁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自學生字,教學課文第1、2自然段。

2.瞭解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和第1次來到河邊過不了的河的經過。

教學過程

1.揭題,明確閱讀思路。

(1)揭題後,指出閱讀思路:小馬為什麼過河?小馬幾次從家裡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是怎樣的?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自讀課文。要求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口。

2.朗讀課文。

小馬為什麼過河?(誰能用

“為了……所以……”說有句話)

3.自學生字詞。

(1)劃出帶生字的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2),瞭解“馱”的意思。

4.檢查自學情況。

(1)“馱”是什麼意思?什麼結構?

(2)什麼叫“擋住、攔住、磨坊”?

5.理清課文思路,練習說話.

小馬幾次從家裡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是怎樣的?

板書:

過不了河

趟過了河

填空:課文先寫小馬為什麼要過河,接著寫小馬()的情況,然後寫老馬(),最後寫小馬()。

5.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朗讀第1、2段課文後,說說“願意”的意思。

(2)老馬聽了小馬願意幫助媽媽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這裡能用“連蹦帶跳”嗎?為什麼?

(3)小馬為什麼過河?從哪裡看出來的?

(4)朗讀1、2自然段。

6.複習帶生字的詞語及有關的熟字(詞)。

7.書寫指導。重點指導“鼠”。“鼠”,上下結構,形體上小下大,共13畫。上面半個6畫,筆順是,第8、9、11、12畫均為點。最後一畫是斜鉤。

8.抄寫生字。

板書設計:

小馬過河

為了……所以……

第一次:過不了河

第二次:趟過了河

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要求

1、鞏固漢語拼音,提高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後音的發音技巧。繼續學習拼讀音節,能較熟練、較正確地讀出音節,學會本冊新出現的音節。能正確工整地抄寫音節,給漢字注音,瞭解聲調標法。

2、學會261個生字及本冊出現的新詞語,能默寫大部分詞語。

3、能正確、清晰、熟練地打出手指語,能看懂學過的手指語。能看(聽)懂說話速度教慢、口型較明顯的詞語和句子。

4、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嫩在指定的句式中正確地運用學過的部分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

5、能正確理解圖意和相應的句意。進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養說完整句、把句子謝通順的能力。

6、學習正確、流暢、有表情地朗讀句子。

7、能背誦句子,默寫詞語和句子。學習積累詞語和句子。

8、培養學生正確觀察圖畫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圖或看演示說(寫)一兩句語句完整、意思連貫的話。能用學過的詞語和句子回答簡單的問題。

9、認識漢字的筆畫名稱,認識常見的偏旁,學習區別形近字。

10、認識逗號。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新詞。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會運用詞語。

2、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理解句意,建立句子的概念,能說寫完整的句子。

3、培養說語句完整、意思連貫的話。

(二)、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仿說仿寫句子。培養說簡單話的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繼續規範和加強教學“六認真”工作。要加強管理,備課應注意備學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彈性。作業練習要基礎性跟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合理搭配,本學期教研組將配合教導處就以上要求及時調研、指導、服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圍繞市教育局、區師訓中心、學校本學年工作目標,繼續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使我們的教研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二、樂於探索,推進課程改革

1、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

(1)組織教師參加區級教培訓

(2)利用業務學習組織校本培訓,通過“教學沙龍”“教師論壇”“集體備課”等形式繼續學習課程標準,研究新教材,深入領會新課標精神。

(3)繼續開展讀書活動,每位教師讀書筆記一年不少於5000字。

2、加強具體指導,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

(1)開展校級新課程研討活動,組織老師輪流上研討課。

(2)繼續落實優秀案例交流工作,寫好有質量的論文。

(3)繼續規範和加強教學“六認真”工作。要加強管理,備課應注意備學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彈性。作業練習要基礎性跟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合理搭配,本學期教研組將配合教導處就以上要求及時調研、指導、服務。

3、組織參加各級有關活動

(1)加強評價研究,開展研究課的反思、研討活動。

(2)開展反思優秀案例,隨筆展評活動。

(3)積極參加片區聯組活動。

4、組織好與李端國小的教學聯誼活動,展現兩校教學風采。

三、求真務實,提高教學質量

1、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

(1)繼續開展三清運動,即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課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適時溫故知新,鞏固提高。

(2)實行滾動式聽課制度,教導處、教研組長、分周分年級深入課堂瞭解課堂教學實施的實際情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2、以教學質量調研為手段。

(1)重視市質量抽測調研

(2)重視區質量抽測調研

(3)紮實開展校質量調研

四、踏踏實實,實施遠端教育

1、繼續加強現代技術培訓。看光碟、記筆記、寫反思。

2、每位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遠端平臺)一年不少於5節。做好登記,作好反思。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基礎較弱,拼音能力不強,生字認讀寫的能力較差,雖然學生已經認識了不少生字,積累了一些詞彙,語言能力不強。部分同學學習沒有自覺性,依賴性較重,所以班級中學習成績層次分明。對於這部分學生有待於今後教學中採取多種方式,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地發現、探究。這學期要著重從學生的拼音,生字入手,側重學生語言水平的發展為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涵蓋都比較寬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容比較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並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字詞的一些規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複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臺。

八組課文之後,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後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450個。生字表㈡是全冊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這兩種不同要求的字分別在課後練習裡標明。除了識字課和課文安排了識字任務外,在“語文園地”裡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培養語感,並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按筆順描紅,繼續堅持指導學生練好寫字的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複習鞏固所學生字新詞,也為今後的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句式訓練,意在結合具體的詞語形態、句式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使他們充分感知,反覆習用,逐步實現內化與遷移。

本冊課文語言規範,淺顯易懂,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二)漢語拼音。

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住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閱讀。

(三)識字寫字

1、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350個。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瞭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3、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4、會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四)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人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3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3萬字。

(六)作文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好、問好和感嘆好。

四、教學措施

1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適時採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2 、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3 、閱讀教學中給學生比較充分的讀書,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重視朗讀指導,讀中悟,讀中積累並學會運用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培養,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口語交際教學要提前做好準備,教學時重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 、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並複習鞏固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6 、充分利用教材,展開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入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熱門標籤